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豪放派宋詞的風格特點,明確蘇軾確立了豪放派的風格,辛棄疾是集大成者。
二、了解兩首詞的藝術特色;學習作為豪放詞派杰作的兩首詞在詞風上的特點;
三、學習懷古詩把寫景、詠史、抒情結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寫法。
四、理解兩首詞所表現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意義,體會并正確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和難點
1、重點: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2、難點:體會豪放派的寫作風格
教學方式:多媒體示范法+精講法+討論法
教具:電腦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通過《赤壁賦》(已經學過)引入:
同樣在黃州赤壁,同樣于壬戌七月,同樣寫失意情懷,蘇軾用另一種體裁——詞,寫了另一篇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出示幻燈片1:赤壁的國畫
出示幻燈片2:《赤壁賦》文字
2、介紹蘇軾及創作背景
出示幻燈片3:蘇軾(1036一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作品有《東坡樂府》、《東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賦》、《石鐘山記》等。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后死于常州。
蘇軾的詞意境和風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詞不糾纏于男女之間的綺靡之情,也不喜歡寫那些春愁秋恨的濫調,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詞的柔靡纖細的氣息,創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
蘇軾的詞強烈地反映著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觀的矛盾。他政治上長期失意,一生經歷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不時發出健旺爽朗的笑聲;另一方面作者在達觀瀟灑的風度里潛伏著一種濃厚的,逃避現實追求解脫的老莊思想,用來寄托自己對政治現實不滿的心情。
二、朗讀整體把握文章
1、個別讀:找兩位同學讀課文,并讓同學思考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2、范讀:聽錄音或者放多媒體畫面同學一起跟讀。
3、老師糾正讀音,補充注音:壘(lěi)、瑾(jǐn)、綸(guān)
檣(qiáng)、櫓(lǔ)、酹(lèi)
三、疏通分析
出示幻燈片4: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注意解釋:“大江”“風流人物”;
提問:一、二、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有誰說說它的好處在哪里?
評析句子,明確:
①概括全篇,②氣勢浩蕩,③借喻歷史長河,④抒懷古之情,⑤隱含消沉。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宏,籠罩全詞。大江東去,淘空一切,喚起我們所有的向往。"浪"怎能沖洗手古風流人物呢?顯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杰出人物在詩人的視野里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歷史想象,非常自然。我們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嘆。這三句寫景和抒情議論結合得天衣無縫。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出示幻燈片5: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注意解釋:“人道是”;
提問:《念奴嬌》的上片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為什么特別提出“人道是”三個字?
明確:赤壁之戰的戰場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據考證,有人認為在現在湖北武昌的赤磯山,或湖北赤壁。而蘇軾寫這首詞時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黃岡的赤鼻磯。用“人道是”這三個字,表示作者對于黃州“赤鼻磯”就是三國周瑜破曹處的說法是有懷疑的,是說人們傳說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堅信。
評析句子,明確:作者在借題發揮;
出示幻燈片6: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提問:六、七、八句寫了怎樣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明確:“穿”、“拍”、“卷”用字之妙。
第一、二、三句總寫長江,引起人的懷古思緒,這幾句具體寫赤壁之景。先寫江岸石壁,"亂"寫出險怪,"穿"寫出高峪。再寫江面波濤,"驚"寫洶涌,"拍"描繪出水石相搏的情狀。"卷"句寫出浪花四濺,狂瀾奔騰起伏的異景,聲音、色彩、姿態,無不逼真。這幾句,作者抓住懸崖、陡壁、驚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并暗寫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杰們的雄姿,表現了作者的`豪邁奮發。
出示幻燈片7: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提問:這兩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這一句承上啟下。承上——概述前景,啟下——引出英雄。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土。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請同學們集體朗誦上片,同時出示幻燈片8上片文字
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滿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出示幻燈片9: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guan)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1、討論:蘇軾刻畫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喬初嫁”美人襯英雄,寫盡俊偉風姿。據史書記載,建安三年(198)喬玄把自己美麗的次女嫁給周瑜,不久吳主孫權又拜周瑜為大都督,這時周瑜才二十四歲。“羽扇綸巾”,描寫周瑜儒將裝束,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閑雅,一派儒將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小喬初嫁距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歲)十年,放在一起寫,是為了突出地表現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業的形象。
2、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
明確:抒發對英雄業績的仰慕之情,引發自己未能建功立業的感傷。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下面幾句就是寫自己失意的感傷之情。
出示幻燈片10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分小組討論:后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慨的?
