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
《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名著閱讀欄目。
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 篇1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記賞析
《桃花源記》寫于晉、宋交替之際,當時政治黑暗,兵連禍接,民不聊生。作者虛構了一個漁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繪了1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自由安樂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圖景,寄托了他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要求擺脫殘酷剝削和貧困境遇的意愿。這樣的理想國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里固然僅是一個烏托邦,但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的丑惡和黑暗,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批判態度;又像一座燈塔,激勵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的藝術創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輝照徹中古時代,并成為后代作家的傳統題材,表現出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文章以漁人行蹤為序展開記敘,從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寫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尋未果而告終。開頭結尾略寫,因為這些只作為引起和余韻,中間漁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見所霞是主體,就寫得很詳盡。有漁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風貌,他與桃花源中人的對話,桃花源中人對他們款待,他們的來歷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這樣寫,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詳略得宜。《桃花源記》總的構思帶有浪漫主義色彩,這表現在故事是虛構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產物,人間并不存在等方面。但它的細節描繪又是現實主義的,不論是山外夾岸數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還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現實生活中都不難找到,這就給人以親切逼真之感,相信這是人間樂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寧愿信其有,不肯信其無。特別是借助于當時的真實人物──南陽劉子驥的規往,更增添其真實感,使讀者也為之神往。歸根結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現實的沃土之中的。但漁人重尋又迷了路,“后遂無問津者”,又帶有神密色彩。又實又虛,似真似幻,表明桃源雖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語言簡練生動,富有表現力。一個完整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僅用了三百二十字,敘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二十二個極常殼的字眼,便勾畫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難忘懷。至于桃源風貌的描繪,人物活動,對答的記敘,也是著墨不多而內含豐富,令人味之不盡!懊篮枚緲恪,這是桃花源和這篇散文給我們的共同印象。
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 篇2
【作者介紹】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之一。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過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一類的官,到陶淵明時,家境破落。他自幼博覽群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處在動亂社會,很難有所作為。他喜愛山水,不慕榮利,為了養家,做過祭酒、參軍等小官。41歲時任彭澤令,僅80余天,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為由離職,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直到去世。著有《陶淵明集》。
陶詩約存120首,文10余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他熱愛田園生活,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構思奇特,語言清新,質樸自然,個性鮮明,具有獨特風格,對我國詩歌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
【解題】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并記》的.組成部分,寫作年代大約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這時陶淵明已經57歲了。他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又由于他長期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愿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記和詩內容一致,但重點和表現手法不同。文章全用客觀的記敘方法,虛構了一些人物和情節,而詩則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這個美好淳樸的理想社會的向往,以記敘為主,融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由于本文的創作,后來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樂的地方,或與外界隔絕,脫離現實斗爭的幻想境界。在人類發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理想國度的藍圖之一。
【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遂
“遂”用作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完成,有以下幾種情況:一、表示動作行為的徹底完成。如:“后遂無問津者”,可譯為“就”。二、表示動作行為準備達到的最后結局。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可譯為“竟然”、“終于”。三、表示動作行為在時間上和前一件事的接續關系。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可譯為“于是”、“就”。
交通 妻子
本文“阡陌交通”中的“交通”是交錯相通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中表示交通運輸的意義不同。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是妻子和兒女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中表示男子的配偶的意義不同。
這種由兩個單音節的詞組成的短語,在文字形式上與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完全相同,但意義卻差別很大。這樣的例子在本文還可以找出一些。翻譯時,要落實每個字的含義,以免造成誤解。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一句中,“此人”是主語,“言”是謂語,“所聞”是謂語,“所是所字結構作賓語;“一一”、“為(介賓結構,賓語承前省)”“具”都是“言”的狀語。“皆嘆惋”是主謂句,主語是桃花源中人承前省,謂語是“嘆惋”,“皆”是狀語。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譯作: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了。乃:副詞,用在謂語之前,表示在某種情況之后,緊接著又出現了另一種情況。這里表示前后兩件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竟然”。無論:不用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
!安蛔銥橥馊说酪病弊g為:(這里的事)不必向外邊的人講啊。不足:不值得,表示一種委婉的制止,即“不必”,“不要”。為:介詞,表示在動作行為發生的同時所旁及的對象,這里可譯作“向”。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即世人。也:語氣詞,和“不足”配合起來,表示禁阻語氣。
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 篇3
白話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報告了這番。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以前所做的標記,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賞析: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短一ㄔ从洝芬簿哂羞@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淵明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于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于無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之處:在那里生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都是通過自己的取得的。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于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08-23
《桃花源記》的翻譯及賞析09-22
《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賞析06-01
陶淵明《桃花源記》翻譯及賞析05-26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10-01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06-05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賞析07-09
《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和賞析07-08
桃花源記(陶淵明)原文,翻譯和賞析古詩10-23
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