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詩詞欣賞

時間:2020-12-29 19:00:06 詩詞 我要投稿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詩詞欣賞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是唐代詩人韓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中通過描繪赤地千里的凄涼景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末動亂和人民陷于深重災難的現實,揭露了戰爭的罪惡,透露出人生如夢的感嘆。全詩悲憤激越,真切感人。下面是亂后春日途經野塘詩詞欣賞,快來看看吧!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詩詞欣賞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

  韓偓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裴回。

  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揚花去卻來。

  季重①舊游多喪逝,子山②新賦極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③。

  【注】①季重:三國時吳質的字,曾感傷死于瘟疫的好朋友。②子山:南北朝庾信的字,曾出使西魏,作《哀江南賦》抒發亡國之痛。③劫灰:據傳,漢武帝開掘昆明池,在池底發現許多黑灰;東漢明帝時,胡僧竺法蘭來中國,說:“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

  8、詩歌的頷聯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9、結合詩歌簡要概括詩歌表達的主題。

  參考答案

  8、以樂景寫哀情(對比、反襯)的手法。頷聯描寫了眼前野渡無人、花鳥自得的'悠然景色,而實際上是通過對環境死寂狀態的描寫,側面呈現戰亂所造成的百姓流離、人口銳減的現實;詩句并用水鳥的“飛還住”和楊花的“去卻來”表現詩人的悲怨憂慮。

  9、詩歌通過描繪赤地千里的凄涼景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末動亂和人民陷于深重災難的現實,揭露了戰爭的罪惡,透露出人生如夢的感嘆。

  試題分析

  8、一些常用的詩歌表現手法,如想象、聯想、類比、象征、烘托、對比、渲染、修辭手法、借景抒情、襯托等等。在答題時,要反復品讀詞,整體感悟詞的意境,找到一些關鍵詞來理解表現手法的運用技巧。頷聯雖是寫眼前野渡無人、花鳥自得的悠然景色,實際上卻通過環境的死寂,側面地呈現出戰亂所造成的百姓流離,人口銳減的現實。飛還住、去卻來又恰恰代表著詩人的悲怨憂慮,表現了剪不斷、理還亂,揮之不去,拂之還來的煩惱思緒。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這首詩通過描繪赤地千里的凄涼景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末動亂和人民陷于深重災難的現實,揭露了戰爭的罪惡,透露出人生如夢的感嘆。首聯是引子,觸景生情;頷聯主要表達一種情緒,創造出濃郁的悲愴氣氛。頸聯直切主題,鏤刻入骨,鮮明而深沉。尾聯寫所思所悟,言有盡而味無窮。

  創作背景

  昭宗乾寧二年(895年),邰節度使王行瑜、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等引兵人京師,殺宰相韋昭度、李溪,長安大亂。昭宗逃入南山,轉石鎮。士民數十萬人逃出城,多中暑而死,詩人亦逃出長安,次年春日寫下這首詩。

  名家點評

  清·金圣嘆《選批唐詩》卷七下:“見落梅”,言又開春也。“獨徘徊”,言一無所依,一無所事也。“飛還止”、“去又來”,雖寫水鳥楊花,然皆自比徘徊野塘,無聊無賴也。“眼看”,妙!‘‘始信”,妙!不是眼看,亦不始信,此極傷痛之聲也。

  清·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卷三二:致堯難得此沉實之作。

  作者簡介

  韓偓((842—923年),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名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在令陜西西安附近)人。龍紀元年(889年)始登進士第,一度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遺,遷左諫議大夫。后因忤觸權臣朱溫,貶濮州司馬,遂棄官南下。其間,皇帝曾兩次詔命其還朝復職,皆不應。著有《香奩集》。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詩詞欣賞】相關文章:

1.《亂后春日途經野塘》韓偓唐詩鑒賞

2.亂后春日途經野塘_韓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3.《橫塘》詩詞鑒賞

4.寒食江州滿塘驛詩詞鑒賞

5.柳永詩詞欣賞

6.赤壁杜牧詩詞欣賞

7.蘇軾詩詞名句欣賞

8.山石韓愈詩詞欣賞

9.著名思鄉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