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唐詩》讀后感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詩》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詩》讀后感1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圣!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仿佛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為然,這么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里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里,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里,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啊!也只有他,才能領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啊!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只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火紛飛歲月里,杜甫,一代詩圣,卻被囚禁在城內,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于當時統治者的不理朝政,謊于正業。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于成績下降的那么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讀后感2
他將生命化作一曲樂章,當樂章華麗的戛然而止時,動人的音律卻久久環繞。——題記
當我在暑假里打開《戴老師高能唐詩課》時,我被里面的李白深深地震驚了,他的才華橫溢,他的放浪不羈都令我向往……李白,一個站在盛唐之上的俠仙。比起詩人,他更像一個旅客,用自己獨特的語句彰顯自己來過。少年輕狂的他提著一把劍來到長安,想在這世間最繁華的土地上伸展拳腳,名譽天下。確實,他中舉了,皇帝留下他做翰林,他欣喜的'認為自己的才華終于能夠展現,卻不知皇帝只是將他當做尋歡取樂的工具。
他醉了,醉在長安最繁華的街上,沒有人會注意他,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失意的人。當年的他是提著劍,滿心雛志,風光無限的少兒郎,現在的他卻是被皇帝棄了的無用臣。無盡的憤怒和委屈,只能發泄在這酒林肉池里。當時他在寫《華清宮》時有多風光,現在她就有多潦倒。
他走了,世間榮華富貴終是留不住他。既然“人生在世不如意”,那便“散發弄偏舟”吧。觀望廬山瀑布的驚嘆,與汪倫離別的悲傷,胡姬勸人飲酒時的思鄉。他依舊豪邁,他依舊飄逸,縱使千瘡百孔,年華老去,縱使千回百轉,歸來仍是少年。哪怕是現在,又有多少人拿能達到?剛步入社會,心存斗志,想要大展身手,但是面對的卻是上司的不重視,同事的打壓和嘲諷,逐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多少人能夠瀟灑地辭官而去,看遍名山大川?如果真這樣做了,別人只會認為你不負責任,一點小困難就放棄不做了,你將會面對的是來自所有人的指責,那你承受的嗎?所以,李白的胸懷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
當我讀完了李白的生平,我不禁感到疑惑:世界上真的會有李白這樣有才華、有能力又灑脫的人嗎?他太完美了,完美的就像天上的神仙。“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樣的雄偉大氣,奔流不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震撼驚疑,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一個詩人的一生,如黃河九曲,如長江綿延。
站在盛唐風口浪尖的,不是帝王將相,不是繁華商路,而是他。他用生命化作一曲樂章,無人能做,無人能敵,只有他。他走的那年,人間驕陽正好,風過林梢,彼時的他依舊正當年少。
《唐詩》讀后感3
在讀《蔣勛說唐詩》之前,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是嚴肅的文學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堅持”的準備,卻不想一打開此書后,就被簡練直白,引經據典的評論,滑稽幽默的語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氣看完了才罷休。
