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優秀教案(通用7篇)
思鄉,是遠在他地的游子寫給家鄉的思念之情,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更是思鄉詩中的典范,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篇《回鄉偶書》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崔巒先生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葉老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基于此,本課在導讀時緊緊抓住一個“客”和關鍵詞“何來”,“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思接千載,圍繞“客”字做文章:是“客”嗎?“客”從何而“來”?不是“客”!“客”為何“回”來?既觸發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又落實了詩歌語言的訓練點,從而讓學生在反復涵詠品味詩歌語言中悟詩情、品詩意,并將這些感受內化成豐富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詩中的5個生字,會寫“客、何、音”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緊扣識字教學,巧妙抓住“客”作為切入點,結合“何來”一詞擴展開來,讓學生思如泉涌,想象萬千,再通過品讀了解詞句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讀詩、悟詩中懂得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調動體驗,激趣引入
1、讀題:回鄉偶書
2、作者:小朋友們,我們常說,要了解他的詩歌,首先要知道他這個人。
課前搜集的資料展示,何老師也搜集了我們來看一看,你了解了什么,請小朋友們自由讀一讀。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現在我們就一起把這個“客”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師范寫,提醒“橫撇”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好看,生書空。)說說怎么記住這個“客”字,幫它找個朋友,然后生根據同學的發言再寫寫、記記“客”。
二、找準切入,讀詩悟詩
1、自讀全詩,巡視指導: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一個“客”字,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生字,不認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樹葉的幫助來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開始!
2、檢查自讀,加強識字
偶、鬢、衰、客、何、(很干脆,好聽,非常好聽,真喜歡,真喜歡你讀的翹舌音)
3、抽生讀詩,其余聽讀,評價,正音。去掉拼音讀。
4、緊扣“客”字”,啟發思考
師:老師剛才說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
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么發現或疑問?
生提問:客是誰?從什么地方來的客?為什么要來?
師:我們一起寫“何來”,在“客”后板書:何來?
5、師:孩子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老師再來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個“客”是“客”嗎?(反思:當孩子們沒法來問出教師想要得到的答案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主動權,來向孩子們提問)(師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個實心圓點,旁打一個問號。)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生自讀詩歌,勾畫。)
三、品讀詩句,分享感受
1、生: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
師:你在詩歌中找到了答案,真會動腦筋!那你來讀一讀后兩句詩吧!
生:在插圖中也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客”,因為他騎著馬,馬馱了一大包行李,這也是那些小孩認為他是“客”的原因。
師:真了不起,你能結合詩歌和插圖找答案,學習就應該這樣!我建議同學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個愛思考會觀察的孩子。大家也把明亮的眼睛看向插圖吧!聰明的孩子,你來讀一讀后兩句詩,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誰想反駁他的意見?或者說誰有補充?
生:不對不對!他不是客。我查過資料,這首詩是賀知章寫自己的回鄉經歷,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你們看第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這個意思。
師:真棒!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詩。生讀。
生:我還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說著這里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
鄉音:家鄉的口音,方言,比如說你是杭州人,那么你的鄉音就是杭州話比如你是溫州人,那么你的鄉音就是溫州話
師:鄉音的“鄉”就是――(生:故鄉、家鄉的“鄉”)你的家鄉是――浙江省杭州市…如果將來你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家鄉嗎?(會!)
我來采訪幾名孩子,你為什么會想家長?
王麗珺:我去了日本幾天,沒過幾天,我就想杭州的菜了。
師:是的呀,家鄉的菜讓你思念家鄉了。
2、 師: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回”,你們明白了嗎?
生:因為他思念家鄉;
生:想回來看一看家鄉的人;
生:他想吃一吃家鄉口味的飯菜;
師:真應了那句“親不親,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呀!(隨機板書:想家鄉!)帶著這種心情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語速稍快。)
生:我想問一下,為什么詩人想念家鄉,卻要等五十年才回來?(這個問題如果孩子們不提出來,老師也可以補充)
生:我知道,那時候交通非常不便,要是像現在這樣發達,詩人肯定會回去不知多少次了。(師生一起笑起來。)
生: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們都非常想念他。爸爸幾乎每天都要給我們打電話,也會經常抽空回來看我們。
生:雖然我爸爸也在外地,但我還是能經常看見他,我可以在網上通過攝像頭和爸爸視頻聊天!(大家都笑了。)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詩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八十五歲才回來,整整五十年哪!(小朋友們現在幾歲,等50年后你再回到杭州,那得發生多大的變化啊)多少個日日夜夜啊!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可因為公務繁忙、交通不便就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今,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想了多少年,夢了多少年,家鄉的一切還如我想像中的一樣嗎?
大家一起來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詩句,讀得較好,“老大”一詞拖得較長。)
3、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邊,請你想象一下,你當時的心情會怎么樣?
