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歌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10 12:33:28 曉鳳 詩歌 我要投稿

詩歌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歌吧,詩歌具有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歌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詩歌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詩歌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2.通過收集詩歌、創作詩歌、朗誦詩歌等多種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誦、創作、收集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詩歌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用妙筆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叩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詩歌,輕叩詩歌的大門。(板書課題)

  二、了解詩歌

  1.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朗讀并學習了很多詩歌,你覺得什么是詩歌?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練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

  2.詩歌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美。

  三、合作編小詩集

  1.請各組把課前編好的詩集,帶到前面展示。

  2.各組組長分別介紹。

  (1)詩集的名字、封面、目錄。(2)編排內容:收集的詩、寫的詩、與詩有關的故事或資料。

  (3)編排形式:給詩歌分類、配插圖。

  四、詩歌朗誦會

  詩歌朗誦會現在開始。希望同學們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魅力,體會詩歌的情感。

  1.課內的詩歌。

  (1)回顧《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詩三首》感受冰心對往事的懷戀,對母愛和大海的贊頌;《綠》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綠色;《白樺》體會葉賽寧對白樺的喜愛之情;《在天晴了的時候》與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組交流,讀出詩歌的韻味。

  溫馨提示:用恰當的語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表情、手勢要自然。

  (3)小組展示并評比。

  2.收集的`詩歌。

  (1)大家收集了許多優美的詩歌,請在組內朗讀。(先背或讀出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歌,再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小組討論選擇哪幾首詩歌朗誦,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能使本組的朗誦更精彩。

  (3)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它。(可以從詩人、內容、形式等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創作的詩歌。

  剛才朗誦的都是別人的詩歌,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自己也創作了詩歌,F在就是同學們大顯身手的時刻,請把你自己創作的詩歌充滿感情地誦讀給大家聽。

  學生誦讀自己的詩歌。

  小結:詩歌就在我們身邊,詩歌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聽了大家的原創詩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們班會有人成為詩人,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輕叩詩歌大門,你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在學習中獲得了關于詩歌的知識,知道了理解、欣賞詩歌的方法,還學習了一些寫詩的方法。)

  2.我們在詩的海中徜徉,我們在詩的海邊拾貝,這讓我們收獲滿滿,也叩響了詩歌的大門。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讓我們以這次綜合性學習為起點,在詩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

  六、布置作業

  1.繼續收集詩歌,并讀給家長聽。

  2.自己觀察周圍的事物,創作一首小詩。

  詩歌教學設計 2

  【活動目的】

  1、通過編詩集,培養學生編輯、合作能力,進一步感受詩歌的魅力。

  2、通過詩歌知識競賽,增強對詩歌的興趣,加強詩歌的積累和理解。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合作編本小詩集

  1、我們已經收集了許多詩作,欣賞了著名詩人的佳作,還自己動手寫了詩當了小詩人了!這么多我們喜歡的詩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就讓我們來編本詩集,把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吧!

  2、小組合作編輯:

  ⑴ 準備好選入詩集的詩,可以編入搜集到的詩或故事,也可以編入自己寫的詩,還可以是同學寫的詩。小詩集中還可以適當穿插詩歌故事或相關資料。還可以配上插圖,或者輔以書法。

 。ㄗ⒁庖龑W生要將搜集的詩歌、自己創作的詩歌、搜集的詩歌故事、詩歌資料等要分類編排、有序組合。)

 、 可以請父母、老師或同學寫序。

 、 注意封面設計的精美,詩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編排好目錄。

  3、成果展示:

 、 詩集編好了,我們來欣賞吧!小組把詩集放在展示臺上,并派代表介紹。

 、 同學們評一評,可從書寫、編排、美化等方面評。

 、 選出優秀的詩集交流,可在學校里展示,開展班與班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請家長參觀和評議。

  第二課時

  詩歌知識競賽

  一、賽前準備

  1、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組。

  2、搜集競賽題目:可以是詩句接龍、詩歌常識、詩句釋義等。

  3、出題方式:

  學生出一半的題,教師出一半的題。

  二、知識競賽

  1、必答題:

  每組5道題,每題10分。

  2、搶答題:

  共20道題,每題10分。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3、風險題:

  每組2題,分成10分、20分、30分三個分值檔,答錯扣相應分值。

  4、評出優勝組。

  三、小結

  通過這次詩歌競賽,我們無論是對詩句的積累、理解,還是在詩歌知識的積累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希望我們能繼續積累更多的詩歌。

  【點評】

  這項活動受一定的場地限制,最好能夠有搶答器之類的工具,并布置好場地,同時可邀請家長朋友參與,幫助順利完成這次活動。

  詩歌教學設計 3

  教學目的:

  1、了解詩人劉湛秋,理解詩人的愛國情感

  2、感受詩歌的節奏,理解詩歌的意象

  教學重點:

  品味詩中具有表現力的詩句,理解詩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學方法:

  朗讀想象品味創造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詢問上世紀80年代的背景,導入新課:

  記得有一個笑話,有個學生歷史考試不及格,回家后,他委屈地對父親說:老師盡考一些我出生以前的事,我怎么知道呢?同學們,你們都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那么,有誰能說說20世紀80年代的事情嗎?(要求能答出改革開放)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祖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在人生的征途上,歷經了坎坷的詩人煥發了青春,寫下了這首贊美祖國,贊美人民的詩篇。

  二、簡介寫作背景和詩人生平

  這首詩寫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人民正從噩夢中醒來,掙脫了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枷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中學時代就在《進步青年》雜志上發表過詩作。他曾當過工人、編輯、翻譯。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報刊發表過詩、散文、評論、小說及報告文學等,F為《詩刊》社副編審。

  三、反復朗讀這首詩,注意朗讀節奏,體味詩歌的音樂美。

  四、尋英咀華,品味詩中的意境美

 。1)詩人通過哪些具體的形象表現中國的土地是神奇的?

 。鞔_:詩人通過杜鵑花、三峽、神女峰、凍土層、椰子林、海浪等意象,從山川的壯麗、沃土的廣闊、文化的悠久、物產的富饒等方面來表現。)

 。2)詩歌的第二節,怎樣寫出了中國人民的美麗?

 。鞔_:先寫外貌之美、次寫性格之美,再寫思想之美,這里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美。)

  五、尋找美詞、美句,體味詩歌的人格美

  (1)如何理解黃金般的相思的含義?

 。鞔_:黃金,色彩鮮艷,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變。用黃金修飾相思情,形象地表現了華夏子孫對祖國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的含義?