這本書通過介紹唐朝各個期間的六位詩人,講述了唐朝的興衰與唐詩文化隨之的發展和變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以孤篇壓服全唐之作”,而蔣勛先生對其中所蘊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對唐詩格式的講解,令我對這首本認為已耳熟能詳的詩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種氣概。《將進酒》的狂放不羈,《蜀道難》的大膽想象,李白作詩不受格律束縛,反而善加運用,在作者的率領下,我感受著《蜀道難》多變的韻律節奏,體味著李白用多變復雜的節奏韻律所表現出的蜀道崎嶇難行,地形陡峭險峻的特點。安史之亂期間的詩圣杜甫,關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們二人有良多描寫戰亂,兵役重壓下百姓的磨難和無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賣炭翁》的解讀,令我更深切地領會詩人心里的悲哀和憤慨。而作者以兩首詩對比白居易寫《長恨歌》,表現出詩人的心境變化,令人感嘆。李商隱的時代已是晚唐,舊日繁華只似大夢一場,在李商隱的詩中見到“向晚”,“凋碧樹”,“落日”等意象,總讓人感到一絲感傷。而有時,又有一種對生命的感悟。有人說晚唐時的詩詞藻華麗,但我讀了這本書后,卻感到自己明白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們那難言的情感。
在講堂上,我通過學習詩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來學習一首詩,而在這本書中,我隨著作者細細感受每一首詩的精神,全然沒有講堂上把詩一個字一個字地分析的全無意境,而仿佛有種沉浸在文學的空氣中的愉悅和輕松。書中不僅介紹唐詩,也詳細地介紹了唐朝不同期間不同的`風氣,政治,公共的思惟習慣,從而也使我良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認為詩人寫的奇異的地方有了正確的認識,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惟開放,才有了李白的隨意瀟灑;有了安史之亂如許的戰亂期間,才有了杜甫這般的憂愁悲憤;有晚唐繁華落盡,才有了李商隱的感傷嗟嘆。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偉大,而作者則率領我們去真正理解,感受這份偉大。
《唐詩》讀后感4
如果說要穿越,我最想穿越的朝代應該就是唐朝了,印象里那有金碧輝煌的長安,有讓人傾心的鮮衣怒馬少年郎,有女子敢愛敢恨的纏綿依戀……
小時候看《大明宮詞》,對小太平遇見薛紹的那一場戲記憶深刻,我想不僅是我,那一幕應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與朱砂痣。
人生若只如初見,小太平以為她遇見了自己的愛情,沒想到遇到了一生的悲劇,新婚之夜薛紹讓她獨守空房,而她后來在與武攸嗣的新婚之夜,她將薛紹對她的傷害重演。
我愛《大明宮詞》里的太平,在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她像是一個現代女性,不論是她的優點,還是她的`缺點。
這本《唐詩風物志》應該是我幾年前跟著《秦朝穿越指南》一起買的了,不知道為什么一直沒有讀(還不是因為懶)。這個作者我不是很熟悉,當時應該是看封面比較好看所以就買了,當我耐下心來讀完這本書之后,更加清晰的認識了我喜歡的長安。
《唐詩》讀后感5
從小到大,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愛上了在浩瀚的書海中游泳。讀散文,讀小說,欣賞宋詞。然而我最愛的是《唐詩三百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體會到她的魅力。
經常能感受到每一首詩的真摯情感。每當我看到媽媽為我努力,我就想到“但是多少愛有一寸長的草,我得到三個春光。”小學畢業,同學就要分開了。我會用“然而,盡管中國保持著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來期待與他們再次見面。
看了《唐詩三百首》,發現欣賞詩人的詩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生而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旦我學會了,我就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松樹林里的月光,小溪里的水晶石”的寧靜。我更清楚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艱難的。每當下雨,我就感覺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雨知時節,春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音樂,就覺得“這種音樂應該只存在于天空,世界上能聽到多少遍”。
唐朝289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但在它的背后,卻有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系列大名。這些大師使唐詩產生了最大的光彩,盛唐的天氣逐漸成為人們心中隱藏的夢想。所以,我相信,即使這個世界經歷了幾千年,還是會像你我一樣被他陶醉,被他激勵。那么,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讀后感6
讓我們走進唐詩天地,找尋自己的情感寄托。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對于中國人來講,唐詩陪伴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從咿呀學語開始,直至步履蹣跚我們都可以與唐詩結緣,在唐詩的天地里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寄托。
從李白、杜甫,到王維、孟浩然,再到高適、岑參……他們憑借自己的實力征服了我們后人,他們的作品經久不衰,傳誦至今。
