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1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至蘇軾(1037—1101)有了更大的變化和發展。胡寅《酒邊詞序》云:"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這意味著,蘇軾打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偏見,提高了詞的思想境界,從而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并極大地豐富了詞的藝術表現能力。蘇軾這首《水調歌頭·中秋》,便足以充分說明這一點。
此詞寫于宋神宗熙寧九年丙辰(1076)。那年,蘇軾四十一歲,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任上。中秋節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寫了這首詞,既以遣懷,又用來表示他對弟弟蘇轍的懷念。因為他兄弟倆已多年不見面了。
一開頭,詞人就端起酒杯向著青天發出了一個離奇的問題:"明月幾時有?"這顯然是屈原《天問》傳統的繼承和延續。這樣就把讀者登時帶入遙遠的邃古年代和無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給人以無窮無盡的想象,并表現出詞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詩人張若虛曾問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問過:"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如果說,張若虛在詩中用精致流利的語言創造出一個澄瑩生動的境界,蘊涵著無比誘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詩中則表現得更超脫、更豪邁。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著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蘇軾此詞雖然它語氣更迫切,而胸襟卻更顯豁達了。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突兀的設問,表明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苦悶,因而神思飛越,一下子闖進月宮里去了。月宮里也許很美好吧?"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詞人設想自己原是謫居世間的天上神仙(像賀知章稱呼李白那樣),因此打算乘風歸回月宮里去;但他又耽心廣寒宮里的凄涼將使人無法消受。
據楊湜《古今詞話》說:"神宗讀'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乃嘆曰:'蘇軾終是愛君。'既量移汝州。"今人多疑此話欠真實。因為蘇軾移汝州在謫黃州之后,而此詞作于謫黃州之前幾年。但我以為,神宗讀此詞有可能在蘇軾謫黃州后。若謂此時神宗察覺到蘇軾忠心耿耿后將他改官汝州,也是說得通的。顯然有此詞中,蘇軾是把"瓊樓玉宇"暗喻皇帝居所的。前些時候,蘇軾因與朝廷政見不合,遂自請離京外任。現在,他不禁又思念起皇帝來了。這固然流露出他對趙宋王朝的一悃忠忱;但從"不勝寒"一語中,也表明他已清醒地認識到在朝廷里的風險。因而一轉念,他便接著寫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意謂寧可在地方上做個清廉的官吏,也比在朝廷上擔驚受怕要強一些。
下片換頭處三句,寫月亮從朱紅色的樓閣上面轉過去,低低地照著雕花的窗戶,照著情思滿懷、睡不著覺的詞人自己。胡仔的父親胡寅曾主張將"低綺戶"改為"窺綺戶",認為如此改后"其詞愈佳"。我以為不然。殊不知"低"在這里兼表時空。詞人用月亮的低垂,暗示時間的流逝。正由于月亮的西沉,詞人又睡不著覺,才引起以下的一連串思想活動:"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跟人們該沒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揀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這樣便轉到懷念弟弟蘇轍的主題上來。為此,詞人又自寬自解,詞意也就隨著愈轉愈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月有陰晴圓缺這一客觀事物的規律,聯想到人有悲歡離合也是難以避免的憾事。因此詞人發出良好的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只祝愿親人一生平安,"隔千里兮共明月"。從這里,詞人清楚地吐露出對兄弟的濃摯感情。
此詞雖是通篇詠月,但深藏著詞人政治上失意情緒和對兄弟的殷切懷念。其中涵蘊著不少人生的哲理。詞人將寫景、抒情和說理緊密結合在一起,處處顯示出他駕御創作的嫻熟技巧和熱愛人生的積極精神。他以豁達的襟懷表現出天真情趣,用清醒的頭腦(酒醉心明)進行著深邃思考。從藝術方面說,他想象瑰奇,寫作手法又饒有變化,因此能在百字內概括地抒寫出其政治上的苦悶和淋漓地表達出其感情上的矛盾。正如張炎所說:蘇軾詞"清麗、舒徐,高出人表。"(《詞源》)這首詞便堪稱為他這方面的代表作。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2
宋代米芾的《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賞析】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書畫家。據《揮麈后錄》記其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順時”。這首詞就是借賞中秋之機,表白他為人的高潔。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砧聲”、“蟋蟀”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砧上搗衣遠寄征人,表明氣候轉寒了;墻邊蟋蟀鳴叫,也是一種觸發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為了突出“砧聲”,增強秋的感覺,屬倒裝句,寫詞人先是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后才覺仿佛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也是先聽到蟋蟀鳴叫,而后才意識到時令已進入高秋季節。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名句,從此,“見落葉而悲秋”,便成為文人一種傳統的心態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傷感的秋景的幽雅,正顯示出詞人的高潔與曠達。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倍覺不勝幽。”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會給人帶來秋意,所以詞人說,讓酒杯里的好酒,把凄涼的情調收起來,就會感覺到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結句:“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是說還有富于情致之處,就是一輪明月在樓的南邊冉冉升起,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成銀色的世界,使人從壓抑沉悶的情緒中解放出來為之清爽。