 。鞔_:這里詩人將人文景觀融合到自然景觀中,躍動的歡樂、復興的契機不僅飽含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更是對充滿希望的未來的熱烈歡呼。一個偉大的轉型期的到來,中國的土地因此會更加神奇,更加美麗,更加充滿生機。)

  六、詩歌特色賞析

  1、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詩人把對中國的土地的謳歌和禮贊都具體化了;、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黃金般的相思,這樣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無當。

  2、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

  中國的土地在詩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麗,一是因為自然景觀:山川河流,土地鮮花,樹木海浪,這些景觀無不透著奇;一是因為人文景觀: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有著敦厚的性格,頑強的毅力,寬廣的心胸,解放的思想,這有機的結合,更是作者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

  七、詩歌誦讀比賽

  看誰朗讀得最好,評出今日朗讀明星

  八、仿寫訓練:

  請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為寫作對象,寫一句與例句結構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膽嘗試,定能成功。

  例句: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頑強勇敢的品質如長江一瀉千里。

  九、作業

  1、背誦《中國的土地》

  2、讀了這么美的詩歌,感受著強烈的愛國情懷,你是否也想寫幾句?那就快拿起筆寫下心中的情。題目《土地情詩》

  詩歌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垂澴嘁贿吪氖忠贿吚收b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總結: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2、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詩歌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 能流暢地背誦并能默寫。

  2. 能自如地說出詩歌的意思。

  3. 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嘗試改寫成記敘文。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并背誦。

  教學方式:

  以誦讀為主。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介紹古代詩歌的有關常識,使學生對詩歌有大致印象。

  一.從誦讀曹操的《龜雖壽》入題。

  二.一生讀,正音:碣、澹、竦、峙、瑟、詠

  三.教師范讀,字正腔圓,感情飽滿。

  四.齊讀,響亮整齊

  五.簡析:(學生討論)

  1.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想像的?

  教師明確: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觀”字統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虛寫)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無關。

  2. 說說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比較閱讀:

  請同學欣賞課件《沁園春 雪》,請同學感受兩偉偉人在詩風的相同點或異同點。學生自由暢談。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閱讀幫助同學更好地理解了當時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紡一北方,如果消滅南方割據勢力,就可以實現蕩平宇內,一統天的宏偉目標了,詩中表現出自己的偉大抱負,闊大的胸襟。自然理解了課后的研討和練習第一小題)

  次北固山下

  一.導入:如果說曹操的《觀滄!肥鞘銓憘ト说暮觊煔舛群蛡ゴ笾鞠虻拇笃敲赐鯙车摹洞伪惫躺健芬辉娭荒芩闶欠从硟号殚L的小詩。抒寫鄉愁別緒也是古代詩歌中的一大主題。

  二.感知全詩:學生大聲讀詩。

  思考:詩的四聯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之間有什么聯系?

  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同學討論明確:

  第一句(首聯),交代詩人在船上,想像到鎮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指旅途奔波之勞。

  第二句(頷聯),描寫船上所見之景。

  第三句(頸聯),即寫景又點明時令。

  第四句(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

  直接表達思鄉之情。

  四句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三.研讀賞析

  請同學閉眼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一種景象?

  (設計此題目的:培養學生抓住詩眼,評析詩人精妙的用詞。如本詩中“闊”是潮平的結果。一個“正”字寫出了當時“順風”“和風”的特點。

  第二課時

  課型:活動課《白居易眼中的西湖》討論會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抓住詩眼來賞析古詩的習慣。

  2.培養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合作、包容、傾聽等處事風格。

  一.課前安排:課前先布置學生自找資料,在語文筆記本上摘錄好

  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收集和賞析心得。

  三.課堂小結:這堂課我學會了什么。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西江月》《天凈沙 秋思》

  西江月

  導入新課:學生齊背前三首詩,鞏固已上內容。前面我們學習了有“建安風骨”的代表作《觀滄!罚肺读送鯙吃娭械牡乃监l愁緒,領略到了白居易詩中西湖的早春風光。今天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南宋愛國詞人筆下的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

  一.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1.這首詞分上下兩片,各寫了什么內容?

  2.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要求:

  1. 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詩人筆下景象,要求細致生動,可以適當發揮自己的想象來補充詩句的空間。

  2. 詩人當時的.心情怎樣,可以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閑適)

  二.研讀賞析:

  詞人為什么要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忽見”一詞有什么表達作用?

  教師明確:“蟬鳴”可見天氣酷熱,天氣變化從“明月”至“七八個星天外”,要有時間,可見夜行之長。夜行遇雨,要尋避雨之處,忽見自己所找的對象,自然就有了喜出望外之情。上片寫景烘托作者的那種閑適自在的鄉下生活。

  課堂作業:《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抒寫鄉愁的名篇,同桌試著用講故事的形式給自己的同座描繪一下。(設計意圖:本詩只用28個字,就把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愁情緒表現出來了,但文中似不見一人,讓學生閱讀品味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這詩中之景,可以讓學生同樣感受到詩歌語言的精妙)

  詩歌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能讀會寫“碣、澹、竦峙、蕭瑟”等生字詞。

  ⑵理解、積累“澹澹、竦峙、蕭瑟、聽取、別枝、若、次、以、見”等文言詞匯。

 、橇私夤糯姼梵w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五首表達的思想感情。

  ⑷準確朗讀并默寫。

  2、能力目標:

 、牌肺对娋,感悟詩歌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

 、屏私庠姼枨榫敖蝗诘奶攸c,培養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

  3、德育目標:

  反復朗讀中啟發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點】

  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本課所選的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極富藝術感染力。有的氣勢充沛,景象宏闊;有的烘托點染,形象傳神;有的以景寓情,蘊含理趣。指導學生注意節奏和韻律反復朗讀,帶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詩的內涵,品出詩的情味。

  2、聯想、想像法:

  這五首詩語言優美、精練,內涵豐富,留有極大的想像空間,鼓勵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從形神入手,領會感情。

  3、討論、點撥法:

  教師藝術地設問,點撥最能體現意境的語句或詩歌的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觀滄!罚惺茉娭醒笠缰娘枬M激,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王灣《次北固山下》敘事寫景的哲理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牧私鉅N爛文學入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展得最有成就?(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發端,優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指導學習《觀滄!

