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

時間:2024-05-20 07:51:29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

  陶淵明家世居吳地,曾祖陶侃官至東晉大司馬,外祖父孟嘉是吳地士族、當時名士,有“孟嘉落帽”的軼事流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

  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

  淵明除了愛菊,還愛松。《論語·子罕》中記載了孔子對松柏象征意義的解釋: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這種象征意義在文學作品中使用得太普遍了,大家都能理解。只是由于淵明與菊的那份契合,人們往往忽視了他對松的喜愛。淵明作品中時將松與菊并列來寫: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歸去來兮辭》)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和郭主簿》其二)

  因此金代趙秉文在《東籬采菊圖》一詩中說:“平生忠義心,回作松菊伴。”也是說松菊最能象征淵明恥為宋臣的堅貞操守。而淵明作品中單獨寫到松的句子有: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辭》)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飲酒》其八)

  另外淵明《擬古》其六中寫的“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似亦是松柏之類。淵明愛松,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就提出來了,他還特別強調,淵明愛松,特別是愛“孤松”,他說:“所謂孤松者是已,此意蓋以自況也。”也就是說,淵明以孤松來自比。元代吳師道《吳禮部詩話》中評價《歸去來兮辭》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兩句說:“系松于徑荒景翳之下,其意可知矣。”很明顯,淵明此處有比興之義,孤松自喻忠貞,以荒園晚景比喻末世衰時。而明代潛玉則更強調淵明愛“孤松”的“孤”:

  靖節先生,孤士也。篇中曰孤松,曰孤云,皆自況語。人但知義熙以后,先生恥事二姓,孤隱于醉石五柳間,而不知義熙以前,雖與鎮軍、督郵,同塵錯處,而先生之孤自若。故其詩云:“自我抱茲獨,俯仰四十年。”又云:“此士胡獨然?實由罕所同。”慨不生炎帝、帝魁之世。而賦《感士不遇》云:“擁孤襟以卒歲,謝良價于朝市。”蓋合晉、宋而發慨也;豈其參軍事,令彭澤,即云良價哉!顏延年曰:“物尚孤生。”先生真孤生也。(見清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諸本評陶彙集》)

  所謂的義熙前后,就是指劉裕篡晉的前后。

  其實除了菊與松,淵明詩中還寫過其他的花木,皆有寄托。如他寫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飲酒》十七前四句)

  這四句寫幽蘭寫得真是傳神。古人以花之芬芳象征君子之品格,幽蘭外形不過如一叢草,與蕭艾(《離騷》中指惡草,象征小人)沒有什么差別。但只有當清風吹過,當世間發生了重要的變故時,我們才能嗅出蘭的芬芳,才能見出君子之忠貞。黃文煥《陶詩析義》中稱這幾句:“‘含’‘待’二字,寫得蘭花有情有品。”“風來始香遠,否則同叢無復分別。”清代蔣薰以四句詩評陶這四句詩:

  幽蘭不久開,清風不常吹

  世人少覺悟,徒為失路悲。(蔣薰評《陶淵明詩集》卷三)

  除了蘭花,淵明還寫過桑樹。《擬古》的最后一首,通篇以桑樹寄興: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這詩大意說在長江邊上種桑樹,本期望三年長成,桑葉可以養蠶,蠶絲可以制衣,但沒想到發生了自然災害,大水將此桑沖斷漂走,悔不當初將此桑樹種在高地,也免得毀于此水患之中。這時明顯帶有寄托,所謂“山河改”,乃指朝代的更迭,而此桑則象征士人立身:種在江邊,則是出仕于官場;植于高原,則是隱居于山林。朝代更迭之時,出仕者或有殺身之禍;隱居者或能幸免于難。這詩很可能寫出了淵明提早歸隱的一個原因,并抒發了對一些遇害者的惋惜之情。此詩的立意則是從屈原《離騷》中這幾句化出來的: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只不過屈原是說自己像種蘭蕙一樣,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等待他們為國家效力,但沒想到他們都變質了。

  無論是菊花、孤松,還是幽蘭、桑樹,我們皆可從中看出淵明的精神。然而無論無何,卻只有菊花與淵明的精神最為契合。千載之下,人們都能想見這樣一幅畫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詩人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高超、閑靜、淡遠,是晉宋間第一流人物。說到饑餓,他是飯瓢常空,家無存糧。說到寒冷,他是粗布短衣,冬天還穿著夏天的葛衣,沒有替換的衣服。他的住房是四壁空空,難以遮蔽寒風和太陽。窮困之狀可以說是到了極點。讀他的《與子儼等疏》說:“我常恨家中沒有楚國老萊子之妻那樣的賢內助來開導我,只有自己懷抱這樣的一片苦心了。你們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也應該思索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意義,齊國的管仲、鮑叔二人是朋友,在經商贏利分財時,多少并無猜疑之意,外人尚可以如此,何況你們是同父的兄弟呢!”這樣看來,陶淵明還是妾生的兒子。他的《責子》

  說“雍、端兩人年齡都是十三”,看來這兩個人一定不是同母的弟兄了。陶淵明在彭澤縣作縣令時,下令公田全都種成高粱,說:“這樣我就能常醉酒了,便心滿意足了。”但妻子和兒子堅決請求種粳稻,他就下令讓二頃五十畝種高粱來釀酒,五十畝種粳稻供食用。他在《歸去來兮辭》中自敘也說:“公田的收成,足夠做酒,所以順便求了彭澤令這個小官。”他本希望種的莊稼熟了,一年后離任。然而從仲秋到冬天,他在官僅八十幾天,就自動免官離職。所謂的高粱粳稻,都沒有能吃到一顆一粒,可悲啊!

  參考資料:

  陶淵明高簡閑靖,為晉、宋第一輩人。語其饑則簞瓢屢空,缾無儲粟;其寒則裋褐穿結,絺绤冬陳;其居則環堵蕭然,風日不蔽。窮困之狀,可謂至矣。讀其《與子儼等疏》云:“恨室無萊婦,抱茲苦心。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管仲、鮑叔,分財無猜,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然則猶有庶子也。《責子》詩云:“雍、端年十三。”此兩人必異母爾。淵明在彭澤,悉令公田種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其自敘亦云:“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猶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職。所謂秫粳,蓋未嘗得顆粒到口也,悲夫!

【陶淵明筆下的松菊蘭桑】相關文章:

朱光潛筆下的陶淵明06-09

陶淵明獨愛菊10-08

陶淵明《和劉柴桑》07-23

陶淵明獨愛菊的詩句09-13

魏晉詩人陶淵明的菊與酒05-24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原文及賞析08-30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原文及賞析02-21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鑒賞及譯文注釋03-26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原文及賞析02-27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全文及鑒賞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