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詞入門需要過三關

時間:2024-09-17 21:18:07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詞入門需要過三關

  詩比起任何文學樣式,形式藝術更為見重,而舊體詩與新詩之別,形式藝術是最為顯著的因素。撇開世界觀、人生觀以及素養、性格、志趣、情感種種根本性問題不說,舊體詩作者必須首先著重地掌握形式藝術,這是不言而喻的。對此歸納為過三關。

詩詞入門需要過三關

  一、語音關

  語音關。也就是格律關,包括平仄律、韻律及體式牌譜,這是舊體詩詞形式藝術的基本,以此形成詩詞外部結構---即語音流的節奏感、聲律感、平衡與參差感等等。這是創作舊體詩詞的“天下第一關”,不過此關根本就寫不出典型的舊體詩詞。這已是共識。可以說至今絕大多數寫舊體詩的人都在此關下徘徊,費盡心機。但也因此造成認識上的錯位,把它強調到絕對化的程度,以為過了這一關,詩就完成了;反之又認為不合格律就根本不是詩了,須知,詩詞也是從無格律演變為有格律的,一些非格律詩流傳下來優秀篇章也比比皆是。不錯,格律詩詞是自唐代以后逐漸成為一種“正統”文人詩詞。因這種認識造成的心態,促使許多詩人在格律面前束手束腳,皓首窮徑,浪費了不少精力,有的人到底也寫不出一首真正的好詩來。如果你偶然領悟一個絕好的句子,因為格律上的原因而放棄他,或換一個、幾個字來調整它的平仄而破壞了原意,也實在可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掙脫格律的約束(但應把握在律詩規則中最忌諱的毛病不能遷就),也不要因為遵循格律而害了詩意。因為格律是最外在的,最易被人察覺、辨別的,因此必須首先糾正上述錯位,解除學詩者的緊張、偏執心態。第一關必須過,但“第一”不是“唯一”。過了山海關,長城還有萬里長呢。

  二、語義關

  語義關。也就是文字關,咬文嚼字關。現有幾種偏向:

  1)好古、仿古,專挑古奧僻澀的古文言來用,還有人專愛堆砌僻典,一是認為這才是“主雅”,二是以此炫博。

  2)無視文法,為了湊五言七言,或遷就平仄的韻律,造句時完全不顧文法,出現我們常看到的“群遠足”、“鑒前頭”、“興戍技”、“威卻敵”等等句不通、意不明的詞句。寫舊體詩,因為格律限制,也有的是為了強化弱化表現的需要,錯列、省略、變性、假借之類的文學調整,古今難免,有時是必要的,但必須:一注意文法,二符合習慣,不可胡亂堆垛。例如,古人有“風雪夜歸人”句,原意是“風雪人夜歸”,為了押韻,才將語句倒置,但意思沒有變,大家一看就明白,也符合文法。如果為了顧忌韻腳把“楊柳”倒置為“柳楊”、黃鸝”不能顛倒為“鸝黃、把“山水”倒置為“水山”就未免有些牽強,甚至讀起來有些滑稽。

  3)陳詞濫調太多。有幾種原因,一是傳統積累豐厚,許多詞藻已達極致,許多意象已達定格,古詩讀多了的人,提起筆來,不假思索便函順筆而下了。二是約定俗成的社會滸語言的互感互侵。三是政治概念語言及其相沿成習的定格象征語言。這三種語言匯成了當代詩詞取之不盡的水庫,實在是一種災難。這也是當代詩詞精品較少、許多詩令人感到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究其根源,還是缺乏獨創、首創精神;其次是素養低,掌握詞匯少,卻又不慣于低頭從群眾中尋覓;還有就是政治上的余悸,用現成的保險、方便以及炫博等等心理障礙。這是詩人的又一大關,此關不過,哪能寫出好詩來呢?更多古詩詞內容請關注“”

  三、語氣關

  語氣關。有位學員,詩詞寫得不錯,格律固然嚴謹,并且言從意順,字字到位。據他說,每寫一首詩,都要攤牌修改,甚至廢寢忘食,還要請教別人,一字一句地推敲、錘煉。在肯定他的上口之余,總覺得有某些不足,味之再三,最后才司察到,是因為太“實”,詩中每個字,都似乎是咬著牙嘣出來的。讀去,有金石感,總體效果上卻缺乏貫通之氣勢。譬如農田,泥土太板實,莊稼長出來又瘦又硬,不神氣。他前兩關是過了,過得挺實在,卻沒有過好這第三關——語氣關!那么,此關怎么過呢?固然要首先注意詩的總體效果,立意新、深,結構順、達,不要停留在講究格律和咬文嚼字上;同時,更要注意語言的氣勢通。怎么能貫通?大而言之,要注意語言的個性化、生活化、大眾化,提倡戛戛乎獨造,自然便有了神彩。小而言之,就是要注意實字虛字的合理化安排。板實的泥土要摻水摻沙才透氣;景物密集的畫面,要留出虛白以相補相生,太實太密的詩句,也要加上些虛字來傳神,來氣勢化。在這方面,口語是詩人鍛造語氣的重要借鑑與源泉。這樣,才算走完了長城。

  每位詩人,都起碼要具有“過三關”的決心、勇氣和本領。寫每一首詩,都要拿出“過三關”的魄力和耐力。如果詩人們都能以“過三關”的姿態投入創作,以鍛煉能力,積累經驗,我們詩壇的態勢必然會改觀,我們必然會看到像長城那樣的龍虎之姿、蜿蜒之勢的妙篇佳作,風起云蔚于我們的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