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時間:2022-12-03 10:18:03 王安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深秋初冬,寒氣襲人,百花凋零。可就在這瑟瑟寒風中,菊花卻正怒放著,給寂寥的大地陡增了無限勃勃生機。古代很多文人都對菊花情有獨鐘,特別是王安石與歐陽修、蘇軾,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大俠出手詰難,安石自有一番辯解

  據《西清詩話》記載,有一天王安石心血來潮,寫了一首菊花詩,名為《殘菊》,其中有兩句為:“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不想,歐陽修看后卻提出了異議,他笑著對王安石說:“深秋季節,百花落盡,唯有菊花在枝頭繁盛怒放,你怎么能說是殘菊遍地呢?”

  說完這些,歐陽修意猶未盡,便又在詩后跟了兩句:“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看。”他想提醒王安石,要多注意觀察生活,別犯讓別人笑話的低級錯誤。

  對于歐陽修的提醒,王安石卻講出了自己的道理,他辯解道:“我這樣寫是有理由的,《楚辭》里不是有句‘餐秋菊之落英’嗎?難道歐陽先生沒有學過嗎?”他據理力爭,以典故來證明自己這樣寫是有道理的。

  至于《警世通言》中講述的蘇軾給王安石的菊花詩挑刺兒的事,則比《西清詩話》中的記述更為生動。

  話說這天蘇軾去拜訪王安石,正趕上王安石在睡午覺,蘇軾便在書房里等候。

  正在蘇軾頗感無聊時,他突然瞥見書桌上放著一首未寫完的《詠菊》詩。詩句云:“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軾看后,不禁覺得可笑,他心想:“菊花開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說‘吹落黃花滿地金’呢?”

  想著自己仰慕的高人也會犯如此低級錯誤,蘇軾便一時技癢,提筆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后來,蘇軾被外放到黃州做團練副使。就在黃州的秋天,他發現,秋風過后,確實是滿地鋪滿金菊花片。蘇軾這才恍然大悟,同樣是菊花,竟也有落瓣與不落瓣的區分。

  于是,蘇軾在感嘆自己當初對王安石的輕薄同時,也決定當面向王老前輩承認錯誤。

  詩話對決小說,兩則軼事孰真孰假

  看完這兩則軼事,你是不是會覺得個中相似度太高,怎么大文豪王安石這么愛寫人們不熟悉的菊花落英?怎么另外兩個大文豪都愛輕率地質疑王安石呢?

  況且王安石所做的兩首詩中,無論是“殘菊飄零滿地金”,還是“吹落黃花滿地金”,也太相似了,以王安石的水平,不應該寫出如此雷同的句子。

  這不免令人生疑,兩則軼事,是否有一個是假的呢?若果真如此,這兩則故事中,到底又是哪個更可能為后人杜撰呢?

  要想解疑,我們還是從記載這兩則軼事的兩本書說起。

  歐陽修詰難王安石菊花詩這則軼事,記錄于《西清詩話》。這本書的作者名叫蔡絳,他的父親就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

  客觀來說,蔡絳雖然在政壇上一如其父,竊權弄柄,人品惡劣。但其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有一定貢獻的,那就是編撰了《西清詩話》。

  據考證,《西清詩話》成書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九月以前,此時距王安石去世的1086年也就不到40年的光景。以蔡絳對王安石詩文的崇拜,把這件軼事記錄下來,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相比于《西清詩話》,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則成書于天啟四年,即公元1624年,距王安石生活的年代已有500余年的歷史。書中記錄的蘇軾挑刺王安石的可信度,自然不如《西清詩話》。

  再者,從馮夢龍的創作過程來看,《警世通言》是馮夢龍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經過搜集整理,然后進行再加工和再創作而成的,其真實性也會打上一些折扣。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警世通言》中的蘇軾挑刺王安石菊花詩的故事,很可能來自于《西清詩話》中的歐陽修詰難王安石。只是,馮夢龍也許因根據自己的創作需要,將歐陽修變換成了蘇軾。

  伊本傲潔清雅,文人都愛拿她說話

  其實,我們不必過于糾結兩則軼事誰真誰假,畢竟《西清詩話》也只是輯錄了詩人的言行,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也是存疑的。倒是兩則軼事中有關菊花的文化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無論是蔡絳、還是馮夢龍,為什么都愛把菊花作為大文豪之間交往的媒介呢?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這還得從中國人對菊花的情感說起。

