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蘇軾為題材的作文
導語:蘇軾是宋代的文學家,他的一生非常的坎坷,雖然博學多才,但未受到統治者的重用。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以蘇軾為題材的作文,歡迎閱讀!
以蘇軾為題材的作文篇一:
用線圍一個圓,無論在哪一個點上,輕輕的向圓心方向按下去,你會發現,少占了一些面積,卻成就了一顆心。
翻開塵封的歷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蘇軾——
在這里,他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探究石鐘山的得名,毫無顧忌的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夢……
二十二歲登進士科,二十七歲登制科頭等,被皇帝預定為未來的宰相……多么圓滿的人生路!然而,在輝煌的未來與眼前的弊政之間,良心使他在任何時候都選擇直言不諱,“一肚子不合時宜”使他得罪了當權的宵小。“烏臺詩案”被陷之后,蘇軾的圓變得殘缺了。
被貶黃州的蘇軾以自己的靈魂為圓心,向內退守,成就了一顆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線圍一顆心,在最低落的那個點上,輕輕的挑起來,你會發現,你將要成就一個圓。
翻開歷史的下一頁,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蘇軾——
在這里,再次被迫遠離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
這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筑一道實在的長堤。蘇軾在人生的波折中,用內心的低谷成就了近乎圓滿的的人生。
歷史的畫卷合上了,在人生中,我們用心追求圓滿。
以蘇軾為題材的作文篇二:
歷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樣的人才能夠被史書收錄?怎樣的人才能歷史的紀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開塵封的歷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蘇軾——
二十二歲登進士科,二十七歲登制科頭等,被皇帝預定為未來的宰相……多么圓滿的人生路!然而,在輝煌的未來與眼前的弊政之間,良心使他在任何時候都選擇直言不諱,“一肚子不合時宜”使他得罪了當權的宵小。“烏臺詩案”被陷之后,蘇軾被拋到這荒涼凋敝的黃州。
在這里,他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探究石鐘山的得名,毫無顧忌的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夢;他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都不能讓他那高傲的頭顱低下。
歷史的紀念碑上,鐫刻著兩個字:不屈。
翻開歷史的下一頁,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蘇軾——
在這里,再次被迫遠離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
這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筑一道實在的長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復何求?
歷史的紀念碑上,鐫刻著兩個字:愛民。
也許我們無法左右人生的順逆,我們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顆不屈的心,一顆愛民的心,那么,在歷史的紀念碑上,必定為你名字預留著一個永恒的空間。
以蘇軾為題材的作文篇三:
命運原本就是坎坷而無常,而糾結于蘇軾一生的,明晃晃的是“錯過”,作為一個滿腹詩書豪情壯志的文人才子,蘇軾無疑是錯過了太多太多。
可人生之中,最為悲傷的也是錯過,錯過并不是能力上的問題,而是命運無情,造化弄人,“蘇軾”二字上,刻意的總是標志著樂觀與豁達,超然物外的是他,樂觀灑脫的是他,忘懷得失的也是他。而誰又想當蘇軾和這些詞畫上無數個等號后,那背后是無數個嘆息,那一聲又一聲疲憊不堪,低沉的嘆息正壓得蘇軾寸步難行。
誰一生下來就是超然物外的?若蘇軾一直春風得意,我想他也不愿意作一個忘懷得失的人,是因為失去的太多,才學會了自我引導和解脫,在那樣一個見風使舵的年代,滿腹的郁郁不得志要跟誰說,能跟誰說,又有誰能開導?最了解自己的人莫不過自己。那文章上,詩句豁達的字眼不過是說給自己,無非是讓自己痛得無以復加的心好受一些,我得不到的,沒關系,我忘懷得失,我得不到的,沒關系,我超然物外;我郁郁不得志,沒關系,我樂觀灑脫。。。。。。如此一個樂觀豪邁的詩人,達觀的心境是多少悲悲喜喜自我勸說而造就的,他不失望,他不頹唐,仿佛用樂觀的鎖鏈將自己牢牢勒緊,不給自己失落的余地。。。。。?墒墙K究是會悲傷的吧,痛失愛子后那悲傷是席卷而來的,樂觀豁達再也鎖不住他了,正如那詩中所說:“心似以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那詩中的是自嘲,還是深深的無可奈何,這些都不得而知了。
錯過,錯過,錯過,一生的筆墨中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錯過。。。。。。
在覽了無數篇詩句,最喜歡的還是《定風波》,更喜歡的是那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平常,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這首詩總是給我無限的畫面感和想象,仿佛指尖都能觸到雨的微冷,聽到竹葉間不安的相互摩擦,他是醒醉全無,無悲無喜的“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是什么讓蘇軾感受不到雨的侵襲,又是什么讓蘇軾忘卻了雨,他又想到了什么,每個人在讀完這首詩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我只知道,他所表達的,是遠不止心情曠達這一點的,一點還有很多,在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什么的人所體會不到其他的內含義。
正常無常,我仿佛能看到那樣一個詩人,在歷史灰燼的遺留中卻耀眼的發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