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

時間:2020-09-30 10:57:55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1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大雅·抑》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

  “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周南·卷耳》又言:“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是好也。”《詩經大雅抑》。解釋成白話則是:他送我的是紅桃,我報他的是瓊琚,瓊琚哪能算報答,是求彼此永相好。這就是“投之以桃,報之瓊琚”的成語原產地。膾炙人口的《邶風·靜女》則活脫脫寫出了一對無暇情人相約城隅的情形:“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簡單說就是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

  注:

  瓊琚:精美的玉佩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2

  一、意旨遙深的詩人: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時代狀況:玄學。篡權。戰亂。黑暗。

  竹林七賢:懷縣(今屬河南省)的山濤、向秀,尉氏(屬陳留郡,今屬河南省)的阮籍、阮咸,铚(zhì)縣(今屬安徽省)的嵇康,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的劉伶,還有林沂(yí)(今屬山東省)的王戎。在“竹林七賢”中,山濤和王柔雖然很崇奉老莊的道家哲學,但也非常熱心于名位利祿,所以,他們二人的生平在“竹林七賢”中比較富貴、顯達,而不以文學著稱,也沒有留下很多好作品。

  向秀、劉伶、阮咸雖然留下一些作品,但不算很多,只有向秀的《思舊賦》、劉伶的《酒德頌》等較為著稱。

  在七賢中,真正倜儻不群,富有個性,而且在文學上有較大成就的自然就是嵇康和阮籍了。這兩個人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阮籍的風格是寓意遙深,志氣曠逸。前人評他們二人的詩說:“嵇詩清峻,軟旨遙深。”意思是說嵇康的詩清新、峻切,阮籍的詩意旨遙遠、深微,難以測知。

  如果從詩歌的藝術價值來說,嵇康的詩雖然也寫得很好,但是,寫得過于直率了,缺乏含蓄,沒有蘊藉;阮籍的詩雖有一份哀怨之意,但很有節制,很含蓄。所以阮籍的詩富于蘊藉、沉摯的意趣。因而,在竹林七賢之中,在“正始時代”的作家之中,阮籍的文學成就是第一位的。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阮瑀“工于詩文、長于書札”,詩、文和書信都寫得很好,曾擔任過曹操的記室。

  歷史上記載: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喜怒不形于色”。這是因為他所處的魏晉之交的亂世,不如此不足以遠禍全身。阮籍的性格,一方面他的生活非常放浪,秉賦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禮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他為了能夠在衰亂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內心非常有節制。阮籍的詩之所以寫的如此寓意遙深,他的為人之所以這樣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為他有兩種相反的情感的緣故。

  關于阮籍的為人,歷史上記載說,他“內心淳至,以孝稱,而疏于禮法”。雖然他外表上行為放浪,而內心卻是非常淳厚、非常篤摯的,并且以孝順著稱。有一天,阮籍正和一位朋友下棋。這時,有人把他母親死了的消息告訴他,他的朋友想要停止下棋,但他卻對下棋的朋友說,請終此局。下完這盤棋,他就放聲一慟,嘔血數斗,而且“哀毀骨立,杖而后起”。

  當時人們以吊喪為重,當中書令裴楷來吊祭阮籍母親之喪時,阮籍散發箕踞,醉而直視。既不給裴楷答禮,也不哀哭。裴楷仍然盡他的吊喪之禮。當時有人問裴楷,既然阮籍沒有給你答禮,你為什么還盡喪之禮呢?裴楷回答說,阮籍那樣的人物是在禮法以外的,他可以像他那樣行事;我們是一般的尋常人,是在禮法以內的,是應該遵守禮法的。此外,阮籍疏于禮法,他遇俗士則白眼沉默,遇知己就以青眼相對。嵇康的哥哥來見阮籍,他就以白眼相對;嵇康自己來見阮籍,就以青眼相對。

  歷史上還記載,阮籍“口不臧否人物”。當時有人故意與阮籍談話,像當年讒毀嵇康的鐘會,也非常忌恨阮籍。鐘會當時任司隸校尉,他“數以時事問之”,

  多次讓阮籍對當時正事進行評論,希望從阮籍的口中得到他對當時一些人物的批評作為把柄,然后再給阮籍加上一些罪名,而阮籍絕口不臧否人物,“皆以酣醉獲免”。(司馬昭替他的兒子司馬炎向阮籍求為婚姻,要阮籍把他的女兒嫁給司馬昭的兒子,阮籍知道司馬昭的用意之后,便常常飲酒,一醉達60天之久,使司馬昭沒有機會談及此事。)

  歷史上還記載,阮籍好讀書,愛山水,常任意出游,“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他喜歡讀書,也喜歡游山玩水。他常常任意地駕上車出游,但不按著一般人所經過的路徑走,而是任意而行,當走到途窮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慟哭著轉回來。

  歷史上海記載,阮籍有一次登上了當年劉邦與項羽作戰的廣武山,當他目睹舊時楚漢相爭的作戰遺跡時,不禁嘆息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他是在感嘆在一個衰亂的時代,沒有一個真正偉大的英雄人物能夠拯拔、能夠救濟正處于水火涂炭之中的人民。他對時代危亡的慨嘆和失望的悲哀之情,都在這兩句話中深深地表現出來。