《唐詩三百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本書,是由清代詩學名家蘅塘退士在其夫人徐蘭英的協助下搜集整理編撰的。他們為什么要編這本書呢?因為他們想為小朋友們編一本好的唐詩啟蒙讀物。那個時候社會上流行的詩詞啟蒙讀本是《千家詩》,收錄了唐宋時期的223首律詩和絕句,沒有收錄同樣佳作頻出的古詩和樂府詩。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對唐詩有一個整體認識,他們夫婦編寫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書中精選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孟浩然等77位文學大師的310首經典代表詩作,所選唐詩作品特點鮮明,老少咸宜。
《唐詩三百首》就是這樣一部久經考驗的經典作品。它結合了唐代詩歌精華,所選作品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內容包含了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社會生活……讓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唐王朝的興衰交替。
翻開《唐詩三百首》,無論我們是悲是喜,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鳴。“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夜下一個人,一杯酒,伴著明月舉杯對飲,這就是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明明心中是郁郁不得志,卻依然可以活的如此逍遙。杜甫則與李白不同,他作品中透露的`更多的是寫實主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年少輕狂的杜甫,意氣風發,在老來閱盡人世后,依然心系蒼生,胸懷國家大事。
眾所周知,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上的最高峰,所以一本高質量的唐詩選集,就很值得我們擁有。作家榜的這本《唐詩三百首》,全本全彩全注,精校精編精排,有利于我們高效閱讀,而且書中還收錄了唐代至近現代80余位藝術大師共245幅珍品畫作,可供我們欣賞。
翻開《唐詩三百首》,我們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在那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李白的清醒,杜甫的孤傲,王維的世故……在那里,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其中,找尋自己的情感寄托。
《唐詩》讀后感7
當我三歲時,用稚嫩的雙手捧起這本大大的《唐詩三百首》,一股清新之墨香擁入心脾,沁人肺腑。李白的五言律詩是我如癡如醉,白居易的七言絕句使我趣意重生……正因為有了唐詩,才有了現代文明的社會;正因為有了唐詩才推動著人類的發展。總之,唐詩在人們精神文明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接著,一個個名篇映在我眼前,一句句韻詩在我口中蕩漾。“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移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的《小兒識月》帶領我飛入夢幻之境,讓我學會深思,讓我在月明如水,皓月當空的夜景中漫游,領略詩人的無限魅力。
“車粼粼,馬簫簫……”這便是杜甫的名詩《兵車行》。這是我在十歲時認識的詩。在杜甫描寫的大丈夫被捉去當負沉重的徭役和征戰,只留下妻兒在家中悲傷地哭泣時,悲憤的心情從我心頭涌起,我多么希望我當時能在詩中充當一名主要任務將那些兵卒趕走,讓各家庭團聚起來啊!但我只知道我在現實社會中。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乃白居易的《長恨歌》。我在詩中讀出了詩人的情致纏綿無限。楊玉環與唐玄宗的生死愛情情景在我眼前出現。那悲傷的愛情,一定會為后人所敬仰。
其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當今正確的.說法。唐詩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史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的里程碑。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并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游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汪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美好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舍,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面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我讀《唐詩三百首》,我看人生三千景,我悟世間人世情,我體世間人之挫……。
