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西林壁》參考教案及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題西林壁教案參考
導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各類的詩詞歌賦,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題西林壁教案參考文章,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瀏覽(www.isangil.net/wenxue)。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題西林壁》古詩。
3、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4、體會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由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贊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佳作,你們都積累了那些有關這方面的古詩呢?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二、初學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把不認識的自勾出來。,
指名讀。正音
再來讀一遍,注意停頓。
三、理解感悟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讀熟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師生共同概括:
(一)、解詩題,知作者
說一說這首詩題目的意思嗎?
說說關于蘇軾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詩意
指名讀古詩。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師:廬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蘇軾的眼中會呈現出這么多種形態呢?
師: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好孩子。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
完成填空:從左向右看,廬山是_________;從上往下看,廬山是____________;從遠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從近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高處(山頂)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低處(山腳)看廬山,像___________。
師: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還用心去思考,你從哪看出來的
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想象一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誦讀,悟詩情
師: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
師: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表達了他對廬山那贊美之情。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調把你對廬山的情感朗讀出來?
生:用各種方法誦讀古詩提供背景音樂: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有一個地方卻很難讓人理解:蘇軾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
師: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收獲?從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師:總結,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板書)。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四、升華與拓展
1、觀看成語故事片《盲人摸象》。
2、說說觀后的感受。
3、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五、想象成詩人,多種形式背誦古詩。
【題西林壁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題西林壁教案03-06
《題西林壁》教案09-15
題西林壁教案10-06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08-13
《題西林壁》參考教學案例09-23
題西林壁07-13
蘇軾《題西林壁》教案08-16
【薦】題西林壁教案08-30
《題西林壁》教案【熱】10-18
《題西林壁》教案【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