  阮籍好老莊,然而他曾經屢次出仕,(比如他做過太尉蔣濟的掾屬,做過尚書郎,步兵校尉),是為什么呢?一方面,他有放浪不羈的一面,對當時的時代非常失望、不滿,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種委曲求全的苦心,能夠節制自己。所以,他屢次出仕又屢次辭官,正好可以看出他內心矛盾掙扎的痛苦。

  在七賢中,阮籍是內心最為矛盾、最為痛苦的一個人。因此,他常常“夜闌酒醒,難去憂畏,逶迤伴食,內慚神明。耿介與求生矛盾,曠達與良知互爭,悲涼郁結,莫可告喻。對天咄咄,發為詩文”。老莊哲學的曠達與他良知上所忍受的悲苦互爭,內心真是“悲涼郁結”,而這種痛苦又沒有一個人可以訴說,所以就把內心的零亂、悲苦用詩文表現出來。

  阮籍在政治上有雄心壯志,但他不滿司馬氏的所作所為,不愿依附司馬氏,又怕遭禍而不敢公然反對。他崇尚老莊的自然無為,蔑棄禮法;對司馬氏提倡儒家禮教的一套虛偽行徑,深為反感。他有才能,有志向,但無法施展,所看見的是恐怖的屠殺和虛偽的禮法。哀傷、苦悶、恐懼、絕望包圍了他。他寫下了五言《詠懷詩》八十二首,充分表現了他那孤獨苦悶的心情,同時隱隱約約地對時政和上流社會的丑惡現象進行了諷刺,憂生和憤世構成了他詩作的主題。他的詩語言比較質樸,不假雕飾,但因對許多丑惡現象不敢明言,隱約其辭,因此不少篇章的內容顯得深晦難曉。他的詩在展示內心世界的豐富復雜性方面,在深入表現詩人的個性方面,堪與曹植的詩比美。

  二、詠懷詩

  阮籍詠懷詩共有82首。所謂“詠懷”,就是抒寫懷抱的意思,內心之所感動的,內心之所思想的,都可以抒發出來。

  阮籍的82首詠懷詩,不是作于一個時候,而是“因物因事,情動于衷而見于吟詠。內多憂時憤激之言,而出于隱喻象征,迂回吞吐,耐人尋味”。

  前人的評價:

  鐘嶸《詩品》:“《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于風雅。”又說:“厥旨淵放,歸趣難求”。指出阮籍的詩,言語字句所寫的景物好像就在我們耳目之前一樣,而它其中所蘊含的情意,其寄托像八荒一樣的遙遠,很難搞懂他的主旨是什么。

  晉宋之交的詩人顏延年在他的《詠懷詩注》中說:“嗣宗身事亂朝,常恐罹

  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

  清代的陳沆在《阮籍詩箋(jiān)》的開頭引用顏延年上面的那些話,接著說:“今案軟公登臨廣武,嘯傲蘇門。遠跡曹爽,潔身懿、師。其詩憤懷禪代,憑吊今古。蓋仁人志士之發憤焉,豈直憂生之嗟而已哉。”陳沆說,阮籍的詩并不僅僅是顏延年所說的寫人生的憂患艱難而已,而是仁人志士的作品,具有非常深遠的含義。

  三、夜中不能寐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表面意思是說,作者半夜睡不著,做起來彈琴而已。卻蘊含著他內心的憂思煩亂,他那想要求得抒發,想要求得解脫、寄托的努力和掙扎都表現在其中了。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衿。”

  帷:帳幔、簾幕。在這指窗帷。

  鑒:照

  天上的明月照在這薄薄的窗帷之上。然而,阮籍所寫的明月照在窗帷之上,還蘊含著他此時此刻內心的一種觸發,內心的一份感動與哀傷。因為月亮這個意向,會引發詩人一份寂寞、惆悵、哀傷的感情。(舉頭望明月。“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

  清:凄清

  衿:衣服的前衿,正當胸懷的所在。

  這里是說這時又有凄清、寒冷的夜風直吹到我的衿懷之內。這種寒冷,不僅僅是身體所感受到的寒冷而已,而且是他內心之中一份寒冷的感受。

  “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

  鴻:是雁中最大的一種。這種鳥飛得很高,飛得很遠。鴻雁是常常成群結伴地飛翔,或者排成“一”字,或者排成“人”字。而有時會有一只失群的孤雁,它孤獨地一個人,所以是孤鴻。

  這一句表面上寫他耳朵聽到的孤鴻的號叫,其實是他內心的孤鴻的感覺。他說我聽到那孤鴻在悲鳴,在哀號,在什么地方哀號呢?在遼遠的曠野之上。

  朔:指北方。朔鳥,就是指北方的鳥。然而“朔”還有“寒冷”的意思。冬天的北風就是朔風,朔風就是寒風。在這里,與其把它講成北方的鳥,不如把它講作寒鳥,是寫在寒冷的冷風之中的寒鳥在悲鳴,在啼叫。在什么地方呢?在北方的樹林之中。北方的樹林是指寒冷的樹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我在這個地方走來走去,將要看見什么,能見到什么呢?明月、清風、孤鴻、朔鳥。但他說,他什么也沒看到。