  由于菊花開在深秋初冬,此時正值“百花殺”的蕭瑟之時,因此自古以來,人們便把菊花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征,賦予其人們理想士大夫的人格與氣節。

  王安石辯解中所說的“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引的就是屈原《離騷》中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此可見,早在屈原那個時代,人們就用菊花來比喻自己的修身潔行了。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無論是宋時的蔡絳,還是明時的馮夢龍,都有感于王安石、歐陽修、蘇軾三個大文豪如菊花般高潔的人品,才以菊為媒,把他們聯系到一起。

  而切磋菊花詩這一軼事之所以讓后世學者念念不忘,就是因為王安石雖與歐陽修、蘇軾是政敵,但他們彼此卻能在文學上惺惺相惜,互為知音,沒有把政敵變為人生的私敵。

  在王安石主持變法前,歐陽修與王安石交往甚密。但當王安石開始變法后,歐陽修雖對王安石的新法有所抵制,但兩人卻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

  正是基于這樣的磊落人品,才有了歐陽修詰難王安石菊花詩這一軼事的發生基礎。

  對于蘇軾來說,由于和王安石政見不同,他在政治上是屢受王安石打壓的。但拋卻政治,兩人卻又是知音摯友。其中,蘇軾專程拜訪王安石的事,更是被后人傳為美談。

  元豐七年,即公元1084年,王安石罷官在江寧隱居,蘇軾專程前去拜訪。兩人不僅同游鐘山,而且還詩酒唱和,談禪說佛,并相約都在此居住做鄰居。兩人相處三十多天后,才依依不舍地分別,王安石送走蘇軾后,對人長嘆道:“不知道還要幾百年,才有這樣的人物!”

  縱觀歷史,王安石與歐陽修、蘇軾之間,雖為政敵,卻都能以平靜豁達的心態、正直坦蕩的心胸視敵手為知音,這一品行,實在讓人敬佩。如此言行,被后人用高潔的菊花來比擬,也就不足為怪了。

  【拓展內容】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游褒禪山記》。

  慶歷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簽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逝于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謚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出身于臨江軍(今江西撫州),生活在地方官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王安石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而且他從小隨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于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實,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慶歷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度判官。之后調任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法度必須改革,以求其能“合于當世之變”,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王安石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培養人才,因此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改革取士。廢明經,設明法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考時務策,整頓太學,唯才是舉,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

  懇辭入朝

  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頗有政績。宰相文彥博推薦他為群牧判官,先仕常州知州,后出任江東刑獄提典。嘉祐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時,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以及奢靡無節的頹敗風氣作了深刻的揭露,請求改革政治,加強邊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原則,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視。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閑職,固辭不就,遂改任知制誥,替皇帝起草詔令文告,糾察在京刑獄,因言忤旨意,難以在朝為官,于嘉祐八年(1063)八月以母病為由辭官回江寧守喪。英宗繼位后(1063年—1066年),屢召王安石赴京,王安石均以服母喪和有病為由,懇辭入朝。

  公元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為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物色了一批擁護變法的官員參與制訂新法。

  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新法,開始大規模的改革變法運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同時,改革科舉制度,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對農民的壓迫,促進了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國家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軍事力量也得到加強。王安石大膽地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聾發聵的政治思想,王安石積極倡導和推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變革。王安石兩度為相 ,發動和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熙寧變法”運動。這場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模巨大、威武雄壯的社會變革運動。

  改革變法觸及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對。加上在實施過程中一些官吏借機敲詐盤剝,王安石處于“眾疑群謗”之中,宋神宗迫于皇親貴戚和反對新法大臣的壓力,于1074年四月接受王安石辭去相位,再任江寧知府。次年雖又起用為相,但因新法派內部分裂及保守派的挑撥離間,至熙寧九年十月再次罷相,出任江南簽判,次年隱退江寧,過著閑居生活。

