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時間:2024-05-17 22:56:31 詩詞 我要投稿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詩詞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是我們文學精髓所在,同學們對于必背古詩詞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

  1.長歌行(節(jié)錄)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1.青青:植物生長得旺盛時顏色。2.晞(xī):曬干。3.陽春:暖和的春天。4.德澤:恩惠。5.秋節(jié):秋季。6.焜(kūn)黃:枯黃色。7.華: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譯]

  河水滔滔流向東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壯年華不努力有所作為,待到年紀老時,就是懊悔悲傷也沒有用。

  [賞析]

  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采用賦、比、興、互文、反復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

  “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陽光,這是一副多么生機盎然的圖畫。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大自然賜與人間春光和恩澤。詩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紙背,隨即又抒發(fā)了悲壯的情緒。“哀”字既是對蕭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對惋惜心情的表達。接著聯(lián)想到百川歸海、一去不回,并以此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全詩從青葵起興,聯(lián)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fā)努力的結(jié)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行》屬漢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兩首中的第一首。“長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余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tǒng),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復吟誦。

  2.七步詩

  曹植(三國·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釋]

  1.釜(fǔ):古代的一種鍋。

  2.煎:煎熬,隱喻迫害。

  [簡析]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時間內(nèi)做一首詩,做不成就殺頭。結(jié)果曹植應聲詠出這首《七步詩》。詩人以箕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殘酷迫害。

  前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寫出“萁”“豆”的尖銳矛盾,及豆萁對豆子的殘酷迫害。最后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畫龍點睛提示詩歌主題。“同根”一語雙關(guān),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長起來的,實際上是說自己與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責問曹丕為什么要對同胞兄弟逼迫得這樣急。

  這首詩的比喻十分貼切,淺顯生動。雖然詩歌本身是否真為曹植所作,還難以確定,但這首詩反映曹魏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確實是一首好詩。

  3.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2.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北部。

  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4.蒼蒼:青色。

  [簡析]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后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里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現(xiàn)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diào)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shù)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shù)效果就很好。

  4.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注釋]

  1.詠:用詩、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

  2.項:頸的后部。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簡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tài),寫得極為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tài)。“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tài),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tài)。“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xiàn)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被稱為“初唐四杰”。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代他寫《討武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yè)兵敗后,駱賓王下落不明,有被殺、自殺、逃匿不知所終等傳說。

  5.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釋]

  1.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2.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3.衰:疏落。

  4.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相見,即看見我;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簡析]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縣)人。

  這首詩寫自己回到久別家鄉(xiāng)時的喜悅與感慨,寫得生動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點明是回鄉(xiāng)之作,“少小離家”與“老大回”句中自對,突出了詩人離鄉(xiāng)之久,回鄉(xiāng)之晚,概括地寫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

  次句“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承接上句,寫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長的歲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顏,然而鄉(xiāng)音仍然不改。詩人以不改的鄉(xiāng)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抒發(fā)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彌篤的鄉(xiāng)土之情。

  三、四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寫兒童問話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面。由于久客他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孩子都不認識他,把他當作遠方來的客人,圍上來有禮貌地加以詢問。“笑問客從何處來”一句極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兒童天真活潑的神態(tài)及詩人微微感到驚訝之后不覺有些好笑的感情變化,便會浮現(xiàn)在讀者眼前。

  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年逾八十告老還鄉(xiāng)時,玄宗皇帝親自作詩送別,還將鏡湖賜給他,太子和百官為他餞別,可以說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tài),只是刻劃一個久客回鄉(xiāng)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這一點與史籍記載賀知章一生曠達豪邁、不慕榮利是一致的。

  6.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絲絳:絲線編成的帶子。這里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

  [簡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tài)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gòu)成一個設(shè)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

  7.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注釋]

  1.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6.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7.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diào)子,埋怨楊柳不發(fā)、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guān)外啊!