  1、解題: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善詩歌,以慷慨悲壯見稱。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竭后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會自己昂揚奮發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沒有聯系。

  2、誦讀:

  ⑴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奏:

  投影: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蕭瑟(sè)提示:詩歌節奏可以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⑵教師聲情并茂配樂范讀,通過富有魅力的節奏、韻律直觀地再現詩的音韻美。學生輕聲跟讀。

  ⑶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3、研習詩歌:

  ⑴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

  投影:

  1、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以觀滄海:以,表目的連詞。

  山島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幸甚至哉:幸,慶幸。至,極點。慶幸得很,好極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滄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古詩文中“互文見義”。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應理解為“鵲驚蟬鳴都出現于半夜明月清風的境界之中”。

 、破吩u探究,領會詩的意境美:

 、俳處熤v解: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東臨碣石,以觀滄!遍_篇點題,交待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坝^”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觀海所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展現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面對迷人的海上風光,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何等氣魄!

 、趯W生合作探究:哪些語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詩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繪制大海形象的?

  教師點撥: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叭赵轮小彼木鋵懘蠛,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一中國解除了后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了建功立業的愿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小結:“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實景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虛景以其新奇激發讀者的想像,詩人以滄海自比,表現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4、學生自由誦讀并背誦全詩。

  三、研讀《次北固山下》

  1、解題: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聞名。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次,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誦讀:

 、欧配浺,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奏。

  提示:這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平處燁I讀兩篇,學生自由誦讀。

  3、研習詩歌:

 、攀杞庠娋洌

  客路,指旅途。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行舟”相對應。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書,故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普w把握:

  問:

  ①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么要特別提到“潮平”?

  ③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①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谠谔鞂⒚魑疵髦畷r,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潮平”一語,為下句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塾捎谛履陙淼,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食他鄉,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給他傳遞家書。

 、敲滟p析: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的作用,也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愁有關!叭丈鷼堃埂薄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跟“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顯得開朗一些。

  4、學生練習背誦全詩。

  四、課堂練習

  投影:

  1、文學常識填空:

 、拧队^滄海》一詩選自,作者,字,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見稱。他與其子、合稱為“三曹”。

 、啤洞伪惫躺较隆芬辉娭小按巍币鉃椋撛娮髡邽樘拼娙恕

  2、根據課文填空:

 、湃赵轮,若出其中;,。

  ⑵江春入舊年。

 、秋L正一帆懸。

  3、下面的譯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a、日月的運轉,就像從海中升起;星漢的明亮就像從海底照耀。

 。、日月好像在海中運行,星漢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都好像出于滄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假如都能出于滄海之中。

  〖參考答案〗

  1、⑴《樂府詩集》曹操孟德東漢末年慷慨悲壯曹丕曹植

 、仆2赐鯙

  2、⑴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坪H丈鷼堃

 、浅逼絻砂堕

  3、c

  五、布置作業

  1、默寫詩歌《觀滄!泛汀洞伪惫躺较隆。

  2、誦讀其余三首詩歌,結合注釋疏通詩意。

  3、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題(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飽覽西湖早春景色,學習辛棄疾《西江月》,體會側面點染的烘托美;學習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藝術匠心。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研討與練習”題(二)中三組詩句的出處: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風吹”句寫仲春之景)

  2、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林花”句寫暮春之景)

  3、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保ā盁o意”句寫初春)

  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指名學生適當點評詩歌。

  二、研究《錢塘湖春行》

  1、解題:

  (多媒體顯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跺X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寫的。錢塘湖,即杭州西湖。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誦讀:

  ⑴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準字音、節奏,體會語言的緩急。

  提示:七言詩句的節拍有××/××/××/×,××/××/×/××。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誦讀時,每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作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

  ⑵學生自由朗讀。依據注釋疏通詩意,整體感知。

  教師點撥:全詩分兩部分,前者寫到湖邊,后者專寫湖東,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描寫的景物渾然一體,構成完整的形象。

  3、講講問問,探究詩的意境。

  問:

 、沤y讀全詩,從中歸結出詩人的游蹤。

 、莆覀冋f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恰八娉跗健睂懙氖窃鯓拥木跋螅繛槭裁凑f“云腳低”?

  ⑷“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為什么“爭暖樹”?燕子啄泥銜草、營建新巢,從中能見出什么?

 、傻谖、六句寫了什么?為什么說“亂花迷眼”?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淺草有什么用意?

 、首詈髢删涫窃鯓咏Y住全詩的?詩人最喜愛的是什么?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旁娨浴肮律剿隆逼穑浴鞍咨车獭苯K,即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圃琥L、新燕、亂花、淺草。

 、恰八娉跗皆颇_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八妗敝肝骱。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的景象!霸颇_低”指白云重疊,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腳,有下垂義。

 、日f“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還是初春季節。這里的“早”和“新”在意義上互相生發,把鶯和燕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

  ⑸第五、六句寫了花草。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行”字。草初生,故“淺”,也是早生景象;“沒蹄”,也是暗切“行”字。

 、首詈髢删渲笔阈匾,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結: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至。開頭寫“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4、學生練習背誦。

  三、研習《西江月》

  1、解題:(多媒體顯示)

  詞按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其實并無根據,但習慣如此。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讀雙調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闕、下闕)之間的聯系。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后隱居上饒帶湖期間寫的。

  2、教師領讀,學生體會輕松活潑的情調。

  3、品析探究詞作的情趣。

  問:

 、艔氖裁吹胤侥芸闯鲈~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這時是什么季節?“說豐年”的是誰?用自己的話敘述上片的。

 、葡缕婚_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兩三點雨山前”對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嗎?詞作中表現出的詞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性地表述下片。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盘鞖庥凶兓洪_始有清風、明月,后來烏云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

  從蟬鳴可見,從“說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

  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納涼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

 、七@意味著天空已布滿烏云,僅天邊尚余幾顆星。從“舊時”二字可知詞人對這條路是熟悉的。因為找到避雨的地方,表現詞人的驚喜心情。

  下片寫的是后半夜的景象:驟雨將至,詞人急忙轉過溪頭看到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邊。

  小結:凡雙調的詞,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輕松、喜悅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詞中“忽見”二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是“煉字”的匠心所在。

  4、《西江月》為了平仄的協調、押韻的方便、對偶的工整和突出某些詞語,篇中某些句子的詞序有所調動;同時,為了語句的凝練,中間也有所省略,請把它補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半夜,明月(照射)別枝,烏鵲驚(棲)(不定),清風(吹送)蟬鳴(聲)。稻花香里,(陣陣)蛙聲(連成)一片,(有如)(預)說豐年。七八顆星(掛于)天外,兩三點雨(落在)山前。(趕)路轉(到)溪頭,忽見社林邊舊時茅店。

