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1
作品原文
讀《山海經》①
精衛②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無慮,化去⑤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⑦詎可待。
作品注釋
②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據《山海經·北山經》及《述異記》卷上記載,古代炎帝之女精衛,因游東海淹死,靈魂化為鳥,經常銜木石去填東海。銜:用嘴含。微木:細木。
③刑天: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后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山海經·海外西經》)干戚:盾斧。
④同物:精衛既然淹死而化為鳥,就和其它的都相同,即使再死也不過從鳥化為另一種物,所以沒有什么憂慮。
⑤化去:刑天已被殺死,化為異物,但他對以往和天帝爭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⑦良辰:實現壯志的好日子。詎:豈。這兩句是說精衛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豈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⑩詎:表示反問,豈。
作品譯文
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可是精衛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又豈能等待得到!
作品鑒賞
陶淵明一生酷愛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詩重要的主題,這首詩贊嘆神話形象精衛、刑天,即是此精神的體現。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起筆二句,概括了精衛的神話故事,極為簡練、傳神。《山海經·北山經》云:“發鳩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精衛為復溺死之仇,竟口銜微木,要填平東海。精衛之形,不過為一小鳥,精衛之志則大矣。“精衛銜微木”之“銜”字、“微”字,可以細心體會。“銜”字為《山海經》原文所有,“微”字則出諸詩人之想象,兩字皆傳神之筆,“微木”又與下句“滄海”對舉。精衛口中所銜的細微之木,與那莽蒼之東海,形成強烈對照。越凸出精衛復仇之艱難、不易,便越凸出其決心之大,直蓋過滄海。從下字用心之深,足見詩人所受感動之深。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話故事,亦極為簡練、傳神。《山海經·海外西經》云:“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為復斷首之仇,揮舞斧盾,誓與天帝血戰到底,尤可貴者,其勇猛凌厲之志,本是始終存在而不可磨滅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傳神之筆。淵明《詠荊軻》“凌厲越萬里”之“凌厲”二字,正是“猛”字之極好詮釋。體會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實一筆挽合精衛、刑天而言,是對精衛、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語,淵明頗愛用之,亦最能表現淵明個性之一面。《雜詩·憶我少壯時》“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壯之志。此詩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說是借托精衛、刑天,自道晚年懷抱。
下面二句,乃申發此句之意蘊。“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同物”,言同為有生命之物,指精衛、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衛、刑天死而化為異物。“既無慮”實與“不復悔”對舉。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時,下句言其死后,精衛、刑天生前既無所懼,死后亦無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發揮。淵明詩意綿密如此。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結筆二句,嘆惋精衛、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復仇雪恨之時機,終未能等待得到。詩情之波瀾,至此由豪情萬丈轉為悲慨深沉,引人深長思之。猛志之常在,雖使人感佩;而時機之不遇,亦復使人悲惜。這其實是一種深刻的悲劇精神。
淵明此詩稱嘆精衛、刑天之事,取其雖死無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揚,這并不是無所寄托的。《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一組聯章詩,第一首詠隱居耕讀之樂,第二首至第十二首詠《山海經》、《穆天子傳》所記神異事物,末首則詠齊桓公不聽管仲遺言,任用佞臣,貽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組詩當系作于劉裕篡晉之后。故詩中“常在”的“猛志”,當然可以包括淵明少壯時代之濟世懷抱,但首先應包括著對劉裕篡晉之痛憤,與復仇雪恨之悲愿。淵明《詠荊軻》等寫復仇之事的詩皆可與此首并讀而參玩。
即使在《山海經》的神話世界里,精衛、刑天復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償。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卻并非是無價值的,這種精神,其實是中國先民勇敢堅韌的品格之體現。淵明在詩中高揚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種精神之不可磨滅;“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則將此精神悲劇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壯,這就使淵明此詩,獲得了深切的悲劇美特質。
中心
借神話故事詠志,贊揚了精衛和刑天為了理想而斗爭不息的精神。寄托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深沉感慨。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2
作品簡介
《讀山海經》是晉末宋初的詩人陶淵明所著作的五言詩。《讀山海經》共十三首。《山海經》共十八卷,是一部包含我國古代地理,歷史,神話,民族,動物,植物礦產,醫藥,宗教等多方面內容的重要文獻。
詳細參考:《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 《讀山海經·夸父誕宏志》 《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
讀《山海經》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其二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瑤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其四
丹木生何許?乃在峚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其五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其六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其七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老,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其九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欽?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其十二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作品譯文
其一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后,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采摘園中的蔬菜。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快樂呢?