生:我現在能理解賀知章爺爺的苦惱了,他雖然日夜思念家鄉卻幾十年沒有機會回鄉解除思鄉之苦。
生:所以雖然詩人已經很老很老,頭發也被風霜染白了,卻怎么也改變不了他的一口鄉音,因為他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
“激動,高興”隨機板書,
你能讀出激動的感情嗎?誰來評價一下,你能比他讀得更激動嗎?(用教師的評價語來引導孩子一步一步走入情感的深入)
請你帶著這樣的理解讀一讀。
請你把這樣的感情送進去讀一讀。
師:好!讓我們再次吟誦――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搖頭晃腦地讀起來,“無改”拉得較長,聲音上揚。)
師小結:原來這個看似“客”的人其實――(生:并不是客!)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來”了!而是離鄉多年的游子――(生:“回”到這里了!)不是“來”而是――(生:“回”呀!)師:不是“來”――(生:而是“回”呀!)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回”字咬得特別重。)
4、 回歸全詩:五十年了,許多的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著問我從哪里來?
詩中哪兩句說的是這個意思。(自然而然地引導出下面兩句詩歌)
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里的兒童有一個表情,小朋友們來圈一圈?
這個笑問能不能改為請問客從何處來?
小朋友們,現在何老師就是那位老爺爺,請你也笑著來問問我吧。(運用角色替換的方式,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孩子們爭著搶著要來問我,其實,師傅說,在這個環節,我就可以運用詩歌的意思,教師的評價語潛移默化地來引導孩子理解詩歌)
老爺爺,您幾歲啊?(我今年80有5了)
老爺爺,您從哪兒來呀?(我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到了現在才回來)
師:好,我們一起讀全詩。
四、個性朗讀,深化理解
師:有人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那么這首詩究竟是歡快的歌曲,還是憂傷的歌曲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詩中,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生:我認為盼了幾十年終于回家了,應該高興才是。所以我要這樣讀,生以歡快的語調讀詩。師引導同學們以歡快的語調一起讀一遍詩。
生:詩人終于回家鄉了,家鄉的兒童是那樣熱情好客,詩人一定感到非常親切。我想這樣讀,生以愉悅舒暢的語調讀。
生:我想用憂傷的語調來讀。詩人回家時已經八十五歲了,家鄉的許多事都改變了,當年的朋友大都已經去世了,還被家鄉的小孩子當做客人,所以我想詩人的心里一定會有些傷感。生讀詩。
師:認為他說得有理的跟他一起讀全詩。(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更加到位一點,把孩子們的情感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大家覺得他讀得歡快嗎?也可以追問孩子,為什么你要這樣讀?為什么你這句詩要重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讀出自己的感悟就是讀懂了詩,讀出了詩的韻味。看著大家讀得這樣投入,我也想讀一讀,愿意給我這個機會嗎?(生笑:愿意!)
師:如果我是賀知章,我會這樣想:我離別家鄉幾十年,想了家鄉幾十年,在他鄉做了幾十年的客人,今天我終于得償夙愿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但家鄉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家鄉了,還令我想不到的是家鄉的那些小孩子卻說我是客人,他們這些天真無邪的黃口小兒哪里知道我這個八旬老人對家鄉的一片深情?啊!想到這里,怎不讓我百感交集,感慨萬端啊!師以感慨、惆悵的語氣讀詩。
6、背誦詩歌,積累語言:指名、分組背、齊誦。
五、拓展閱讀,加深感悟
就在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2
一、導入
1、同學們,有句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從小到大,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古詩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畫,看看哪位同學能給它配上詩句?我們先來看第一幅圖。
2、看著這高聳入云的樓,你想到了哪句詩?真好!
3、看著放風箏的小娃娃們,你想到了?是啊!
4、看著這一幅溫馨的畫面,你又想到了?同學們,這首詩的題目是?孟郊的《游子吟》贊頌的是偉大的?對!母愛!
5、再看,這滿樹的新葉讓你想到了?真好,我們一起來贊美柳樹、贊美春天。碧玉齊!
6、同學們真棒!小小年紀就能誦讀許多的經典詩文,你知道么?與詩詞為友,乃人間樂事!
二、初步感知
1、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古詩詞的殿堂,感受經典的魅力,一起來學習賀知章的另一首詩,一齊讀課題。
2、有位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習古詩文最好的辦法首先是誦讀,其次也是誦讀,最后還是誦讀。我們先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誦讀的?(播放視頻)誦讀的第一步就是讀正確、讀流利,請同學們照著視頻中的樣子,自己試一試,開始吧。
3、能讀正確嗎?不夠自信,能不能啊?誰來試試?字正腔圓,真不簡單。
4、我看看,誰讀的好?準備!
5、聽著同學們動聽的讀書聲,幾個生字寶寶都溜出來找你們玩兒了,誰來跟他們打打招呼?
6、這個字念什么呢?它在以前是這樣寫的,看著這一幅畫,你有什么想說的?客就是什么呢?客就是旅居他鄉的人,我們把它稱作是客人。誰能給客字找朋友?先來說說兩個字的,真好!誰找到三個字的?誰還能找四個字的?還能啊!真不簡單!對了!特別棒!
