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墓門
《墓門》,《詩經·陳風》的一篇。全詩二章,每章六句。為先秦時代陳地漢族民歌。詩歌諷刺一個品行惡劣的統治者。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詩經:墓門,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墓門》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國人知之。
知而不已,誰昔然矣。
墓門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訊之。
訊予不顧,顛倒思予。
注釋:
1、墓:墓道之門。棘:棗樹。
2、斯:用斧頭劈開。
3、誰昔:往昔,從前。然:這樣。
4、梅:應為“棘”字。
5、訊:勸誡,規勸。
6、顛倒:指是非混淆。
譯文:
墓門有棵棗樹,拿起斧頭砍掉它。
那人不是好東西,國中人人都知道。
知道他壞不悔改,從來他就是這樣。
墓門有棵梅樹,貓頭鷹來住上邊。
那人不是好東西,作歌規勸他悔改。
規勸他也不悔改,不分是非和好歹。
賞析: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對作惡者的詛咒。詛咒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并且多半是在背地里進行,大概是迫于某種壓力或威脅。同時,事情尚處在詛咒階段時,反過來證明了還未發展到絕對不可忍受的地步。
口誅筆伐便進了一步。敢于公開站出來進行指責、聲討,表明被譴責者的惡行已使人坐不住了,不得不以某種形式來表達憤慨。即使在這時,聲討譴責依然是一種彬彬有禮地表示憤慨和不可忍受的方式。
最極端的方式是揭竿而起,用強力或暴力除掉作惡者。這是忍無可忍、迫不得已而行之,連根鏟除,意在不使作惡者再行作惡。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必采取極端的除惡方式,總是懷著某種善良的愿望進行指責、規勸、警告,“歌以訊之”。這對良心尚存的人有效,對作惡成性者則難以見效。好事不過三,壞事大概也不會過三。我們心理上的習慣,總以“三”為界,一次兩次尚可忍耐,三次四次就突破了可以忍耐的界線,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別的方式了。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作惡成性的人很難良心發現,立地成佛;你不打,他就不會收手!稗r夫和蛇”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也告訴了我們這一歷史經驗。
創作背景
《陳風·墓門》是一首諷刺、斥責品行邪惡的統治者的詩,可能出自于民間歌手。《毛詩序》指出:“《墓門》,刺陳佗也!标愘榇呵飼r代陳文公之子,文公死后,陳佗之兄桓公(名鮑)繼位。據《左傳·桓公五年》載:“陳侯鮑卒。再赴也(發了兩次訃告)。于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桓公)疾病而亂作!标愘⒃诨腹≈袣⑻用猓腹篮笏肿粤榫,陳國大亂,后來蔡國為陳國平亂,終于誅殺陳佗。據《毛詩序》,這首詩就是針對陳佗而發的。
后世影響
此詩從先秦以來就流傳甚廣,也產生了有關它的一些傳說。如《楚辭·天問》云:“何繁鳥萃棘,而負子肆情?”王逸注云:“晉大夫解居甫聘吳,過陳之墓門,見婦人負其子,欲與之淫泆,肆其情欲。婦人則引詩刺之曰:‘墓門有棘,有鸮萃止。’故曰‘繁鳥萃棘’也。言墓門有棘,雖無人,棘上猶有鸮,女(汝)獨不愧也?”又《列女傳·陳辯女傳》載:“辯女者,陳國采桑之女也。晉大夫解居甫使于宋,道過陳,遇采桑之女,止而戲之曰:‘女(汝)為我歌,我將舍女!缮V藶橹柙唬骸归T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知而不已,誰昔然矣。’大夫又曰:‘為我歌其二!唬骸归T有楳,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訊止。訊予不顧,顛倒思予!蠓蛟唬骸錁M則有,其鸮安在?’女曰:‘陳小國也,攝乎大國之間,因之以饑饉,加之以師旅,其人且亡,而況鸮乎?’大夫乃服而釋之!币陨蟽蓜t傳說情節雖有異,但由此也可看出此詩在民間甚為流行,連勞動婦女也知道引用。
【詩經:墓門】相關文章:
風雨·詩經06-10
關雎·詩經03-26
詩經:蟋蟀08-20
詩經:青蠅09-14
《詩經》:玉09-14
詩經:綿10-20
《詩經》的美食03-14
《詩經》札記06-22
詩經《風雨》05-12
詩經伐木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