其九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與太陽賽跑。他們同時到達虞淵的日落處,似乎沒能就此決出勝負。夸父既有如此奇才異能的神力,傾黃河渭水又怎能夠他喝呢?夸父遺留下的手杖變成了桃樹,功業最終成就于身后。
其十
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可是精衛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又豈能等待得到!
作品鑒賞
其一賞析
《讀山海經》是陶淵明隱居時所寫13首組詩的第一首。詩的前6句向人們描述:初夏之際,草木茂盛,鳥托身叢林而自有其樂,詩人寓居在綠樹環繞的草廬,也自尋其趣,耕作之余悠閑地讀起書來。情調顯得是那樣的安雅清閑,自然平和,體現出世間萬物、包括詩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來描寫讀書處所的環境。詩人居住在幽深僻遠的村巷,與外界不相往來,即使是前來探訪的老朋友,也只好駕車掉轉而去。他獨自高興地酌酒而飲,采摘園中的蔬菜而食。沒有了人世間的喧鬧和干擾,是多么的自在與自得啊!初夏的陣陣和風伴著一場小雨從東而至,更使詩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與愜意。
詩的最后4句概述讀書活動,抒發讀書所感。詩人在如此清幽絕俗的草廬之中,一邊泛讀“周王傳”,一邊流覽《山海經圖》。“周王傳”即《穆天子傳》,記敘周穆王駕八駿游四海的神話故事;《山海經圖》是依據《山海經》中的傳說繪制的圖。從這里的“泛覽”、“流觀”的讀書方式可以看出,陶淵明并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只是把讀書作為隱居的一種樂趣,一種精神寄托。所以詩人最后說,在低首抬頭讀書的頃刻之間,就能憑借著兩本書縱覽宇宙的種種奧妙,這難道還不快樂嗎?難道還有比這更快樂的嗎?
其二賞析
陶淵明在這首詩中給我們展示了西王母所居天境:天地共生、秀出云霞、神異變化、高雅不俗,表現出了其無限的向往之情。筆者以為,與其說這是陶淵明對“秀雅天境”的向往,毋寧說這是陶淵明“獨閑靈府”的折射。
“玉堂凌霞秀”,西王母居于玉堂之上,高凌云霞。聯想到陶淵明崇尚“二疏”的“高嘯返舊居”(《詠二疏一首》)來:高者,高世也;嘯者,嘯傲也。“二疏”功成身退,高出世人,超乎世俗;“二疏”回歸故里,放歌長嘯,逍遙自在,這樣的人生令人艷羨,而高凌云霞的天境不正是詩人的“獨閑靈府”的折射嗎?“形跡憑化往,靈府常獨閑。”(《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一首》)形跡任隨大化變遷,心靈卻保持閑靜而無世俗雜念。
“靈化無窮已”,神異變化無窮無盡。就似伴隨陶淵明終身復雜而矛盾的心境。最典型的就是那首描寫陶淵明內心世界里的兩個矛盾的“我”:“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飲酒(有客常同止)》)一個“醉士”的我長久獨醉,一個“醒夫”的我終年清醒,始終伴隨并困擾著陶淵明,形影不離。
“天地共具生,不知幾何年。”“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這仿佛是在說陶淵明那與生俱來的厭“俗”秉性:“少無適俗愿,性本哀丘山。”(《歸田園居(少無適俗愿)》)。自少兒時期就無適應世俗踏入官場的愿望,本性就熱愛自然界的丘林山水。“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答龐參軍一首并序》),交談融洽而無庸俗的論調,說的都是古圣賢哲的佳篇。
秀麗的玉堂高凌云霞,西王母容顏怡然美艷。她與天地一起生存,不知生于何年終于何時。神異的變化無窮無盡,樓館庭宇非一山一處。高會酣飲唱出的新歌,豈是仿效世俗中的語言?
