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桃花源記》教案

時間:2024-07-27 20:23:13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桃花源記》教案通用15篇

《桃花源記》教案1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記》是初中八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單元中的課文,大多講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與志趣以及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體裁不同,有的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塑造了一個優美的世外桃源,并通過這個故事表現了作者自己對黑暗社會現實不滿,希望能有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

  教學目的: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聯系實際,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積累文言詞語對照課文注解獨立完成課文翻譯;誦讀課文并背誦。

  教學重點:進行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培養并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欣賞及探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看待課文中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誦讀、啟發、欣賞、探究。

  (二)、說教法 。

  1、主要運用誦讀、啟發、讀書指導及欣賞、探究法,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

  2、對文言文的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才有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

  3讀書指導是對朗讀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討性題目,可運用探究法,同時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

  (三)、說學法 。

  在學法指導上,主要運用朗讀法、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討論。

  朗讀法:文言文的學習重在反復朗讀,也可為下面的學習作好準備。

  小組合作討論:可使學生交流意見,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對文言文的生疏感、膽怯感。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內容及語文學習的規律,安排導入——朗讀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賞析、研讀——知識拓展延伸——教師總結、布置作業等幾個環節。

  1、導入并題解。

  在中國,素有“山川以人而勝”的傳統。所謂“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惟人則名”。自從陶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后,桃源仙境名聲大噪。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涉足山溪,探尋靈秘。今天我們就與東晉大文豪一覽桃源仙境。

  叫兩、三個學生書寫課題。

  分析: 源 、 園

  “源”字的偏旁是“シ”,與水有關,從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寫水的句子有“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林盡水源”,從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盡頭、源頭,在比較隱秘的地方。所以不僅僅是指“桃花園子”。以后不要書寫錯了。

  2、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齊讀,掌握文意積累文言詞語。

  復述故事并口頭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

  一學生讀,讀后點評。

  4、賞析及探究問題 。

  聽錄音朗誦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讓同學到文中尋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說說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美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生活美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開想象與聯想用一組句式整齊的句子描繪桃源人的生活環境及社會風尚。

  如: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們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這三個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們中國大山名川,風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為什么桃花源讓人魂牽夢繞,一千多年來,在中國詩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終美好,讓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舉家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的原因?

  由學生自由朗讀第三段。

  要求:朗讀是應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如“乃大驚”,“皆嘆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源人為什么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戰亂連年的年代,優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結合前面的寫作背景分析)

  漁人偶遇桃源,“……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和“……,欣然規往。末果,尋病終”,作者寫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學可通過讀課文最后兩段來了解)

  暗示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個故事?

  5、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 。

  師小結:這篇課文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實中有虛,以“不復得路”“未果”等句寫出仙境在恍惚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人覺得似夢似真,這些都不過是陶淵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實際上是子虛烏有的,桃花源讓后人津津樂道,可見桃花源已成為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征了。

  作業背誦全文。

  6、知識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繪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讓同學隨著音樂朗讀課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說課板書:

  景色美 戰亂

  生活美 沒有 壓迫

  人情美 剝削

《桃花源記》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陶淵明及其作品。

  2.掌握重點詞句,結合注釋疏通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結構,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導語設計1: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里指出人生有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他認為人生不斷尋覓的是返璞歸真的境界,這與晉代詩人陶淵明勾勒的世外桃源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想了解世外桃源嗎?你想去感受一下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桃花源記》。

  導語設計2:

  一、新課導入

  晉朝的陶淵明,因人而名,因事而名,因詩而名。陶淵明出身于沒落地主家庭。29那年,他開始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辭官歸隱。此后,他又做過幾任參軍一類的小官,每次時間都很短。在這十幾年中,他的經濟狀況不斷下降。到39歲那年,他不得不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然而,“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在親友的勸告下,他再一次出仕。他做彭澤令時,郡里派一個督郵來縣,縣吏叫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說:“我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當天就離職回鄉,并且寫了著名的《歸去來辭》,表示歸隱的決心。這時候,他41歲。從此,他就“躬耕自資”,一直到去世。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文言知識歸納

  (1)生字注音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jì) 詣太守(yì)

  (2)古今異義:

  ①交通絕境

  古:交錯相通古: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今:走投無路的境地

  ②妻子鮮美

  古:妻子兒女古:鮮艷美麗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無論如此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古:像這樣

  今:表條件關系的連詞今:這樣

  ④缺乏

  古:不值得

  今:不夠

  (3)一詞多義:

  ①舍:

  舍棄 “便舍船”

  房子,“屋舍儼然”

  ②尋:

  尋找,“尋向所志”

  不久,“尋病終”

  ③志:

  做標志,“處處志之”

  標志,“尋向所志”

  ④向:

  以前,“尋向所志”

  對著,“眈眈相向”

  2作者名片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

  3背景追溯

  作《桃花源記》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十六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4了解文體。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寫景、狀物。可以分為雜記和游記。雜記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雜記。(2)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內容豐富。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受。

  三、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整體感知

  1桃花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交流點撥】虛構的。

  2想象桃源之“美”,講解“桃源”之美。

  (1)指名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_____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學生爭相回答,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交流點撥】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垠,就像是一塊偌大的氈子……

  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齊齊,炊煙裊裊升起……

  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們交錯相通,將田地劃成整齊的方塊,像一個巨大的棋盤……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繪,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面,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二)深層理解

  1文中寫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哪幾句?