7、同學們積累了很多的詞語,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把這個字寫好。睜大你們的亮眼睛,仔細觀察,如何寫好這個字?這個提醒很重要!撇捺要舒展,再看看下面這個口字,它和口在左邊的,口在右邊的分別有什么變化?
8、孩子們,再仔細看看,我相信你們會有所發現,有沒有發現啊?口在左邊,口字寫的小一點,口在右邊要寫的大一點,口在底下要寫的扁一點,真是會觀察的孩子。老師把寫好這個字歸納成了口訣,一起念一念:撇捺舒展,口兒變扁。舉起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來寫這個字(板書:客)
9、該輪到你們寫了,拿出紙筆,先做好寫字操:頭正,肩平,背直,足安,調整好握筆姿勢,描一個寫一個,開始。寫完的同學坐的可端正了。
三、再讀感悟
1、寫好了這個字,我們再把這首古詩朗讀一遍,孩子們讀的非常好,要是能夠在有些地方注意停頓,那感覺又不一樣了。要不,咱們來試試?你們讀前面四個字,我讀后面三個字。看看能不能成功?
2、有點味道了,咱們交換一下,我讀前面,你們讀后面,你們坐的可端正了。
3、這么一讀,節奏感就出來了。這首古詩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播放視頻)剛剛的視頻中你找到了哪些答案?鬢就是指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頭發,我們用手來比一比,對了!這就是鬢毛。何處來就是哪里來?可是賀知章不說哪里來,而是說笑問客從何處來?
4、同學們,在我們的古詩詞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字眼,你們看,王安石曾經寫到:明月何時照我還。李白也曾經這樣寫過:何人不起故園情。我們古詩的語言就是這樣精致、這樣凝練。讀古詩要學古人,古人吟詩常常低聲慢吟,一幅如癡如醉的樣子。我們也來試試看。好一群滿腹詩文的書生啊!聽著你們的朗讀,我好像看到了當年賀知章吟誦這首詩的情景。
5、你們猜猜他當年寫這首詩的時候,是幾歲呢?
6、拿起筆,從詩句中找答案,找到一處標上1找到兩處標上2哪些地方讓你認為他是八十多歲才寫這首詩的?不定筆墨不讀書,很好!同桌兩個人交流一下。
7、我發現大家討論的特別熱烈,現在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從哪些字眼你可以感受到?
8、對啊!鬢毛都衰了,那你覺得他的年紀怎么樣?很好!繼續,有的人一直在舉手。老大這個詞語我們以前在哪一句詩中積累過?我們一起回顧一遍: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個老大跟今天詩中的老大是一樣的意思,就是很老了。詩中的第一句就寫到了:少小離家老大回。(板書:少小→老大)
9、你看,這就是那位老大,誰能夠把老大的感覺讀出來?誰來試試?還不夠老!你來試?挺老的了!真的是老大啊!我們一起來讀。
10、正像同學們發現的那樣,請看:賀知章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浙江人。他30多歲離開家鄉去做官,直到86歲才辭去官職,告老還鄉。這時,他已經白發蒼蒼,誰再來讀這句話?女生讀!
11、看,賀知章老人回來了,他高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來了一群誰你呢?這些兒童還認識他嗎?一起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想象一下,這些兒童看見賀知章,會稱呼他為什么?會對他說什么?
12、我怎么不認識你啊?是啊!很陌生的,除了這群兒童不認識他了,還可能誰也不認識他了?(朋友)
13、可能是朋友,可能是親人,鄰居也可以稱之為鄰人。這么久都沒有回到家鄉,現在終于回來了,可是家鄉的人都不認識他了,此刻賀知章的心情怎樣呢?失落的,那你來讀讀。悲傷,那你來試試。我聽出了那一點淡淡的憂傷,后悔沒有早點回來。
14、同學們都有自己的理解,帶上我們的理解,一起來讀讀,齊!
15、但是,無論他怎么改變,在賀知章老人的身上,有一種東西始終不變,那就是:鄉音無改。(板書:鄉音無改)請同學們在詩中把這個詞圈劃出來。
四、情感升華
1、雖然他鬢毛衰了,但是他鄉音無改。雖然他胡子白了,但是他鄉音無改。不管他是在何時,他都是鄉音無改,不管在何地,都是鄉音無改。一個鄉音無改感受到什么?能感受他對家鄉的一種思念、一種愛。是啊!在離開家鄉的五十多年里,他無時無刻都在思念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可能他無數次的倚在窗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無數次的登高望遠: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也許是徐徐的春風勾起了他無盡的思念,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可能是瑟瑟的秋風拂過,引發他的萬般感慨,讀: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無數次的凝神遠望,無數次的夢回故鄉,今天他終于回來了,全體男生讀。
3、我回來了,今天我終于回來了,可是家鄉的人已經不認識我了,女生讀。
4、孩子們,詩歌最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老師今天為你們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視頻)這是藏語版的《回鄉偶書》,聽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5、漂泊在外的游子每當想起賀知章,就會想帶他的《回鄉偶書》,一首《回鄉偶書》又怎能表達賀知章老人的.心情呢?于是他又寫了一首《回鄉偶書二》,誰會讀讀?
