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詩詞原文及譯文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是宋代詞人范成大的一首詞,這首詞緊扣中秋賞月,抒寫了范成大“眼看時事力難任”,十載徒然奔走仕途的悲愁和退隱田園的衷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詩詞原文及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的意思:迢迢銀河暗淡無光,獨見一輪皓月當空浮。
出自宋代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注
星漢:銀河。這里指天上的星星。
玉鏡:指月亮。
參考譯文
細細算來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處度過十個中秋。舊夢未了今秋忽如新夢,飄然人到黃鶴舊時山頭。老子今夜豪興不淺,忽憶當年庾亮守鄂州,天教歷史上的聚會重現,我輩今朝宴飲賞月在南樓。迢迢銀河暗淡無光,獨見一輪皓月當空浮。
江北煙散,江南霧收,江水平似白練滔滔東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臨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當笑我白發東歸,空損貂裘,壯志不酬。我今舉杯邀明月,肯否與我結伴共去滄洲?
賞析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是宋代范成大的一首詞,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秋,范成大因病卸下四川制置使之職,乘船東歸,路過鄂州(今湖北武昌),應邀出席知州劉邦翰在黃鶴樓設的賞月宴,席間賦此詞。詞中借中秋賞月發端,感慨自己多年來游宦風塵,飄泊無定。進而想到如今老病纏身,渴望退居山林,安度人生。
這首詞緊扣中秋賞月,抒寫了范成大“眼看時事力難任”,十載徒然奔走仕途的悲愁和退隱田園的衷情。全詞感喟頗深,卻不乏豪放清逸的風韻。
上片寫賞月時情景。開頭四句.作者略敘自己十多年間的行止。“細數”句回憶這期間的歷歷往事,包蘊豐富,沉吟唱嘆.很有凄涼之感。“十年”、“十處”并舉,還有“忽”字,寫出他四處流寓的“不勝漂泊之嘆”。“新”字綰合著今昔新舊之夢。“老子”三句寫中秋賞玩的豪興。作者借用一個典故來描繪自己此次登南樓的情形。詩人和庾亮雖相隔數百年,但都是秋夜宴集南樓,情景相同,可以相比美。所以他說老天又叫這種盛會重見,一今一古都是發生在這個南樓上。對自己登南樓度中秋夜晚擊節嘆賞。“星漢”二句描寫南樓眺望中的夜景。萬里無云,夜空晴朗,銀河淺淡,只有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高空中。
下片依然是描寫月色,但是相比于上片而言境界更加開闊,內涵更加豐富,由眼前的一輪明月拓展到月色下的大好河山。更由此而想到了國家至今仍是山河破碎, 憂國之心油然而生。一喜一憂,情緒陡轉。下面又一次轉到了作者的身世,用蘇秦事以自嘲,嘲笑自己忙碌半生卻功名不成,感慨自己的漂泊倦怠之感。于是有了最的“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兩句,更凸現了詞人的歸隱之意。“斂秦煙,收楚霧,熨江。“熨”字下得神奇,又十分生動,使人想起那種平滑之狀,與蘇軾“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的比喻有異曲同工之妙。正當他神思飆舉、游思漫疏之際,忽然清醒過來,面對現實:“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眼下情況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籠罩著無邊的“清愁”。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當夜南北許多像作者這樣滿懷憂國之情的人的下樣望月的人的。這兩句是情緒的陡轉,但也是有來路的。前面的“秦煙”、“楚霧”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兩方,就有可能產生河山之異的感觸;起拍的“細數十年事”也有這樣的內蘊,“十處過中秋”就有一處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陽過的,自在此時聯想之中。下面又聯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這末二句,作者因無所成就產生退居歸隱的想頭,古人往往在功業不就的時候.托跡煙霞.寄興湖山。這里作者流露的是真實思想。
這首詞對中秋月色和大好河山的贊美,洋溢著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痛惜關河離合,南北分裂,含蘊著他志在恢復的抱負。但終究虛無成就,不得已而想到退居山林,瀟灑度日月,這是作者的悲劇.也是當時愛國人士的普遍悲劇。詞風在豪放、婉約之外,獨具特色。并不過分豪邁悲壯,也不流于綺靡,確是一種變徵之聲。激奮中帶有蒼涼之感,很準確深刻地反映了作者追求理想的熱望幻滅以后的凄黯逼仄的情懷。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誤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學家。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進士第,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處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為泛使出使金國,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并爭求改定受書之儀,不辱使命而還。