  難道“明月、清風、孤鴻、朔鳥”都被阮籍一筆抹殺了嗎?不是。阮籍所說的不是這些,這些明月、清風、孤鴻、朔鳥所代表的是絕望,是幻滅,是悲哀,是寒冷,是孤獨,他要掙扎著離開它們,然而,除了它們以外,他再也找不到什么了,沒有一件事物能夠給他帶來溫暖和安慰。所以,他在徘徊與彷徨之中再也

  尋覓不到任何一件事物了。

  在魏晉如此危亡、衰亂之世,我能夠希求、盼望些什么呢?所以“憂思獨傷心”。他只有滿懷憂愁、煩亂的一份情思,自己單獨地傷心。而且,這一份傷心是無可告喻的。有誰能知道我的傷心,向誰傾訴我的傷心?

  他身仕亂朝,常恐遭禍。他不敢把自己對時代的那一種黑暗、危亡的“憤懷禪代”的感覺向人訴說。只有“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了。

  意象與抒情

  四、嘉樹下成蹊(xī)(其二)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嘉樹:是美好的樹,凡是一切美好的樹,都可以稱它是嘉樹。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有一些美好的樹,樹的下面就自然會走出路來的,這些樹就是東園的桃樹和李樹。這兩句比喻美好繁盛的時代。

  秋風吹飛藿(hu?),零落從此始。

  飛藿:“藿”是豆葉,即豆類的植物。“飛藿”是指零落的豆葉。——對比木本植物。

  沈約解釋這兩句說:“風吹飛藿之時,蓋桃李零落之日:華實既盡,柯葉又凋,無復一毫可悅。”

  這兩句是說,秋風吹在豆葉上,我們就感到萬物零落從此就開始了。比喻凋零、衰敗的時代。

  前面四句,我講的只是表面的意思。陳沆的《詩比興箋》認為這四句詩是有一種比興寓托的深意,陳沆說那是“司馬懿盡錄魏王公置于鄴。嘉樹零落,繁華憔悴,皆宗枝剪除之喻也”,意思是說這四句詩比喻曹魏的宗室之被司馬氏所剪除。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繁華:顏色美麗。

  荊:一種落葉的灌木,它的莖是叢生的,大概有四五尺高,枝干很堅勁,古人常有人以荊木做手杖用。

  堂:是一所房屋之中最中央的、最美好的、最高大的建筑。

  杞:枸杞。

  這兩句是說,人世之間本來就是如此,一些盛衰興亡的轉變都是如此:一切繁華的事物都會有一個憔悴的結果和下場。而廳堂之上就會長滿荊、杞。生——死;聚——散。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舍:舍棄

  之:代詞,指零落、憔悴而長滿荊杞的地方。

  西山:用典。是伯夷、叔齊當年隱居的地方。伯夷、叔齊是商紂時代孤竹國國君墨胎初的兩個兒子。周武王滅了商紂之后,他們“義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史記·伯夷列傳》說伯夷、叔齊臨死之前作了一首歌:

  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微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吁(xū)嗟徂(cú)兮,命之衰矣!”

  趾:山腳。

  這兩句是說,這樣一個危亡、衰亂的時代,我要趕著我的馬,鞭策著我的馬,離開這個地方,到很遠很遠的西山去。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阮籍在魏晉之交的危亂之時,他有那種委曲求全地保全的悲哀和痛苦。有的時候,之之所以肯于委曲求全,還不只是因為自己的緣故,說自己果然就貪生畏死而就委曲求全了,有時不是的,而是為了對自己的親屬、家人的一份保護愛護之意,因為有的時候會因為自己而連累整個家族。

  阮籍說,我有時想到我一身的安危都不能夠自保,何況說我還要戀念、還要保護我的妻子兒女,我如何能夠保全他們呢?像這樣的危亡之世,有一天說不定就會有殺身之禍。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凝霜:凝結的寒霜。

  被:遮蓋

  歲暮:一年最后的日子

  已:畢,完

  這兩句說,那寒冷的嚴霜整個地把郊原四野的野草都覆蓋的時候,有什么生物還能保全下去呢?一年就要過去了,那我只好說一切都完結了,什么希望都沒有了。這里表現得非常絕望,同時,也表現了他在這個危亡、衰亂之時,那一份要茍且、委曲求全地求生的矛盾和悲哀。

  其六 一日復一夕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

  每個人都是在白天黑夜的循環中度過的。在一天又一天的歲月累計中“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逐漸衰老,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因為阮籍“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所以他的人生體驗是時時刻刻焦躁不安的。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3