6、請你來試試?有人說《回鄉偶書二》里面也有《回鄉偶書一》的影子,你們找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前后四個人討論一下。
7、我們也來交流一下,這一半的人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這一半的人讀:離別家鄉歲月多,輕輕地讀,開始。還有嗎?今天舉手的人非常多,真棒!
8、家鄉沒有變,更沒有變的是他對家鄉的那種思念,那種愛。我們也把這兩句讀一讀。還有沒有人有自己的感受?他回去以后也發現家鄉的人、家鄉的事發生了變化:近來人事半消磨。
9、我們來試試這樣,老師說一句,你們從這首詩中找出那句詩,準備,我看誰能找到?
10、我離別家鄉的時間已經很長很長了,回到家鄉以后,我才發現家鄉的人和事變化太大了。只有門前那清澈的湖水,在春風的吹拂下,泛起一圈圈的波紋。如果說《回鄉偶書一》表達的是賀知章對家鄉的思念和愛,那《回鄉偶書二》同樣表達的是對家鄉的思念和愛讓我們一起把《回鄉偶書二》朗誦一遍,齊!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覺得很難忘,正所謂:與詩詞為友,乃人間樂事。希望同學們今后廣泛的閱讀經典詩文,感受經典的魅力。
六、課后作業
將《回鄉偶書》的意思有感情的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本課的四個學會字。
認識一個會認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誦讀課文。
3、體驗作者重歸故里的情感;
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CAI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在生活中運用古詩,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圖片:西塞山前飛白鷺;幾只游水的白鵝;一處壯觀的瀑布;一棵高大的柳樹。
師:“大家能用學過的詩句來描繪我們看到的景象嗎?”(生背誦相關古詩詩句)
師小結:一句簡單的詩句就可以描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它們。
2、讀題;“偶”字注音;再讀。
3、板題、釋題:回鄉偶書(回到家鄉,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寫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說詩句,讓古詩走向生活,啟發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古詩,明白學習古詩的作用、意義,感受古詩的魅力。
二、初讀古詩,讀準生字詞。
1、自由地大聲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生劃出生字,師出示字卡。“同學們看看這些字詞讀準了沒有?”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齊讀
3、指名讀字;師:“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4、同桌互相讀全詩:聽一聽字音讀準了沒有?
5、指名讀,生評議。及時表揚。
設計意圖:交給學生讀的目的,讓學生讀有所獲。
三、再讀古詩,運用自學方法,品詞析句。
1、說說哪些詞的意思你不懂,師作上記號。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呢?(生自由說)
3、師幫助歸納:老師給大家三條求助方法:
1〕看課文插圖,用心思考;
2〕查學習古詩的工具書;
3〕求助學習古詩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師。
4、生開始自主學習,老師也和你們一起學習。
5、指名說說自己的收獲,比比誰知道的最多。重點詞句教師板書。
鄉音:家鄉的口音,方言。
無改:沒有改變。鬢毛:鬢角的頭發。
相識:互相認識。何處:什么地方,哪里。
6、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行詩的意思。
7、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師:年少的時候,我背著行囊離開了家鄉,來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學,可這一走就是幾十年呀,今天再回到思念已久的家鄉時,已是滿頭白發的老人了。來到了村口,看到了一群孩子,他們樂呵呵地圍著我問長問短,有的說:“老爺爺,您找誰呀?”有的問:“老爺爺,您從哪兒來呀?”我笑著看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們哪里知道,眼前的這位老人就是他們爺爺輩的自家人呀。我不禁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很多事都發生了改變,心里有了很多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回鄉偶書》。
8、老師說的跟同學們講的有什么不一樣呢?(老師用自己的話,把古詩說成了一個故事。)
9、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古詩的方法,逐步領會詩句意思,其中的三種“求助方法”還能幫助學生閱讀其它古詩。特別是老師把編成一個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更濃。
四、自讀感悟,體驗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1、想想作者賀知章此時的心情。
師過渡:是呀,作者小的時候離開家鄉,年紀大了才回來,家鄉的孩子見了他都不認識,我們怎樣能讀出作者內心的感慨呢?
2、生自由練習。
3、指名讀,生評議。(師提示,為了表達情感,我們還可以加上動作。)
4、生再試讀。可以站起來,自由加動作。
5、指名配樂朗誦。(放課件:配畫配音古箏曲《高山流水》)
6、全班起立配樂朗誦。
設計意圖:通過古詩壓韻和古箏音韻的結合,幫助學生感悟詩句的語言美。
五、學寫本課生字。
1、師指導書寫“鄉、改”;
師范寫“鄉”,生仔細觀察。想想它和我們學過的哪個部首有些相似。
師范寫“改”,生分析其字形。
2、生描紅書寫。
六、布置作業;
師:這首古詩學得不錯,今天你們想做什么樣的作業呢?生各抒己見,師幫助歸納。
1、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2、背誦古詩,畫一張《回鄉偶書》的畫;
3、背誦古詩,把《回鄉偶書》編成故事講給其他人聽。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明天老師等待著你們的精彩作品。
設計意圖:作業的自主選擇,學生的興趣很濃,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長處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通過讀詩、背詩所獲的體驗來描繪古詩中的場景,來描述古詩所講述的故事,還可以通過課堂上背誦練習,字詞書寫練習來完成“默寫古詩”這一更高的要求。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偶鬢衰三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能力目標:理解領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情感目標: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憂傷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㈠談話導入,據題質疑
1、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古詩叫《詠柳》,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課件)
2、介紹背景。(出示課件)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對,他是詩人賀知章,他以寫七絕為見長。他一生仕途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3、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師板書課題)
4、據題質疑:
⑴理解偶書,這里的偶書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副板書,并梳理歸納)
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或者你讀懂了什么?
