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童話故事的重大教育意義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童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童話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動物、植物等物體人的感情。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童話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話故事的重大教育意義,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張編寫的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的基本特點有:根據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編寫;有獨特的修辭手段,如象征、比喻等,對于處于人生早期的兒童來說,他們富于幻想,對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沒有明確的主客體概念,認為萬物有靈,如認為周圍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樣,既會高興也會哭鼻子,也會肚子餓和口渴,因此,兒童有自己的獨特認識世界的方式,為了幫助兒童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事物,就要創(chuàng)造一種既適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又利于他們的發(fā)展的中介,童話的本質及其對兒童發(fā)展的價值正好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同時,童話也是兒童喜愛的,正如列寧所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的。"
按通常的理解,童話是講給小孩子們聽的,都是些胡編亂造的東西。其實不然。胡編亂造的東西是不會為兒童所喜愛的。童話之所以為兒童所喜愛,是因為它合規(guī)律合目的地暗合了兒童與生俱來的集體無意識。
童話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世世代代所有的人終有一天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恐懼、死亡、不義、絕望、從童年進入成年、尋找伴侶、追尋生活的意義……童話具有豐富的意義和情感色彩,它們遠比識字課本和有關“現(xiàn)實”的那些教材更為全面,更為豐富,也更為深刻。
弗洛伊德認為,成人將其擔憂、內疚和愿望的實現(xiàn)在夢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現(xiàn)出來。童話猶如夢一樣,它幫助兒童渲泄不安、恐懼、仇恨等情感。
童話中也往往具有邪惡的力量,它們是兒童內心“邪惡”沖動的投射,最終會被兒童“學好”的欲望所壓倒。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萊姆說:“那些摒棄傳統(tǒng)民間童話的人認為,如果在給孩子講的故事里有怪物,這些怪物必須很友善;這些人忽視了孩子們最熟悉最擔心的怪物,他們自己身內的怪物。這個怪物有時迫害他們。閉口不談孩子身內的怪物,將它藏在無意識中,孩于就無法圍繞著它編織他從童話故事意象中知道的幻想。沒有這些幻想,孩子就無法更好懂得他身內的怪物,不知道用什么辦法控制它。結果,孩子對自己的焦慮毫無辦法,遠不如他聽到過給這些焦慮以具體形狀并顯示如何戰(zhàn)勝怪物方式的童話。如果我們害怕被吃掉的恐懼以巫婆的形式出現(xiàn),我們可以通過將她放在火上燒死的方式擺脫恐懼。”
現(xiàn)代父母不愿承認他們的孩子有諸如殺人或其它野蠻的欲望。這些父母認為,讓孩子接觸關于善和理性的故事,他們的孩子就可以成為善良與有理性的人。這種認識是大錯特錯的。貝特萊姆警告說,不讓兒童接觸有野蠻和殘酷行為的童話故事,他們就無法宣泄他自己的可怕沖動。而聽到童話里也有這些壞事,孩子便會發(fā)現(xiàn)他不是唯一想干這些壞事的人,從而產生一種解脫感。童話中的怪物和犯忌行為從負的方面使兒童感受到人性中的美德,盡管他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幻想中的邪惡愿望。故事結局對妖魔鬼怪的懲罰,可以幫助兒童減輕內疚和懊悔心理,使他覺得他自身的邪惡沖動已被清除了。
童話故事不只是可以渲泄負面的情感,而且還可以讓兒童在無意識層面上深刻地習得人類智慧、社會習俗和種種美德。許多人格心理學家都曾分析過童話所具有的富含象征意義的主題。他們指出,雖然兒童不能有意識地理解這些象征的意義,但這些象征對鑄造孩子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鑄造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童話所包含的民間智慧已深深植根于兒童的無意識之中,即使兒童后來長大成人,這些無意識中的內容依然會存在于心靈深處。
弗洛姆認為,童話以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社會習俗,盡管兒童必須到長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這些習俗。
童話以象征和隱喻的方式把人類生活中某些寶貴的價值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欺騙、踐踏、侵犯行為告訴給兒童,并教給兒童對付類似的邪惡行為的辦法。兒童在聽或讀童話時,會在無意識層面上獲得這些教益,這些教益將深深地埋在兒童的心靈深處。當遭遇到類似的情景時,這些教益將會在無意識層面上自動地促使兒童如何反應,因而它們將會使兒童(甚至他長大成人以后)大受其益。這些無意識層面的教益還可能是在意識層面上產生自覺的價值判斷和道德認識的重要前提。