  1085年,哲宗即位,年僅十歲,由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啟用反對變法的司馬光為相,廢除了大多數新法。王安石于翌年四月去世,葬于江寧半山園。王安石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死后被追封為 “太傅”;紹圣年間,賜謚號為 “文”,配享神宗的廟庭;徽宗時,又配享文宣王廟。而欽宗時,皇帝下詔停止他文宣王廟配享。高宗采納趙鼎、呂聰的意見,削去了其“舒王”的封號。

  王安石執政敢做敢為,矢志改革,王安石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以“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無畏精神推動改革變法。這些進步思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

  其散文長于說理,言簡意深,筆力雄健,見識超群;詩詞則 遒勁清新,豪氣縱橫,對宋初形式化的文風是有力的沖擊,對豪放派詩詞有直接影響。其著作極為豐富,存世的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殘卷)、《唐宋百家詩選》、《詩義鉤沉》等

  政治活動

  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新法,開始大規模的改革變法運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同時,改革科舉制度

  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簽書淮南(江蘇省揚州市)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事、舒州(今安徽省安慶市)通判,旋又外調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江西、安徽一帶],江寧知府(江蘇省南京市)。多年的地方官經歷,王安石認為宋朝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于覆滅的事實為例,王安石大聲疾呼:“以古準今,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不然,漢亡于黃巾,唐亡于黃巢的歷史必將重演,宋王朝也必將走上覆滅的道路,宋朝一批士大夫期待王安石能早日登臺執政。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以博學善文見稱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悅為謀士,以曾布、鄧潤甫、章惇、章衡、章楶、蔡確、呂惠卿等為變法派的中堅力量。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于富國強兵,借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王安石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系,“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財,理財乃所謂義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執政前就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執政以后,王安石繼續堅持他的這一見解,“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而“理財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趨農為急”。在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認為,要發展生產,首先是“去(勞動者)疾苦、抑兼并、便趣農”,把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收成好壞就決定于人而不決定于天。要達到這一目的,政府需制定相應的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從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諸如農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輸、市易、免行錢、礦稅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王安石親自撰寫《周禮義》、《書義》、《詩義》,即《三經新義》,也稱“荊公新學”,為學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多年地方官經歷,王安石認識宋朝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熙寧初,王安石以翰林學士侍從之臣的身份,同年輕的宋神宗議論治國之道,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于富國強兵,借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特別是由于變法的設計者王安石與變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變法的問題上產生分歧,王安石復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當他聽到免役法也被廢除時,不禁悲憤地說:“亦罷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死后改革派人員有的被貶有的被流放有的入獄,改革活動因此跌入了低谷,直到宋哲宗長大親自執政后開始啟用繼承王安石遺志的變法派領袖章惇為相,變法才重新燃起了火光,然而因為保守派勢力實在太大,宋哲宗年紀輕輕便悄然離世,再加上變法派內部人員爭權奪利,間接導致了章惇維系變法的失敗,章惇死后王安石變法才徹底宣告失敗。

  醞釀變法

  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問王安石:“當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王安石答:“以擇術為始。”熙寧二年,宋神宗問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設,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熙寧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一次宋神宗和文彥博討論變法之事,神宗說:“更張法制,于士大夫誠多不悅,然與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三封長信——《與介甫書》責難王安石“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滅之,棄者取之,矻矻焉窮日力,繼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為政,首建制置條例司,大講財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輸法于江,淮,欲盡奪商賈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錢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罵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于恕乎!” ;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舊制。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復:“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后司馬光向宋神宗辭職,隱居洛陽專心編纂《資治通鑒》。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的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歲。

  早年經歷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6日)寅時,歐陽修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56歲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歐陽觀去世,年僅4歲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前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二十五年,為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其為人對年幼的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歐陽曄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蘆桿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畫荻教子)。歐陽曄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十歲時,從隨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詩人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后的詩文的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蘇軾簡歷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早年經歷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慶歷八年(1048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的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蘇轍。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進京應試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農歷虛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二人正銳意于詩文的革新,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后,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于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相關文章:

蘇軾和王安石寫的詩10-19

歐陽修與蘇軾的故事介紹04-10

蘇軾去拜訪王安石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6-17

《春日》王安石11-01

王安石的詩句11-11

王安石的詩04-25

王安石古詩03-30

王安石的名聲06-17

王安石的詩集07-03

《梅花》王安石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