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淵明貧土賞析譯文
陶淵明(約365—427年),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陶淵明貧土賞析譯文,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原文
孤云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譯文】
一片浮云從群山中騰起、毫無牽拴自由自在飛向天際;皎潔的明月像一面鏡子掛在天空,人間的寧靜或暄囂都與之毫無關連。
【注解】
孤云出岫:陶淵明詠《貧土》詩:萬族各有岫,孤云獨無依。李善注:孤云,喻貧土也。岫,是山中同穴,此作峰巒。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云無心以出帕,鳥倦飛而知還。
【評語】
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人們,不可能像孤云朗月一樣無牽無掛,必須受人類自己創造的道德、法律、宗教等一切行為規范的約束限制。處在原始社會的人們,在精神上是公平和自由的,在生存上需要相互幫助,當生存問題得到解決,私有制一出現,社會就開始有了種種矛盾。一些制約、規范為適應人類社會生活而出現。又不斷被人們揚棄其不適應的部分。例如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如暴政等等。
陶淵明
(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賞析
“孤云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意思是:孤云從山谷中飄出來,毫無牽掛地在天空飄蕩,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沒關系;一輪明月像鏡子一樣懸掛在天空,世間的安靜或喧鬧和它毫無關系。
出自明代洪應名所著的《菜根譚》。
“孤云出岫,朗鏡懸空”,前者自在逍遙,率性而為,后者則無塵無俗,清朗明凈。寓意:要時時刻刻保持心的寧靜,傾聽內心的聲音,不要被毫無關聯的東西牽扯,失去了悠閑自得的生活。
擴展:
洪應明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該書成書和刊行的時間可能在萬歷年間的中后期或末期。
這時,神宗皇帝治國無道,宦官專權,朝綱廢弛,黨禍橫流,由嘉靖朝開始顯露端倪的內憂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來,有識之士的思想特別沉悶,無法從當時十分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脫出來,于是就會有人形諸筆墨,表達時代的心聲。
《菜根譚》是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陶淵明貧土賞析譯文】相關文章:
陶淵明 《雜詩》譯文及賞析07-28
陶淵明《與殷晉安別》譯文及賞析03-26
陶淵明《于王撫軍座送客》譯文及賞析01-20
陶淵明《飲酒其一》譯文06-29
陶淵明《自祭文》譯文及注釋08-05
陶淵明《閑情賦》原文譯文08-21
品讀陶淵明《詠貧士》之一08-15
陶淵明《閑情賦并序》原文與譯文06-19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譯文10-13
杜甫《貧交行》賞析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