其九賞析
淵明在這首詩里,贊美夸父逐日的宏志,敬佩夸父功業身后的精神。“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的確,這首詩頗令人深思感嘆。
面對夸父的宏志與精神,當今忙于蠅頭利祿、蝸角功名以及急功近利者,難道不震撼,不羞愧?這些人可能很得志,卻少了夸父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這些人可能很富貴,卻少了夸父豪飲的胸懷氣魄。我們這個時代,不僅需要建功立業于當下的寵兒,更需要像夸父這樣留下精神財富、遠大理想、崇高氣質、正直品質、卓越發現、驚人創造的“功竟在身后”的奇人!
讀陶詩猶飲澄清的甘泉,有心明眼亮的感覺,無不感嘆其文章不群,寓意不凡!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與太陽賽跑。他們同時到達虞淵的日落處,似乎沒能就此決出勝負。夸父既有如此奇才異能的神力,傾黃河渭水又怎能夠他喝呢?夸父遺留下的手杖變成了桃樹,功業最終成就于身后。
其十賞析
陶淵明對東晉的滅亡十分惋惜,對恭帝被弒痛心疾首。他不僅引用歷史故事,抨擊劉裕代晉,而且利用古代神話傳說,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緒。
詩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衛和刑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衛是炎帝少女死后化為的精靈,雖然身小力薄,卻“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微木”與“滄海”是一組多么強烈懸殊的對比,以微木填海何時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擔一石之移山。但詩人歌頌的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與矢志靡它的決心,只要有這種精神與決心終有成功勝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講的是刑天操斧執盾不甘失敗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斷首,仍然揮舞牌,剛毅的精神長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這個“固”字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詩人在“精衛”與刑天身上看到他們這種共有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從而加以贊頌謳歌,就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
這首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進一步贊揚這兩個英雄頑強的斗志。盡管良機已失,徒懷雄心,但他們也不存憂慮,毫無悔意。通過精衛和刑天的行動,寄托了自己的悲憤。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前二句寫“精衛”與“刑天”如此剛毅的緣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變化而言。生與死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兒——女娃變成精衛,刑天變成乳目臍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無論銜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敵,都能無慮而不悔。詩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學觀點激勵自己無慮不悔的斗爭意志。最后二句是詩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嘆精衛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償的時機豈能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前人認為此二句是詩人的自白之語。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響,陶淵明和已死去的晉朝,感情上有割不斷的萬縷千絲。劉裕上臺后誅殺異己的行為更使他不滿于劉宋政權。因此,不能正確認識劉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歷史上起的積極作用。這正是詩人的局限。但他反對劉裕代晉和憎惡時代黑暗、政治殘酷是緊緊相聯系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批判劉宋政權,也是批判腐朽的東晉社會的繼續。
這首詩寫法曲折,意義較為隱晦,風格和情調與以上所選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詩人托物寄興、精練含蓄,說理議論自然妥帖的特點。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都是古代兵器,類似斧子。后來“戚”被借作表示心情悲傷的意思,可以寫作“戚”,也可以加個忄字旁,寫作“慽”,如李清照《聲聲慢》“凄凄慘慘慽慽”。
其十一賞析
在《山海經》里,陶淵明真正感知到了“天監在下”(《詩·大雅·大明》)“明明上天”的存在,“明明上天監,為惡不可履。”明察秋毫的上天監視善惡于下,為惡必有報,誰也不可為惡放肆。
“天監在下”只存在于經書里,只存在于神話傳說中,而現實世界卻很無奈。淵明雖沒這么說,筆者卻有所感知。
貳負神之臣危放縱懾服強暴殺死了窫窳,欽駓神與鐘山神之子鼓違背皇帝的旨意殺死了祖江。窫窳甚能變死后化為龍首居于弱水中,祖江卻就這要死去。明察秋毫的上天監視善惡于下,誰也不可為惡放肆。臣危長久被桎梏固然已經過分嚴厲,欽駓與鼓被皇帝斬殺后變為鶚鵕難道值得仗恃?