  阮籍《詠懷》:政治抒情組詩的出現 苦悶與曠達 淵永的滋味與隱約曲折的風格

  曹魏后期,政局混亂,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無度,又昏庸無能,司馬懿父子掌握朝政, 曹芳、弒曹髦,大肆誅殺異己。此時文人的命運與建安時大不相同。擁曹的何晏、夏侯玄 人被殺。嵇康拒絕與司馬氏合作,亦慘遭殺害。阮籍本有濟世志,但不滿于司馬氏的統治, 酣飲和故作曠達來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終。山濤本來與阮籍、嵇康等人為友。同在“竹 林七賢”之列,后來投靠司馬氏。正始十年司馬懿父子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權利后的十 年間,全國進入恐怖狀態。(只到高平陵政變十六年后,司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奪了曹 家的帝位。)

  這一時期的詩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現了危機感和幻滅感。此時的詩歌也與建安 詩壇風貌迥異,反映民生疾苦和抒發豪情壯志的作品減少了,抒寫個人憂憤的詩歌增多了, 故阮籍詩“頗多感慨之詞”(鐘嶸《詩品》)和“憂生之嗟”(李善《文選注》),嵇康詩 亦“多抒感憤”(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八)。由于正始玄風的影響,詩歌逐漸與玄 理結合,詩風由建安時的慷慨悲壯變為詞旨淵永、寄托遙深。因而正始詩歌也體現出其獨 特的藝術風貌,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說:“以時而論,則有……正始體。”注云:“魏年號,嵇、阮諸公之詩。”

  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八十二首。這些詩非一時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記錄。 這些詩抒感慨,發議論,寫理想,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對后世產生 了重大影響。

  阮籍的《詠懷詩》充滿苦悶、孤獨的情緒,其詩或者寫時光飛逝、人生無常,如: “懸車在西南,羲和將欲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為咸池暉,濛汜受其榮。” (其十八)“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或 者寫樹木花草由繁華轉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復,如:“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 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記。” (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 “清露為凝霜,華草成蒿萊。”(其五十)

  “不見日夕華,翩翩飛路旁。”(其五十三)或者寫鳥獸蟲魚對自身命運之無奈,如

  孤鳥、寒鳥、孤鴻、離獸等意象經常出現在詩中,特別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為詩 人反復歌詠的對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嘆人生的各種深創巨 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貴之難保(如其十三、其五 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由于從自然 到人事都充滿苦難,阮籍心中的苦悶難以排遣。《詠懷詩》其一說: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此末尾兩句可視為全部《詠懷詩》。清人方東樹說:“此是八十一首發端,不過總言 所以詠懷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孤 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這首詩寫獨坐無人,出門無人,登高無人,所見僅為孤鳥、離獸,棲惶無主之情溢于 紙上。在這種局面之中,詩人進而感到壯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詠懷詩》其十九以佳人喻理想,寫詩人心雖悅之而無由交接,表現了理想不能實現 的痛苦。其八十命意亦相似,只是又多了一層生命短促之悲。其七十九寫鳳凰的悲劇,鳳 凰立身高潔,志向遠大,但羽翼為秋風所傷,已無法飛翔, “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 簡直是阮籍的自況。《詠懷詩》中遷逝之悲、禍福無常之感觸目皆是,正體現了他憂憤深廣 的情懷。阮籍詩中悲哀、凄愴、涕下、咨嗟、辛酸、蹉跎、憂傷、憤懣、怨尤、悲悼等詞語 十分常見,充分反映了他極度苦悶的心情。

  面對污濁的社會與短暫的人生,阮籍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曠達,在生活中, 他做出許多驚世駭俗的事情;在詩歌中,他也為自己設計了精神的出路,這就是游仙和隱居。 阮籍的《詠懷詩》有不少篇章寫游仙和隱居,有些則是仙隱結合。他在詩中常常贊美巢由、 夷齊、邵平、四皓等隱士,而諷刺蘇秦、李斯等人因貪利祿而導致殺身之禍。

  阮籍贊美神仙隱逸,只是排遣苦悶的一種方式,他其實是頗有濟世之志的。《晉書》本 傳說他:“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 為常。”所以他在寫憤懣與出世之情的同時,也表現出對時局的關注和自己的懷抱。如《詠 懷詩》其三十一,批評曹魏政權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滅亡的命運: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歌舞 曲未終,秦兵已復來。夾林非吾有,朱官生塵埃。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

  有的詩則揭露禮法之士的虛偽,如其六十七:

  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常上 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委曲周旋儀, 姿態愁我腸。

  有的詩則抒發自己的壯志,如其三十九:

  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臨難 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垂聲謝后世, 氣節故有常。

  阮籍詩的風格隱約曲折,“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鐘嶸《詩品》),這主要是由其時代與身世決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滿于司馬氏,但身仕 亂朝,常恐遭禍,故處世極為謹慎,“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晉書·阮籍傳》)。 作詩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興、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感情、寄托懷抱。或借古諷今,或借游仙 諷刺世俗,或借寫美人香草寓寫懷抱。李善《文選注》分析這種情況說:“嗣宗身仕亂朝, 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 測。”但就詩歌精神而言,阮籍的《詠懷詩》與建安風骨仍是一脈相承的,如嚴羽《滄浪詩 話·詩評》說:“黃初以后,惟阮籍《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內骨。”