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書舍人出知靜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調任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參知政事,此后相繼知明州、建康府,頗著政績。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資政殿大學士。紹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贈少師、崇國公,謚號“文穆”,后世遂稱其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他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其作品在南宋時已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今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傳世。
歷史評價
趙昚:①卿氣宇不群。②卿南至桂廣,北使幽燕,西入巴蜀,東薄鄧海,可謂賢勞,宜其多疾。
趙惇:卿以文章德行,師表縉紳,受知圣父,致位丞弼,均佚方面,乃心王室,于天下事,講之熟矣。
楊萬里:①知政幾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謂正臣,如公才一二輩。[38]②初公以文學材氣受知壽皇,自致大用,至杖漢節、使強敵,即其庭伏穹廬,不肯起,袖出私書切責之,君臣大驚,有自階闥之嬖竊位樞臣者,其勢方震赫,公沮之,竟不奉詔而去,其所立又有不凡者矣,若夫劌心于山水風月之場,雕龍于言語文章之囿,此吾輩羈窮酸寒,無聊不平之音也,公何必能此哉。
陸游:①及公之至(成都)也,定規模,信命令,施利惠農,選將治兵,未數月,聲震四境,歲復大登幕府,益無事,公時從其屬及四方之賓客飲酒賦詩,公素以詩名一代,故落紙墨未及燥,士女萬人己更傳誦,被之樂府歌,或題寫素屏團扇,更相贈遺,蓋自蜀置帥守以來未有也。②屢出專戎閫,遄歸上政途。勛勞光竹帛,風采震羌胡。簽帙新藏富,園林勝事殊。知公仙去日,遺恨一毫無。孤拙知心少,平生僅數公。凋零遂無幾,遲暮與誰同!瓊樹世塵外,神山云海中。夢魂寧復接,慟哭向西風。
姜夔:身退詩仍健,官高病已侵。江山平日眠,花鳥暮年心。九轉終無助,三高竟欲尋。尚留巾墊角,胡虜有知音。未作龍蛇夢,驚聞露電身。百年無此老,千首屬何人。安得公長健,那知事轉新。酸風憂國淚,高冢臥麒麟。未定情鐘痛,何堪更悼亡。遺書知伏枕,來吊只空堂。雪里評詩句,梅邊按樂章。沉思酒杯落,天闊意茫茫。
崔敦禮:包羅百氏,磅礴九流。以輝煌汗漫之作而執耳文盟,以博大高明之資而盱衡士類。
葉茵:千古湖山人物,萬年翰墨文章。
張鎡:事業文章兩足尊,南北東西曾遍歷。
龔明之:范公文章政事,震耀一世。
黃震:公喜佛老,善文章。蹤跡遍天下,審知四方風俗,所至登覽嘯詠,為世歆羨,往往似東坡(蘇軾)。
脫脫:成大致書北庭,幾于見殺,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風烈,孔子所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歟?
王鏊:昔在有宋,吾蘇入參大政者,有兩范公(范仲淹、范成大)。文正公當仁宗朝,開天章閣求治,更張庶治,將大有為焉。未一年,以小人不悅罷。文穆當孝宗朝,在政府兩月,未及有焉,以言者罷。前宋之治,莫盛仁宗;南渡后,莫盛孝宗,皆銳意太平。二公皆以身許國,可謂千載之遇,而皆不能少其志。嗚呼,道之難行其已久矣!忠良不可容于時,自昔然矣!文正子孫,今在吳中最盛,所謂歲寒堂者,有司春秋享祀不絕;而文穆之后無聞焉。文正為宋人物第一流,文穆其流亞歟。觀其使金受書之儀,舉朝皆悚,有蘇子卿(蘇武)嚙雪之操;繳還閣門張說詞頭,有陽城裂麻之忠;奏罷明洲海物之獻,蓋與孔戡之政同;其在成都,演武修文,獎用名節,間與陸務觀(陸游)諸人賡唱,流風余韻,漸被岷峨;而吳中民風士俗,人情物態,盡悉備見其時。
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楊萬里之流,亦錚錚表見,則抑文雅雍容,足以緣飾治平而止。
石韞玉:達於政體,使不辱命。晚歸石湖,怡神養性。
蔡東藩:范成大、趙雄一再至金,祈請陵寢,及改受書禮,終無成效,反滋敵笑。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詩詞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04-14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賞析10-27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及賞析02-14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5篇04-15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5篇)04-15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賞析5篇10-29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賞析(5篇)10-29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原文及賞析(3篇)10-10
《水調歌頭》原文注釋及譯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