  【交流點撥】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是哪幾句?

  【交流點撥】“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

  【交流點撥】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4桃花源人為什么“見漁人,乃大驚”?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暗示了這一點?

  【交流點撥】因為他們長期與世隔絕,不見外人。文中還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句暗示。

  四、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線索:漁人的行蹤 順序:時間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訪問)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離開,再尋)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在中國,素有“山川以人而勝”的傳統。所謂“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惟人則名”。陶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后,桃源仙境忽名聲大噪。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涉足山溪,探尋靈秘。這節課,我們將沿著作者的足跡,進一步探尋其中的奧秘。

  二、合作學習---討論與展示

  (一)走進文本

  理解桃源之“樂”,感受桃源之“奇”。

  1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交流點撥】男女、老幼、漁人

  提問: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看。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交流點撥】(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采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發)“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樂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諧親密。

  師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2桃花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為--”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同答。

  學生討論,交流。

  【交流點撥】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且形狀奇特,“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太守竟然“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二)走進語言

  1文中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為什么此人的“具言”一句都沒寫?你認為桃花源人為什么嘆惋?

  【交流點撥】因為漁人是從現實社會中去的,讀者也是現實社會中的人,當時的情況都知道的,故略去不寫。感嘆桃花源外的人們竟然還過著不幸的生活。

  2漁人出桃花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交流點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3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主要意圖是什么?

  【交流點撥】這段景物描寫帶點神秘色彩,“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寫桃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4桃花源人為什么要說“不足為外人道也”?從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交流點撥】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與世俗交往的心情,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從這些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他向往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完美的統一,向往沒有壓迫、沒有紛爭、沒有憂傷的生活,渴望處處恬靜、和樂,人人淳厚、純樸。

  (三)走進寫法

  層層設疑。

  【交流點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并沒有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不著姓名。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是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人桃源后,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后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后再虛寫一筆,說高尚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未果”“病終”。這樣一來,桃花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了“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既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又能激起讀者的興趣。

  (四)走進主題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一個桃源勝景?

  【交流點撥】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呈的環境里,中年以后,他長期隱居在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有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桃花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紛擾,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這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三、拓展延伸

  面對污濁的社會,陶淵明不屑與之同流合污,毅然辭官,歸隱田園。你贊成這種做法嗎?談談你的看法。

  【示例一】東晉末年,陶淵明家鄉九江一帶,由于戰亂頻頻,民不聊生。面對這樣的現實,作者看不到希望,只好把自己理想的社會情形寄于《桃花源記》中,這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二】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社會是現實,但作為一個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應該積極去改變現實。即使能力有限,也可像包拯一樣做中的一盞明燈,多少也能發出一些光亮,照亮一些苦難的人。否則,人人像陶淵明一樣消極逃避現實,國家將永無光明之日。所以,我不贊成陶淵明消極避世的態度。

《桃花源記》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進行記敘的.寫作特點。

  2、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積累部分文言常用詞語。

  (二)能力目標

  1、文言文記誦。

  2、文言知識積累。

  (三)情感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了解陶淵明其文其人。

  二、學法引導

  由成語“世外桃源”導入課文。引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

  理清敘述順序,把握敘述線索,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難點:

  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東晉偉大詩人。出身沒落士族。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善文。41歲時,任彭澤縣令,僅80余日,因政治難圖,又不愿同流合污,便毅然辭官歸里,一直過著躬耕隱居的生活。他特別愛菊,開創了田園詩體,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著有《陶淵明集》。

  二、.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陶淵明歸隱田園已經十六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于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土,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作了最后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老師范讀課文

  四、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老師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朗讀。

  要求:句讀分明

  節奏合理

  語速適中

  語句流暢

  注意音韻鏗鏘

  五、對照注釋,理解課文

  (如果程度好的`班級,可以對照課文,直接筆譯,然后站起來讀,同學補充,老師作點撥。)

  六、文章簡析

  第1段,寫漁人偶逢桃花林。

  第2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

  第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熱情款待。

  第4、5段寫漁人出桃花源,太守尋而不得和劉子驥往而無果。

  從文章各段的敘述看,1、4、5段寫略寫,只是交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結果,與第2、3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傳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兩段詳寫了桃花源中安樂自由的生活環境和熱情淳樸的社會風尚。如詳寫這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寫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雞犬之聲,有聲有色地描繪了一個和平寧靜的社會環境;詳寫桃花源中人對漁人的熱情款待和與漁人的誠懇交談,表現出這里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壓迫,民情淳樸,是一個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充分表達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二課時)

  請同學復述課文

  回顧重點語言知識

  1、種作

  種作義為耕種,蓋本于《書·堯典》之“東作”。《齊民要術·種谷篇》引晉楊泉《物理論》曰:“種作曰稼,稼猶穡也,收斂曰穡,穡猶收也。”知種作為晉人恒言。

  2、問訊

  “問訊”一詞,課本無注。有人把這里的“問訊”理解為“詢問”,“打聽消息”。這里的“問訊”,作“問候”解。《爾雅·釋言》:“訊,言也。”郭璞注:“相問訊。”陶文自用問候義。