詞的下片,側重抒發詞人向往隱居生活之意。過片換頭“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三句,寫詞人要把他胸中的'憂思,用富有情韻笛聲抒發出來。接著“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二句,承上述憂傷意脈,于是想到要借此清時良夜,來一番吃酒澆愁的情致。下面“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則是寫詞人面對誘人的風物,并不是愜心地去欣賞,而是倚遍闌干在深思。最終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樣的結論。詞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兩句。這是詞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學之后的付諸行動,即要像李白那樣“但愿長醉不愿醒”,“明朝散發弄扁舟”,而遠離污濁的人世,去隱沒江湖之中去。以發泄他的不滿,這正是米芾晚年學禪的思想基礎。
《宋史·米芾傳》說:“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米芾這首中秋詞,寫法巧妙,除上片結拍點出“明月掛高樓”外,字面上再沒有“月”字出現,然而卻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個銀色世界之下的優美境界之中,寫得清空而不質實,正體現了他“不蹈襲前人軌轍”的創新精神,表現了米芾的特有風格。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3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代: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譯文
我們離別的太久了,已經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著明月,愁緒萬千。沒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涼州。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
坐中的客人,穿著華麗。月亮無情,不肯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獨的的住在船上,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不得返鄉,只能登樓相望。
注釋
1、水調歌頭:詞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闕各四平韻。亦有前后闕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2、離別:比較長久地跟人或地方分開。
3、七度:七次。
4、今夕:今天。
5、不勝:無法承擔;承受不了。
6、彭城:彭城,鼓聲之城,即今江蘇徐州,是黃帝最初的都城。
7、古汴(biàn):古汴河。
8、涼州:曲名,唐開元中西涼州所獻。
9、鼓吹:鼓吹樂。
10、鴻雁:俗稱大雁。
11、汀(tīng)州:水中小洲。
12、翠羽帔(pèi),紫綺(qǐ)裘(qiú):指豪華衣飾。翠羽被:語出《左傳》,“王皮冠,秦復逃,翠被,豹,執鞭以出。”紫綺裘:語見李白詩《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
13、素娥:即嫦娥,此處指月亮。
14、無賴:無所倚靠;無可奈何。
15、曾不:不曾。
16、清尊:酒器。
17、水驛:水路驛站。
18、依舊:照舊。
19、但恐:但害怕。
20、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年輕時就懷有濟世志,曾躲避戰亂,來到荊州投奔劉表,然滯留荊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華,郁悶中他登樓遠眺,北望家鄉,胸中翻滾著無限鄉思鄉愁,文思涌泉,一吐為快,便寫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樓賦》。
21、相對:相望。
賞析
這首詞的'上闕,寫出值得珍惜的短暫手足之情的相聚。“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作者一開始就點出與兄長分別時間之久,并用傳統的團圓佳節中秋來計算,其中包含著對兄弟聚少離多的深深怨艾和無奈。“同泛清河古汴”本來是歡樂的,然“船上載涼州”卻從聽覺里顯露出悲涼;“鼓吹助清賞” 讓人高興不已,“鴻雁起汀洲”,又從視覺中引發了大雁南歸的惆悵。唐人王翰、王之渙都寫過著名的七絕《涼州詞》,多為樂府歌詞,悲涼曲調、慷慨決別的邊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處所用,意味深長。
下闕則直接展現作者內心世界。前三句,只是從宴飲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們的歡愉心情,可下面卻寫出了急轉之下作者的內心感受。“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明月無情,不會為人而滯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直寫情事,明日即將分別;即便明月當頭,也是分明地傾瀉出兩地別愁,“依舊”二字非常好。最后兩句,用典卻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王粲滯留荊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華,郁悶中他登樓遠眺,北望家鄉,胸中翻滾著無限鄉思鄉愁,寫出了《登樓賦》。后以“王粲登樓”作為懷念故國鄉土的典故。這里,詞人以此句做結,傾訴出未來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親人相隔,幽幽愁緒的別樣的深沉。本來是百日逍遙堂歡樂的手足相聚,到頭來卻是迎來生離別的無奈,也許這就是人生的必然。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4
