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經-中國人的愛情寶典

時間:2023-04-01 02:48:11 詩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中國人的愛情寶典

  《詩經》305篇中最為現代人所熟悉的一句,就是《關雎》這首詩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歷時三千年永遠美麗的情歌!任何人吟誦起這美麗的詩句都會怦然心動。不僅僅是普通人,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也非常喜歡這首詩,比如說皇太極。因為清宮戲的普及,皇太極的英明神武、戎馬天下可謂婦孺皆知了;而孝莊皇后巾幗勝須眉的氣概,更是因各種“秘史”的演繹而深得現代女性觀眾的青睞。可是孝莊并不是皇太極最愛的女人,在皇太極的宮殿里,就有一座專門為他心愛的女人修建的“關雎宮”:

詩經-中國人的愛情寶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千古絕唱觸動了皇太極的心,他要用最美的語詞來表達自己最珍貴的愛情。當“關雎宮”的牌匾懸起來的時候,后宮佳麗,或翹首以盼、或妒心暗起,她們想知道——誰,是令皇帝“輾轉反側”的女子?誰是?

  她就是宸妃,名叫海蘭珠。海蘭珠沒有絕世姿容,在成為皇太極的妃子前還曾有過婚姻。和孝莊皇后不同,她很喜歡撒嬌,只是個小女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她的道理就是她自己和她的男人,她將皇太極視為自己的男人,而不是皇帝,可能正是這一點征服了皇太極。宸妃去世時,皇太極正為滿清拓展疆土在外征戰,聽到宸妃的死訊,他悲聲痛哭,方寸大亂,立刻班師回朝。直到他去世前,仍然念念不忘他最心愛的女人——海蘭珠。這段愛情故事中最動人的就是“關雎宮”這一名稱。皇太極是馬背上的皇帝,雄韜大略,一世英雄,心中卻有這樣一個柔軟美麗的角落,當他向自己心愛的女人表白愛情時,心中蕩起的竟是兩千五百多年前《關雎》清麗明快的曲調、清純真切的詞句。今天,“關雎宮”的牌匾仍然懸掛在沈陽故宮中,言說著“愛情”兩個字帶給人的溫暖和幸福。

  ……

  相思,的確是古今中外的人們都會得的“流行感冒”,輕則幾日頭重腳輕,重則可能一命嗚呼。它既令人快樂又讓人無限痛苦,既令人沉醉,又令人身受百般折磨。這感覺,少年維特也體會過。他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女子綠蒂,滿心熱情,卻在愛情上、社會上處處碰壁。面對愛情與信念的逝去,絕望的維特選擇了自殺,拿起一支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就是18世紀德國偉大的文學家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故事梗概。維特在愛情中的相思之痛,得到了當時歐洲青年的共鳴,他們模仿維特的裝束、學著維特的腔調,甚至選擇與他一樣的不歸路——自殺。我們以此反觀《詩經》,《關雎》詩中墜入情網不能自拔的男子,沒有像維特那樣陷入精神的絕境,傷心到吐血病倒,或絕望地自殘,而是用音樂架構起一座美麗的愛情橋梁,他“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用音樂來愉悅心愛的女子。為這愛情種下了一顆充滿希望的樹種,讓我們也不由跟他一起,展望著一棵有著亭亭華蓋的愛情之樹。這就是《詩經》的妙處!《詩經》所傳達的情感從不毀傷人性,而是不斷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更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比《詩經》晚得多。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你翻開中國文學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這首詩。

  作為《詩經》305篇的第一篇,在中國歷史上,《關雎》一詩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詩經》,但做出具體評價的作品,卻只有《關雎》一篇。在《論語?八佾》篇中,孔子非常中肯地評價了《關雎》一詩,認為這首詩的風格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快樂卻不過度放縱,悲哀卻不至于毀傷性情。在孔子看來,《關雎》是表現中和之美的典范。如此說來,《關雎》之義大矣!