 。、背誦詞作。

  四、指導自讀《天凈沙秋思》

  1、解題:(多媒體顯示)

  1、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散曲家。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所作雜劇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黃粱夢》等15種。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

  2、《天凈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天凈沙,是曲牌名。

  2、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并補充解釋。

  補充解釋:

 、殴诺溃腹糯ㄐ械牡缆。

  ⑵斷腸人,指長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學生默讀,根據課文展開想像,寫一般描述性文字,不要增刪,順序可調整,字數在150字左右。

  小組間交流,教師可選一、二篇當堂進行集體評議。也可拿參考例文讓學生評議。

  例文: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4、探究: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什么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層次作簡要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并歸納: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第二層次(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時間。“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系為此作鋪墊。

 。、背誦這首小令。熟背讀歌五首,依學習小組進行競賽。(提示:可從熟練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語氣節奏等方面評議優勝組)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文學常識填空:

  ⑴《錢塘湖春行》一詩選自,作者,字,晚號,唐代詩人。

 、啤段鹘隆芬辉~選自,作者,字,號,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與并稱為“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⑶《天凈沙秋思》體裁為,作者,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⑷我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常常衍生一種占據主導地位的文學體裁,請寫出不同朝代的此種文學體裁。

  漢代唐代宋代。

  元代明清。

  2、下列朗讀節奏不正確的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

 。、稻花香里/說/豐年

 。、斷腸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殘夜

  3、按原文默寫:

  ⑴《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啤短靸羯城锼肌分泄蠢照麄畫面背景的句子是。

  ⑶《錢塘湖春行》中構成對仗的詩句是。

  4、五首詩歌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請簡要說出理由。

  〖參考答案〗

  1、⑴《白氏長慶集》白居易樂天香山居士

  ⑵《稼軒長短句》辛棄疾幼安稼軒蘇軾

 、切×铖R致遠

 、荣x詩詞曲小說

  2、a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葡﹃栁飨

  ⑶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略

  六、課常小結

  隨著二十世紀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國人開起寶馬,穿起皮爾卡丹,用起摩托羅拉……西方國家的意識已從消費滲透到我們文化中,“酷”“帥”成了我們青少年的口頭語,但我們的傳統文化卻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無比燦爛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血液中的特質。經常讀讀這傳統文化中的優美詩篇,它會帶給我們無比美妙的愉悅,會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業

  1、閱讀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回答文后問題:

  ⑴填空:

  《西江月》從體裁上看是一首詞,詞因句子長短不齊又叫。這首詞用空行分為兩段,這兩段分別叫做、。詞中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時的氣象的句子是。

 、埔、二兩句中“別枝”作什么解釋?“驚”和“鳴”是否分別專寫“鵲”和“蟬”?

 、菫椤芭f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劃出正確的朗讀節奏并翻譯。

  ⑷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時天氣有什么變化?《西江月》所表達的是一種愉悅的心境,當時作者正罷職閑居,是什么使作者產生了這種心境?

  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在藝術上沒有虛詞,沒有關聯詞語,卻用了一連串的意象,疊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畫。比較閱讀白樸的《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請你從詞類使用、意象、創設的意境幾個角度,寫出兩首曲子的相同點。

  〖參考答案〗

  1、⑴長短句上闕(片)下闕(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屏硪粋樹枝;不是專寫,而是說“鵲”“蟬”都是既“驚”又“鳴”的。

  ⑶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翻譯略。

  ⑷起初月明天晴,后來烏云驟起,陣雨將至。是清新、歡躍、生機勃勃的農村風光和稻花飄香、令人喜悅的豐收景象,使辛棄疾產生了愉悅的心境。

  2、兩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詞,通過名詞疊加,把豐富的想像材料切換成一幅幅畫面,從而創造出一幅美麗的山水人物畫。(抓關鍵詞,抓大意即可)

  【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活動與探究】

  1、召開一次詩歌賞析會:

  詩歌以其豐富的內涵和藝術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創造的空間,所以對詩歌的探究是無止境的,同學們可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次上,說出自己對某首詩的最深刻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賞析能力。

  2、舉辦一次配樂詩朗誦活動,讓學生自選音樂,配樂朗誦這幾首詩,師生共同對所選音樂及朗誦水平做出評價。

  詩歌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學習本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法。

  體味詩人對自由的熱烈向往與積極奮進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大海的象征意義、揣摩詩的意境。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復雜的心緒。

  教學難點

  把握本詩的感情線索,理清結構層次。

  品味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學方法

  誦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誦,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

  問題研究法。對比較難以理解的詩句,組織學生討論研究。

  閱讀評點法。對精彩的詞句引導學生鑒賞評述。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是詩的國度,當我們徜徉在唐詩宋詞優美的詩境中時,也不妨調轉藝術的輕舟,揚起思維的雙漿,馳向外國詩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領略到另一番藝術的優美風光。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詩--《致大海》。

  二、解題

  1.作者簡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紀俄羅斯的偉大詩人。在俄羅斯文學中,他是積極浪漫主義的開創者,也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堅定地站在十二月黨人一邊,反對專制農奴制度,熱愛、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寫了不少形式多樣、題材廣泛的作品,詩體小說《歐根≈#8226;奧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對俄羅斯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被高爾基譽為“俄國文學之始祖”。

  2.背景介紹

  《致大!穼懹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創作了大量的政治詩而引起沙皇的驚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熱愛自由,不愿阿諛逢迎敖德薩總督,于1824年又被革職遣送回鄉(第二次流放)。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巖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經歷,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不禁思緒起伏,寫下了這首詩篇。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詩歌具有跳躍性,學生初讀這首詩時,一時難以把握這首詩的結構思路。教者可設計下面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去領悟思考,從而把握詩歌的思路。

  問題一:詩人面對洶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關的詩句畫出來。

  學生邊輕聲誦讀邊圈點思考,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明確: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傷痛苦(1節——7節);緬懷英雄拿破侖和偉大的詩人拜倫(8節——13節);永久懷念大海(14節——15節)。

  問題二:以上內容是通過什么線索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明確:詩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為線索來組織這些材料的。

  具體研習

  問題一:詩人為什么如此熱愛大海,大海有沒有象征意義?

  明確:因為大海有廣闊的胸懷,驚人的威力,壯麗的景色。如詩句“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漁夫們的溫順的風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護”、“但當你洶涌起來而無法控制時,/大群的船只就會被覆亡!备鼮橹匾氖谴蠛J亲杂删竦'象征。詩歌的第一句“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奔唇沂玖诉@種象征意義。

  問題二:作者對大海的禮贊反映了什么?

