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桃花源記》的全文解析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它用來記載事物或發表議論,有時也用于說明。《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文學家。字元亮,世稱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馬上就要學習這篇新課了,下面是語文小編給大家整理編輯的《桃花源記》全文解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1. 本文線索: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2. 概括段意:
第一段——漁人無意間發現了桃花源的入口。
第二段——漁人進入桃花源,發現桃花源中人們生活美滿。
第三段——寫桃花源人熱情接待漁人。
第四段——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別人也沒找到桃花源。
3. 概括本文中心:
桃花源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強烈追求,同時含蓄地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渴望擺脫剝削壓迫,追求幸福安寧生活的美好愿望。
4. 本文寫法特點:運用豐富的想象,充滿了傳奇色彩。
5. 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6. 后世把“世外桃源”作為理想社會的代名詞。細讀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這個理想社會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人人勞作、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戰亂、生活安定、風氣淳樸。
7. 作者寫漁人以及后來許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意圖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無數勞動人民美好愿望的體現。它表現了人們對理想社會的熱烈追求。這個理想社會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寫桃花源無跡可尋,其實是一種隱喻,隱喻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
8. 作者虛構這樣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會理想,有什么目的?
作者虛構了這樣的社會,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不滿,也表達了對人人平等、人人勞動、沒有戰亂、沒有剝削、生活安定、風氣淳樸的理想社會的追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盡管當時的社會無法實現,但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9. 第一段景物的描寫帶有神秘色彩。作者這樣寫的主要意圖是什么?
暗示將會出現奇景,為下文渲染氣氛,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10. 漁人進入桃花源,見到了什么景色?說明了什么?
景色:“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說明:桃花源環境寧靜優美,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
11. 為什么桃花源人“皆嘆惋”?
① 為桃花源外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② 為桃花源外的人從沒有過上安寧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12. 桃花源人的人物形象:熱情淳樸、熱愛和平,過著安定美好生活的人們。
13.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不希望外人擾亂這里和平寧靜的生活。
14. 漁人離開桃花源的原因:桃花源的情況好,他也想讓別人來這里過上好的生活。
15. 假如太守找到桃花源,后果是:桃花源人重新過上痛苦生活。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的藝術特色
一、文質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記》雖不是詩作,但也表現了一個詩人明朗清新、樸實自然的文筆。《桃花源記》就文字而言,可謂精矣,筆墨不多,著實讓人百讀不厭。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蹤為線索,為我們勾畫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藝術魅力在于:
1、動人的意境
所謂意境,就是作者把強烈的感情傾注在描寫的對象上,創造出可見可聞而又使人感動的那種境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創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其中,我們可以飽覽恬靜優美的生活圖景,欣賞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后所見的一片地廣物豐、和平寧靜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們不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沒有封建君主的統治,沒有如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動亂和災難。作者把自己的進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會里,從而形象化地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農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線索
《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園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可以說本文是既按空間順序又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按空間順序,即由桃花源外寫到內,又從桃花源的內寫到外;按時間順序,即由發現桃花源,寫到訪問桃花源,寫到離開桃花源,寫到再尋桃花源。縱觀全篇思路:發現桃花源——敘寫桃花源——議論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內容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變幻奇妙,又讓人覺得入情入理。
3、虛擬的情節
第一,漁人來來往往,從不交代確切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蹤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遠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見縹縹緲緲,山險口狹,仿佛若有光。第四,際遇閃閃爍爍,衣著悉如外人,卻又不知歷史時事;千言萬語,卻只寫了一句話,那就是囑咐漁人千萬不要泄密;最后,無論民間或官方,無論個人或群體,都“不復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紛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勝。
4、迭起的懸念
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么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里邊有什么,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著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后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寫桃花林,僅抓住最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繪花不采靜態的枝蕾,而取動態的落英;繪草不列草類高矮,而重色澤形態。寫桃花源,僅抓住農耕生活中人們賴以休養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寫桃源人,僅抓住無自養能力且易受傷害的老人和小孩著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樂”,青壯年便不消說了。對于使之“大驚”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還“設酒殺雞作食”,淳厚好客之風迎面拂來。從“雞犬相聞”的鬧聲中反映出桃花源社會的和平寧靜;從“皆嘆惋”中則可見桃花源人內心中的自我慶幸與滿足。
6、客觀的評價
本文寫于兵連禍結的晉宋交替期間,社會戰亂頻繁,動蕩不安,封建剝削殘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敗,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負,在做過幾任小官以后,出于對丑惡官場的厭惡,棄官歸田,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園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勞動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對廣大農民的苦難深有感受。出于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反抗,作者寫出了本文。文中虛構的世外桃源,描繪的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當然,這種理想境界,不過是一種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而且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空想。我們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認識到這一點。
7、明暢的語言
文中所有的敘述和描寫,盡管是文言,卻曉暢易讀。譬如寫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層次豐富;譬如寫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形象鮮明;譬如寫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活動具體;譬如寫言:“不足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聯翩。
【《桃花源記》的全文解析】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解析07-21
李白將進酒全文解析09-10
柳宗元《晉問》全文解析09-29
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09-26
桃花源記的全文翻譯03-11
桃花源記全文閱讀09-15
桃花源記全文賞析10-25
古詩全文桃花源記07-08
桃花源記全文賞析06-24
《桃花源記》全文翻譯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