⒈生自學,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⒉檢查反饋:(課件)
⑴①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②齊讀生字新詞。
⑵①指名讀詩②范讀(出示課件),生畫節奏
③分組讀詩④齊讀古詩
㈢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⒈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讀。
(2)點擊重點詞語:少小、老大、鄉音、無改、鬢毛衰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說意思(板書:少小、老大、音無改、鬢毛衰)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后全班交流)
(4)師歸納,生質疑: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么要問的?
生1:為什么幾十年后作者還回到家鄉來?
生2:這時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問題讓其他生來回答)
(5)師:看來同學們不僅會讀,還會思考。那么你們能從鄉音無改與鬢毛衰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么?
(6)指導朗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后又返回到養育了自己的家鄉與故鄉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現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悅心情?(指名讀、齊讀)
(7)總結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⒉學習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運用自學,再集體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兩行詩的?
生:(試說:我是抓住。師補充口頭提問:客在這里指誰?何處是什么意思?誰再來說說?)
師:幻想當時的情景,你認為兒童會說些什么呢?
生:(略)
師: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無奈、憂傷)
誰能通過朗讀來表達這種感情?
(3)指導朗讀古詩
3、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⑴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⑵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思鄉)
⑶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就帶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⑷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4、挖掘課程,欣賞佳作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后,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才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的那種感受。
(出示課件,師誦讀: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㈣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學得真起勁,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與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鄉,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1、分角色試練表演。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生談)
2、齊背古詩,并邊背邊想象情景。
㈤示范指導,培養習慣
1、讓生找出本詩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確書寫。
2、出示課件中的生字書寫順序,師邊講解。
3、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后互檢。
六、自主選擇,培養能力。(任選一題)
師:同學們,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我們都完成了,現在我們到作業超市去逛逛,然后你們選拔自己喜歡的題目作為課后的練習題。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為《回鄉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3、自編故事,再與伙伴交流。
2005年4月14日(8周四上午)
反思:
1、滲透學法:從扶到半扶,學會自學。
2、創設情境:激發想像,融入詩境。
3、開發課程:立足課程,拓展延伸。
4、理解表演:引導合作,再現詩意。
5、尊重個性: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重復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里。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并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2個字,會寫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學古詩,在讀、想、演中理解詩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熱愛家鄉。
重點難點: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學古詩,在讀、想、演中理解詩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會背哪些詩了呢?
2、課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見》、《詠柳》詩歌的圖片。
師: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你能用學過的或自己積累的詩句來描繪看到的景象嗎?
3、師:小朋友們看,幾句簡單的詩句就可以描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這就是詩歌的神奇之處。那你們知道詠柳的作者是誰嗎?(生:賀知章)
5、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來學習由賀知章寫的另一首詩歌,題目叫—《回鄉偶書》(課件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學法指導
學習一首古詩,我們要過四關,這四關分別是:我會認、我會解、我會讀、我會想。同學們,你們能和老師一起順利過關嗎?
第一關:我會認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1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然后去找一找樹葉。
師:老師發現你們讀得可認真了,接下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的字音讀得準。
師:好了是嗎?那陳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讀準了。(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愿意來試試?(2個)下面我請一位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讀,誰行?(1個)我們一起來準確地讀一讀。
第二關:我會解
1、解題:你會擴詞嗎?我們來擴詞!
回:回家回來回到鄉:家鄉故鄉鄉土
偶:偶然偶爾偶遇書:讀書書寫書信
連起來就是:回到家鄉偶爾寫下這首詩。
2、第一句:離:離開回:回來
整句句意:年輕時離開家鄉,年紀大了才回來!
第二句:音:聲音口音改:改變
整句詩意:我的口音沒有改變,但是兩鬢的頭發已經斑白了!