  3、嘆惋

  “嘆惋”一詞,課本無注。常見的注本,多把“惋”字解釋為“惋惜”。只有陳中凡先生在《漢魏六朝散文選》中把它解釋為“嘆息駭恨”。

  按:這里的“惋”,應當是驚駭的意思。桃源人對暴政深惡痛絕,避之唯恐不遠,他們聽了漁人對秦漢魏晉的介紹之后,除了感到驚異之外,不會有什么“惋惜”之感。“惋”字在晉人《一切經音義》引《字略》:“惋嘆,驚異也。”《集韻》二十九換:“惋,驚嘆也。”

  請同學對課文進行評價(教師對評價進行.總結):

  這是一篇內容新奇、文學優美的散文。文章按時間先后順序,從漁人發現桃花源的情況寫起,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著重寫漁人看到的景象,后寫漁人了解到的內情。最后兩段寫桃花源一現而轉瞬即逝的奇特情況,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調動豐富的想象力,創造了一個遠離人世的理想境界。這個理想境界通過作者的筆,寫得又真實又虛幻。同是桃花源,真實的一面,寫得自然真切,如現目前,且充滿人情味;虛幻的一面寫得迷離恍惚,若隱若現,無從追尋。這兩方面的結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與現實的有機結合。

  文章描寫景物,能夠用很少筆墨做到生動逼真優美。例如寫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寫桃花源內,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我們讀了,會感到其中的詩情畫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意境之中了。

  作者的語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飾,簡潔平易,淳樸自然。用這種風格的語言記事寫景,使得整個桃花源的理想境界親切而真實,給人以美的陶冶。

  分析作者的社會理想:

  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不能脫離作者生活的社會環境。東晉末年,社會政治混亂,兵禍連結,民不聊生。作者看到百姓深受戰亂之苦,對黑暗的社會現實非常不滿,但又改變不了這黑暗的社會現實,只好棄官歸隱,潔身自愛,安貧樂道,于是他虛構出一個人人勞動,自食其力,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人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和平寧靜的世外桃源,用以批判黑暗的社會現實,反映勞動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作者也自知這只是一種空想,開頭結尾的寫法對此都有暗示,桃源究竟在何處,沒有具體點明,人們想再訪也不可得。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

  2.注意下列句中紅色字詞古今詞義的差別: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芳草鮮美。

  3.請同學們預習下一課

《桃花源記》教案4

  本文是一篇經典名作,課時安排為兩課時。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重點語句含義,最后再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這一內容。在教法上主要是采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學習,體現捆綁式評價機制,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就本節課的發言程度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熱情較高,能主動在小組中尋求幫助并能合作學習。但本課也存在不少問題,在朗讀這個環節上,指導得還不夠深入,總感覺不是那么得心應手,時間上有些倉促。老是擔心時間不夠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學生發言顯得膚淺,但教師的追問沒有跟上,沒有抓住學生思維的火花。這些都是我以后教學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小組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我采用的小組是每組四人,按成績的高低排號,一號二號課堂發言一次各得1分,三號四號學生發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課下課時組長算好分數,交給課代表,評出兩個優勝組,那么這兩個優勝組的每個人學生在班級考核中各獎勵一分。畢竟教學中什么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但學生反映還不錯,有一次我也就這個問題向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上課問學生大家對這樣的合作學習,捆綁評價怎么看,當時學生發言非常踴躍,都爭著說:“能調動積極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廣益,能體現團結合作的樂趣,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鍛煉反應能力……”

  總之,象這樣的發言很多,竟然有個學生起來說:“老師,我覺得這樣能讓有的學生不走神了”,這個學生平時學習熱情不高,以前上課不太注意聽講,所以當時我就說:“主要是讓你不走神了吧”。學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學生可能就是為了為組里多掙點分,他或許沒有考慮老師是為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我們要善于抓住這個契機,在后來的教學中我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有的學生就給我反應,說:“老師,那個XX,他回答的次數是多,但都沒有說對,這樣就不應該加分”我覺得這個建議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對學生說:“發言中明顯的錯誤,本次發言無效”。

  還有比如平時分析課文遇到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需要你自己組織語言,像這個事或這個人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示?你怎么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學生說,發言必須是三句以上,并且語義不重復,這樣漸漸向發言質量靠攏。現在我不光在課堂上用,平時作業也用,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就扣該組本節課的發言分數,所以其他組員有責任監督這個學生課后完成作業,起初我自己來檢查作業書寫情況,現在我開始采用組與組間互相檢查,挑毛病,這樣就促使一部分學生能更認真些。當然,這里也存在問題,比如在前面說的那次調查中,就有一個學生發言說:“老師,他們說的都是優點好處,但我覺得不好,他們就光想著怎么去搶答問題了,你講的他們都沒有聽。”我說:“你觀察得太仔細了,說得太好了,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辦法,怎么才能讓學生該安靜聽課就安靜,該活躍時就活躍。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關于合作教學的一點粗淺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桃花源記》教案5

  一、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想。

  ⑵、德育目標:認識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⑶、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內容及主題;順暢地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課時:第二課時(共兩課時)

  二、教學過程

  1、回顧舊課

  2、朗讀課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讀,注意朗讀節奏。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結構。

  文章共四節,按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開端(1),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第二部分:故事發展(2、3),寫漁人進入桃花源。

  第三部分:故事結局(4),寫漁人離開及再訪桃花源。

  可見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

  4、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

  把學生分組,角色扮演漁人和桃花源人,模擬采訪和受訪,通過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蘊涵的思想。

  示例:A、漁人采訪桃花源人

  ⑴、能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情況嗎?