  試論阮籍的《詠懷詩》

  阮籍(嗣宗)是魏晉交替時期的著名作家,尤以其82首《詠懷詩》享盛名于中國詩壇。

  然而,也正是這些《詠懷詩》在中國的文藝批評史上引起了頗多的爭論。

  從劉勰的《文心雕龍》提出“阮旨遙深”以后,后代論者便沿著這個思路而推波助瀾。 《詩品序》稱其“厥旨淵放,歸趣難求”;李善的《文選注》有“百代之下,難以情測”

  之說;張溥則謂之“詠懷諸篇,文穩指遠”(《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愈往后, 論家便更把阮詩內容渲染為神秘莫測,進而連其表現形式也被說得神乎其神了。劉熙載甚 至說:“阮嗣宗詠懷,其旨固為淵遠,其屬辭之妙,去來無端,不可蹤跡。后來如射洪 《感遇》,太白《古風》猶瞻望弗及矣”(《藝概·詩概》)。黃節和肖滌非二先生也認 為:“后之學步邯鄲者,既未得其仿佛,而淺見寡聞之士,又以眩于故實,艱于檢討,亦 復望而生畏。于是詠懷之作,乃成千古絕響矣”。(《讀詩三札記·讀阮嗣宗詩札記》) 說阮詩遙深、隱晦是對的,但將之視作“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絕響”,則與事 實不符。

  劉勰說“阮旨遙深”是在與“何宴之徒,率多浮淺”(《文心雕龍·明詩》)相對比

  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鐘嶸曾經說過:“其源出于《小雅》,無雕蟲之功”(《詩品上》)。 這就把《詠懷詩》放進中國詩歌發展的大結構系統之中,進行縱與橫的比較研究。后人步 他們的后,只執其一端,恐怕是有違他們的初衷。

  其實,阮籍的《詠懷詩》是循著中國古典詩歌創作的發展邏輯而生長、發展的,它既 繼承了前代詩歌創作的精華,也是后輩學習的圭臬之一。在中國詩的發展史上,起著一種 承先啟后的作用。阮詩的“遙深”,是那個時代文學與哲學思潮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他在 詩歌中實踐魏晉玄學“得意忘言”之文學觀的體現。從這個思路出發,阮詩也許會不那么 “難以情測”了。

  “言不盡意”這個哲學命題,早在周朝就有了雛形。《周易·系辭》中就有,“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可見乎”的說法;《莊子·外物》曰:“荃

  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意而忘言”。魏晉時期,玄學 興起,崇尚以無為本,哲學家們展開了言、意之辯。集大成者當為王弼。他說:“然則忘 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言,而象可 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象”即物象。王弼在言和

  意之間加進了一個物象,這不僅表明思辯哲學有了新發展,即認識到表象的存在,認識到

  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是由表及里的;而且還表明“言不盡意”的哲學觀已找到了向以形象 思維為主的文學滲透的關節點,由是,“得意忘言”的文學觀的呼之欲出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得象忘言”和“得意忘言”在魏晉時代儼成時風。王弼在《論語釋疑》和《老子注》 等著作中一掃漢代經學的繁瑣考證,多用假言釋意,追求思辯的哲學境界,而不拘泥于表面 的文字。如他在解釋孔子“予欲無言”這句話時說:“欲明本,舉本統末,而示物于極者 也。”真是地地道道的得意而忘言。

  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說:“口不盡味,樂不極音,揆終始之宜,度賢愚之中,為之 檢則”。這里講的是得意而忘音。

  顧愷之在《魏晉勝流畫贊》中云:“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之趨失矣。 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對之神通也。”這實際 上道出了魏晉畫壇在創作思想上的主線條:“畫盡意在”,即王弼說的“重畫以盡情,而畫 可忘也。”

  在這樣一種推崇“得意忘言”的時風中,生機勃勃的文學怎么會無動于衷呢?四面八方 涌來的新思想的信息,必然會在對新思想最敏感的詩壇產生強烈的反應。阮籍率先表了態: “余以為形之可見,非色之美,音之可聞,非聲之善,”(《阮籍集·清思賦》)這充分表

  明了他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將追求什么,又會摒棄什么。后來劉勰將之升華為“情在詞外日 隱狀溢目前日秀”,提出了“隱秀”說,阮籍實為其開先河者也。

  阮籍的《詠懷詩》就是他實踐“得意忘言”思想的杰作。肖滌非先生說:“嗣宗詩之特 點:(一)用典變化。(二)命意委曲。(三)情感多哀樂同時而發”。(《阮步兵詠懷詩 注》)可惜肖先生將三者孤立起來,使人不得要津,倘若用“得意忘言”的創作思想來貫穿 之,就會頓時柳暗花明。因為詩中用典可收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故而是“得意忘言”最為行 之有效的手段。《詠懷詩》用典極多,往往一個典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如“高鳥翔山 崗,燕雀棲下林”(《詠懷詩》四十七)這句詩就含有兩個故事。一是《吳越春秋》中范蠡 勸文種:“高鳥已散,良弓將藏”,要他見好就收;一是《史記·陳涉世家》所錄陳勝那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千古絕嘆。兩個典故一經詮釋,言外之意頓時躍然紙上,讀者只 要忘掉文字的表面含意,順著詩句的內涵去思索,就可以品味出作者既有不安茍且,欲濟世 經國的雄心,又害怕成為被烹的“走狗”那種曲曲宛宛的真情。