童話對兒童來說具有重要的發(fā)展價值,對教師和父母來說具有重要的教育學意義。童話與兒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契合的,我們應當為兒童多提供一些接觸童話的機會。
事實上,兒童是非常喜愛童話的,我們成人可能都講厭了,但是兒童卻經常讓我們重講一些他們已經熟悉的童話,如果你講錯了一個細節(jié)或讀錯了一個字,那些小小孩就會忙著幫你矯正。他們就是以如此的熱情重復體驗著這些故事,將自己的愛恨情仇、焦慮、擔憂、內疚、善良等等投射和融匯在童話中的生靈身上。童話幫助他們渲泄著情感,幫助他們習得智慧,也幫助他們看到希望。聽過安徒生童話《丑小鴨》的兒童都知道:哪怕現(xiàn)在有多么丑陋,只要你是天鵝蛋,你總有一天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這樣的信念給了孩子多少的美好憧憬,給了孩子多少的力量來面對成長中的困難、挫折、煩惱。
表現(xiàn)手法
(1)童話的表現(xiàn)手法——夸張。夸張這種藝術手法也是一般文學作品所常用的藝術手法,但童話作品中的夸張又不同于其他藝術作品,它是從內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夸張。如果我們說幻想是童話的靈魂,那么夸張就是童話的血肉,它使童話故事更加的豐滿。“沒有血肉,靈魂無以附麗;沒有夸張,幻想則不能得到表現(xiàn)。在童話中,只有當夸張?zhí)幱谧钅鼙憩F(xiàn)幻想的時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價值。”
(2)童話的表現(xiàn)手法——象征。象征手法是通過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借助于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征體),從而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將童話中的幻想與現(xiàn)實世界結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話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童話的表現(xiàn)手法——擬人。擬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使它們也具備人的基本特征。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一樣。擬人是童話創(chuàng)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擬人雖然是將不具備人的動作感情的食物變成和人一樣的,但它們并不能脫離自身的本質屬性,正是緣于這一點,使童話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虛有實的創(chuàng)作美感。比如格林兄弟的作品《貓和老鼠做朋友》故事結尾是貓把老鼠吃掉了,這符合我們的認知規(guī)律,如果作者把結局寫成老鼠把貓吃掉了,顯然就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
基本特征
童話的基本特征——幻想。豐富多彩的幻想是童話最基本的特征。當然,從廣義上說,絕大多數的文學作品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幻想,但幻想卻是童話體裁作品最本質的特征,是童話的靈魂,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幻想也就沒有童話。童話的幻想“打開了通向另一種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種自由的無畏的力量存在著和行動者,幻想著更美好的生活。”
童話區(qū)別于一般的小說和故事之處,就在于它能借助幻想的力量,使我們平常見的各種平凡人物和現(xiàn)象,展現(xiàn)出不平凡的奇異光彩,為小讀者展開一個“幻想世界”。童話中的幻想,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亦虛亦實、如幻似真的奇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動。童話故事中的幻想看起來好像能無拘無束,可在瞬間上天入地,一目千里,可寫仙子,可寫妖魔,可死而復生,可長生不死,甚至連蟲魚鳥獸都可以有人的思想,人的行為……所有這些,在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中都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可實際上,童話故事正是以‘幻想’為一方面,以‘真實’為另一方面,中間流淌著對兒童充滿誘惑的奇妙故事。
分類
從表現(xiàn)方法來看,童話故事大致分為超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常人體童話三種。但這三者并非截然分開的,有時互有聯(lián)系。也就是說,在一篇童話中,可能既有常人體表現(xiàn)方法,也有擬人體表現(xiàn)方法。以此類推,其它也是如此。
從表現(xiàn)題材上看,童話(大概念的“童話”)又分為科學童話 (又稱“知識童話”)和文學童話(又稱“品德童話”)兩類。而平時所說的“童話”則默認為“文學童話”。
【童話故事的重大教育意義】相關文章:
富有教育意義的動物寓言故事(精選28篇)05-16
《三字經》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05-10
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有什么魅力10-11
淺議三字經語文教育意義12-29
《三字經》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03-02
意義深刻的句子02-20
努力的意義的句子11-24
《邊城》的時代意義09-28
周易的地位與意義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