  ⑵、請問你們是怎樣來到這里的?

  ⑶、請問你們這里有什么風俗習慣嗎?

  ⑷、當我來到這里時,你們有何感受呢?

  ⑸、我離開時,你們有什么要叮囑的呢?

  B、桃花源人采訪漁人

  ⑴、你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⑵、桃花源給你什么印象呢?

  ⑶、桃花源人給你什么感受呢?

  ⑷、你是否也想永遠留在桃花源呢?

  ⑸、你對外人說出桃花源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5、遷移探究

  ⑴、問題一:桃花源人因不滿當時紛亂、不安的先秦社會,躲避到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若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不滿老師、同學的時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學、曠課,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嗎?

  ⑵、問題二、《桃花源記》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若把本文推薦給現任美國總統布什,會怎樣呢?試著寫一段話,想像美國總統布什的反映。

  6、總結:

  本文通過虛擬一個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對黑暗、動亂社會的厭惡和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7、布置作業:背誦課文

  8、板書設計:

  故事開端(1)發現桃花源

  安居樂業

  故事發展(2、3)進入桃花源 寧靜祥和

  理想社會

  故事結局(4)離開、再訪桃花源

《桃花源記》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通過討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會。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文言文;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朽,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元代詩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出了這樣的慨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生于東晉末朝,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饑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著他,六十三歲去世。后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和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于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后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于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愿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三、檢查預習情況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開朗(hu0)屋舍儼然(yan)阡陌交通(qianmo)

  黃發垂髫(tiao)便要還家(yao)劉子驥(ji)

  詣太守(yi)

  四、讀譯課文。

  1、聽老師范讀。

  2、同學齊讀課文。

  3、利用工具書及課后注釋,筆譯全文

  五、小結。

  1、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緣古義:沿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里問津指探訪。后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2、一詞多義

  舍:舍棄便舍船尋:尋找尋向所志

  房子屋舍儼然不久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向:以前尋向所志

  標記尋向所志對著眈眈相向

  3、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堂,朗讀課文

  二、課文分析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4~5節)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2、質疑解難:

  ①漁人怎么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并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②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并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并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④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并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討論并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⑥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討論并歸納: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⑦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⑧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并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⑨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么評價?

  討論并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總結結構,思考文章主題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誦課文

《桃花源記》教案7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于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強調以下內容: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戰亂頻繁,生靈涂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范讀課文,然后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

  儼然豁然阡陌垂髫

  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2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發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1)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為具言所聞向

  2)乃不知有漢:竟:乃大驚:竟不足為外人道也

  3)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都兩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4)一為具言所聞:詳細地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咸來問訊:都黃發垂髦:用特征來指代老人和小孩復延至其家

《桃花源記》教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2.能辯證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價值目標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

  2、掌握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學法指導:

  1朗讀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精心導入

  1.“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個環境優美而生活安樂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2.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多媒體展示)

  二、整體感知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大意。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 )儼然( )阡陌( )詣( )

  2.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律。

  朗讀指導:

  ①對偶句、四字句要讀出對稱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②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a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c無論魏晉。”一句,加著重號的詞宜重讀,語調稍慢;a句讀得略平緩,b、c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頓略久些,b、c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讀,能較好的讀出感情意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

  4.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聲音要洪亮、節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5.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提示:⑴重點字必須解釋出來,單音節變成雙音節。

  ⑵根據課文內容,補充省略的內容。

  (二)知識點歸納(多媒體展示)

  1.通假字

  (1)具答之。(具,通“俱”,都)

  (2)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詞

  (1)阡陌交通

  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無論:古義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義,味好,香濃。

  (5)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

  3.一詞多義

  ①便舍船,從口入(放棄,舍棄,動詞)

  舍

  ②屋舍儼然(房屋,名詞)

  ①處處志之(作標記,動詞)

  志

  ②尋向所志(標記,記號,名詞)

  ①尋向所志(尋找,動詞)

  尋

  ②未果,尋病終(隨即、不久,副詞)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這、那,指示代詞)

  其

  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漁人,人稱代詞)

  ①見漁人,乃大驚(就,于是,副詞)

  乃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竟,竟然,副詞)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動詞)

  為②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介詞)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介詞)

  4.一義多詞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來問訊——皆嘆惋

  緣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還家——延至其家

  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5.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問所從來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問(之)所從來”。

  C.林盡水源

  介詞省略句式。即“林盡(于)水源”。

  6.出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落英繽紛雞犬相聞怡然自樂黃發垂髫

  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三)學生齊讀課文

  提問: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三個單音節詞概括。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美、樂、奇。

  三、欣賞探究

  (一)學生瀏覽課文,找出漁人的行蹤(線索):

  發現→進訪→離開→再尋

  (二)分步品味課文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讀課文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給大家描述一番。(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

  明確: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別的樹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垠,就像一塊大氈子……

  這里的屋舍美,……

  這里的田池美,……

  這里的桑竹美,……

  這里的阡陌美,……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述,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優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2.理解桃源之“樂”

  提問: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讓人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學生交流討論明確:男女、老幼、漁人。

  提問: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看?