  阮籍的《詠懷詩》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因此,用典時往往信手拈來,掐頭去尾,甚是 隨便。因而讀阮詩,不能僅在字面上考究,而是要在釋典上多下功夫,才能窺見作者的內心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4

  莫笑阮籍太猖狂,一字一句詠懷傷。

  人生百年幾多悲,且看阮籍筆下揮。

  凄寂深夜不能寐,彈琴無人知佳音。

  金石之交旦夕絕,山盟海誓換離悲。

  才華凋落仕不保,封妻蔭子夢化湯。

  青春易逝人易老,富貴美好不能長。

  黃金百鎰終有盡,萬事蹉跎空余恨。

  不滿布衣可終身,不懼患害逐浮云。

  日月更迭四時盡,親朋好友別離多。

  一心宏圖游四海,迷途游子不識歸。

  生活在魏晉之際的阮籍,政治的動亂鍛煉了他對世俗人生的觀察能力與思考意識。他的八十二首詠懷詩,句句凄涼悲愴,讀來讓人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悲慘凄涼,甚至會對人生產生悲觀的認識。

  第一首:凄寂深夜不能寐,彈琴無人知佳音,知己難逢,佳音難覓,人生孤苦。第二首:金石之交旦夕絕,山盟海誓換離悲,如金石一般堅固的情誼也會瞬間斷絕,回想之前的山盟海誓只能是徒增傷悲。第三首:才華凋落仕不保,封妻蔭子夢化湯,當個人的利用價值失去的時候,士人的仕途就不復存在,甚至是自身難保。第四首:青春易逝人易老,富貴美好不能長,時光易逝,青春不再, 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失去。第五首:黃金百鎰終有盡,萬事蹉跎空余恨,再多的財富也會揮霍盡,恣意浪費青春只能一事無成。第六首:不知布衣可終身,無懼患害逐浮云,無盡的欲望迫使人們追逐無限的身外之物,卻不知最終會惹禍上身。第七首:日月更迭四時盡,親朋好友別離多,聚少離多,長亭送別的離情別怨讓人傷悲。第八首:一心宏圖游四海,迷途游子不識歸,年輕氣盛時四處闖蕩,迷途難返時方感凄涼??詠懷詩八十二首,每首詩都表現出阮籍對人生悲劇的認識,時光易逝、生命短促、生離死別、知己難逢、才華易逝、仕途坎坷、迷途難返等等各種人生孤苦憤懣之事充滿阮籍的字字句句之中。詠懷詩八十二首將阮籍的人生觀完全表現出來,他看透世俗紅塵,人間百態,但他本人并非是消極的生存,他坦然面對生死與名利。“窮達自有常,得失又何求”,“貴賤在天命,窮達自有時”等等。這不是聽天由命,而是在一個動亂年代獲得一片心靈凈土的樂觀的思維方式。而詩中多次寫到登高望遠,也表現出他對遙遠的向往與希冀。人們常說阮籍嗜酒,窮途而哭,然“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逐酣飲為常”,飲酒并不是他的真正人生,他飲酒的目的只是為了避禍而已,這對于生活在魏晉時期的人來說無可厚非。

  詩人以詩言志,阮籍借詠懷詩抒發自己對世俗人生的不滿,也許阮籍的人生觀在現在看來有些悲觀,但處于魏晉玄世的他能用哲學的思維來洞察人生已是

  十分可貴,是文學史的一大進步。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5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4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46.生于優患,死于安樂。(《孟子·告于下》)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5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6

  1、賞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年輕時離開家鄉年老才回來,一口鄉音未改兩鬢已是疏落蒼白。“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并以不變的“鄉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問作好鋪墊。

  2、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我卻還沒有回家的日期,在這秋夜的巴山,大雨驟至,池中漲滿了水。前句寫你問我什么時候會回去,我卻沒有準確的時間可以告訴你,“期”字兩次出現,友人問詢歸期,促其早歸,盼歸之情十分真切;詩人回答,沒有準確日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這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歸的愁苦躍然紙上。次句寫出了極富形象性的原因:因為巴山下了大雨,這雨幾夜沒停,所以江河湖泊池塘都水滿為患了!也就是說,洪水泛濫,阻斷交通,讓人有家不得歸呀!讓想念我的你失望了!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又表現了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3、賞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什么時候我們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當”一詞表愿望,“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由當前的苦況所激發出來的對于未來歡樂的憧憬。此聯跨越上聯郁悶、孤寂之心境,而去設想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未來的樂,反襯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重聚時的樂。詩句明白如話,卻又曲折、深婉,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4、賞析“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長江邊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游子。此聯先交代握別的時間和地點,次寫彼此分別,愁上心頭的況味。地點是揚子江邊的渡口,時間是春天,正是楊柳依依的季節。在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間卻要分手,心中的離情別緒,恰好與這大好的春光形成鮮明的反差。那依依裊裊的柳絲,那蒙蒙渺渺的楊花,喚起一層層浪跡天涯,不堪羈旅的愁思。在寫景中,深寓著別情離緒,故有“楊花愁殺渡江人”。“愁殺”二字,將友人間依依惜別的思緒寫到極致。這里只寫“渡江人”,然而彼此羈旅漂泊,君愁我亦愁的內心波動,躍然紙端。