具備初中或以上文憑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的名句。這兩句詩是些送別時的情景。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恒主題。詩人王勃卻一反別離的愁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衛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但想到為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著對方,即使遠隔千里,我們的心卻緊帖在一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
送君千里,終有別。在即將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濕潤。“快別像女孩子一樣,流淚送別。看,只要我們彼此心里有著對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何等超脫的情懷。空間上的距離永遠隔不斷心靈的聯系。“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千古傳頌。
其實,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深度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會根源。唐朝是我國的封建社會走向頂峰的朝代,而在初唐,這種繁榮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所表達出來的豪邁,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詩》讀后感8
“只要你認識常用漢字,懂得二十一世紀的漢語,你就是唐詩的有緣人,你和唐詩的距離,真是只隔一道矮矮的墻而已”
——六神磊磊
提及唐詩總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除了學生時代要求背誦的數十首,似乎再也背不出更多了,倘若再讓講講少有作品的詩人的二三事,也只能是拼湊些只言片語。作者說的矮墻并不好翻越,他借給了我們一架梯子——《六神磊磊讀唐詩》。與專家學者的唐詩解讀相較,夾雜著自媒體戲謔語言和武俠豪情的此書,更有利于普通大眾親近詩人品味詩情。
作者開篇直接指出,我們現在讀到的每一首唐詩都是前人歷經萬苦得以保留的。以李白為例,一生古詩總數估計五千到一萬首,得以保留的卻只有十分之一;“詩圣”杜甫五十八歲辭世,四十歲之前的詩幾乎全部失傳……每每痛心之余,想起胡震亨、錢謙益、季振宜和康熙四位先人保留傳承文化瑰寶的努力,就生出許多敬意來。
本書內容橫跨了從南北朝末期到唐朝四百年歷史,沿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軌跡,輔以可考史料,加以豐富的細節,把詩人們當做一個個鮮活的人來講述。
初唐的詩人們,個個都是天才。初唐四杰年少成名渴望建功立業,最后都淪為政治的犧牲品;同時期的宋之問算是政治上的宮斗高手也難以保全自身……人生際遇如此,我更偏愛他們意氣風發之作——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盛唐時期詩人們在復古和創新兩條不同大道上不斷嘗試,留下了唐代詩歌中最重要的幾種題材:邊塞詩、懷古詩、離別詩、留別詩、閨怨詩、詠物詩、山水田園詩等,他們的名字隨便一說就是一長串:賀知章、張九齡、王之渙、王昌齡、高適、王維……他們的科考也是一個運氣活兒,孟浩然面試緊張“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慘兮兮的自我定位,皇帝不喜歡最終陪跑;錢起考試超常發揮“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一舉成名;杜甫最倒霉,遇到差勁考官耽誤前程,白忙活;祖詠最幸運,作文字數不夠破格錄取;浪漫主義的代表李白,在當時大概率沒有準考證,不能考試故作瀟灑;哎,人各有命。
中唐時期的詩人們,元稹、李賀、裴度、張籍……群英薈萃,常常進行聯句大戰。韓愈孟郊至少比了13場;劉禹錫逼得柳宗元轉戰散文哲學,又和白居易大戰138回合險勝,數年后白居易又以《琵琶行》扳回一局。
晚唐時期的詩人們,以李商隱最為情深,后人不再讀得懂。
詩人們把唐詩認作是一場太陽和月亮的戰爭,或許你也喜歡吟哦。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王勃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日晚江南望北江,寒鴉飛盡水悠悠”——嚴維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薛濤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大唐帶給民族自信和豪情,唐詩滋潤和豐富了民族情懷和夢想。它是我們生命的印記、文化的基因。
《唐詩》讀后感9
看了《唐詩三百首》,我真是覺得受益匪淺。
讀了《江南春》這首詩,我好像來到了春天的江南:千里江南,鶯歌燕舞,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空氣里彌漫著酒香花香……美極了!
讀了《池上》這首詩,我眼前又仿佛浮現出小孩子不懂事,撐著一只小船偷偷采白蓮的情景,那快樂的心情、被發現后的害羞的神情,全部涌入我的腦海里,好像我就是那個小孩!
走在田野里,看見大片大片的油菜田,不禁想起了詩人楊萬里的名詩《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仿佛面前出現了那個追黃蝶的小孩,沒有追到心愛的.蝴蝶,正傷心呢!
春天的小河邊,小橋流水,花枝招展,蝴蝶飛舞,蜜蜂歌唱……又讓人想起了《春日偶成》的“云淡風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多么美呀!
啊!古詩融入了我的生活,我愛古詩!