  (老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同學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的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明確:

  (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采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怡然自樂”,樂在悠閑自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怡然自樂”,樂在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父母疼愛。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樂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諧親密。

  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令人為之神往。

  3.評讀桃源之“奇”

  提問:桃花源的美麗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為”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且形狀奇特,“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人奇。人氣,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太守竟然“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4.齊讀課文,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景。

  (三)思考,合作探究(多媒體展示)

  1.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2.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學生討論)

  明確:

  1.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2.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

  3.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人的平靜生活。也為下文尋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無的。

  5.在思考下面句子說明了什么?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托)

  6.總結結構,思考文章主題

  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穿起來了。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四、拓展延伸

  1.提問: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積極的理想追求,你怎樣看這個問題?

  (可以讓學生討論,形式不拘一格,可集體討論,也可分組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教授要鼓勵學生大膽評價,自圓其說即可)

  2.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個桃花源中的人嗎?為什么?

  教師總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民族。

  五、反饋練習(多媒體展示)

  1.《桃花源記》作者,(朝代)著名詩人。

  2.在括號內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六、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搜集積累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略

《桃花源記》教案9

  教學目的:

  1.朗讀、翻譯課文。

  2.背誦課文。

  3.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5.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詞。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3、使學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3.品讀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1.抽學生簡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師補充。

  陶淵明,東晉著名大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饑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著他,六十三歲去世。(少年時代既好讀六經,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

  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并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和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

  3.背景資料:《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中的`“記”。“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秀散文;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亂頻繁,賦稅徭役繁重,生靈涂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狀,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三、辨音識字,掃除文字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桃花源記》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安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開朗(hu)屋舍儼然(yn)阡陌交通(qinm)

  黃發垂髫(tio)便要還家(yo)

  劉子驥(j)詣太守(y)

  2.熟讀課文,查字典,參考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正課

  (一)導語:

  同學們,陽光明媚、山花爛漫的春天即將過去,我們又將迎來驕陽似火的夏季。誰還記得我們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勝收。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說一說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們來欣賞兩幅桃花開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圖片)

  (打出伊拉克戰爭圖片)

  同學們,看了這一幅圖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這幅圖片提醒我們,現代世界里仍然存在著殘酷的戰爭,很多人因此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東晉末期圖片)

  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元代詩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出了這樣的慨嘆: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說,和平,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

  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打出文章題目:桃花源記)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生于東晉末朝,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

《桃花源記》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

  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法。

  教學難點:

  1.透過文章內容,結合時代背景,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2.了解文言詞語,尤其是本課中古今異義的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七年級時學過的《飲酒》這首詩歌嗎?

  生:記得……

  師:那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歌背一遍。

  師生齊背詩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師:好,那還記得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嗎?

  生:陶淵明……

  師:對,陶淵明,哪個朝代的人呢?

  生:東晉。

  師: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是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詩人。相傳陶淵明在40多歲時在朋友的勸告和幫助下,曾第二次擔任彭澤縣令,在他上任81天時,剛好郡里的一個督郵下來視察工作,這個督郵是一個極度貪婪的家伙,他經常以視察作為借口,要下面的縣令給他送禮,如果有誰不送或者送的不夠的話,他就會栽贓陷害這個縣令。有屬下對陶淵明建議要他“束帶迎之”,也就是要穿戴的整整齊齊的,準備一份厚禮去參見這個督郵。沒想到陶淵明一聽居然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完就掛冠而去,辭職回家了,從此以后,他再沒有出來做官,一邊讀書,一邊耕作,過著清貧的日子。人們都感慨于陶淵明這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精神,尤其是后世的知識分子,更是將這種精神奉為道德行為的楷模,成為千古佳話。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請大家打開課文25課,把這篇課文齊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

  生:(齊讀課文)

  二、賞析內容

  師:先來看課文的題目“桃花源記”,大家說說看“源”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源頭/水的源頭……

  師:“源”指水流起頭的地方或者事物的來源,讀過課文我們就知道,課文中的“源”很明顯是指水流起頭的地方。那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呢?

  生:(講述一個漁人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的故事)/一個漁人捕魚時無意間闖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受到了桃花源村民的熱情款待。出了桃花源后,想帶其他人重新去尋找桃花源,卻再也找不著了。

  師:好,復述課文的故事要簡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及結果。那大家能否說說看漁人是如何發現桃花源的?課文中是怎么寫的?

  生:開頭第一段。

  師:哦,僅僅是開頭第一段嗎?開頭第一段結束時漁人就發現了桃花源嗎?

