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
《新城道中》二首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寧六年)舊歷二月視察杭州屬縣,自富陽經過新城(今富陽新登鎮)時所作。這兩首詩寫出作者在這次出巡途中見到的美景和在這次山行中感受到的樂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 篇1
新城道中
北宋
【作者】蘇軾
【體裁】七言律詩
【其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注釋
①新城——宋代杭州的一個屬縣,在今浙江省富陽縣。
②東風——春風
③吹斷檐間積雨聲——吹停了屋外下了很久的雨。積雨,連綿不斷、下了很久的雨。
④絮帽——絲綿帽子。
⑤銅鉦——古代一種銅制的樂器,又名丁寧,形狀像鐘,打擊發聲。
⑥西崦——本是山名,即崦嵫山,在今甘肅天水西境,這里泛指山。西崦,意思是西山地區。
⑦餉——用食物款待別人。
鑒賞
《新城道中》其一寫作者出巡時途中所見的美麗景色,愉快地贊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勞動生活。
首聯:“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寫詩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這時春風吹斷了屋檐下積雨的聲音,他心里愉悅,因而覺得春風極通人性,仿佛知道他這羈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為之吹斷了積雨。這樣寫,就使“東風”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也即所謂“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這一聯詩,寫“我欲山行”,寫春風吹斷了積雨,新穎別致,饒有詩意,有領起下文描寫春晴之日山村風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為全詩寫景抒情奠定了輕松活潑的基調。
頷聯,描寫春晨山村晴景:“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詩人選擇了山頭、白云、樹梢、初升的太陽等四種自然景物來加以描繪,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與“掛銅鉦”(掛銅盤)分別比喻“嶺上晴云”與“樹頭初日”。以絮喻白云并非蘇軾首創,此前韓愈就有“晴云如擘(bò)絮”的詩句(見《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但蘇詩用“披絮帽”來比喻籠罩在山頭上的白云,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更為貼切、形象、生動。詩人以“掛銅鉦”喻“樹頭初日”也基本上達到了“形似”。
頸聯繼續描寫山村的自然景物,語言生動,詩意盎然。出句“野桃含笑竹籬短”重在描寫“野桃”,對句“溪柳自搖沙水清”主要是刻畫“溪柳”。前者以“野桃含笑”這擬人化的詩語形象生動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樹鮮花綻開;而以“竹籬短”三字側面烘托“野桃”高過竹籬。后者寫溪邊柳的枝條在春風吹拂下搖曳多姿、翩翩起舞。寫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滿了勃勃生機,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尾聯由自然景物的描寫轉入對農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這種喜情。此聯緊扣一個“樂”字。雨過天晴,春暖花開,景致優美,令人心曠神怡,何況這又是鬧春耕的大好時光。如此美景良辰不能不使農人倍感歡欣。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燒筍,忙著春耕,其樂無窮。
《新城道中》(其一)這首詩意境優美:山嶺白云繚繞,樹梢朝陽懸掛,野桃笑臉迎人,溪柳搖曳多姿,溪水清澈見底,這充滿生機的景色與西山人家煮芹燒筍喜鬧春耕的生動場面以及詩人歡快的心情交織在一起,詩意盎然,散發著泥土的馨香與生活的氣息,組成一幅詩意盎然的山村風物畫。
這首七言律詩中間四句組成一套山水畫屏。前兩句描寫遠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潔白的絮帽,樹枝掛著明亮的銅鑼,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陽寫得形象生動而富有神采;后兩句描寫近景,用的是擬人手法:野桃花倚籬而笑,楊柳枝無風自搖,自然景物被賦予人的神態舉止,真是嫵媚極了。進得山來,桃花笑,柳條舞,一路喜氣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擬人,不僅描繪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詩人山行之樂,內心之樂和景色之美互相影響,互相滲透。這就是人們最愛追求的那種藝術境界:情景相生。
第二首繼寫山行時的感慨,及將至新城時問路的情形,與第一首詩詞意銜接。此詩的末兩句用《論語》中的典故喻歸隱之意。
《新城道中》第二首由寫景色為主轉入抒情為主,寫詩人蘇東坡山行時的感該。行進在這崎嶇漫長的山路,不禁使詩人聯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樣也是這樣崎嶇而漫長。行進在這崎嶇漫長的山路上,不禁使詩人聯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樣是這樣崎嶇而漫長。有山重水復,也有柳暗花明;有陰風慘雨,也有雨過天晴。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人生?