第三句:識:認識
村里的兒童已經不認識我了
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
笑著問我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關:我會讀
指導讀好升降調、重音、長音
第四關:我會想
師:請再讀讀這句詩,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么疑問嗎?(“客”是誰?賀知章。“客”從哪里來?板書“何來”“客”來做什么?)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提了不少好問題。老師也來問你們一個問題:詩句里的“客”也就是賀知章是指從外地來這里做客的客人的嗎?(板書“客?”)請你們仔細地讀讀詩歌,也可以觀察一下插圖,找找答案吧。(生自讀詩歌,觀察插圖。)
師:心中有答案了嗎?誰來說說看?(生交流:賀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從詩歌的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生:他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了才回來。)(少小、老大變紅)(生:鄉音無改……)
師:賀知章爺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回到家鄉,整整五十年哪!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的親人,盼望著可以早日回家鄉看看,
每當他看見天上的明月圓了,他會默默的吟誦起李白的靜夜思——(生齊誦)
每當遇見故鄉的故人時,他想問問家里的近況,可最終,他只是像王維一樣,問了問窗前的寒梅——(生齊誦王維的《雜詩》)
現在終于盼到這一天了,
當他走在回鄉的路上時,他說——少小離家老大回
當他從鏡湖看見自己斑白的兩鬢時,他說——鄉音無改鬢毛衰
當他看見村里的孩童時,他說——兒童相見不相識
當孩子們把他當做客人時,他說——笑問客從何處來?
三、拓展訓練
師:其實,賀知章回到家鄉后,面對熟悉的情景,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才我們學的是第一首,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二首,相信你們會有新的感受。指名讀——齊讀
(出示詩歌: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配樂朗誦)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偶、鬢、音、衰、客、何”6個生字,會寫“音、客、何”三個生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領悟詩意,能夠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田字格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興導入
1、猜字謎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字謎嗎?(喜歡)那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象形字,想請大家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出來(出示象形字的課件)
(學生看課件猜出“客”字)
師:對,是“客”字(出示),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會發現。現在我們一起把這個“客”字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出示“客”的課件)學生跟課件書空。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個“客”字,這首是:(學生說課題)(板書《回鄉偶書》)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字謎引入,感悟漢字的魅力,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師:現在我想請孩子們自由朗讀一下這首詩,注意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認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精靈來幫助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開始。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再讀古詩,初步感悟詩境。
三、品讀詩句,感悟詩境
1、緊扣“客”字,啟發思考:
師:老師剛才說這首詩中也藏有一個“客”字,你們找到它了嗎?
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你真會發現。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句詩。(課件出示這句詩)(學生讀)
師:(出示插圖)孩子們為什么會笑著問作者呢?我想跟大家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場景,我是賀知章,你們會怎么問我呢?會問什么呢?
生:老爺爺,您從哪里來呀?您是干什么的?您來這里是找人嗎?
……(三個學生,師適時點評。如稱呼不對,要引導學生;用了 “請問”一詞,表揚有禮貌)
師:孩子們真會動腦筋,知道當時孩子們會這么問,是什么原因嗎?(是因為不認識他)請用詩句回答(“兒童相見不相識”)出示詩句,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詩。(讀詩句)
師:從這兩句詩來看,賀知章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當作“客”了,從哪里看出他是“客”呢?請看插圖(出示插圖)。
生:學生仔細觀察圖。
師:那他是不是“客”呢?從那句詩可以讀出來?
生:不是客,因為我從詩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看出,他并不是客,是小的時候離開家鄉,年老了才回到家鄉。
師:請把你們的理解放進詩句中去,一起讀讀這兩句詩。(出示這兩句詩的圖)
2、品讀詩句,分享感受。
師:為什么詩人年小的時候離開家鄉,要等到年老的時候才回家鄉呢?
生:我知道,因為那時候交通非常不便,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回家不容易呢?(出示插圖)
生:騎馬。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出門不是靠走路就是騎馬,經過跋山涉水,回家一次確實不容易。可是那么艱難,作者還是要回老家啊,你體會到了什么?(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板書)
師:我們怎么讀才能突出詩人回鄉不容易呀?學生再次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設計理念:緊扣“客”字,切入理解詩句,從后到前,更好地理解“回”的含義。創設情境,借助插圖,直觀地引導學生理解后兩行詩句的意思。]
3、個性朗讀,深化理解。
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都知道原來這個讓孩子們看成是“客”的人其實不是“客”,而是久居他鄉的游子回家了,所以題目中不是“來”而是“回”(板書),讓我們加上對“回”字的感受,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生:有感情地讀詩句。
師:五十年了,許多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著問我從哪里來?詩中哪兩句說的是這個意思。
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好,我們一起讀讀全詩。
師:同學們,我們跟著詩人賀知章一起思念家鄉,那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詩背一背呢?(分組背誦,一起背誦)
4、指導書寫:“客、何”,觀察、書寫、展評。
師: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有三個字寶寶想請大家把它的名字寫一寫。(出示圖片)提醒大家:客: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何:豎鉤起筆處不要在橫的末端。音:突出中間主筆橫。
【設計理念:按照我校上學期精品研究中“隨文識字”的做法去落實,使識字與閱讀相結合。并嚴格落實新課標關于學生課堂要寫字10分鐘的要求,改變“滿堂說”的課堂,讓學生不僅掌握生字的寫法,還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四、讀中悟情,多元吟誦,古詩新唱
1、讀中悟情。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已經理解了詩意,但是沒有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韻味。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有節奏地朗讀,可以吟誦,可以踏歌,可以表演讀……(學生自由體會讀)
學生自由朗讀后個別表演讀(老師點評中鼓勵學生,并告訴其余學生這是什么讀法。)
2、欣賞“古詩新唱”。
師:古詩不僅僅是吟誦,還能編成一首動聽的歌曲呢!想聽嗎?現在我就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出示圖片)
【設計理念:落實個性朗讀,老師不要限制學生一定要學生感情朗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還引入古詩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創意地教古詩,快樂地學古詩”。】
五、拓展延伸,升華詩情
1.就在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他還寫了另外一首表達自己回鄉后的情感的詩,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欣賞《回鄉偶書》之二)
2、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我們熟悉的還有――生:李白的《靜夜思》,生:張繼的《楓橋夜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喜歡哪首就把哪首背誦下來。
【設計理念: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關作者的詩歌和同類型的詩歌,并讓學生有選擇地背誦記憶,讓那個拓展不會流于形式。】
六、全文總結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不管你身在何處,都時刻想念自己的家鄉,讓我們把賀知章的思鄉之情記在心中。(齊背)
七、布置作業
把《回鄉偶書》編成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和媽媽聽。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 篇7
一、課文分析:
《回鄉偶書》里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告老還鄉時玄宗皇帝親自作詩送別,太子和百官為他踐行,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只是表現了一個普通回鄉人的真實情感。
二、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本文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實情感。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實情感。
2、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猜詩人導入。
師:孩子們,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有無窮無盡的韻味,駱賓王7歲就能作詩《鵝》“鵝、鵝、鵝......”,相信你們個個都是小詩人,能背很多詩給大家聽吧!