  這一聯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結合。

  5、賞析“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晚風陣陣,從驛亭里傳來幾聲笛聲,我們就要離別了,你要去瀟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長安。此聯即景生情,揚子江頭,已是愁緒萬千,離亭宴上,更是難舍難分,欲言又止。“風笛”“離亭”都具有特殊意蘊,烘托了離人的特殊心境,實在是信手拈來,妙手天成。

  6、賞析“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大地環繞護衛著都城長安,舉目望去,煙霧彌漫,怎么也看不見岷江上的五大渡口。前句寫關中地區環繞護衛著都城長安。“城闕”即城墻和宮殿,這里指當時的都城長安。“輔”即護衛,“三秦”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點出送別之地。次句寫舉目望去,煙霧彌漫,怎么也看不見巴蜀的五大渡口。“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上的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稱“五津”。

  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離開這里,自然是戀戀戀不舍。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送行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這一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其壯闊精整。

  7、賞析“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典故一(“聞笛賦”):指晉代向秀的《思舊賦》。向秀與嵇康、呂安是好友,嵇康、呂安為司馬氏殺害,向秀經過兩人舊居時,聽到鄰人吹笛子,其聲“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嘆,寫了《思舊賦》來表示對嵇康、呂安的懷念。

  典故二(“爛柯人”):據《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二童子對弈,棋還沒終局,發現手中的“柯”(斧頭的木柄)已經朽爛了。王質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一百年過去了,同時代的人都已死盡。

  在外面,我懷念老朋友的時候,只能徒然地吟誦《思舊賦》;我回到故鄉,恍如隔世,正像傳說中的爛柯人。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對被貶被害朋友的懷念,其中隱含有對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后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暗示貶謫時間的長久。兩句通過用典,表現了詩人十分復雜的心情。闊別正久,今朝歸來,人事全非,抒發了無限悵惘的心懷。舊:老朋友。

  8、賞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枯樹的前頭萬木逢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喻,詩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眼看別人紛紛志得意滿,奔赴前程。詩意固然不無惆悵,卻也頗為豁達。詩人用這樣異常達觀的態度來應對世變,勸誡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憂傷。這一聯,突然振起,一變憂傷低沉的情調,尾聯便乘勢而下,表現了詩人振作的精神。

  9、賞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鵑啼叫的季節,(我)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縣。前句兼寫時令。寫景則專取楊花,寓意為“漂泊無定“;而子規鳴叫,是用其“不如歸去”的諧音。這種寫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現出李白當時的心情:對王昌齡被貶一事的悲哀和同情。后句直書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內。兩句雖未寫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見。

  10、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給明月,隨風一直送到夜郎西。此聯意境猶為深遠。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傾訴,無人理解,只好將這種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說唯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說,只有依靠它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通過詩人的豐富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孌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被貶的朋友。

  通過詩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為動作,是此詩的一大特點。

  11、賞析“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遼闊的江南春天大地上,黃鶯歡快地歌唱,綠樹叢叢,映襯著盛開的紅花,無論是傍水的村莊,還是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描寫的江南春景,所見一覽無余,盡收眼底。這媚人的春色,鋪灑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顯出它的深邃,它的廣闊,它的無邊無際。

  12、賞析“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夜風送來陣陣稻花的清香,遠近一片蛙聲,仿佛在預告豐收在望。撲面而來的稻花香,使詞人聯想到豐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飾不住心頭的喜悅——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鳴,在他聽來,儼然是蛙兒們在“說豐年”。這里,詞人把自己的感受轉移到蛙身上,構思奇妙,話語清新,將作者的歡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織,融為一體,真是詞人的匠心獨運。

  13、賞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我不害怕飄浮的云把眼遮住,當然是因為我身處最高處。從自然角度說,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云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面在古代詩歌中,“浮云”常被用來比喻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一是來自經驗,即從書本上得到歷史經驗,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掃蕩“浮云”,就會貽誤自己的大事。這句是帶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說明王安石在后來的變法中之所以能夠抵住保守勢力的種種打擊,不是偶然的。

  14、賞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從齊到魯都可望見。首句設問,總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偉高大的山勢。作者怎樣突出其山勢的呢?他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寫泰山占地多么廣大,以致在齊、魯兩佃都可以望見泰山。作者是以距離之廣遠烘托出泰山之高峻。這既是作者的親身體驗,也是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高超詩才的體現。

  15、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頂,看到眾多的山都顯得低矮渺小。這兩句詩,是寫出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愿望。“會當”是唐人的口語,意思是“一定要”。這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16、賞析“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秋風刮過,平靜的海面頓時化作洶涌的怒濤。“洪波涌起”,大海有著掀起揭天巨浪的無窮威力,這句詩句有著明顯的旬征意義。這兩句,體物形象,場景壯大,格調激揚亢奮,表現了一世梟雄的廣大胸襟。