  生:還沒有發現。直到第二段的“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才發現了桃花源。

  師:對了,第一段只是說漁人對發現的情況感到奇怪,想要去探索一下到底是什么東西,只是起了好奇心,還沒有發現桃花源。直到第二部分的“豁然開朗”才可以說真正發現了桃花源。那請大家把漁人發現桃花源這部分內容齊讀一下。

  生:(齊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到“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師:好,漁人發現了桃花源,那他所見到的桃花源是什么樣的景象呢?

  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師:對,大家很聰明,馬上就從課文中找到了。但文言句子聽起來有些拗口,大家能否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漁人眼中的桃花源是怎樣的呢?

  生:房屋布局嚴整、環境優美、勤勞善良、衣著獨特、悠閑舒適……

  師:很好,從大家剛才所說的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個非常清幽、閑適而且環境優美的地方。文中哪一句指出了桃花源里的人與漁人所在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呢?

  生: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師:哦,對了,“悉如外人”一句道出了桃花源里的人與漁人所在世界是不同的。那這句中的“外人”一詞是什么意思呢?

  生:外面世界的人/桃花源外面的人/東晉朝代以外的人……

  師:“外人”在這里應該要從漁人的角度來理解,指桃花源里的人都不同于漁人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人。那對于漁人來說,他是無意間闖進了桃花源。對于桃花源里的人來說,漁人的到來就像是一個外星人一樣。那對于漁人的到來,他們有什么反應呢?

  生:大吃一驚/感到非常吃驚……

  師: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來呢?

  生:見漁人,乃大驚……

  師:對,一個“驚”字寫出了桃花源里的人對漁人到來感到非常吃驚的態度。那吃驚過后,他們又是如何對待漁人的呢?把他捉起來還是用掃把趕出去呢?

  生:都不是,是熱情的招待漁人。

  師:哦,大家認為都不是,說是熱情的招待。那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熱情的招待呢?

  生: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師:對,“設酒殺雞”可看出漁人得到了桃花源里的人熱情的招待。從中也可看出桃花源里的人還具有怎樣的品格呀?

  生:善良、好客、熱情……

  師:對,很好客,很熱情。對于一個陌生人都能熱情招待,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多么好客。一番盛情款待后,漁人與桃花源里的人熱情的交談起來了。我想問一下同學們,桃花源里的人可能是穿著哪個朝代的衣服,以哪個朝代的禮節來跟漁人交談呢?大家知道嗎?

  生:……/穿著秦朝的衣服,用秦朝以前的禮節跟漁人交談。

  師:哦,有同學說穿的是秦朝以前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以前的禮節,你是怎么知道的?課文又沒有告訴我們。

  生:文中有寫到“自云先世為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師:哦,這句話什么意思呢?能否說說看?(提問學生翻譯這句)

  生:自己說先祖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戰亂,率領妻子及鄰里人來到這個絕境,不再出去了,于是就與外面的人隔絕聯系了……

  師:這里的“妻子”、“絕境”是什么意思呀?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意思一樣嗎?(視學生翻譯情況分析這個句子)

  生:不一樣/……

  師:對,不一樣,這兩個詞都是古今異義的詞。妻子是指“妻子和兒女”、“絕境”指“與世隔絕的地方”。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告訴我們桃花源的由來/告訴我們他們為什么會來到桃花源這個地方。

  師:對了,從這個句子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為了躲避秦末的戰亂才來這里的`,來了之后再沒有出去過。由這里可以看出,大家剛才說他們穿的可能是秦朝時候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時候的禮節,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中“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無論魏晉”一句我們可以知道什么呢?

  生:可以知道桃花源里的人從來沒有跟外界的人聯系/一點都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師:對了,外面的世界經歷了怎樣的朝代變遷,桃花源里的人完全不知情,也許他們以為現在外面還是秦末那個時候呢。那面對著漁人介紹的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桃花源里的人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玩一玩呢?他們動心了嗎?

  生:不想/沒有……

  師:怎么說不想呀?與世隔絕了這么久,怎么會不想呢?能否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生: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師:哦,“不足為外人道也!”也就是說桃花源里的人在漁人離開時還特意叮囑他不要跟外面的人說這件事呀!看來桃花源的人的確不想跟外面的世界有什么聯系。到這里為止,漁人在桃花源中渡過的美好的幾天已經過去了。請大家把二三兩段再齊讀一遍。

  生:(齊讀二、三兩段)

  師:漁人離開了桃花源,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來到了桃花源,你舍得離開這里嗎?

  生:不舍得/舍得……

  師:這里環境優美,而且又舒適,人又好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不舍得的離開。所以漁人的想法也一樣,不舍得離開這里。但他又不得不離開,那他怎么做呀?

  生:在路上到處做記號。

  師:哦,處處做記號,文中寫到“扶向路,處處志之”,他做記號想干嘛呢?

  生:再來桃花源……

  師:對,他想再來桃花源,而且不只是想自己來,還想帶更多的人來,他一回到州里就怎樣做呢?

  生:報告給太守,讓太守派人跟他一起去找桃花源……

  師:對,他一回到州里,可能飯都顧上吃,就馬不停蹄的跑去太守府報告這件奇特的事。如果你是太守,聽說自己的管轄地竟有這么一個地方,你會覺得怎樣呢?