生:進行古詩背誦。
((1)預設一:學生沒有背到《回鄉偶書》
師:孩子們真棒能背那么多古詩了,那你們猜猜這些詩人是誰?
生:說出詩人。
師:哇,既然你們知道那么多詩人,那你們認識他嗎?(出示詩人圖片)我們還學過他的一首古詩呢?
(2)預設二:背到《回鄉偶書》,直接導入。
師:那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學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孩子們,他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我們學過他的一首古詩是?)
生:自由說,《詠柳》,生背誦古詩。
師:有沒有人了解賀知章呢?(出示課件,介紹賀知章有關知識。請生讀)
(賀知章,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唐朝著名的詩人、書法家。他一生官運亨通,直到八十六歲時才告老還鄉,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為他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這闊別了五十多年的故鄉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吧!《回鄉偶書》(相機板書課題,學生觀看板書并書空),來齊讀課題,孩子們大膽猜測一下題目的意思吧。(生讀課題)
二、學習古詩:
(一)初讀古詩,檢查預習。
師:請孩子們打開課本115頁,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生:自由讀詩。
師:(出示本課我會認的生字)孩子們你們認識這幾個詞語寶寶嗎?(帶拼音的詞語)
生:生開火車讀。小組PK讀。
師:(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現在沒有拼音了,你們還會讀嗎?一起來試一下吧。
生:男生女生PK。全班讀。
師:(出示課件)現在有沒有孩子愿意為我們展示一下他的朗讀成果呢?
生1:讀詩。
師:你覺得他讀得好不好?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不好?你來試一下吧。(滲透評價)
生2:評價后讀詩。
師:讀得真不錯,那現在如果能夠讀出節奏就更好了,誰來試一下?(出示畫節奏的古詩)
生:嘗試讀。
師:古詩像歌曲一樣充滿了節奏,讀的時候在畫節奏的地方聲音可以稍微讀長一點,一起來聽聽老師讀吧。(師范讀)你覺得老師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們來試著讀一下吧。(教師邊讀邊做動作,可夸張一點)
生:評價,齊讀,在書上畫出節奏。(老師可為學生做動作指示)
師:真是一群會學習的孩子,讀得真好聽。
(二)理解詩意。
1、學習“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師:我聽孩子們讀“笑問客從何處來”讀得最好了,你們讀到“笑”時有的孩子都面帶笑容,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配合來讀詩,這是好的讀詩方法,那這里有一個“客”字。(板書:客)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它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一個各字。(生說出自己的識字方法)
師:我們可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學習這樣的生字,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本文的“音”“何”這兩個字,誰來加一加呢?
生:立加日變成音,單人旁加可變成何。
師:那客字可以怎么組詞呢?
生:組詞。
師:(抓住客人一詞進行)真棒,不是一家的人或者不是當地的人,我們尊稱他為客人,那么你們知道詩中所說的“客”指的是誰呢?(賀知章)那他到底算不算客人呢?(板書:?)
生1:我認為他不是客人。
師:你是從哪一句詩看出來的呢?
生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師相機出示詩句)
師:真會讀詩,你能猜猜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嗎?
生:說自己的理解。(如果說不出來可讓他自己請好朋友幫忙。)
師:賀知章離開家鄉時,正值年輕,也就是詩句上說的“少小離家”,他就和父親到長安去學習了。在他八十六歲的時候,他終于回到了家鄉,也就是詩句上說的“老大回”。所以說賀知章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而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家鄉,他不是來了,而是回了(板書:!)孩子們,如果是你獨自離家一個星期、一個月或者一年,你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揭示主題:想念家鄉,思念家鄉)
師:賀知章爺爺和你們一樣,離家如此之久,對家鄉有著無比的想念,有著無比的思念。(指主題。)
師:少小離家,老大才能回,賀知章爺爺有沒有變化呢?