《唐詩》讀后感10
李白著名唐代詩人,生于(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
王同宗。他性情爽朗又大方,愛飲酒舞劍和作詩,也愛駛一葉扁舟游走江湖,去廣交天下好友。
在唐代李白也稱得上是一位浪子,他的詩歌讀者們應該都不陌生吧!敢說在文界無人不識這個位性情豪爽的詩仙李白,他的詩詞歌賦至今也流傳海外。
他寫景時,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那種大氣磅礴,更有將長江擁入懷中之感,這也許就是他心中的江湖,沒錯,也讓人感覺他絲毫不像一位詩人,更像一位江湖劍客。劍,也是他平生一大愛好,他喜歡舞劍,當舞劍和詩詞都算不得他的摯愛,舞劍當然得配美酒,他一生摯愛美酒,唐太宗也對他的醉劍表示贊賞,他的酒后作詩也是一道風景,而且酒后的李白更加詩興大發,所寫的詩歌也算得天馬行空。
他喝酒時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佳句出現,但是在古代所喝的酒其實酒精度數并不高,所以在電視劇里看到一些文人和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表現了古人豪爽情懷之外,也表露了那時期的酒度數并不高,這也是有史書記載的。
美酒,肯定就有明月相伴,這個明月可不是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的丫鬟明月,而是這位詩仙老李,對月亮極其喜愛,當然描述月亮最為讓人記憶猶新,當屬三歲孩童都會背誦的《靜夜思》了,你是否還記得兒時背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此詩傳于后世,后人皆以明月寄托思鄉之情。
李白乃性情中人,他曾說:江湖有美酒,月下有佳人。他果真是位風流才子?那這位風流才子所寫關于佳人的詩,最為流傳度高的,當屬《清平調.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詩據說當時是唐皇下令為楊貴妃所作,沒錯就是為那唐代第一美女楊玉環楊貴妃所作,當時貴妃是否與李白是舊相識,此事在唐代就作罷了,這也許就是最早的八卦新聞了。當然,所作的時候玉環妹子已經是貴妃了,而且是唐太宗最愛之妃,沒錯就是那位最愛吃荔枝的貴妃,據說楊貴妃美貌極佳,而且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稱號,還有一副貴妃醉酒圖流傳后世。傾國傾城的她是非常喜歡吃荔枝,唐代詩人杜牧為此寫下《妃子笑》一詩流傳后世,唐代都以胖為美,楊貴妃的美貌嘛!在我猜想應該是位微胖型的美女,而且是位比較貪吃貪喝的美女,哈哈!也許吧!現在后人也常說:美酒好喝莫貪杯容易胖,荔枝好吃卻最容易上火。
讀李白唐詩有感550字六篇
《唐詩》讀后感11
常言道:“熟讀詩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唐代,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涌現了許許多多有名的詩人,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篇章,為人傳誦至今。《唐詩選》,正是唐詩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唐詩選》,它齊集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負有世界聲譽的偉大詩人的詩篇。其中囊括了唐代開宗立派、影響久遠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其余特色顯著、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詩人,也有百人之多。唐代詩壇多種藝術風格的爭奇斗艷,詩歌體制的完備成熟,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偉觀,可以和思想史上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前后媲美。是一本展現我國文學遺產中最燦爛、最珍貴的文化瑰寶的珍貴讀物。
輕輕打開《唐詩選》,翻動那一頁頁洋溢著書香的頁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詩人大家之間轉換,跟隨著他們的腳步,領略唐朝的江山社稷,觀賞唐朝的壯麗河山。留戀唐朝的山清水秀,感受唐朝人民的風俗世情,品味唐朝的美酒佳肴,傾聽唐朝的鐘磬裊裊,欣賞唐朝舞女舞衣翩躚……慢慢品讀完這本書,會發現,我不僅僅是在看一部詩集,更是在游走一段歷史,是在閱讀唐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在閱覽一部集大家之成的思想錄。
看張若虛,在那個月明風清的春夜,在花團錦簇的江水邊,看到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由此一時感發,大筆一揮,寫下來《春江花月夜》這首名篇,被稱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描繪了一幅無與倫比的春江花月夜圖,成就了張若虛,展現了一幅早起唐朝逐漸走向興盛的美好畫卷。
說起唐朝,不能不說到的一名詩人,就是詩仙李白了。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的`詩,可以說伴隨著我們走過了十幾年的求學之路,他的氣勢磅礴、絢麗,照亮世俗人間,他的樂觀開朗,不畏權勢,深深折服這我的心,他的瀟灑隨性,更是個性十足。這些,都在他的詩歌里面展露無疑。而李白的詩,也正好展現了盛唐時期的人民,學子們的生活,展現盛唐時期的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學術之風盛行,詩歌不僅僅是為了考取功名,也更是為了休閑娛樂,詩歌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