  明確: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的熱愛與追求。

  問題三:詩人面對大海為什么又感到悲傷痛苦?

  明確: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詩人失去自由的“苦惱心傷”。如詩句:“還因為那個隱秘的愿望而苦惱心傷!”、這里“隱秘的愿望”即第6節詩人所寫的“我曾想永遠地離開……但是我卻未能如愿以償!”詩人為未能逃脫監禁而悲傷痛苦。

  問題四:詩人由大海而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這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極力贊頌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一方面表明詩人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詩句:“正像你一樣,他威嚴、深遠而陰沉,/他像你一樣,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绷硪环矫嬉卜从沉嗽娙藢Χ私Y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如詩句“世界空虛了……大海洋呀,/你現在要把我帶到什么地方?”

 。ㄒ陨涎辛,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輕易加以否定。另外要求學生通過具體詩句來表明自己的看法,切忌架空分析。)

  欣賞品味

  欣賞品味是在對全詩理解基礎上的更高一層次的教學活動。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選擇1—2節處自認為最精彩之處進行品味,并組織學生討論評判。

  欣賞品味例一:好像是朋友的憂郁的怨訴,/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我最后一次在傾聽/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大海這一意象已滲透了詩人強烈的主觀情感。因為詩人將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個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為詩人發出“憂郁的怨訴”,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這臨別時,她又向詩人發出了“召喚的喧響”,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喚。因而詩人在第3節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現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與矢志追求。

  欣賞品味例二:我曾想永遠地離開/你這寂寞和靜止不動的海岸,/懷著狂歡之情祝賀你,/并任我的詩歌順著你的波濤奔向遠方,/但是我卻未能如愿以償!

  這里“寂寞和靜止不動的海岸”是指詩人將要離開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遠地離開”是指詩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尋求那自由的生活。進而詩人想象離開囚禁之地時的“狂歡之情”,并用“任我的詩歌順著你的波濤奔向遠方”這一形象的詩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創作,再也不必擔心遭到監禁,但是詩人的美好愿望卻未能“如愿以償”,因而詩人在詩中反復強調自己的“苦惱心傷”!

  欣賞品味例三:為自由之神所悲泣著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陰惡的天氣喧騰起來吧,激蕩起來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經將你歌唱。

  這里的“歌者”指拜倫。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為自由而戰的革命者,因而詩人對他十分崇敬,認為他雖已離開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詩人作品與精神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詩人充滿激情地呼告大海“喧騰起來吧,激蕩起來吧”,為偉大的詩人而歌唱!詩人在這里緬懷拜倫,贊美拜倫,正是贊美為自由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欣賞品味四: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巖,你的海灣,/你的閃光,你的陰影,還有絮語的波浪,/帶進森林,帶到那靜寂的荒漠之鄉。

  詩人從拿破侖與拜倫兩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別大海時,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惱心傷”,這時“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這里的“你”就是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這種理想棗峭巖,海灣,閃光,陰影,波浪,帶到“荒漠之鄉”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詩人的心靈由“大海”而得到徹底的凈化,詩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華。

  根據本課的體裁特點,主要進行誦讀訓練,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進一步體味詩人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學生劃出詩歌誦讀時的停頓與重音。

  如1段-4段朗誦時的停頓與重音: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

  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憂郁的/怨訴,

  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

  我/最后一次/在傾聽

  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時常沿著/你的岸旁,

  一個人/靜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還因為/那個隱秘的愿望/而苦惱心傷!

  我/多么熱愛/你的回音,

  熱愛你/陰沉的聲調,/你的深淵的/音響,

  還有那/黃昏時分的/寂靜,

  和那/反復無常的/激情

 。ㄒ陨嫌柧毥處煈髡b讀指導。各句中誦讀時的停頓,除語法停頓外,還有邏輯停頓,其作用是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如“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在“你”處略作停頓,突出強調了“大!。誦讀時的重音也是為了強調某種語意或突出某種感情。如“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保白杂杀挤拧彼淖种刈x,突出強調了“大!钡南笳饕饬x。)

  四、課堂小結

  欣賞詩歌,首先必須把握詩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詩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本詩中的“大!奔仁亲杂删竦南笳,也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對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把握了此點便等于掌握了解讀詩歌的鑰匙,另外要欣賞品味詩歌深刻的內涵和佳妙之處,還必須通過反復的誦讀,只有這樣涵泳咀嚼才能探微覽勝,深入佳境。

  五、布置作業

  反復誦讀《致大海》,能做到脫稿朗誦。

  誦讀普希金的《致恰阿達耶夫》,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

  詩歌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弄清中考詩歌鑒賞的考點

  2、掌握詩歌鑒賞必要的知識、方法及技巧。

  3、培養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詩歌鑒賞的方法及技巧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詩歌是我國文學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著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積淀,近幾年來各地中考題中常有詩詞賞析題出現。但在實際的考查中,詩歌鑒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學都把它視為難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卻步,今天我有幸和大家共同完成一節詩歌鑒賞課,我們將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詩歌鑒賞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二、古典詩詞的考點

  出示幻燈:

  1、品味語言,理解重點詞語、句子含義。

  2、鑒賞詩歌的表現技巧

  3、感知形象,體會意境

  4、理解內容,把握感情。

  第一關品味語言

 。ㄒ唬w會用詞的準確、精當

  1、提問方式:

  ①、這句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是那個詞?為什么?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某個字有的版本作其他字,你覺得哪個更好,為什么?

  2、判斷下列句子中哪些詞用得準確,精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3、答題套路:某字在詩中的意思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情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4、趁熱打鐵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詩歌的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哪里?

