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雜詩·其二》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時間:2024-07-20 00:28:12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雜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

《雜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雜詩十二首·其二》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是《雜詩十二首》的第二首《雜詩·白日淪西阿》與第五首《雜詩·憶我少壯時》,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yè)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xiàn)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陶淵明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是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于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青的。

  作品原文

  雜詩

  白日淪西阿①,素月出東嶺②。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③。

  風(fēng)來入房戶④,中夜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⑤。

  欲言無予和⑥,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⑦。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⑧。

  作品注釋

  ①淪:沉。阿:山嶺。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萬里輝:指月光。蕩蕩:廣闊的樣子。景:同影,指月輪。這兩句是說萬里光輝,高空清影。

  ④房戶:房門。這句和下句是說風(fēng)吹入戶,枕席生涼。

  ⑤時易:季節(jié)變化。夕永:夜長。這兩句是說氣候變化了,因此領(lǐng)悟到季節(jié)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⑥無予和:沒有人和我對答。和,去聲。這句和下句是說想傾吐隱衷,卻無人和我談?wù)摚荒芘e杯對著只身孤影飲酒。

  ⑦日月:光陰。騁:伸、展。這兩句是說光陰棄人而去,我雖有志向,卻得不到申展。

  ⑧此:指有志不得申展這件事。終曉:徹夜,直到天明。這兩句是說想起這件事滿懷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靜。

  作品譯文

  斜陽沉于西山,皓月出于東嶺。

  萬里光輝,高空清影。

  風(fēng)吹入戶,枕席生涼。

  氣候變化了,因此領(lǐng)悟到季節(jié)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想傾吐隱衷,卻無人和我談?wù)摚荒芘e杯對著只身孤影飲酒。

  光陰棄人而去,我雖有志向,卻得不到伸展。

  想起這件事滿懷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靜。

  作品鑒賞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蕩蕩者,廣大貌。

  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xiàn)開一幅無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nèi)ヒ箒恚枪怅幜魇拧N靼|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蕩蕩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體現(xiàn)。

  由此四句詩,亦可見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并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shè)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雖然境界相似,風(fēng)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

  “風(fēng)來入房戶,中夜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從晝?nèi)ヒ箒碇惶囟〞r分,來暗示“日月擲人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jié),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fēng)吹進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氣候之變易,遂領(lǐng)悟到季節(jié)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和念去聲,此指交談。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這兩句意謂: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約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蕩而深沉,李詩飄逸而豪放(詩長不具引),風(fēng)味不同。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此二句,直抒悲懷,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并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此題第五首云:“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飲酒·少年罕人事》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可見淵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濟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tǒng)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qū)崿F(xiàn),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終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士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jié)蒼涼無盡。

  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蕩蕩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fēng)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yè)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xiàn)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于此。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xué)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shù)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雜詩·其二》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雜詩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9

《雜詩·人生無根蒂》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27

陶淵明古詩《雜詩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5-27

《飲酒·其二十》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9-26

雜詩陶淵明翻譯及原文06-03

[晉]陶淵明《雜詩其四》原文、注釋、賞析10-10

《歸園田居·其二》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5-22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5

《雜詩》陶淵明原文10-01

陶淵明古詩《雜詩十二首(其二)》賞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