  17、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從大海里出來的;燦爛的銀河,仿佛也是從海里出來的!在大海的懷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寵兒而已。這四句淺顯明白,但意境闊大,氣勢豪邁。真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締造了世界萬物,生發出氣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邁氣概。所以沈德潛說:“有吞吐宇宙氣象”。此評確當,洵非過譽。

  18、賞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羈旅天涯的漫漫征途遠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綠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兩句寫旅途所見的大江兩岸景色。“青山”“綠水”互文見義。

  19、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此聯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美景中雖有缺憾,卻能表現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20、賞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此句寫被蒙蒙春雨滋潤著的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看似平淡的詩句,向人們透露了春悄悄來了的消息,小草就是春的使者。

  21、賞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此句引用典故,寫出了官軍全體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豪情。既表明了作者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的政治立場,又反映了那個動蕩時代的最強音。

  22、賞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九個名詞列出深秋的九種景物,構成一幅深秋晚景圖,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盡致。(此詩表現手法:寄情于物,被稱為“秋思之祖”)

  23、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陽”一句點出時間,并照應上文的“昏”字。“斷腸”一句直抒胸臆:游子遠離家鄉,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24、賞析“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銀河相隔,情意相通。脈脈的眼神傳達著千絲萬縷的情意,此時勝過千言萬語。“語”作動詞,意為談話。此句看上去好像有敘事意味,但仍然是緊扣織女的形象和現實的景物來描寫的,仔細玩味,又確實寫景,織女的離愁卻在這里被輕輕點染出來,可謂情景相生。

  25、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借花鳥的心驚落淚來抒發有感時的急劇變化,恨與家人分別所產生的特殊心理。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7

  0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語出《詩經·周南 ·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此以桃花的鮮艷茂盛比喻新嫁娘美麗成熟的風韻,語言質樸,但不乏流麗之態。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語出《詩經· 衛風 ·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這兩句詩從動態的角度描述了衛莊公的夫人莊姜令人消魂的風采.微笑時酒窩中貯滿了愛意,雙目流動時,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語出《詩經· 王風 ·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東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鎬京,見到宗廟破敗,黍稷離離的荒涼景象,不由得感慨萬千,詩人說,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懷憂郁,不了解他的人會以為他在尋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后一句尤為發人深省,其中既有對周幽王無道的譴責,也有對犬戎入侵的不滿。

  0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 小雅 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這幾句詩反映了守邊戰士在返回故鄉的途中所表現的凄涼之感,詩中的“楊柳”和“雨雪”已經完全人格化了,它們和作者一道擔負著人生的重壓,成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直接參與者,此中語言的清新圓潤,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晉以后詩歌的風調。

  05、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語出《詩經 鄭風 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這個時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當意中人到來時,不由得欣喜若狂.詩句風格直率,無忸怩之態,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語出《詩經 秦風 蒹葭》。

  譯:蘆荻青青,白露成霜,在這寂寞的秋日,親愛的人兒卻在水的那一邊.

  詩人以秋景作為發端,可謂道盡了人生的憂患.因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節,天人相對,不能不激起滿懷的悲緒,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普遍的悲涼感,而這幾句詩可謂其濫觴。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譯: ①[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②[琢、磨]本義指制玉器時精細加工,比喻對德行或文章修飾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報③之以瓊瑤④。 出自《詩經·衛風·木瓜》。

  ①[投]這里指贈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報]回贈。 ④[瓊瑤]美玉。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風雨如晦①,雞鳴不已②。出自《詩經·鄭風·風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10.呦呦①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出自《詩經·小雅·鹿嗚》。

  ①[呦呦(yōuyōu) ]鹿嗚聲。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11.兄弟鬩①于墻,外御其侮。 出自《詩經·小雅·棠棣》。

  譯:兄弟在家中爭吵,但對外來的入侵和侮辱卻共同抵御。①[鬩(xì)]爭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舝(轄)》。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詩經·小雅·鶴嗚》。

  譯:它鄉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戰戰兢兢,如臨①深淵,如履②薄冰。出自《詩經·小雅·小旻》。

  ①[臨]來到。 ②[履]踩,走。

  15.出自幽谷①,遷于喬木。出自《詩經.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6.靡①不有初,鮮②克③有終。 出自《詩經·大雅·蕩》。

  ①[靡]沒有誰。 ②[鮮(xiǎn)]少。 ③[克]能。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原句大意是沒有誰向善沒有一個開始,但很少能堅持到底。

  17、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侶。

  18、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你的衣領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20、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21、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2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8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夜月》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絕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鶴鵲樓》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駱賓王《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替臨安邸》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的經典名句賞析04-05

詩經愛情名句賞析03-28

詩經古詩詞名句賞析04-05

《詩經》中經典名言名句10-26

唐詩經典名句集錦05-22

唐詩經典勵志名句07-27

中國經典茶詩經典賞析08-08

《詩經》中的愛情經典名句及點評03-20

詩經的名言名句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