生:學生說出他的變化和沒變。
師:這就是詩中所說的“鄉音無改”,家鄉的口音沒變,可他的什么變了呢?
生:鬢毛衰。(理解鬢毛衰:兩鬢的頭發變得花白稀少)(出示圖片輔助理解)
師:是啊,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爺爺由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變成了一個背也駝了,兩鬢也花白了的老頭,那他為什么還要回家鄉呢?(根據回答,指主題)
生:回顧主題。
師:“魂牽夢繞的家鄉,日思夜想的親人我回來了”。此時的賀爺爺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相信你能讀出他此時的心情。
生:說出自己的情感(預設:開心,憂愁),并帶著感情進行朗讀。(請兩三人談感受,師相機評價)
師:是的,詩人賀知章是如此的思念家鄉,闊別幾十年后他又回來了,他的心是多么的激動啊,讓我們帶著激動的心情再讀。然而幾十年的未歸,多少個日日夜夜啊,離鄉在外,每當想起故鄉,淡淡的憂愁總是縈繞在心間,讓我們帶著這淡淡的憂愁再讀吧。
生:讀詩。
師:古代的人離開家鄉后,因為沒有自行車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手機,他們想家了只能借物抒情:(配樂)
1、看,李白想家了,仰望夜空那輪圓圓的月亮,他提筆寫到: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看詩人王維,九月初九重陽節,他也想家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冬天,寒意襲來,詩人孟郊想起了家鄉年邁的母親,自己又不能回家盡孝,他寫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冬去春來,漂泊在外的王安石回想到家鄉江南的美景: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學習“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思鄉的情像一塊巨石壓在賀知章心頭幾十年,今天他回來了,來到了村頭,一群兒童簇擁過來.出示:
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孩子們,這句詩中誰不認識誰?誰在問誰?
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請學生相互補充)
師:(指導看圖)孩子們看見賀知章都不認識他,于是笑著問他:“你是從哪里來的呢?”孩子們是怎樣問賀知章爺爺的?
(生:笑著問的。
師:為什么孩子們要笑著問呢?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自主發言。)
師:是啊,這真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兒童啊,那你們是這一群活潑可愛的兒童,你們還會問賀知章爺爺什么問題呢?
生:問問題。
師:是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問了賀知章爺爺那么多的問題,可是離開家鄉幾十年的賀知章爺爺他能回答上來嗎?
生:不能,說出原因。
師:是啊,孩子們問的問題賀知章爺爺都不能回答出來了,想想此時賀知章爺爺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學生說。(傷心,無奈)
師:那你能帶著這樣的心情把這一句詩讀給大家聽吧。
生:讀詩。
師:(出示全詩)一首古詩,短短幾十個字將賀知章爺爺對家鄉的思念,對家鄉的熱愛書寫的淋漓盡致,賀知章爺爺離開家鄉多年,又重新回到家鄉,心中怎能不喜悅和激動呢?請女生帶著喜悅和激動讀詩。然而想想自己離鄉幾十年沒有回來卻也有著深深的感慨和失落,請男生帶著感慨和失落再來讀詩吧。
生:男生女生讀。
(師:孩子們聽著你們的朗讀,我仿佛感覺到大詩人賀知章就在我的眼前,因為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家鄉的熱愛。讓我們全班帶著像詩人一樣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思念一起來背誦一下這首詩吧。
生:背詩。)
師:孩子們,其實一首古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聽(播放古詩歌曲)
生:聽歌曲,模仿唱。
師:我們跟著一起唱吧,可以加上動作喲。
生:隨著音樂邊跳邊唱詩。
師:后來賀知章爺爺進了村子之后還看到了許多景物,在很多親朋好友家里了解了近70年來一些人和一些事的變化,于是提筆寫下回鄉偶書第二首。(課件出示)誰來讀一下。
生:生讀。
師:古往今來,思念家鄉是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現在的我們由于生活工作等原因也會離開家鄉,在異地生活對家鄉的思念也是越來越濃,這是一首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離鄉的游子在月夜寫下的一首思鄉的詩,你們聽。(師讀)
生:聽。
(師: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今天我們學習賀知章爺爺的古詩《回鄉偶書》看到了一個離鄉多年的游子終于歸鄉了,讓我們帶著歸鄉的這份激動再背一下這首古詩,再次體會大詩人對家鄉的熱愛和思念吧。
生:背詩。)
【《回鄉偶書》優秀教案(通用7篇)】相關文章: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學設計07-26
《回鄉偶書》《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9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古詩詞鑒賞08-03
《回鄉偶書》與《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0
古詩三首(贈汪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回鄉偶書)教案12-13
《答謝中書書》優秀教案范文(通用7篇)04-01
答謝中書書優秀教案10-24
劉叉偶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8-25
答謝中書書的優秀教案09-12
《答謝中書書》的優秀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