首聯: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詩人放松了韁繩,任馬兒沿著山里的小溪緩緩前行,詩人在馬背上陷入了沉思。
頷聯: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散材和疲馬都是作者自況,在宋朝激烈的黨爭中,蘇東坡無法在朝廷立足,才請求外調杭州任地方官。散材,指無用之才,用的.是《莊子》的典故。搜林斧比喻政敵的迫害,詩人對官場角逐早已經感到厭倦,就好比久在沙場的戰馬,已經疲憊不堪,很像聽到鳴金收兵的訊號。
頸聯: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詩人想到了幾日春雨給茶農帶來的喜悅,想到了為官清正的友人新城縣令曹端友。臨近新城,沉思之間,詩人卻迷路了。
尾聯: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詩人向田園中的農夫問路,同時也暗用了《論語》中孔子向隱者長沮、桀溺問路的典故,詩人以此表達自己歸隱的心。
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 篇2
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中間四句組成一套山水畫屏。前兩句描寫遠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潔白的絮帽,樹枝掛著明亮的銅鑼,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陽寫得形象生動而富有神采;后兩句描寫近景,用的是擬人手法:山桃花倚籬而笑,楊柳枝無風自搖,自然景物被賦予人的神態舉止,真是嫵媚極了。詩的開頭兩句:多情的東風很會察顏觀色,猜透了詩人心中的憂慮,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開,這怎能不使詩人喜出望外呢!所以進得山來,桃花笑,柳條舞,一路喜氣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擬人,不僅描繪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詩人山行之樂,內心之樂和景色之美互相影響,互相滲透。這就是人們最愛追求的那種藝術境界:情景相生。
原文及翻譯
《新城道中·其一》
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餉春耕。
譯文:
東風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斷了檐間連日不斷的積雨聲。嶺上浮著的晴云似披著絲棉帽,樹頭升起的初日象掛著銅鉦。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帶的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吃了好鬧春耕。
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 篇3
新城道中①
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②。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③。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④,煮芹燒筍餉春耕⑤。
【注釋】
①新城:為杭州屬縣,今屬富陽。
②積雨:久雨。
③銅鉦:古代打擊樂器,形如盤子。
④西崦:西山。
⑤餉:送東西給人吃。
【語譯】
和暖的東風知道我將要到山鄉去旅行,特地把烏云吹散,停歇了那檐間響了多日的雨聲。清晨我行進在去新城的路上,遠近的山岫,飄浮著白云,似乎戴上了一頂頂白色的絮帽,銜在樹梢上的初升的太陽,猶如掛著面銅鉦。鄉村人家短短的竹籬笆里,桃花含笑怒放;小溪邊楊柳飄揚,倒影在水波中蕩漾,是那么輕盈。那西山住著的農民想來今天最為高興,天晴了,趕快為春耕的家人備飯,燒煮些芹菜竹筍。
【賞析】
這首七律作于熙寧六年(1073)二月,當時蘇軾任杭州通判,視察各屬縣,經過新城。
詩人要出門公干,可是連天陰雨,心中自然感到煩悶;到了出門這天,天忽然放晴了。老天爺如此垂青,他心中非常高興,所以詩首聯就贊美久雨初晴,說東風有意作美,為全詩定調。由于心情好,興致高,眼中所見便分外親切,分外覺得賞心悅目。于是他見到那山嶺上繚繞峰尖的云彩,便童真地把它想象為山戴上了頂白絮帽;見到早晨初升的太陽掛在樹梢,他又把它想象為一面銅鉦。這兩句形容別致,想象奇特。韓愈詩有“晴云如擘絮”句,說晴天的云彩像扯散了的棉絮,而蘇軾見云朵凝結在山峰,便進一步說它如同棉絮帽;又因為古人有把太陽比作盤子的,蘇軾便由初升的太陽的顏色與光度,認為像只發光的銅鉦。這一比,便使詩充滿新鮮感。這聯詩雖然曾被人認為用字過俗,說得過實,實際上這正體現了蘇詩隨意揮灑的特點,同時與全詩風格吻合。詩中以“晴”字關聯上聯,“樹頭”句寫早行也很得神采。
五、六句承接上聯,由遠景、大景改為近景、小景,拈出野桃、竹籬、溪柳、沙水,描摹農村景色,工巧新鮮,得自然的妙趣。清汪師韓評云:“鑄語神來,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詩結尾寫農人餉耕,表明了是春耕時,與自己巡察各地,關心民間疾苦的職責聯系起來。而農家之樂,也就是作者自己的樂,又呼應了首句的喜晴。
全詩寫的是一個早晨的事,四聯又分寫日出前、日出及日出后的事,次序井然,依行程循循展開。又充分利用擬人化手法,寫東風理解人,野桃、溪柳也具備人的特性,把景色與理趣融為一體。
【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新城道中其一》賞析10-11
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06-17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全詩賞析10-31
劉禹錫《荊州道懷古》全詩翻譯賞析12-30
鄉愁余光中全詩賞析09-13
蘇軾月亮的古詩全詩07-30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全詩02-23
鄉愁全詩賞析10-24
《城南》全詩賞析10-31
《漁翁》全詩賞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