唐朝,還有另外一個詩人,在《唐詩選》中,和李白一樣,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必須了解,也從小就有所了解的詩人,他就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他的詩歌里面,流露的感情,不像李白那么豪放,歡快,樂觀,向上,而更多的,是一種憂國憂民的辛酸,“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擔憂之情。杜甫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史詩”,正是因為杜甫,用他那惜字如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記錄了在唐朝后期,整個社會的動亂歷史,展現了人民的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慨當時朝廷官員的迂腐“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抒發自己的志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自己對于亂世戰爭頻發的無奈:“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表達自己對于英雄早逝的遺憾:“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彩的描寫美景麗日的篇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樣白鷺上青天”。閱讀期間,讓人不得不感慨杜甫的用字功底,不得不感嘆社會的動蕩與變遷,不得不傷感戰爭帶來的災難。
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又或是杜甫,他們都是慢慢唐朝的代表,是唐朝鼎盛詩歌的代表。在《唐詩選》中,作者精選了這些詩歌,帶領我們品味唐朝的巔峰之作,帶我們玩轉其中,使我們流連忘返,久久不可忘懷。《唐詩選》,就像一條涓細的河流,輕柔地淌過我們的指尖,拂過我們的心間,帶領我們到了一個絕妙的世界,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感受文化的世界。置身其中,仿佛能聽到鳥語,聞到花香,品到佳肴,真是美妙絕倫。
成語膾炙人口: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如: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又如:一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聞一多《歌與詩》
成語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如:唐·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又如: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便指的是學力。——茅盾《雜談思想與技巧、學力與經驗》
《唐詩》讀后感12
很不一樣的角度。體驗,視覺,西方是三個關鍵詞。忌論文式的旁征博引,證據爬梳,重在用最樸實的生命經驗講述詩歌的美學特質。另外蔣勛作為畫家,很擅長講文字形象化,讀出文字創造視覺效果的美感,印象很深的是,他講《琵琶行》可以拍成電影,于是讀每一句想著電影的鏡頭走向,是很別致的理解方法。書中也有很多很現代的'解讀模式,比如講到李商隱,他認為最好以王爾德做注,將李商隱的美與幻滅放置于至于歐洲世紀末文學(decadence)的傳統中。
《唐詩》讀后感13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的浪花沖刷走了許許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詩卻如磐石般沉淀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收集了唐詩中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誦讀,都加深了我對詩歌、對古人、對歷史的感悟。
讀詩要有三品,品色、品溫、品韻。讀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們一齊先看顏色:綠的酒,紅的火爐,黑的`天,白的雪,四種顏色呈此刻眼前,能說不美嗎再看溫度:酒本來是冷的,卻被火爐加熱了,雖說天快下雪,卻讓人感到一股暖意。最終看韻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綠色的小螞蟻,小火爐上的火苗也在跳動,靜中有動,整首詩仿佛有了生命。
唐詩的美還在于它的精。現代文章、詩歌的篇幅較長,文字比較華麗、飽滿。古詩則不一樣,雖然大都僅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璣,所以讀詩要細。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好詩,“潛入夜”“細無聲”六個字讓人感覺到春雨的君子風格,同時也感受到詩人的儒者風范。
為什么這么精簡的文字卻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為古人的詩也是源于生活,讀詩也就是讀生活,詩里有人生、有道理。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惜時;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進取;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相思;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壯別;有“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轉,遺恨失東吳”的惋惜……唐詩的美無以言表,它不是簡單的文字,它是讀詩人的心跳與呼吸,也是讀詩人行走的步伐。
《唐詩》讀后感14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千古的經典詩集,收錄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唐詩。這部詩集不僅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成就,也展示了唐朝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背景。閱讀這部詩集,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唐詩的無窮魅力。
