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
《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出了一個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的愿望。下面是《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1
《桃花源記》的語言也十分準確和精練。文章一開頭,只用“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這19個字,就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和開端。第二段描寫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過一百多字,就勾畫出了一幅極其動人的場景。從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寫到男女老少的衣著以及他們的精神狀態,寫得層層深入,次序井然,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在這段文章里,還表現了詩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詞用語恰到好處。像寫山里人見到漁人,問他從何而來的時候,詩人沒有重復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只寫了“具答之”三個字,就概括了漁人的全部答話;漁人見太守說起桃花源的情狀,也只用“詣太守,說如此”的“如此”兩個字,來概括漁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見聞。
陶淵明的語言風格,是非常樸素、自然的.。他寫文章不重詞藻的華麗,不事雕琢,而是盡力做到樸素,自然,接近口語。但是我們讀他的作品,并不覺得單調乏味,而是感到詩意盎然,淳樸渾厚。蘇軾說他的作品“癯而實腴”,就是說他善于用樸素、清淡的外表來表現豐富的內容。而這一點也正是《桃花源記》的語言特色。(李文)
語言曉暢,用詞精到。《桃花源記》多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流暢,明白如話,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描繪人物,如面對朋友。明代許學夷說,陶多用“晉宋間語。靖節耳目所濡,故不覺出諸口耳”(《詩源辨體》)。在當時一味講究辭藻、雕琢字句、形式主義蔚然成風的氛圍中,陶淵明以清新樸實的語言描繪的理想境界,可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然而我們絕不要以為“記”中的這種自然的語言是隨意寫來的,它是經作者仔細推敲、苦心琢磨的結果。正如宋人所說:“語造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卷四)例如,寫桃源人民見到武陵漁人后,作者用“乃大驚”三字,就既寫出了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又如寫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既靈活又貼切。為什么說山口有點兒光呢?
第一,因所寫山口很小,光線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繪出光線極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樣子,這更符合桃花源隱蔽五六百年而不為人發現的情景。
第二,因為桃花源是虛設的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實有,所以用詞不能太著實。這樣,給讀者以迷離恍惚之感,增強了語言藝術的魅力。
《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注腳,所以原題是《桃花源詩并記》。但因為這個“記”有著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后來就有人索性將標題寫為《桃花源記并詩》,終至于“喧賓奪主”了。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桃花源記》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后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后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入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有《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淵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做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余的廢話。全文用32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對話,有情節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后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復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后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記》中許多詞語由于言簡意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錄》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桃花源記》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桃花源記》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2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生活于晉宋交替的時代,也曾做過小官,但由于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官歸隱。為了表示自己對平等、和平社會的向往,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虛構了一個“和平、寧靜、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現象的理想社會──桃花源。”根據單元的教學重點,如何綜合運用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理清線索也是這課書的學習重點。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敘述了漁人發現桃源,進入桃源的所見所聞,離開桃源又尋找桃源的經歷。行文中懸念不斷,“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不足為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使故事情節曲折回環,引人入勝。其中,對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寫,是記敘的一個補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本文,在體會作者對理想社會追求的同時,也應當了解作者消極遁世的.思想,這是閱讀的難點,要注意把握。
這篇課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要全篇背誦。對于一些重點的文言實詞,也要掌握,如:“具”、“尋”等。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3
教材內容: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xíng),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qiān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以捕魚為業。(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在岸的兩旁有數百步遠,中間沒有其它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地就到頭了,(漁人)就看見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光。(漁人)便舍棄(他的)船,從洞口進入。起初十分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事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和狗的叫聲可以互相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穿著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閑,各得其樂。
(村中人)看到漁人,于是都十分驚訝,問(漁人)從哪兒來。(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去。準備酒、殺了雞做飯菜(招待他)。村民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來往。(村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詳細具體的講述給村民聽。(村民)都感嘆驚訝。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做客),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款待他。(漁人在桃花源中)逗留了幾天后,就(向村里人)告辭離開。臨別時村民囑咐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到處作標記。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稟告了這段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同前往,尋找從前做的標記,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南陽的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聽說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以后就再也沒有去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教材特點: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后,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漁人出洞后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于后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里,中年以后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里,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后說的“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也僅僅是意愿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后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后通過村人“自云”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于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游仙為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游仙詩》等,多是假托游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游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游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并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后,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后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后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分析】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寫作特點09-28
鄉愁課文解構與寫作特點分析06-21
《魚我所欲也》結構分析及寫作特點08-22
《魚我所欲也》寫作特點與結構分析06-14
《離騷》寫作特點07-23
《桃花源記》分析05-22
《勸學》課文特點分析11-03
分析王維詩歌的特點11-28
桃花源記語言特點08-01
冰心小說寫作特點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