  生:非常吃驚/很高興/很好奇/立馬想去找這個地方……

  師:對了,大家跟太守想的一樣,都可以當那時候的太守了。太守一聽有這樣的事,立馬就派人跟漁人去找桃花源,那結果如何呢?找到了嗎?

  生:找不到了,他們迷路了……

  師:對,他們找不到了。文中寫到“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而且除了太守想去外,還有誰也想去呀?

  生:劉子驥……

  師:對,南陽劉子驥,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聽說了這件事也想去找桃花源,結果也沒找到。桃花源就這么平空消失了。漁人無意間發現了桃花源,特意做記號想再去一次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讓我們感覺桃花源里的人好像是神仙一樣,見首不見尾,就像后人詩中所寫的那樣“竊怪當日仙人,獨思漁父。遍尋此中村落,不見桃花。”

  師:到這里為止,課文內容我們基本上已經有個大致的印象了。而課文最后是寫別人包括漁人都再也無法找到桃花源了。那我們假設如果漁人等人順著記號再次來到了桃花源,會是怎樣的情景呢?下面給大家幾分鐘時間,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寫一段假如漁人發現了桃花源之后會是怎樣的情景。請大家動筆寫,看看大家誰的想象最奇特。

  生:(擴寫想像的內容)

  三、本課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對課文的內容做了分析,這篇文章的故事很神奇,除了剛才的練習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想象:比如桃花源里的人見到漁人時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漁人回到郡里時會怎樣跟太守回報?如果你是桃花源里的人,聽了漁人的描述之后你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俗話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篇課文有這么大的想象空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著寫寫看,小說、戲劇等都行,這也是對文本的一種理解,一種再創造。

  通過這節課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深大家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大家背誦課文。剩下時間請大家齊讀全文,會背誦的可以合上課本齊背一遍。

  生:(齊讀全文)

  四、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冊課內部分。

  五、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發現桃花林——異

  進入桃花源——驚

  離開桃花源——不舍

  再尋桃花源——不見

《桃花源記》教案12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了解陶淵明,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并能學以致用。

  教材分析: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向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里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于初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

  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

  3、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新課標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為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采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污濁。于是他獨善其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于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閑愜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三、出示學習目標(2課時的總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四、稍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誦讀課文。

  (1)自讀。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后提出來全班討論。

  質疑求助——歸納整理

  如:

  (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3)通假字;

  (4)一詞多義;

  (5)同義詞;

  (6)成語;

  (7)句子翻譯;

  (8)故事內容等。

  五、課堂提高,優化練習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于200字。

  六、總結得失,練習背誦

《桃花源記》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2.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

  2.通過討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

  2.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討論法、情境設置法

  四、教學手段

  PPT課件、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圖片欣賞:云南風景名勝:文山文筆塔、丘北普者黑、富寧駝娘江、硯山裕仙湖、廣南八寶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時躲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時候起,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直到東晉末年才被一個漁人發現。這個隱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欣賞完這一幅幅優美的圖片,無不讓人心生向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再訪桃花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jì) 詣太守(yì)

  2疏通詞句

  為業:靠……謀生。

  緣:沿。

  夾岸:夾著溪流兩岸。

  雜:別的。

  鮮美:鮮艷美麗。

  異:詫異。所從來:

  窮:窮盡。

  舍:舍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

  開朗:開闊明亮。

  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

  悉:全。

  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

  咸:都。

  問訊:打聽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里出去。

  焉:于之,從這里。

  間隔:斷絕了往來。

  嘆惋:感嘆,惋惜。

  延:請。

  語告: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

  志:做記號。

  詣:拜見。

  如此:像這樣。

  遣:派。

  欣然:高興地。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不管(連詞)

  緣:古義:沿

  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里問津指探訪。

  今義:口液

  3.找出難譯的語句討論作答,合作完成全文通譯。

  (三)精讀課文,理清脈絡

  1.結合注解默讀課文,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復述。

  2.概括桃花源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桃花源美在何處?請以“這里 美,你看 。”為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例: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齊齊。)

  3.總結: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美在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4.桃花源神秘在何處?

  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5.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

  ①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③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總結:桃花源幸福表現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四)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主題

  (1)桃花源美在風景秀麗,美在民風淳樸,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過,請同學們想—想,在東晉時代,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2)有人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拓展延伸,深化課堂

  學生聯系現在的生活現實,談談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樣的,讓學生感受到現在生活的幸福,老師適時補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數據資料,讓學生體會和平安定的生活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從而引導學生珍惜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

  六、小結作業

  作業:背誦全文。

  七、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跟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因厭惡統治階級的腐朽跟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跟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著似有若無的神秘虛構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語言優美雋永,瑯瑯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學習文言文得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偷工減料。同時,學習起來又不能過于瑣碎、教條,還得動腦筋讓學生在積累基礎知識之余,感受到學文言文的樂趣。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讀中去體會它的美,在說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美美地聽”,力爭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著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后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為什么創設這么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注腳,原題是《桃花源詩并記》。但因為這個“記”有著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跟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后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跟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跟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范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并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注釋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艷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跟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舍棄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于 于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咸、皆:都 緣、扶:沿著 云、道:說 乃、遂:于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獲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獲,請你將本課所采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業 ,鞏固遷移

  1. ,弄清文中成語的意思。

  2. 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個故事,或就其中的某個部分,加以想像,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3. 練習背誦課文,能背多少是多少,盡自己最大努力。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線索:漁人的行蹤 順序:時間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訪問)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離開,再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跟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里,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么用意?