 。ǘ、句子的賞析(主旨句情感句)

  1、賞析方法

  (1)看句子是否運用了修辭或表現手法。

  (2)分析該方法的表達效果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答題套路:

  ①寫了什么內容+②運用什么方法+③表達什么情感

  3、判斷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或表現手法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白雪卻閑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趁熱打鐵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

  第二關、鑒賞表現技巧

  1、常見的表現技巧

 、偈闱榉绞剑褐笔阈匾荛g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等)

  ②表現手法:化虛為實、虛實結合、以動寫靜、以樂寫哀、對比映襯、化用典故等

 、坌揶o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偶等

  2、提問方式: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或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答題套路:首詩用了()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從而突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第三關體會意境,描述畫面

  1、詩歌“形象”的傳統含義:

  如:折柳長亭—惜別月霜—思鄉梅—堅貞蓮—高潔菊—隱逸流水落花—感時傷春浮云—游子子規—悲愁大漠孤煙羌笛—保家衛國浮萍飛蓬孤雁—漂泊無依憑欄—思念故國親人紅葉—相思等等。

  2、答題要領:

  準確把握詩中景物特點及詩人的情感并加以想象,再現詩詞優美意境,語言要生動優美,順暢。

  3、即興演練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這首詩用“草色遙看近卻無”來描寫早春,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請把該句所呈現的景象描繪出來。

  第四關概括內容,體會感情

  1、把握情感類題型的解答:

  (1)從題目入手。

 。2)從關鍵詩句入手。

  (3)從作家的相關背景入手。

 。4)從意象的象征義入手。

 。5)從詩歌的題材入手。

  2、詩歌類別

  田園詩:熱愛、向往悠閑平靜自由的生活,表達恬淡閑適的心情。

  寫景詩:描繪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贊美之情。

  送別詩:依依不舍的留戀;對友人的思念;勸勉安慰的豁達;坦陳心志的告白。

  邊塞詩: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決心;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久居邊關思念親人的憂傷、孤獨,思家。

  懷古詩:多借古諷今,憂國傷時;感慨個人遭遇,渴望建功立業;抨擊社會現實,擔憂國家民族命運,同情下層人民疾苦。

  3、趁熱打鐵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

  2、這首小令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四、實戰演練

 。ㄒ唬┐伪惫躺较峦鯙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①、找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

  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

  B、詩的頸聯寫景致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

  C、尾聯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之情。

  D、在唐朝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

 、、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認為詩中的哪一處句子最能突出地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為什么?

  (二)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頷聯運用的修辭手法,表明和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唷

  (2)頸聯巧妙借用和兩個地名,寫出了的險惡

 。3)尾聯以的抒情方式,表明了詩人的決心。

 。ㄈO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的詞語是——

  2、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異”,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了征人思鄉愛國之情。B、詞的上片中“長煙落日孤城閉”,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相似。C、詞的上片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四)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佟⒃娙擞、兩字寫出了江水浩大的氣勢,用兩字寫出江流會選激蕩之態

  ②、請借助詩中表示色彩的詞語加以想象,用簡明的語言描繪詩中的情景。

 。ㄎ澹┻^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①、詩人是通過哪一句詩將室內外景象聯系起來的?哪兩句詩最能集中表達詩人對農家生活的喜愛及主客間樸素深厚的情誼?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聯是千古名句,請自選一個角度(如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作一簡短賞析。

  (六)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佟⑦@首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

 、、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五、內容總結,溫馨提示:

  1、理解句意,揣摩內容

  2、推敲字詞,領會感情

  3、提練意境,緊扣詩意

  4、文從字順,準確簡潔

  詩歌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背誦古詩,了解農民勞作的艱辛。

  3、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萌發對農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提前通過圖片、視頻等了解水稻種植、種植過程等。

  2、物質準備:PPT圖片、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里來的嗎?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朗誦故事,理解詩歌意境。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并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三、嘗試背誦,加深理解。

  在幼兒對古詩內容及含義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看圖,嘗試背誦。

  四、交流討論,了解農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1、提問:你見過農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討論表達對農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2、小結:《憫農》這首詩歌描寫出農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詩歌教學設計 10

  一、 設計意圖:

  友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古往今來,友情曾被無數詩人謳歌,被無數常人惦念。對于每一個小學生,都有各自的友情。教師通過示范朗誦、播放歌曲、等形式引領孩子去感受詩歌的特點,再讓學生回憶珍貴的友情,并學著用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讓他們經歷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獲取美好的情感體驗,孩子一定會興趣盎然,這樣的習作課對學生而言也許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無論對習作還是個性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1、 體悟友情的珍貴,獲得積極的審美體驗,大膽地說出自己對友情的理解,樂于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2、 培養學生熱愛詩歌的情趣,體會詩歌的特點,激發想象力,學習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歌的'特點,學寫小詩。

  四、 課前準備:

  1、 班級開展以友情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

  2、 課前舉行三分鐘賽詩會,比一比誰積累的詩歌多,誰讀得好。

  3、 輕音樂

  五、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激發興趣。

  1、 從剛才的賽詩會可以看出同學們積累了許多的詩歌也很喜歡詩歌,對嗎?大家為什么那么喜歡詩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詩歌的特點:詩歌感情真實,語言簡練,讀起來瑯瑯上口等)

  2、 的確,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的起源比文字還早,差不多和語言同齡.古往今來,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作為每一個炎黃子孫,我們都應熱愛祖國輝煌燦爛的詩文化.

  (二)范文引路,感受詩韻,揣摩寫法

  1、黃老師也和大家一樣很喜歡誦讀詩歌,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請大家仔細聽。

  到遠方去,

  到遠方去,

  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

  2、看,這就是詩歌,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3、看來詩歌還挺簡單的,是不是也想寫一寫?這堂習作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寫詩歌。(板課題:學寫詩歌。)

  4、 先請同學們讀一讀老師發給大家的這兩首詩歌,看看我們在寫詩時應注意些什么?

  信

  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寫啊,

  寫許多許多的信。

  替雛鳥給媽媽寫,

  讓媽媽快回巢,

  天已近黃昏。

  替花朵給蜜蜂寫,

  請快來采蜜,

  花已姹紫嫣紅。

  替大海給小船寫,

  快去航海吧,

  海上風平浪靜。

  替云給云寫,

  愿變成綿綿春雨;

  替樹給樹寫,

  愿連成無邊的森林。

  給自己,

  我也要

  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

  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如果

  如果你是肥沃的土壤

  我就是一根無名的小草

  搖來搖去

  永遠陪伴著你

  如果你是一棵大樹

  我就是一只唱歌的小鳥

  晴也唱雨也唱

  永遠為你歌唱

  如果你是藍天

  我就是一朵潔白的云

  飄來飄去

  卻總也飄不出您的心靈廣場

  媽媽

  那就是你和我啊

  聚也微笑

  離也微笑

  5、 讀后指名回答。

  6、 請同學們再讀一讀第二首小詩,說說你喜歡哪些詩句?為什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重章疊句,有幾段的格式都是一樣的,只是變換了幾個詞語 )

  7、 集體朗讀這首詩,再來感受小作者的感情以及詩歌的特點。

  三、醞釀感情,學寫小詩,表達真情

  1、“朋友”是我們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世間的每一個人無不渴望天空般高遠、大海般深邃的友情。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的詩句可謂友情的絕唱;而現代作家王蒙則說:“友誼不用碰杯,友誼無需禮物,友誼只不過是我們不會忘記!蓖瑢W們,孤單時,你會想起朋友;煩悶時,你會想起朋友;高興時,你又會想起朋友……親愛的同學,此時此刻,你又想起了誰?想到了你們之間的什么事?讓我們靜靜地回憶。(播放輕音樂)

  2、能告訴大家剛才你想起了哪位好友嗎?想起了他的什么事?

