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5-18 16:46:51 智聰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

  【1】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整體賞析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

  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第四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于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于無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里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于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采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煉、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3】簡要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么單純,那么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斗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從“男女”、“黃發”、“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窮之趣。

  【4】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艷而美麗,落花紛紛(有一說為初開的花繁多美麗)。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便舍棄他的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那里的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第幾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嘆起來。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臨別時)村里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5】注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

  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4、緣:順著、沿著。

  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

  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

  8、夾岸:兩岸。

  9、雜:別的,其他的。

  10、鮮美:新鮮美好。

  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14、復:又,再。

  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

  16、欲:想要。

  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

  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22、若:好像。

  23、舍:舍棄,丟棄。這里是“離開”的意思。

  24、初:起初,剛開始。

  25、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副詞,只。

  26、行:行走。

  27、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28、平:平坦。

  29、曠:空闊;寬闊。

  30、屋舍:房屋。

  31、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32、之:這。

  33、屬:類。

  34、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35、雞犬相聞:(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36、種作:耕種勞作。

  37、衣著:穿著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黃發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發。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43、乃大驚:于是就非常驚訝。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44、從來:從……地方來。

  45、具:通“俱”,全,詳細。

  46、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47、要:通“邀”,邀請。

  48、咸:副詞,都,全。

  49、問訊:詢問消息,打聽消息。

  50、云:說。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領。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兩個詞。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鄉(縣)的人。邑,古代區域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

  55、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絕,絕處。

  56、復:再,又。

  57、焉: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從這里。

  58、遂:就。

  59、間隔:隔斷,隔絕。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于現代漢語里的“無論”。

  63、為:對,向。

  64、具言:詳細地說出。

  65、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

  66、嘆惋:感嘆、惋惜。惋,驚訝,驚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請到。延,邀請。至,到。

  69、去:離開。

  70、語:告訴。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為:介詞,向、對。

  73、既:已經。

  74、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75、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處處,到處。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達。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詣(yì):到,拜訪。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78、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

  79、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向,先前。志,名詞,標記。

  80、遂:終于。

  81、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斷。

  85、欣然:高興的樣子。

  86、規:計劃。

  87、未果:沒有實現。果,實現。

  88、尋:隨即,不久。

  89、終:死亡。

  90、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6】寫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后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7】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又名潛,字元亮,私謚(shì)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六十三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辭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等則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頗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格,語言質樸自然,又極為精煉。有《陶淵明集》。

  【8】后世評價:

  陶淵明-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詩人。他被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 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他的詩文充滿了田園氣息,他的名士風范和對生活簡樸的 熱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文人,乃至整個中國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陶淵明在中國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上過中學的都學過他的《桃花源記》,很多人會隨口念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老師還會給我們講他“不為五斗米折 腰”的故事。然而要進一步對他說些什么,恐怕就有點困難了。一個人之所以成為 那樣的人,總得有很多因素的影響造成。若要更進一步了解這位隱逸詩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讀他的詩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時更名為潛。謚號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就是現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過晉朝的大司馬,封長沙郡公。祖父父親都做過太守。但在陶 淵明的少年時代,家族的顯赫已經成為歷史。有時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現危機。陶 淵明年輕時徘徊于仕與隱之間。在那個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謂 學而優則仕。然而看樣子陶淵明是不大喜歡做官的。二十九歲那年,他做過江州祭 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職”辭職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隱居,直到中年后迫 于生計又一度出門任職。當他在做彭澤令的時候,他因不想“束帶”去見督郵,說 了句“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然后又辭官歸隱了。這一次是真正地歸 隱田園,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他的事跡可以看出他是個生性熱愛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歸田園居》中 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樣的人讓他去做官 ,每天逢場作戲官場酬酢,定是難受得很。當他真正拋棄了所謂的“功名利祿”之 后,一個無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從他的詩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精神 世界邁向了另一個層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隨 口念來,讓人心向往之。

  東晉是亂世之末,又是佛教風行、崇尚名士風度的時代,因此,才會造就出陶淵明 這樣超越世俗的田園詩人。唐以來的許多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 陸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淵明的,在藝術創作和人生態度上也深受其影響。陶淵明的 詩文代表了關于“人的覺醒”,也就是說,人不光要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當我們再次念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詩的時候,便感到了一 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舒展。