  (一個跟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跟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為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么?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為何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為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跟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跟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跟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鑒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跟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跟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跟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 親歷桃源:假如你親身到了桃花源,請展開想像,描述一個特定情境,展現桃源之美。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所見:土地平曠……怡然自樂。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環境良好、生活安定)

  離開、再尋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也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似有而無、理想社會)

《桃花源記》教案15

  《桃花源記》中有三個“外人”,即:

  1、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2、遂與外人間隔

  3、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三個“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個“外人”如果也這樣解釋,則與后文《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相抵牾,因為時遷世異,秦代的衣制當然不可能和幾百年后的晉代相同。

  近日讀到了《中學語文教學》20xx年第5期顧月華先生的《也談外人》一文,頗有感慨,遂將以前收集的資料略作整理,匯集成文。

  一、“外人”諸說

  據我們所見,對“外人”的解說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至于解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為最常見之解釋,今人論之已詳,故不贅述)。

  (一)“陌生說”

  此說包括兩種大同小異的見解:1、“外人”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個世界的人”2、“外人”為“外國人”。兩種解釋雖有不同,但思路和結論并無大異,他們都從桃花源中人與外界的服飾差異切入,試圖解決《記》《詩》差異和衣制變遷這一矛盾。他們的結論也相似,即:在漁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絕不應與外界人相似,他們應該是漁人眼中的來自“另一個世界”或者“另一個國度”的衣著奇異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統稱為“陌生說”。

  (二)“紀實說”

  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中說:“陶淵明《桃花源記》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也。其為寓意之文,則古今所共知,不待詳論。其為紀實之文,則昔賢及近人雖頗有論者,而所言多誤。故別擬新解,以成此篇。”陳先生以為,《桃花源記》中“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之“秦”,不是“贏秦”,而是“苻秦”;所謂的桃花源不是人間仙境,而是北方人民為了躲避“苻秦”的戰亂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塢堡。因此,陳先生說:“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堅之亡國至宋武之人關,其間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當時避亂之人雖‘問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陳先生這篇發表于1936年的論文是我們所見的最早提出“外人”問題的文章。

  唐長孺先生《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發展了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桃花源不應該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帶:桃源中人“避亂”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賦稅。他還搜索到了陶淵明同時代與《桃花源記》相似的多種版本的民間傳說,及飽受官府剝削奴役、社會動亂之苦的鄉民逃入溪峒蠻族的山澤中的史料,進而作出論斷:“我們認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種傳說,這種傳說晉、宋之間流行于荊湘,陶淵明根據所聞加以理想化,寫成《桃花源記》,但聞而記之者不止淵明一人。”

  劉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記)旁證的旁證》贊同陳先生之論,他從語言變遷、衣制變遷兩個角度加以佐證,并提出“陶淵明在作此文時,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創作。”

  以上三位所論,都是從桃花源記故事的來源和作者創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張《桃花源記》應該有一個現實的模型,并從這一角度解釋“外人”問題,因此。可以統稱為“紀實說”

  二、評議與討論

  第一種解說,是至今為止我們看到的最廣泛的一種思路和觀點,而且在教學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為一種共識了。但是,我們對此有以下三點疑問:

  (1)“外人”解為“世外人”或“外國人”,古書中例證不多。持“世外人”說者沒有舉例子。“外國人”說雖免于單文孤證,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詞的常見用法,難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淵明作品中,未見類似用法。

  (2)從情理上說,東晉戰亂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幾人見過外國人實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難尋。在地處偏僻的武陵郡漁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國人”。他們如何能一見面便以衣冠而知其為“外國人”或“世外之人”呢?

  (3)從文義和時代背景而言,漁人對桃花源的.奇異感,不是因為服飾的不同帶來的陌生和恐懼,而是在戰爭不休、賦役苛重的亂世里,發現了一處“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且“秋熟靡王稅”的人間樂土而油然而生羨慕和向往,這或者就是桃花源記本文的“寓意”所在,而這與強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處。

  我們贊同第二種思路,即陶淵明這篇文章當是根據某些地方的民間故事或傳聞所作,只不過在寫作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對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還摻有老子“雞犬之聲相聞”那樣“小國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這才將一個避亂的塢堡或者逃避賦役的蠻族山寨美化成一個“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理想社會,并且將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亂的遺民。

【《桃花源記》教案】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教案04-14

《桃花源記》教案03-23

桃花源記 教案03-24

桃花源記經典教案04-19

《桃花源記》教案05-17

桃花源記教案05-21

《桃花源記》優秀教案04-20

《桃花源記》復習教案03-23

《桃花源記》教案及練習03-23

《桃花源記》微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