  詩歌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學會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借助注釋自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

  4、感受詩歌表達的母愛及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表達的母愛及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贊頌母愛的詩句。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組織

  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我是來自勒流中心小學的曾老師。既然我們大家不熟悉,那我們就先來學學古人,以詩會友吧!我給大家帶來的詩是李白寫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F在輪到同學們讀出你送給大家的詩。學生背詩,F在,我們再來學學現代的歌星,以歌會友。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會唱的可以一起唱。

  教學過程

  一、歌聲激情,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1、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激發學生情感,營造學習氛圍。

  2、提問并結合板書:剛才聽到歌聲,你想到什么?(母親、母親對我的關懷、母親對我的.愛。師:有母親,我們就能獲得母愛結合板書:母愛)

  二、揭示課題,點明學習要點。

  導語:母愛無處不在,母愛無微不至。如《荔枝》這篇課文,作者從母親“讓荔枝”這一細節就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詩《游子吟》,看看詩人孟郊又是通過什么來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的,又是怎樣贊美母愛的。

  三、釋題:游子吟(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四、學生朗讀全詩、正音、指導朗讀。

  五、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現在以小組為單位,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詩的意思。

  六、學生匯報、老師訂正。

  七、圖文結合,展開想象,描述詩句體現母愛的感人的情景。

  1、導:同學們都大致理解了全詩的意思。從你們的理解當中,能不能知道: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什么情景呢?母親為即將出門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情景。

  2、(出示圖畫)導:詩人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情景,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情景描繪出來。

  八、小結、板書:在這首詩里,詩人通過描寫母親縫制衣服這一細節表現了母愛,特別是衣服上那密密的針腳,更傾注了母親濃濃的愛。)

  九、理解詩歌末兩句,體會詩人對母愛的贊頌。

  1、導入:看著年邁的母親在燈下縫制衣服的情景,沐浴著母親濃濃的愛,詩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他說出了自己的心底話。

  2、感情齊讀末兩句。

  3、分析:這兩句心底話是詩人對偉大母親、濃濃母愛的贊頌。

  寸草心小草的心意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游子的愛心慈母的恩情。(小草報答不了春天溫暖的陽光兒子的愛心報答不了母親深重的恩情)

  4、學生口頭說末兩句詩的意思。

  十、感情誦讀全詩,導:《游子吟》這首詩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熱愛之情。讓我們帶著感情誦讀全詩。

  十一、結合詩歌內容,進行拓展說話、編寫詩句練習。導:有人說,母愛是一種情感,看不到,摸不著。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原來母愛就存在于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細節當中。問:你能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小事)當中感受到母愛嗎?學生說事例(生活細節)

  小結、指導編詩:母愛真是無處不在,母愛真是無微不至,生活當中的很多細節都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現在,我們又來以詩會友,用詩歌的形式寫出我們對母愛的體會。

  出示詩節母愛是什么?母愛是兒子衣服密密的針腳。請同學們仿照編寫,編好了,以小組為單位連著讀,讓彼此感受。

  3、學生匯報讀詩。

  十二、結束語。

  請我們用心地體會母愛,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報答偉大母親的愛吧!

  詩歌教學設計 1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水,知道大自然的水無處不在。

  2、愿意欣賞并初步感受詩歌,學習念詩歌。

  3、知道水的用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傾聽錄音,激發興趣。

  1、傾聽流水聲(放錄音PPT)(問: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水)

  2、你們能說一說,你們在哪兒見過水,你還知道有什么水?

  教師小結:其實,生活中的水無處不在,你們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樣的水嗎?還有什么水是臟臟的水?什么水是甜甜的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幼兒學習詩歌。

  1、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詩歌《水》。但是在聽的時候 ,王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你在詩歌里都聽到了那些水?詩歌里是怎么說這些水的?(如:什么水,是海水?)幼兒可自由用動作表現。

  2、出示PPT,學習詩歌。

  大大的水,是海水。

  小小的水,是淚水。

  跳舞的水,是噴泉。

  靜靜的水,是湖水。

  清清的水,自來水。

  臟臟的.水,是泥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咸咸的水,是汗水。

  3、幼兒集體朗誦。(可以加上動作表現。)

  4、引導幼兒討論:

  小小的水除了淚水,還可以是什么水?臟臟的水除了有泥水,還有什么水。(雨水,污水。)

  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在詩歌中看到的和聽到的水,今天請你們把這首詩歌帶回家念給爸爸媽媽聽,看看周圍還有什么樣的水。

  三、延伸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假如沒有了水,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ㄖ参镫x不開水,金魚離不開水,引出人和動物都離不開水。)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水的用處,所以要養成愛惜水、節約水的習慣。那小朋友們平時用水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記得節約用水。

  詩歌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象。

  4.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詩的熱情,使學生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喚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征而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分析:詩歌的暗示性是一個詩歌理論問題,而學生對詩歌只有淺近的知識,也容易為文題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突破認識的難點,幫助他們理解、學會暗示這一表達技巧,汲取寶貴的藝術營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并做一個簡要的分析。(意在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輕松的回顧,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為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著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別,探究由“木葉”發展為“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特征。

  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么?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為什么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邊顯示文中所引詩句邊引導學生思考:

  引1:

  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考: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

  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考,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并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展及其關鍵之處。(為幫助學生體會,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誦。)

  明確:蕭瑟、凄涼。關鍵之處在于“木”字。

  顯示:木 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討論后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庇枞艘砸环N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眲t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

  小結: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特征。

  提問:為什么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為“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干,把“葉”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干燥,無飄零之意。

  結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干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這就是“木葉”的藝術特征。請同學們再結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四、思考同類文學現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師:詩歌的語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鑒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嘗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嘗言外意味。

  思考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特點。(顯示《一剪梅》《相見歡》兩首詞及其畫面)

