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蜀道難》的導學案及賞析

時間:2023-04-17 03:10:58 蜀道難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蜀道難》的導學案及賞析

  引言:《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想要學好《蜀道難》這首詩,必須要制定一份學案。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蜀道難》的導學案及賞析 ,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鑒!

《蜀道難》的導學案及賞析

  【學習目標】

  1.掃除文字障礙;反復誦讀,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調。

  2.探討《蜀道難》的主旨思想及行文脈絡。

  【知識導學】

  一.作者及其作品

  李白(701-762)字 ,號 , 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 之稱。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年),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藝術特色。他兼善各體詩歌,尤以古詩為精,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家。

  二.文體知識

  樂府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治階級“觀風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

  樂府詩也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模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就屬于后者。

  三.標題補充

  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到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形容。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并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全詩以強烈的詠嘆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闔,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浪漫主義的創作特點。

  四. 背景介紹

  唐代蜀中商業經濟極為發達,入蜀的人們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之地,隨時有發生叛亂的可能。詩中強調的“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顧炎武《日知錄》中說:“李白《蜀道難》之作,當在開元、天寶間。時人共言錦城之樂,而不知畏途之險,異地之虞,即事成篇,別無寓意。”又據孟《本事詩》

  載,賀知章于天寶初年李白入京時即見此作,驚嘆之余稱李白為“謫仙”。故知其創作時間不遲于天寶三年,為“安史之亂”前的作品。詩中的“君”有人說是李白的一位好友,這以他同時期的作品《劍閣賦》和《送友人入蜀》為證(見附錄),有人說僅是一種虛擬方式,即實無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實“君”指誰并不重要,詩的寫作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錦城”的“樂”,應該“早還家”,因為這里的道路奇險無比,且隨時可能發生戰亂,足見作者英明的政治預見。

  【基礎演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魚鳧( ) 秦塞( ) 石棧( )猿猱( ) 撫膺( ) 巉巖( ) 飛湍( ) 喧豗( ) 砯崖( ) 吮血( )

  捫參( )( )崢嶸( )( ) 咨嗟( )( )

  號古木( )

  2.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西擋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B.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C.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 D.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

  ①危乎高哉 ( ) ②不與秦塞通人煙 ( )

  ③可以橫絕峨嵋巔 ( ) 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

  ⑤連峰去天不盈尺 ( ) ⑥錦城雖云樂 ( )

  (2)

  ①難于上青天 ( ) ②開國何茫然 ( ) ③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④但見悲鳥號古木( ) 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

  (3)

  ①猿猱欲度愁攀援 ( ) ②使人聽此凋朱顏 ( )

  ③砯崖轉石萬壑雷 ( ) ④側身西望長咨嗟 ( )

  4.下列詩句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B.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C.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D.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合作探究】

  1.詩中三次出現“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種反復有什么意義?

  2.文章三個自然段作者分別從哪幾個角度來寫蜀道之難的?每一個角度又分別是怎樣寫的?

  3.關于蜀道難的主旨,有人說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有人說是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你是怎樣理解的?請你結合詩句內容分析。

  【鞏固提升】

  (一)課內檢測

  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魚鳧(fú) 嚨言(lóng) 巉巖(chán) 飛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黃鵠(hú)

  C.崔嵬(wéi) 崢嶸(zhēng) 參(shēn) 萬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2.下列詞語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棧 捫參歷井 萬壑雷

  B.崢嶸崔嵬 沖波遞折 橫絕峨眉 倚缺壁

  C.飛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親弗居 縈巖巒

  D.磨牙吮血 以手撫膺 蠶叢魚鳧 仰脅息

  3.下列各句中關于通假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鶴:通“鵠”,一種健飛的大鳥。

  B.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匪:通“非”,不是。

  C.以手撫膺坐長嘆

  坐:通“座”,座位。

  D.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止:通“只”。

  4.填入下面語段中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詩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展示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由____入__ _道路上驚險綺麗的山川風光,展示了祖國壯麗河山的千姿百態,為大自然奏響了一曲_______的贊美樂章。同時以山川的險要告誡世人,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社會某些現象的_______。

  A.秦 蜀 氣勢磅礴 憂慮與關切

  B.蜀 秦 氣勢磅礴 憂傷與無賴

  C.秦 蜀 氣貫長虹 憂慮與關切

  D.蜀 秦 氣貫長虹 憂傷與無賴

  (二)課外拓展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5-6題。

  賽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②。

  ①《折柳》:即《折楊柳》,樂府曲名。多為傷春悲離之辭。

  ②樓蘭: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曾屢次派人攔殺漢使,后被大將軍霍光派人用計殺掉。

  5.《塞下曲》出于漢樂府《出塞》《入塞》等曲,為唐代新樂府題,歌辭多寫邊塞軍旅生活。作者天才豪縱,作 (體裁)亦逸氣凌云。“五月”在內地屆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這里的雪是積雪,“無花”二字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寫出邊地的苦寒。

  6.分析頷聯的表達技巧。

  7.這首詩體現了邊境將士怎樣的思想情感?

  《蜀道難》賞析

  《蜀道難》是李白詩歌中的名篇,是一首對祖國山河絕美的贊歌,是我國文學史積極浪漫主義的杰作,賞析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突破:

  首先是從主題上突破,這就是“知人論事”,了解李白的生平,要通過對李白生平得了解,知道這一篇詩歌就是以山川艱險為比興手段的揮斥幽憤之作,由此得知,詩中所寫之物并非實指而是借喻,這是一說。而名人胡震亨在《李詩通》中卻說:“白蜀人,自為蜀詠耳。言其險,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惑匪親,化為狼與豺’,風人之義遠矣。”聯系安史之亂前后蜀地戰亂頻仍的情形,可以看出詩人的用意很可能正如胡氏所云。

  其次是從寫法上來突破,李詩素有“驚天地,泣鬼神”之稱,要準備理解浪漫主義的創造方法。它側重于主觀感情的抒發,常常需要借助一些與之相適應的事物來曲盡其意。胸中有激情,筆底有波瀾,李白以豐富得想象,夸張的手法,生動的描繪,來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為了突出抒情的主體,詩人充分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上青天”來反襯上蜀道的艱難;以“六龍”“黃鶴”“猿”的不可度越來反襯蜀道的高危難行;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憤,有力的烘托了蜀道之難;“回川”之險襯托山勢的高危;“枯松”襯托絕壁之險。

【《蜀道難》的導學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蜀道難》 導學案11-10

《蜀道難》 導學案3篇11-11

李白《蜀道難》導學案(精選7篇)09-17

《雨巷》導學案及賞析04-24

《蜀道難》導學案(人教版)(通用12篇)04-21

《觀潮》導學案05-25

鄉愁導學案及答案05-28

《背影》導學案及答案05-26

杜甫《登高》導學案11-13

《蜀道難》的賞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