這首詞寫于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夜,當時,蘇軾正被貶為密州太守,他的弟弟蘇轍子由也因與變法派意見不合,遠在濟南,此時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見,中秋節夜晚,蘇軾暢飲至天明,禁不住思緒萬千,寫下這首抒懷思親,永傳萬年的詞。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一句寫出詞人矛盾心理,表達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心愿,又表達出對人生追求的苦悶和對人世繁華的流連。
“連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看著月亮轉過紅色的樓閣,又低低地照進了雕花的窗戶,照到了不能入眠的“我”。賞月思弟,靜觀月移眼前景,久不能寐。表達出詩人思念親人之情。
“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由月亮的陰晴圓缺的.自然現象說到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以此來安慰自己思念弟弟的思鄉情。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把對親人的思念化作了真誠的祝福,也是對天底下的有經受與親人離別之苦的人表達的美好深刻的祝愿。
這首詞寫出作者在中秋月圓之夜對親人的思念,但是他沒有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那以超然達觀曠達的胸襟。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生并非沒有遺憾之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5
這首詞表現了非常強烈、非常深刻的孤獨感。
從小序中可以知道,那個丙辰中秋夜,蘇軾是“歡飲達旦”,但此歡飲是幾個人飲?從首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得知,那是蘇軾一個人在飲酒。此句化用了李白的《月下獨酌》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獨酌,用邀請明月與影子來同飲共舞來化解孤獨,這種達觀的詩人態度,蘇軾是很欣賞的。但是,蘇軾的處境卻比李白還要孤獨。“明月幾時有”,說明圓月還沒有從云層里露出臉來,明月沒有,地上的影子當然也沒有了,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人。中秋夜,盡管只有孤身一人,但還是擺出酒桌來賞月,月亮卻偏偏不出來,老天爺,你把我整得太慘了。“明月幾時有?”這“問”是責問,喂,老天爺,朋友,不要這么惡作劇好不好?他跟老天爺討近乎,老朋友,我們也分別好久了,“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也是從天宮里出來的,你再這樣捉弄我,我就不高興在人間玩,我要回天宮去了。但是,回去不行啊,為什么?“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天上冷啊,哪有人間溫暖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天上更孤單啊,神仙連伴舞的影子也沒有。所以,你不讓明月出來,是嫉妒我,是要誘使我返回天宮,我才不上你的當呢。
如果結合蘇軾的處境來理解,天宮指的是朝廷,人間指的是地方。貶謫到地方為官,盡管艱苦、孤獨,還是比在朝廷上輕松、舒心得多。但這樣聯系詩人的身世遭遇來解讀,我總覺得失之穿鑿,與“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的解讀思路相似。蘇軾生前,受“烏臺詩案”之累,差點丟了性命,身后,就不要去累他了。
詞的上半闕講了月亮沒出來,下半闕講月亮出來了,那時,蘇軾已在室內,無心賞月了,月光卻偏偏不依不饒,“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照無眠”的月光,更使人感到孤獨與凄清。所以,詩人甚至覺得月亮是存心跟人過不去。“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但詩人知道,孤獨自是在人心上,與月亮何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普世的悲懷,把月亮也包含了進去。“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句,歷來的理解是,但愿人長久健在,即使相隔千里,終究還是能共賞明月。然與上句聯系起來看,這一句其實是表達了兩個愿望,一指人,一指月,“人長久”相對“人有悲歡離合”,兩情相愛,天長地久,就超越了悲歡離合;“共嬋娟”相對“月有陰晴圓缺”,只有中秋月亮才是完滿美好的,是指共同擁有美好的生活,因此,這里用“嬋娟”指代“明月”,有深意在矣。
序中說“兼懷子由”,這“懷”不僅是懷念,更是關懷,弟弟蘇轍想必也是一樣的孤獨難挨,所以,“此事古難全”之類達觀的話,不僅是對自己說的,更是對蘇轍說的,也是對天下有同樣苦惱的人說的,一己的`煩惱上升到了普世的悲懷,刻骨的孤獨轉變為解脫的逍遙,因此,千百年的動人心弦。
詩詞的魅力還在于,讀者不一定要理解(正確的翻譯出)每句話的意思,但韻律、節奏等等因素,能使你感染到詩人的心情,進入審美。這魅力是如何有的,對我始終是個謎。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6
這是蘇軾一首著名的中秋詞,此詞構思奇特,境界清虛,胸襟豁達,才氣飄逸,歷來被推為寫中秋詞的絕唱。這首詞語言明白如話,可以說不假雕飾,洗盡鉛華,如出天籟。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邁高潔的情懷撼人心魂。全詞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同時又寄寓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射出詩人感人的人格魅力。因此,九百年來,傳頌不衰,深得人們的喜愛。 中秋月圓人不圓,這對于經歷了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蘇軾來說,舉頭望月,情何以堪?古人說:悲莫悲兮生別離。朋友離別、骨肉分散,可說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唐宋以來,出現了許多寫離情別緒的詩詞。那么,蘇軾的這首詞是如何表現這種至真至深的情的呢?