"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斑白年近半百功業無成的現實面前變得可笑。"
多情應笑我"是倒裝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這里用自嘲方式寫自己的感傷,感情大落,最終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也是心境曠達,瀟灑酒酬月。
明確:對比自己,流露傷感
A、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
B、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C、怎樣理解這一矛盾(感奮與感傷)?
(結合蘇軾的生平思想來看: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眉山人。二十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場。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結果被新派官員彈劾誹謗朝廷,捕之入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一度遷為翰林學士。又貶惠州,遠徙瓊州。終逝于常州。本首詞是詞人經歷了烏臺詩案,幾乎被殺,幾經周折被貶黃州,“魂飛湯火命如雞”,經過這樣的憂患被貶到黃州來,他內心有他的憂患和悲慨,但是他把這種悲慨融合在開闊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之中。他把自己放在整個大歷史背景之中,不是我一個人盛衰成敗榮辱,而是古往今來有多少盛衰成敗榮辱。本首詞主要表達了詞人悲慨之中的曠達和豪放。)
對周瑜的追述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D、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出示幻燈片11: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卻短暫,于是有人嘆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時行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借酒消愁,“與爾同消萬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場游戲一場夢”。那么,蘇軾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著?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出示幻燈片12:小結下闋:塑造英雄,抒寫己懷。
全班齊讀下闋。
感受詞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和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四、課文總結
1、歸納中心
明確:由景而人,由人而己。
作者通過懷念周瑜赤壁鏖戰的英雄業績,抒發了熱愛祖國和山河英雄人物的情感,表達了自己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苦悶。
2、藝術特色
本詞特點:一種豪放的風格。
明確:《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譽為“千古絕唱”。此詞意境高遠,氣勢磅礴,格調雄渾,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出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的昂奮的豪情和曠達的思緒。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赤壁懷古》為題,用現代漢語把本詞改寫為一篇四百字以上的散文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反復誦讀詩詞,體會詩詞含蓄蘊藉的特點。
二、品析詩詞的語言,讀懂詩詞飽含的深情。
三、學習領會借古抒懷,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
四、學習作者豪邁、樂觀、曠達的胸襟,正確地看待人生得失。
重難點、關鍵點:
一、體味詩詞含蓄蘊藉的特點。
二、借景抒情,借古抒懷等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多媒體助讀、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閱讀感知:
1、范讀課文(多媒體視頻錄音)
2、教師示范朗讀,引領學生進入閱讀情境。
3、學生細細品味,自由閱讀。
三、根據作者身世、境遇,揣摩詞的意境
學生交流、匯報作者有關情況,教師補充,幫助學生知人論世,進入作品情境。
四、賞析景物,緣景明情
1、引導學生賞析課文描繪之景,探究詞人描繪什么景色,以及寫景的目的。
2、景物與人的關系。探究寫古人古事,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五、學習《定風波》
學生依照上面方法,自主學習探究。
1、學生依據節奏,自主閱讀
2、根據閱讀提示,領會作者寄托的感情。
3、總結該詞的寫作特點。
六、總結本課的收獲。
引導學生按生活、學習兩方面總結。
七、作業:
1、根據生活經歷或所見之景寫一篇短文。
2、課外將本文與其他“懷古”類詩詞比較閱讀。
【蘇軾詞兩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蘇軾詞兩首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