  我前面講了,《詩經》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本詩集。《關雎》一詩集中體現了這種爭議。這首詩的主旨思想是什么?在歷史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道學先生們認為,這首詩講的是“后妃之德”,也就是教女孩子們怎樣做個賢良淑德的女子;而性情中人卻認為這首詩是寫愛情的。同一首詩,兩種鮮明對立、沖突的解讀。很有點意思吧?這兩種相矛盾的體會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明代的大戲曲家湯顯祖,他就利用戲劇沖突的方式,把自己對《關雎》一詩的理解表現得淋漓盡致。那湯顯祖是以情解《關雎》,還是以倫理道德解《關雎》呢?且看湯顯祖的名劇《牡丹亭》:

  話說南安太守杜寶的獨生女兒杜麗娘很有才情,十六歲之前,“男女四書,她都成誦了”。杜寶望女成鳳,為了使自己的女兒成為知書達理的女中楷模,做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為她聘請了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陳最良做老師,并讓聰明伶俐的使女春香伴讀。學習,首先要選合適的教材。那么,古代社會中適合女孩子們學習的教材是什么呢?杜寶的看法代表了中國的傳統觀念,他在與陳最良老師商量杜小姐的教育問題時說:“《詩經》開首便是后妃之德,四個字兒順口,且是學生家傳,習《詩》罷。”正是想用禮儀規范束縛杜麗娘,杜寶才把《詩經》作為首選教材。這是戲里人生,更是現實的折射。《牡丹亭》開篇就引入了對《詩經》的思考。

  然而,經書苦口婆心,年輕人卻有自己的體會。陳最良教杜麗娘讀《關雎》,認為這首詩是贊美女子德行、教化社會風氣的。這種僵化的《詩經》解說讓杜麗娘難以接受。《詩經?關睢》的內容,杜麗娘本來讀得懂,她向先生求教,是希望能得到不同于以往的解讀或更深的理解,希望先生能解答自己內心的困惑,這當然也是我們的困惑——《詩經》到底是《女誡》那樣宣揚女德的德育教科書,還是表達內心真實情感的詩篇?讀了《關雎》詩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樣的句子,杜麗娘直覺地悟出,《關雎》是一支戀歌。可以說,是《關雎》一詩促動了杜麗娘愛情意識的覺醒。

  劇中的杜麗娘是個大家閨秀,從小受到嚴格的管教,甚至連家中有一座大花園都不知道。當她聽使女春香說起花園一事,便不免動了心思,雖有嚴厲的家規,但架不住春香的一力攛掇,偷偷游了花園。那盛開的百花,成對兒的鶯燕,紛至沓來,打開了這個少女的心扉,使她在長期幽閨里的積郁,一時傾泄而出:“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如此美好的春光卻無人欣賞,杜麗娘由此聯想到自己,一種自憐的情緒油然升起。在游園后的疲倦中,她昏昏睡去,夢到了書生柳夢梅,并在夢中,與他在牡丹亭畔“千般愛惜,萬種溫存”。這雖然只是夢中恩愛,卻成了杜麗娘的精神支柱。使得她相思成病。病中,她在心靈的矛盾與沖突中,終于體悟出了自己的《詩經》觀:“關了的雎鳩,尚然有洲渚之興,可以人而不如鳥乎?”“關關雎鳩”中的“關關”是鳥的叫聲。杜麗娘一定知道,但她卻把這一句詩解釋為“關了的雎鳩”,以此來比喻自己百般受拘謹的人生,不由憤慨“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人怎么還不如鳥活得自在吶?這一篇在儒家眼中傳達倫理道德的名篇,杜麗娘居然讀出了這樣的感受,這對于傳統《詩經》學來說,不能不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后來杜麗娘終于因這一夢,害相思病病死,可以說她是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關睢》詩的愛情含義,堅決地認為這首詩就是寫男女之情的。之后才演繹出了那段可以死又可以生,驚天地而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三年后,書生柳夢梅見到了杜麗娘的畫像,對畫中的女子一見鐘情。在柳夢梅真摯愛情的感召下,杜麗娘死而復生,還魂了。兩人最終結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至此,我們完全明白了湯顯祖對《關雎》一詩的看法。在這位偉大的戲劇家眼中,《關雎》就是一首情詩。可以說,是《關雎》一詩成就了一部偉大的戲劇《牡丹亭》,而《牡丹亭》的廣泛流傳,也使得《關雎》一詩的愛情主題不斷在青年男女心中凸顯出來。