其十二賞析
《山海經·南山經》載:柜山中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鷂鷹,卻長著像人手一樣的腳,它的聲音像痹一樣。這種鳥名叫鴸。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自己發出“朱”的叫聲。哪里出現這種鳥,哪里就有很多文士被放逐。
《山海經·南山經》又載:青丘山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斑鳩,它的叫聲就像人呵斥似的,這種鳥名叫灌灌。人若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邪防妖。
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以上文字時,想到了屈原和楚懷王。“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他說,青丘奇鳥原本就是為迷惑者而生,不須用來曉喻明達的君子啊(或:為什么就不讓楚懷王明月入懷、明目達聰啊)!這實質是淵明在哀嘆懷王但見柜山鴸鳥、不見青丘奇鳥的迷惑糊涂。淵明認為,歷史上文士多厄運,這與君王迷惑、平庸有直接關系,從而希望君王們都能明月入懷,明目達聰,明察秋毫。然而,皇位世襲難保代代明君啊,這點淵明是沒認識到,還是避而不談,不得而知。
歷史證明,文士命運不應寄托于“人治”,而應寄望于“法治”!
在城邑里見到狀如鷂鷹的鴸鳥,這個國家就會有很多的文士被放逐。想起了那楚懷王時代,當時鴸鳥就多次來停留止息。青丘山有名叫灌灌的奇鳥,自言能見人所不能見而使人不迷失。
其十三賞析
陶淵明通過《山海經》所記廢共工與鯀之事,聯想而及齊桓公不聽管仲之言,既廢易牙等人又復之。感嘆帝者倘不慎用才,必遭禍患。
在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里,世間的傳說、神化、寓言、史實……通過其“魔鏡”,或被化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為哀婉的嘆息,或被化為驚天的怒吼,或被化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為剎那的頓悟,或被化為玄妙的虛幻,或被化為警世的宣言……難怪淵明有“詩人中哲人”之美譽。以此作為讀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小結語。
高嚴的大臣顯赫于朝廷及一國之中,作為君王當慎選賢才。帝舜何以流放共工而殺鯀?是帝舜見奸邪加以制裁。管仲向齊桓公獻誠言,遠易牙等人,反被猜疑。桓公臨死方知管仲言之深長,但已無濟于事了。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3
讀山海經
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②,繞屋樹扶疏③。
眾鳥欣有托④,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⑤,頻回故人車⑥。
歡然酌春酒⑦,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⑧。
泛覽周王傳⑨,流觀山海圖⑩。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注釋]
①這組詩共十三首,這是第一首。山海經:一部記載古代神話傳說、史地文獻、原始風俗的書。
②孟夏:初夏。農歷四月。
③扶疏:枝葉茂盛的樣子。
④欣有托:高興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⑤深轍:軋有很深車轍的大路。
⑥頻回故人車:經常讓熟人的車調頭回去。
⑦歡然:高興的樣子。
⑧與之俱:和它一起吹來。
⑨泛覽:瀏覽。周王傳:即《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游的書。
⑩流觀:瀏覽。山海圖:帶插圖的《山海經》。
⑾俯仰:在低頭抬頭之間。終宇宙:遍及世界。
[解說]
這首詩寫陶淵明好讀書的種種樂趣:“孟夏”兩句,宜讀書的季節初夏氣候宜人;“眾鳥”兩句,宜讀書的居所有一個小屋;“既耕”兩句,宜讀書的時機農忙已過;“窮巷”兩句,宜讀書的環境沒人打攪;“歡然”兩句,宜讀書的`景色有和風細雨相陪。最后以“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總寫一筆讀書的樂趣。陶淵明真算得上會讀書、善讀書的人。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4
作品原文
讀山海經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①,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②?
