我看王勃500字
王勃的確自負,可自古天才有哪個不自負?在大家眼中,王勃是非常有才華的人,而他的作品更是讓人感嘆。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我看王勃500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我看王勃500字篇一:
當生命之花凋謝在二十六歲的年少有為之時,這未嘗不是一種遺憾與傷痛,流星般滑過文學的天空,卻留下永恒的光芒,這又未嘗不是一種生命的奇跡。
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讀到了他的樂觀與曠達;從“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中,讀到了他的纏綿與深情。
而真正的他,是歷史中那場盛大的宴會中的他。秀麗如畫的風景,蕩氣回腸的歌聲,懷才不遇的悲涼.勃進取的人生態度,震人心弦,啟人心扉。生動細膩的山川景、人文景、宴會景與強烈真摯的賓主情、壯志情融一體,,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筆敘說著他的所見所想,述說著他的歡樂與苦悶,失落與追求。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漁舟唱晚……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語言、飛揚的文采、極具個性的文學才情,為我們營造的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文學天空。
然而,在滕王閣永不褪色的壯麗圖畫中,我們卻隱隱捕捉到他豪放超逸情致之外的些許無奈;我們讀到了那份縈繞在他心頭的個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
可王勃畢竟是王勃,他不會沉陷于懷才不遇的泥潭不能自拔。他把人生的得失看作常態。“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我們看到他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化悲涼為曠達的豪邁,他用堅韌不拔的意志、樂觀開朗的情懷和潔身自好的品質,撥動了生命的最強音,奏出了與命運抗爭、不甘沉淪、積極進取的交響曲。
也許當我們的生活滿目瘡痍的時候,我們在他那里找得到精神的支持。他用短暫的生命,用自己富有才情的歌唱,用他那獨具魅力的人格,為我們留下一道永遠亮麗的文學風景…… 王勃,他是永遠的……
我看王勃500字篇二:
隔著一千三百多年的時空,我試圖一次又一次走進他,去了解這個早已作古千年的古人。讀著他寫的文,仿佛他就在我眼前,時而放肆大笑,時而任性痛哭;時而放縱人,時而收斂;時而清高傲慢,時而謙虛謹慎;時而熱情似驕陽,時而冷酷似寒冰……排比開頭,不僅寫出了人物的性格,也顯示了作者的才情。“ 時而放縱”。子安,有著我們讀不懂的悲憫,以及我們看不穿的妖嬈,還有我們為之瘋狂的才情。 他不是詩仙,也不是讀圣,也不是詩鬼,在我看來,他卻是真正的曠世奇才!峨蹰w序》驚世之作,小憩片刻便可寫出讓世人驚瞻、千古傳誦的文章,“初唐四杰之首”豈是空口無憑,那分明是對他恰如其分的贊美。
我相信每一個讀過《滕王閣序》的人都會為王勃的才氣所震憾,心也隨著他的筆觸而蕩漾在滕王閣下的川澤。想象著當游歷的時光,融入三秋詩意的陽光,當旅途的勞頓,暫時擱淺深幽的贛江,游子王勃,站在了人生的風景點上。當詩友的'聚會,定格在古郡南昌,當透明的美酒,斟滿大杯小斛,客人王勃,坐在毫不起眼的酒席之上。當宴會的絲竹美妙地彈響,當可口的佳肴,融入滿樓的歡暢,酒仙王勃,把快意揮灑在滕王閣上。當宴會的高潮,定格在螣王閣的詩篇上,當洪都都督的虛意相邀,被眾多墨客一一謙讓,詩人王勃,當仁不讓,拒絕所有的虛偽,拒絕所有的輕狂,把胸中的詩情畫意,盡情激蕩。從此后,落霞與孤鶩齊飛,他的詩名與酣暢,被銘刻在詩卷之上,秋水共長天一色,他的率真與奔放,被傳頌在萬人心上。然而世事多陰陽,命運無常,布衣詩人總在人生的路上充滿憂傷。
風如流言,像是要撕扯他的衣裳,雨似利劍,一次次射擊著他的胸膛。在一片水域中央,沒想到他最后的歌詠,竟成了他人生的絕唱,他以年輕的奔放,成就了詩人的輝煌,并且以人生的短暫,控訴了命運的無常。結合作品解讀人物,更為精彩。 所以我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倔強而驕傲的。上天不給他時間,但卻給他機會,讓他不需要消減鋒芒去適應人世的復雜,不必湮滅銳氣改變命途的多舛,在另一個世界里,做他自己,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情感充沛。
知識擴展:王勃《詠風》500字
詠 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 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 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 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 為君起松聲。
宋玉的《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本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你看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散澗上的煙云,使我尋到澗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霧靄,現出山間的房屋,無怪乎詩人情不自禁地贊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了。這風確乎是“有情”的。當日落西山、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又不辭辛勞地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雄渾樂曲,給人以歡娛。
詩人以風喻人,托物言志,著意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風不舍晝夜,努力做到對人有益。以風況人,有為之士不正當如此嗎?詩人少有才華,而壯志難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充滿激情地寫道:“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在這篇中則是借風詠懷,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稱此詩“最有余味,真天才也”,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詩的著眼點在“有情”二字。上面從“有情”寫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復由“有情”贊其“為君起松聲”。通過這種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風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首句寫風的生起,以“肅肅”狀風勢之速。風勢之緩急,本來是并無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個“加”字,就使之化為有意的行動,仿佛風疾馳而來,正是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寫風的活動,也是抓住“驅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風吹煙霧,風卷松濤,本來都是自然現象,但詩人用了“驅”、“卷”、“尋”、“出”、“為君”等字眼,就把這些自然現象寫成了有意識的活動。她神通廣大,猶如精靈般地出入山澗,驅煙卷霧,送來清爽,并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在詩人筆下,風的形象被刻畫得維妙維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