  討論,結論:望月懷遠

  思考2:請根據你所熟悉的梅花詩,說說“梅”這個意象的特點。顯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討論,結論:高貴,圣潔,堅貞。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定的盛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再如毛爺爺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就境界迥異。

  五、布置作業 :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鑒賞性小論文。

  六、小結: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后,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為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的小詩人。最后,請讓我把下面這首詩獻給同學們,作為今天的結束:

  風雅頌是詩,古樂府是詩;

  三閭大夫的狂放是詩,詩仙太白的神游是詩;

  大江東去是詩,把酒臨風也是詩;

  詩,可以靜靜的坐下傾聽;也可以在微雨街頭溫柔吟唱……

  愛詩,其實是在愛著,我們的生活。

  探究活動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鑒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參讀作品:

  曹操《短歌行》,劉禹錫《石頭城》,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孟郊《古怨別》,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廊硕际,‘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焙笕耸芮澳救~”詩句的影響,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

 。1)閱讀古詩,找出一兩個常見意象。

 。2)作比較賞讀。

  (3)召開詩歌鑒賞研討會。

  參讀書目:

  《詩集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詩集。

  3.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找出一些,試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讀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參讀書目:

  王安石《梅花》,陸游《卜算子·詠梅》,毛爺爺《卜算子·詠梅》,黃蘗《上堂開示頌》,盧梅坡《雪梅》,張謂《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彥《花犯》,范成大《霜天曉角》,姜夔《暗香》《疏影》,蕭泰來《霜天曉角》,彭元遜《解佩環·尋梅不見》,黎洪《詩話一百篇·逸者之梅與志士之梅》。

  詩歌教學設計 14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而兒歌《小雨點》語言樸實、短小精悍,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以清新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小雨點落在花園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很適合中班幼兒特點。因此我嘗試運用圖譜來進行兒歌《小雨點》的教學。讓幼兒通過圖譜來輕松的理解和記住兒歌,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兒歌中所表現的意境,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文字美。并讓幼兒通過生活經驗來大膽地進行兒歌的`仿編。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張、搖、爬。

  3、體驗兒歌所帶來的和諧、美好的情境,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動準備:

  課件、與兒歌有關的可操作圖譜、小雨點圖片。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要讓你們猜一個謎語,看看誰最聰明最愛動腦筋。

  師: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幼兒動腦筋想)寶寶們真聰明,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首和雨有關的兒歌。

  2、出示小雨點圖片,引出兒歌名稱

  師:是一首什么兒歌呢?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看看圖里有什么?(小雨點)對,是小雨點,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兒歌就叫《小雨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兒歌的名字吧!

  3、觀看課件,欣賞兒歌。

  讓幼兒邊觀看課件邊欣賞兒歌。

  4、學習兒歌《小雨點》。

 。1)出示可操作性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內容及理解動詞張、搖、爬。

  師:寶寶們,剛剛聽到的兒歌里說小雨點落下來發出怎樣的聲音啊,它們都落到了哪些地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兒歌的句式進行總結并依次出示圖譜)

  師:(出示花園圖片)小雨點落到花園里,花兒樂得怎么樣?(張嘴巴)教師請幼兒把張嘴巴的花兒貼的花園圖里,并讓幼兒學學張嘴巴的動作,理解動詞“張”。(小雨點落到魚池里和田野里的教學方法跟小雨點落到花園里相同)

 。2)利用圖譜,引導幼兒完整跟讀兒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3)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兒歌。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讓幼兒利用生活經驗仿編兒歌。(附:兒歌圖譜)

  詩歌教學設計 1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2.運用語言表達對春天的感受,擴展想象。

  3.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二、活動準備

  1、配樂朗誦的磁帶,錄音機。

  2、大圖書三本。

  3、知識準備,幼兒多次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三、活動過程:

  1、我眼中的春天。

  老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幼:春天。

  老師:那你知道春天有什么嗎?

  幼:桃花,梨花,迎春花,柳樹……

  師小結.

  老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春天有紅紅的桃花,白白的梨花,黃黃的迎春花,綠綠的柳葉,在池塘里看到了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小魚也游來了,春天真美麗啊!老師把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請小朋友聽一聽,詩歌里把春天說成什么?

  2、完整欣賞詩歌《春天》,初步感受春天。

 、沤處熡斜砬榈乩收b,幼兒第一次完整欣賞。

  老師:詩歌把春天說成什么?

  幼:一本書。

  幼:“是一本會唱歌的書”(孩子們總是把就近聽到的先說出來,這是短時記憶的表現。)

  老師:“還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哪個小朋友聽清楚了?”

  幼兒沒有反應

  老師:讓我們用心仔細地聽聽。(教師再誦讀)

  幼兒這次先后回答出了:春天是彩色的、會笑的、會唱的書,但是順序還是錯亂的,于是,我就按照詩歌的順序,完整復述了一遍。

  ⑵第二遍完整欣賞。

  重點突出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逐一出示三本書。

  3、分段欣賞。

 、判蕾p第一段,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

  老師: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你在春天看到了那些彩色的東西?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依次出現畫面。

  老師:春天還有那些東西是綠色的?

  幼:小草,葉子等等。

  幼兒邊看圖書,邊欣賞第一段。

 、菩蕾p第二段,理解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

  老師: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她還是一本怎樣的書。

  幼:會笑的書。

  老師:是的,春天還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里誰笑了

  幼:小朋友,小草,小池塘……

  老師: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幼:……

  老師:小池塘為什么笑了。

  幼:小池塘游來了蝌蚪,小魚,所以笑了。

  老師: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小朋友笑了,咧開小嘴巴。

  老師:你們知道小池塘的酒窩是什么嗎?

  幼:我知道,是一圈一圈的東西。

  老師:對了,滴答滴答下春雨,小青蛙跳進水里,下魚在水里游,激起一個一個水波紋,進象小池塘的小酒窩。

  教師朗誦。

 、切蕾p第三段,理解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老師: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還是一本怎樣的書?

  幼: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老師:春天里誰在唱歌?他們是怎么唱的?

  幼:青蛙,燕子……

  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4、完整欣賞,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完整欣賞詩歌一邊。請幼兒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么?并朗誦.配樂詩朗誦,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體驗春天的美。

【詩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歌教學設計11-03

詩歌《觀滄海》教學設計05-21

詩歌教學設計(15篇)01-09

詩歌《雨巷》的教學設計04-16

詩歌教學設計(集錦15篇)01-09

詩歌教學設計(通用19篇)04-26

《鑒賞古代詩歌的意境》教學設計06-09

詩歌教學活動方案01-09

中班詩歌教學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