余跡寄鄧林③,功竟在身后。
作品注釋
①虞淵:即禹谷,神話中日入之處。
②傾河:把河水倒干,即飲盡河水。
③余跡:本意為遭跡,此處兼指夸父之遺愿。鄧林:古時鄧、桃二字音近,鄧林即桃林。
作品譯文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與太陽賽跑。他們同時到達虞淵的日落處,似乎沒能就此決出勝負。夸父既有如此奇才異能的神力,傾黃河渭水又怎能夠他喝呢?夸父遺留下的手杖變成了桃樹,功業最終成就于身后。
作品鑒賞
《山海經》一書記載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其中《海外北經》和《大荒北經》所載夸父追日的神話更饒奇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海外北經》)“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大荒北經》)
夸父追日的神話以絕妙天真的想像極度夸張地表現了先民們戰勝自然的勇氣和信心,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陶淵明《讀山海經》組詩第九首(“夸父誕宏志”)即據此寫成。但詩人不是一般地復述神話的情節,而是憑藉卓越的識見,運用簡妙的語言,對神話中的人物和事件進行獨特的審美觀照和審美評價,因而又有其不同于神話的審美價值。
神話反映事物的特點是“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反杜林論》)。因此,神話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某種象征的意義。此詩對夸父追日其人其事的歌詠,自然也是一種含有某種象征意義的歌詠。詩人之言在此,詩人之意則在彼,所以不像直陳情志的詩那么容易理解。但是,“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下面采取披文入情、沿波討源的方法,試探一下這首詩的意蘊。
開篇二句詠夸父之志。《大荒北經》原說“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言外似乎還有點不以為然的意思。詩人卻說:夸父產生了一個宏偉的志愿,竟然要同太陽賽跑!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不勝驚嘆的情感,有力地肯定了夸父創造奇跡的英雄氣概。這里表面上是贊揚夸父“與日競走”的“宏志”,實際上是贊揚一種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
“俱至”二句詠夸父之力。《大荒北經》原有“逮之于禺谷”一語,詩人據此謂夸父和太陽一齊到達了虞淵,好像彼此還難分勝負,暗示夸父力足以騁其志,并非“不量力”者,其“與日競走”之志也就確是“宏志”而非妄想了。本言勝負而不下斷語,只用“似若”兩字點破,故作輕描淡寫,更有一種高興非常而不露聲色的妙趣。詩人對夸父神力的欣賞,也隱含著對一切奇才異能的傾慕。
“神力”二句詠夸父之量。《海外北經》說夸父“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想像一個人把黃河、渭水都喝干了還沒解渴,似乎有點不近情理。詩人卻說:夸父既有如此特異的可以追上太陽的神力,則雖傾河而飲又何足解其焦渴?用反問的語氣表現出一種堅信的態度,把一件極其怪異的事說得合情合理,至欲使人忘其怪異。在詩人的心目中,夸父的豪飲象征著一種廣闊的襟懷和雄偉的氣魄,因而有此熱烈的贊頌。
篇末二句詠夸父之功。《海外北經》說夸父“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想像夸父死后,拋下的手杖變成了一片桃林,固甚瑰奇悲壯,但尚未點明這一變化的原因,好像只是一件偶然的異事。詩人則認定這片桃林是夸父為了惠澤后人而著意生成的,說夸父的遺愿即寄托在這片桃林中,他的奇功在身后還是完成了。意謂有此一片桃林,將使后來者見之而長精神,益志氣,其功德是無量的。詩人如此歌頌夸父的`遺愿,真意乃在歌頌一種偉大的獻身精神。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意蘊是非常深廣的。歷史上有許多杰出的人物,生前雖未能施展其才能,實現其抱負,但他們留下的精神產品,諸如遠大的理想,崇高的氣節,正直的品質,以及各種卓越的發現和創造,往往沾溉后人。非止一世,他們都是“功竟在身后”的人。陶淵明自己也是一個“欲有為而不能者”(《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少壯時既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憶我少壯時》)的豪情,歸耕后復多“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雜詩·白日淪西阿》)的悲慨,他在讀到這個神話時自然感觸極深而非作詩不可了。所以在這首詩中,也寄托著他自己的一生心事。明代學者黃文煥評說此詩“寓意甚遠甚大。天下忠臣義士,及身之時,事或有所不能濟,而其志其功足留萬古者,皆夸父之類,非俗人目論所能知也。胸中饒有幽憤”(《陶詩析義》卷四),這是很有見地的。
用神話題材作詩,既須顧及神話原來的情節,又須注入詩人獨特的感受,并且要寫得含蓄和自然,否則便會流于空泛和枯萎,沒有余味和生氣。陶淵明畢竟是“文章不群”(蕭統《陶淵明集序》)的高手,他把神話原來的情節和自己獨特的感受巧妙地結合了起來,熔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于平淡的言辭中微婉地透露出對夸父其人其事的深情禮贊,使人不知不覺地受到詩意的感發,從心靈深處涌起一種對夸父其人其事的驚嘆和向往之情,并由此引出許多聯想和想象,從而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怡悅。清代著名詩論家葉燮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為至也”(《原詩·內篇》)。陶淵明此詩可謂真正達到這樣的“至處”了。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陶淵明《讀山海經》原文及注釋04-11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5
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原文賞析03-30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推薦]07-24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優選】07-25
《飲酒·其九》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1-18
《飲酒二十首》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3-27
《飲酒·其五》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1-29
《飲酒·其十六》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