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中作》高適唐詩鑒賞
【作品介紹】
《薊中作》是五言古詩。高適的《薊中作》主題非常明確,此詩描寫了邊境的荒涼、邊患的嚴重,抨擊了統治階級的失策,同時也抒發了“安邊”的壯志難酬的巨大悲憤,為高適第二次出塞到薊北的代表作之一,內容含蘊深廣;實為天寶末年東北邊境現狀之形象寫照,可以“詩史”視之。
【原文】
薊中作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賞析】
薊中指薊城,在今北京市大興縣西南。高適于公元752年(天寶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寫下了這首詩。
詩一開篇,就以“沙漠”、“塞垣”這樣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偉岸的典型圖畫。接著以“策馬”、“長驅”和“登”這三個動作,勾畫出一個揮鞭馳騁、飛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國難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則寫詩人登上塞垣的所見:映入眼簾的,是衰草遍地、寒風呼嘯的“蕭條”荒涼景象;縱目遠眺,只見“白日”昏暗,寒云蒼茫,天地玄黃。開始四句敘事寫景,以白描之法大筆勾勒,境界闊大,人物雖尚未出場,但通過“策馬”“長驅”的壯烈之舉,落日黃云的蒼茫之色,特別是“落日何蕭條”句中的“何” 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憂愁之重。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這兩句既是由前面的敘事寫景到下文議論抒情的轉折,又是具體揭示前文“邊城何蕭條”的原因:征戰不息,原來是“胡虜”的反叛造成的,同時也暗示對安祿山以“邊功市寵”,引起戰端。據《通鑒·玄宗天寶四載》記載: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可見天寶時期東北邊境的“邊患”,主要是安祿山進行不義戰爭造成的。盡管當時安祿山手握三鎮雄兵,是被唐玄宗封為東平郡王的'顯赫人物,而高適“棲遲一尉”,人微言輕,對此倒行逆施卻已難捺憤怒,因此感情的激流勇掀波瀾,以一強烈的反詰:“豈無安邊書?”對統治者進行了強烈的抨擊,同時也表現出自己安邊定遠的高度自信心。
史言高適“喜言王霸大略”,“逢時多難,以安危為己任。”(《舊唐書·高適傳》)對給國家、人民帶來苦難的不義戰爭,高適堅決反對。但現實卻是賢者沉淪,奸邪得志。“諸將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著詩人多少深沉的憤慨!這一起一伏之中,詩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轉向沉痛。這樣自然引出末尾兩句,“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這兩句各用一典,孫、吳指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和吳起,“閉門”指東漢末年大名士陳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絕入仕,故“閉門懸車,棲遲養老”(見《后漢書·陳寔傳》)。此二句含蘊的情感十分深厚強烈,有言少意多之妙。不過,第二句的“閉門”之說,是對現實極為不滿的反語,其實高適對現實是十分關注的,對政治是極為熱衷的。正如鐘惺所評:“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歸咎于君;‘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成恩’,歸咎于臣。”“‘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為邊事之戒。”(《唐詩歸》卷十二)。
藝術上敘事寫景,形象逼真,襯托出壯烈的情懷。議論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緒起伏捭闔,透射出詩人強烈的憤懣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凜凜風儀。全詩語言看似平淡質樸,但由于“感賞之情,殆出常表”(徐獻忠《唐詩品》)同樣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薊中作》高適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別董大》高適唐詩鑒賞11-17
《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唐詩原文鑒賞10-28
《磧中作》岑參唐詩鑒賞10-29
岑參磧《磧中作》唐詩鑒賞10-30
《燕子來舟中作》杜甫的唐詩鑒賞11-04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高適唐詩鑒賞11-14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唐詩鑒賞11-04
中國唐詩鑒賞-《歸嵩山作》01-04
《三堂東湖作》唐詩鑒賞11-04
《歸嵩山作》的王維唐詩鑒賞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