  陶淵明出身于落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后,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里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后,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愿。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后,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 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干、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并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于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后,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十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后、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于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共計12篇。辭賦中的《閑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內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么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內容是抒發門閥制度下有志難騁的滿腔憤懣;《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象歸隱田園后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別傳》,是為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時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9】陶淵明的影響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杰出的詩人,他的詩歌以田園生活為題材,開創了田園詩歌新的藝術境界,使田園詩歌在唐宋以后成為詩歌的重要內容。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傷風而進入更純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他創造了中國詩歌意境中一種新的,美的類型,一種意韻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沖淡美,這一切的取得與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田園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這些廣為傳誦的田園詩,從而使陶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9】知識點梳理

  1、通假字:

  (1)便要還家要通邀(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通俱

  2、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的味道鮮美。

  (2)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交通運輸。

  (3)率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老婆。

  (4)來此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5)說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6)緣溪行古義:沿。今義:緣故;緣分。

  (7)余人各赴延至其家古義:請。今義:延長,延伸。

  (8)后遂無問津者古義:渡口。今義:口液。

  (9)便得一山古義:此處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

  (10)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

  (11)屋舍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想。

  (12)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不管(連詞)。

  (13)仿佛若有光古義:隱隱約約。今義:似乎,好像。

  (14)豁然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

  3、一詞多義:

  1)為A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B此人一一為俱言所聞。(給,替)

  C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2)舍A便舍船(離開)

  B屋舍儼然(房屋)

  3)志A處處志之(動詞,做標記)

  B尋向所志(名詞,標記)

  4)尋A尋病終(不久)

  B尋向所志(尋找)

  5)中A中無雜樹(中間)

  B晉太元中(年間)

  C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4、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

  復前行:名詞作狀語,往前,上前。

  欲窮前林:形容詞作動詞,窮盡,走到頭。

  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5、成語: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怡然自樂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黃發垂髫

  落英繽紛

  與世隔絕

  無人問津

  不足為外人道

  6、翻譯句子:

  (1)描寫自然環境的:

  A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要點:夾岸:在溪水兩旁;雜樹:別的樹;鮮美:鮮艷美麗(古今義不同);繽紛:繁多的樣子(古今義不同)。

  B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要點:平曠:平坦寬闊;儼然:整齊的樣字;良:肥沃;美:美麗;屬:類。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要點: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古今義不同)。

  (2)描寫人民安居樂業的:

  A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要點:黃發:老人;垂髫:小孩(借代);并:一并,都(副詞);怡然自樂:高興而滿足,自得其樂(成語)。

  B其中往來種做,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要點:往來:來來往往;悉如:完全像;外人:桃源以外的世人(具體所指)。

  (3)描寫民風純樸熱情的:

  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點:要:邀請(通假字);設:擺;(補充主語村人和賓語漁人)。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要點:今:現在;乃:竟然;無論:不要說;(補充問的主語村人和賓語漁人,不知的主語村人)。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要點:一一:詳盡地;具:詳盡。嘆惋:皆:全,都;感嘆惋惜(詞典)。

  (4)其它:

  A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要點:得:找到(與前文舍照應)扶:沿著,順著(典型詞);志:作標記(詞類活用)。

  【10】《桃花源記》教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2、展開想象,品味桃源勝境。

  3、聯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郁悶低沉時,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記》,走進陶淵明筆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

  陶淵明,東晉詩人。名潛,字元亮。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但由于當時社會不安,他空有才智卻難以施展。他曾做過小官,因“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回鄉從此過起了田園式的隱居生活。后人稱其為“靖節先生”。

  三、讀文感知

  1、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可以結合注釋跟同桌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出示字詞檢測)

  (2)隨機抽查學生初讀的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2、配樂范讀: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讀課文:學生自讀,結合注釋、工具書自行翻譯,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

  四、品讀賞析:

  屏顯“桃源訪談”: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學生結合

  文章內容以村民的方式回答)

  五、合作探究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為什么?請到文中找出根據。

  (學生交流,得出結論)

  六、總結全文。結合現在社會安寧的局面,適當點結束。

【《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原文與賞析03-27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03-24

《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賞析06-01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06-13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和賞析11-04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賞析09-22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6篇02-24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7篇02-23

桃花源記(陶淵明)原文,翻譯和賞析古詩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