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閱讀翻譯及答案解析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①,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②,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③,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④,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⑤,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⑥,足相躡于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材。“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⑦,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萃于子矣⑧。“書尾復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⑨,掃取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辯則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⑩。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蜩(tiáo)腹蛇蚹(fù)
筼筜(yúndāng)谷
偃(yǎn)旗息鼓
揠(yàn)苗助長
B.如兔起鶻(hú)落
少(shāo)縱則逝矣
輪扁(piān)
斫(zhuó)輪者也
C.與可以書遺(yí)余曰:“近語(yǔ)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萃(cuì)于子也。”
D.四方之人,持縑(jiān)素而請者,足相躡(niè)于其門 ?曝(bào)曬 斤斧何曾赦(shè)籜(zé)龍
【答案】B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趙嘗五戰于秦
B.若予者,豈獨得其意
虞兮虞兮奈若何
C.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也
吾將以為襪?
D.而節葉具焉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 把,介詞(A 在/同,跟;B像,介詞/你,代詞;D 具備,動詞/全部,詳盡,形容詞)
3.下列句中沒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B.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C.蘇子辯矣
D.技蓋至此乎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少”同“稍”,“當”同“倘”,“蓋”同“盍”)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葉葉而累之
而節葉具焉 ?
B.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
置杯焉則膠
C.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
D.吾將以為襪
與可以書遺余曰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把,介詞(A 表修飾/表轉折;B “然”,也有說是“助詞”/兼詞;C 這樣,指代詞/詞尾)
5.下列各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輪扁,斫輪者也/《筼筜谷》其一也
B.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惟兄嫂是依
C.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茍以天下之大
D.吾實為之,其又何尤/何陋之有
【答案】C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襪材當萃于子矣
萃:聚集。
B.書尾復寫一詩,其略云
略:簡略,與“詳”相對。
C.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
妄:荒謬。
D.蘇子辯則辯矣
辯:有口才。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大概,大致)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
②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B.①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
②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
C.①與可無以答,則曰
②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D.①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②窺父不在,竊發盆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B項“躡”① “踩”,②“跟蹤,追隨”;A項“與” 都是 “贊同,同意”的意思;C項“無以” 都是“沒有用來”的意思;D項“發”都是 “打開”的意思)
8.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能體現藝術創作思想的一組是()
①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②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
④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
⑤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⑥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答案】A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先總結文與可的繪畫理論,陳述自己的體會和主張;再借子由的話進一步贊賞文與可的繪畫技巧,指出意與道的密切聯系;然后介紹文與可畫竹逸事和平易而不從俗的`品德,回憶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說明寫作此文的緣由。
B.本文通過記述文與可將求畫者的縑素視為襪材,關于“萬尺竹”的辯論,以詩畫互贈引起的笑談等軼事表現了文與可豁達、爽朗、風趣的個性,以及與作者親厚無間的情誼。
C.“畫竹”是本文的線索,本文記述文與可畫竹的情形,以充滿感情的筆觸回憶兩人的交往,以及文與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從文與可的創作經驗中總結出藝術創作的規律,熔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
D.作者與子由皆從文與可學畫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與法兼得。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子由沒有跟文與可學畫竹,原文中有“子由未嘗畫也”為依據。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3分)
譯文:
②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3分)
譯文:
③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與予親厚無間如此也。(2分)
【答案】
①既然心里明白這樣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這樣,是由于內外不一,心與手不相適應,沒有學習的過錯。
②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構思,但是作起來不熟練的,平常自己認為很清楚,可事到臨頭忽然又忘記了,這種現象難道僅僅是畫竹有嗎?
③而我的文章也記載了與可以往跟我戲笑的話,以見與可跟我這樣親密無間啊。
參考譯文
竹子剛生時,只是一寸長的嫩芽,可是卻節、葉俱全。從蟬腹、蛇鱗般的小筍,長到挺直的幾丈高的巨竹,從來都是有節有葉的。可是現在的人畫竹時,卻是一節一節的接起來,一葉一葉地堆上去,這樣做哪里還有竹子呢?所以說畫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著筆凝神而視,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畫的竹子了。這時快速地跟著自己的所見去畫,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躍起、鶻鳥降落一樣迅速。這是與可教給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卻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應該這樣做,卻不能做到,認識和行動不統一,理解道理和實際操作不能一致,這都是學習不夠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對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練地去做,平時自以為很清楚,但事到臨頭卻忽然不明白了,難道只有畫竹才是如此嗎!子由寫了《墨竹賦》給與可,說:“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講的道理)卻為養生的人所采納;輪扁,是制造車輪的,可是(他的經驗)卻被讀書人所運用。現在,您在畫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為是有道者的認識,難道不是嗎?“子由從來不畫畫,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與可的繪畫理論,還學得了他的繪畫方法。
起初,與可對自己的墨竹畫并不看重。各地拿著絲絹前來求畫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地找上門來。與可很厭煩,把絲絹拋在地上罵道:“我要拿這些絲絹去做襪子!“致使士大夫把這當成話柄相傳。后來,與可自洋州回京師,我去徐州任知州,與可跟我說:“我近來告訴士大夫們說:我們墨竹畫派近在彭城,你們可以去那里求畫。這回襪子材料應當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還寫了一首詩,其中說道:“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我向與可說:“竹子長萬尺,應該用二百五十匹絹,我知道您是懶怠做畫,只是想要得到這些絹而已!“與可無言可對,就說:“我說錯了,世上哪里有萬尺長的竹子呢?“我對這做出了解釋,回答他的詩說:“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道:“蘇公真善辯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絹,我就要買田還鄉養老了。“隨著把他所畫的《筼筜谷偃竹》贈給了我,說:“這竹子只不過數尺,卻有萬尺的氣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曾經讓我作《洋州三十詠》詩,《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詩說:“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賞,燒筍當晚飯吃,打開信封看到詩,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飯噴了滿桌子。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死于陳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書畫,見到這幅墨竹圖,便停止了晾書,失聲痛哭起來。以前曹操祭奠橋公文中有車過墳前就會腹痛的話,而我也記載下來過去和與可開玩笑的話,可以看出我和與可之間的親密、深厚的情誼。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閱讀翻譯及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蘇軾原文、翻譯10-19
歐陽修《偃虹堤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簡介07-03
《宋史蘇軾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9-07
宋史蘇軾傳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2-03
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閱讀及答案解析01-27
畫竹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曾鞏禿禿記閱讀參考答案解析及翻譯08-31
王士禎《西城別墅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柳宗元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