在閱讀過程中,我最為欣賞的是那些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這些詩人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壯美和人生的百態,引發了我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比如,李白的《將進酒》中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這首詩以豪邁奔放的筆觸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生命的珍視和追求。
此外,我也被那些描寫情感的作品所打動。唐詩中表達愛情、友情、親情等情感的篇章眾多,這些作品或深情款款,或激情洋溢,展現了人類情感的豐富和多樣性。
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寫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首詩表達了戀人之間永不分離的深情厚意,讓人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與力量。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唐詩三百首》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詩歌的魅力。這些唐詩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還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閱讀這部詩集,讓我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思考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這些唐詩也激發了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我認為《唐詩三百首》對于當下的啟示和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這部詩集讓我們認識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唐詩的無窮魅力。
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之作,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追求,從而更好地欣賞和理解中華文化。其次,這些唐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對現代人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它們讓我們更加珍視生命、感悟人生、追求美好,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最后,《唐詩三百首》也激發了我們對于詩歌等文學藝術的熱愛和創作熱情。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之作,我們能夠感受到詩歌的魅力和力量,從而更加熱愛詩歌這一文學形式。
總之,《唐詩三百首》是一部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成就,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閱讀這部詩集,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唐詩的無窮魅力。同時,這些唐詩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啟示和影響,讓我更加熱愛和尊重中華文化,也更加珍視生命、感悟人生、追求美好。我相信這部經典之作將會一直流傳下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唐詩》讀后感15
唐詩的高產與盛傳是與唐代的社會背景時代風尚有關。唐朝的鼎盛給一大批追求仕途的文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濟濟仕途使那些文人墨客窮經皓首一個個把那些長長短短的格律詩打造得珠圓玉潤燦爛輝煌。唐時的天空是詩的天空,詩人是最耀眼的星星,人們仰望星空無不為燦爛星空感到驚異。當我們遙望唐時的星空我們還驚異的發現,星空不僅燦爛而且出現了諸多的星座,赫然排列,灼灼奪目。
即使是今人我們還是把李白杜甫看成是唐代的最耀樣眼的雙子座,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老李老杜真好象是難兄難弟,在官場混得不如意,一個是徹底絕望,高唱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從此退出江湖,一個是且戰且走,一把濞涕一把淚卻又常懷千歲憂,吟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仕俱歡顏千古絕唱。作為詩壇比肩的兄弟,一個豪放曠達,藐視權貴,把詩的激情點燃,寫出了自屈子以來最浪漫最燦爛的。華章,一個執著內斂,樸實本色,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生命的篇章。李白的詩屬于長空明月高山流水,屬于風的呼嘯和心的召喚,杜甫的詩則屬于大地屬于莊稼屬于人民。有人說李白出世,屬道,骨子里透出道風仙骨,為人狂放不羈,心地坦蕩無拘無束,行文猶如天馬行空,白發三千丈愁怨似個長。而杜甫入世,是儒,是儒中的大儒,為官,則能恪盡職守,造福一方百姓,為民,則能布衣粗食,體恤民間疾苦,杜甫用詩的.形式記錄了唐代的民間歷史,《三吏》《三別》以及悲壯的《兵車行》,莫不活畫了一幅幅戚戚慘慘戚戚的民間畫卷。杜甫的詩是可以入史的,是詩中的歷史,是歷史中最耀眼的部分。如果說李白把詩的浪漫情懷發揮到了極致,那么杜甫則把詩的現實關懷推到了平常百姓之中,在唐時的燦爛星空中李杜這兩顆雙子星座,一儒一道,交相輝映,體現了中國文化最本質的東西。
這樣當我們仰望燦爛的星空,我們總是為那耀眼的詩壇巨星驚嘆不已,為燦爛的唐代詩文化驚嘆不已。當然好花需要綠葉扶,如果沒有初唐四杰沒有邊關詩人沒有那些宮廳寫手沒有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詩人詩作,李白杜甫王維也就沒有這么輝煌這么耀眼了。
【《唐詩》讀后感】相關文章:
唐詩《瑤池》02-17
幼兒唐詩04-10
唐詩的分類09-23
唐詩精選大全04-17
《全唐詩》精選11-04
靈隱寺唐詩09-02
兒童唐詩06-20
唐詩《菊花》11-08
唐詩《野望》11-03
杜甫的唐詩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