  這種解讀《關雎》的方式也很合我們現代人的心意,但這里又會產生一個疑問:盡管《牡丹亭》是一部杰出的戲劇,以杜麗娘可以生也可以死的愛情來詮釋《關雎》詩的愛情意義,也是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創舉。可為什么,歷史上那么多儒家學者都認為這首詩是寫倫理道德的呢?而編選《詩經》的人,從五百多年漫長的歷史上精選出305篇詩,為什么會把《關雎》這首詩排在首篇呢?當初編纂《詩經》的人,在詩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種深意呢?這排序是隨意的嗎?肯定不是。那讓我們再回到《關雎》一詩本身。看看這首詩有什么特殊的魅力,能被排在《詩經》305篇的第一篇。

  《關雎》一詩的內容看似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里苦惱,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叫人演奏起音樂,來愉悅“淑女”,讓“淑女”快樂。詩的內容很樸素,沒有什么曲折的情節,比如家長阻攔啊、第三者插足啊;也沒有什么山盟海誓,說“海枯石爛心不變”啊、“I love you!”啊。都沒有。就是簡簡單單的一首詩。那么,《關雎》這首詩又有什么樣的特質,為什么會說她是中國重要倫理道德的典范呢?

  首先,詩中所寫的愛情不是青年男女之間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不是那種類型的,而是有節制性的愛情、符合禮儀的愛情。“君子”的相思只是獨自在那里“輾轉反側”,沒有像《西廂記》中的張生那樣爬過墻頭去與姑娘幽會;“淑女”更是典雅婉約,甚至帶著一絲神秘。從詩中,我們不知道她對這男子的追求是什么態度,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啊?甚至,連她的長相都不知道,只能從那男子“輾轉反側”的心態中,推測她是一位美女。他們的愛是很守規矩的愛。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更為社會所贊同。

  其次,詩中所寫的男女雙方身份,乃是“君子”和“淑女”。“君子”一詞是兼有社會地位和德行高尚的雙重意義,而“窈窕淑女”,也是兼備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里“君子”與“淑女”的結合,是一種愛情與美德相聯系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而這種理想的婚姻是對社會和諧、穩定有益處的。

  正因為《關雎》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家覺得這是很好的典范,可以作為青年男女修養德行的教材,起到“教化”的作用。“教化”一詞中最妙的就是“化”字,文學作品的意義,就在于情感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人的倫理道德意識的培育。這便是以《關雎》為代表的《詩經》愛情詩的文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倫理價值之所在。《關雎》這樣一篇愛情詩,居然有資格被列為《詩經》的第一篇,乃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首詩,道理就在這兒。

  妙齡女子懷春,翩翩少年鐘情,應該是人類情感中永恒的主題。由于《關雎》一詩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又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會的道德,所以后代人對之的解釋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道學家們從中看到的是倫理道德,而反抗封建禮教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著《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個人情愛的權利。譬如《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在深閨之中迷茫痛苦時,就從《關雎》一詩中,為自己的人生夢想找出了理由。經典是常在常新的,每一個時代充滿熱情來解讀這首詩的人都很多。這正是《詩經》的價值與魅力之所在,她表達了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又用文質彬彬的禮儀對之加以規范。《關雎》全詩充滿著男子的浪漫情懷,他的感情熱烈又不陷于難以自拔的痛苦呻吟。這真是我們現代人每談感情“死了都要愛”、“不求長相廝守,只求曾經擁有”,要好好反省的。

【詩經-中國人的愛情寶典】相關文章:

《詩經》中的愛情08-05

《詩經》愛情名篇解讀06-06

論《詩經》中的愛情12-09

《詩經》的愛情內涵解釋10-11

詩經描寫愛情的詩句10-28

詩經中關于愛情的詩句05-17

詩經愛情名句集綿06-17

詩經里關于愛情的句子05-26

詩經中的唯美愛情名句10-24

詩經寫愛情美好的詩詞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