雖然此詞用了明白如話的語言和白描的手法進行抒情和說理,但是卻擯棄了線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達了為抒情方式的豐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寓情于景,寓情于理。開頭幾句為一個層次,接連問月問年,好似屈原的《天問》,起得奇崛,情思高遠。又逢佳節,皎月當空,面對皎潔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詩人神思飛揚,情懷激蕩,不禁對月發問,明月您何時開始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這問月問年,好似張若虛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達了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自然、對人生的思索。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宮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詩人也設想自己是月中人,像“謫仙”李白一樣,想“乘風歸去”。但又怕月宮金殿,虛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親朋之愛的人間生活溫暖親切。這一“欲”一“恐”體現出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留戀。天上和人間,出世和入世,同時的吸引著他,最后詩人還是堅定地立足現實,熱戀人世。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云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詩人望月抒懷,胸懷豪邁的逸興壯思,從高處著筆,幻想瓊樓玉宇“不勝寒”從而轉向現實,對人間生活寄予深情與熱愛。
然而人間也并非沒有寂寞和遺憾,兄弟長別離,相見遙無期,這令詩人離愁難遣。古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舉杯賞月,詩人自然會想起難得相見的遠方親人。因此,下片轉為直接抒情。前五句為一個層次,夜闌珊,月徘徊,人難寐。無眠是因為思念所致,深深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想到與弟弟無緣團聚,所以向月發問:為什么在人們離別時偏偏這樣圓呢?“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這是長期囿積于詩人內心的發問。但是,這首詞不同于其他離別詩詞之處,就在于詩人能及時地從這種難遣的思緒中擺脫出來,從更高的角度來寫,宕開一筆,使行文舒緩,也體現了詩人情懷曠達的一面。詩人轉而想到,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從古以來皆是如此,何須懷恨?最后,詩人終于以理遣情,只要親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長久,雖分隔千里,但共賞這同一輪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種團聚嗎?難遣之情至此釋懷,這是自我安慰,也是對親人的勸慰,發乎情而止于理,表達了出詩人豁達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以及超妙的見解。這一闕由思念難眠到互致慰藉再到真誠的祝福,層層推進,至情至理。 蘇軾一生雖然屢遭貶謫,仕途艱難坎坷,卻處之泰然;歷經人世滄桑,但仍然樂觀向上,這與他那豁達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是分不開的。讀蘇軾的詞,“使人登
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乎塵埃之外。”(胡寅《酒邊詞序》)幾百年來蘇軾以其在詩、文、詞等方面的成就和文采風流而為后世學者文人所羨慕。正是這以上原因,蘇軾的詩詞極富真情實感而又飽含哲理,經常為后人引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已成為膾炙人口傳千古的佳句。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7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 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性格很豪放、氣質很浪漫的人。當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團圓、嬋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著。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脫化而來的,李白的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我們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于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 一個什么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里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 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游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持。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 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么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 的。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一個“我欲”、一個“又恐”、一個“何似”,這中間的轉折開闔,顯示了蘇軾感情的波瀾起伏。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于讓入世的思想戰勝了。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我們仍然不能不贊嘆他那豐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著屋里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于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于 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云 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 今,作了高度的概況,很有哲理意味。
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 起。“但愿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 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 我看,“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 都可以互相參看。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 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對于《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的詞里最好的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 篇8
水調歌頭
陳亮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十一月,章森奉命出使金國,為金主完顏雍祝壽。作者對此深感恥辱,在友人章森出發之前,慨然以詞相贈。
上片為友人壯行。“不見南師久”,暗含對朝廷不思北伐的不滿。“漫說北群空”,強調宋朝有人才。“當場”以下,以國家與民族的奇恥大辱激勵章森,希望他能不辱使命,做個堂堂正正的漢使。
下片抒發作者胸中的感慨。“堯之都”以下五句,以連珠式的排句噴薄而出,二十字一氣貫注,痛切呼喚千古不滅的'民族之魂。這幾句猶如奇峰拔地而起,猶如利劍猛然出鞘,慷慨激昂,使人投袂而起,充分揭示了全詞的主題。結句“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痛快淋漓地傾瀉了豪情,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此詞既批判了昏庸的朝廷,又贊許鼓勵友人的出使,還鞭撻了敵人的罪惡。
作者在表現這些復雜曲折的心情時揮灑自如,從本是有損民族尊嚴的行為中,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本是可悲可嘆的被動局面里,表現出誅滅敵人的必勝信心。詞人以議論入詞,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遠,通篇洋溢著樂觀主義的情懷和昂揚的感召力量。在陳亮的詞作中,此篇堪稱為壓卷之作。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賞析】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蘇軾賞析08-07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全文蘇軾賞析09-23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05-27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10-04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11-24
蘇軾的《水調歌頭》賞析10-17
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蘇軾《水調歌頭》賞析07-09
(熱門)蘇軾《水調歌頭》賞析05-30
蘇軾詩歌《水調歌頭》賞析08-15
[熱]蘇軾《水調歌頭》賞析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