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事近·煙外倚危樓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好事近·煙外倚危樓
宋代 蘇軾
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卻跨玉虹歸去、看洞天星月。
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吷。
譯文
我在云煙之外憑靠高樓眺望,略見遠處燈光一亮一熄。向上跨越玉橋回到仙境去,看仙人居住洞天的星月。
當年漢張劭和范式情深誼篤流韻仍在,何況在乎那一杯美酒。不要過問政治大事和不值得一聽的微小言論。
注釋
煙外:云煙之外。危樓:高樓,這里代指臨皋亭樓。
初見:剛剛看見,略略看見。明滅:一亮一熄。
卻:向上,仰。玉虹:白玉般的橋。
洞天:仙人居住地。道教稱神仙的居住處,意謂洞中別有天地。后人泛指風景勝地。星月: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這里東坡暗指京城的美景或摯友。
當時:當年。張范:指張勛和范式,后人以此喻交情生死不渝。
尊:同”樽“,酒杯。浮雪:白酒。
劍頭微吷(xuè):喻微小、無足輕重。這里以劍環和劍首聲喻微不足道的言論。
創作背景
這首《好事近》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五月謫居黃州時。作者剛從破廟定惠院遷居臨皋亭。面對空曠的長江之夜,無限倜儻。從迷蒙的燈光中產生神話般的聯想,作此詞以解脫之。
賞析
上片,即景抒情,寫自己的追求與愿望。“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寫自己面臨的處境;剛來一百多天的東坡,寄身于黃州的“煙外”“危樓”,人眼于京城的“遠燈明滅”:出路何在,安慰哪尋,緊接著兩句作了回答:“跨玉虹”到仙境去,“看洞天星月”。因為那里有美好的山光水色,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星月”一般。這是東坡擺脫愁悶的傳統的妙方:在密州時,外任不悅,就想到“我欲乘風歸去”;幾年后被貶黃州,抑郁不平,又想到“羽化而登仙”。作者借仙境解脫之法,反映了他一種無可奈何的心境。
下片,引用史典,交友為寄,表達出他看穿現實的超然的人生態度。“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以史為鑒,尋找寄托。漢人張劭與范式的刎頸之交的風流韻事,于作者來說不正存在。徐君猷、陳季常、孟亨之、李公擇、楊世昌和王文甫兄弟等,不都是星月相伴、友誼長存。何況還有那珍貴的白酒作為媒體、作為沾合劑。“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映”,是作者此時此地世界觀、人生觀——對朋友乃至對世人的公然宣告:社會政治你不必過問,劍頭微映你不必聽從。你走你的路,讓他人去說吧。不過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并不是說“不要過問人世的事”,而是說不需要過問社會政治大事;東坡并不是說“不要過問聽不清的話”,而是說不需要過問那微不足道的事。事實上,東坡對民族、對黎民百姓之事,甚至連推廣秧馬技術的事他都過問;對重男輕女的陋習,他大聲呼喊,禁止溺嬰。最后兩句,言簡意賅,含意深長。
這首詞以描景與虛幻,現實與歷史相融會的筆調,塑造了一位孤獨縹緲不定,前途明滅無望,只有不問社會政治,羽化登仙,做張范式人物的隱士形象。文字洗煉,而寓意鮮明,是東坡運用幻想形式來隱示追求理想人生,富有特色的抒懷之作。
【好事近·煙外倚危樓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及翻譯賞析08-29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翻譯10-23
祝英臺近·掛輕帆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7-31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及賞析09-07
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及賞析09-15
好事近原文翻譯以及注釋10-28
浣溪沙·荷花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09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原文08-25
蘇軾《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9-21
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