  [簡析]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后遷居絳州(今山西絳縣)。唐代詩人。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chǎn)生的地名為曲調(diào)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diào),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diào)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diào)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diào)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guān)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tǒng),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8.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簡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云海蒼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后令人振奮。

  后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shù),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lián)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兩句也如此,構(gòu)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黃河中的一個小崗上,后被洪水沖沒。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名)下瞰大河。”可見沖沒是宋以后的事了。

  9.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注釋]

  1.春曉:春天的早晨。

  2.曉:天亮。

  3.不覺曉:不知不覺地天亮了。

  4.聞:聽。

  5.聞啼鳥:聽見鳥叫。

  [簡析]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唐代詩人。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覺曉”,第一字就點明季節(jié),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此句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處處聞啼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shù)恼{(diào)整。這兩句是說:春天來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覺天已大亮。一覺醒來,只聽見處處有鳥兒在歌唱。第三、四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然后聯(lián)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惜春也是愛春,喜悅是全詩的基調(diào)。

  本詩寫春景,不是寫所見,而是寫所聞及所想。詩人把自己的聽覺感受寫出來,然后由讀者體味、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意境。構(gòu)思巧妙,很有情趣。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注釋]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

  [簡析]

  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增添了憂愁。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野曠天低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lǐng)略到。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xiàn)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據(jù)說有一次,他到長安參加文人詩會。他即席賦詩,寫出了“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葉間)兩句好詩。大家都十分嘆服,擱筆不繼續(xù)賦詩了。

  11.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注釋]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臥:躺。

  [簡析]

  這是盛唐邊塞詩中的一篇名作。這首詩以豪放的風格寫了征戍戰(zhàn)士飲酒作樂的情景,具有濃郁的邊塞軍營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釀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種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麗的彩筆描繪出豪華的場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飲琵琶馬上催”,正要開懷暢飲,忽然,錚錚琮琮的琵琶聲從馬上傳來。琵琶是西域盛行的樂器,詩人用來渲染西域色彩。“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是催飲,有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解釋為急促彈奏之意。從全詩風格來看,還是以催飲為宜。

  三四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是在酣醉時的勸酒詞,是說,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有什么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戰(zhàn)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這兩句歷來頗多分歧,有的認為是極為悲痛之詞,有的認為是略帶悲涼之意,但從盛唐時期將士們的豪情及全詩的風格來看,似不宜有憂傷情緒的。

  12.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zhàn)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

  5.胡馬:指侵擾內(nèi)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古代常憑借它來抵御匈奴的南侵。

  [簡析]

  王昌齡(約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唐代詩人。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guān)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guān)。這里是秦、漢、關(guān)、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詩人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nèi)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zhèn)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zhèn)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zhàn),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jié)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13.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舊題,多寫軍隊務(wù)旅征戰(zhàn)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這里選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長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

  3.孤城:指玉門關(guān),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這句詞序倒裝,意思是“遙望孤城玉門關(guān)”。

  4.穿:磨破。金甲:戰(zhàn)衣,是金屬制成的盔甲。

  5.破樓蘭:借指徹底消滅敵人。樓蘭:漢時對西域鄯善的稱呼,詩中泛指當時侵擾西北邊區(qū)的敵人。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云,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guān)。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賞析】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guān)東西相距數(shù)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xiàn),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xiāng)。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guān)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xiāng)該是玉門關(guān)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guān)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qū)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shè)想成次第展現(xiàn)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guān)。這幅集中了東西數(shù)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典型環(huán)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guān)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zhàn)爭的態(tài)勢有關(guān)。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jié)度使的任務(wù)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zhèn)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qū),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zhàn)的場所;而“玉門關(guān)”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xiàn)青海與玉關(guān)。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guān)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wù)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的景象:“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zhàn)斗之艱苦,戰(zhàn)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zhuǎn)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zhàn)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zhàn)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chǔ)上所發(fā)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yōu)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zhàn)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huán)境描寫。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xiàn)。(劉學鍇)

  14.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fā)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并寫下這首詩。“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保涞囊褂辏咸系慕鳎B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后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里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并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托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nèi)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15.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釋]

  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軍時在山上扎營,立木為區(qū)落,叫柴;別墅有籬落的,也叫柴。

  2.空:詩中為空寂、幽靜之意。

  3.但:只。

  4.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日光。

  [簡析]

  這首詩是王維后期山水詩的代表作《輞川集》中的一首。詩中描繪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陽返照下的幽靜景色。

  首句“空山不見人”直接描寫空山的寂寥靜謐。山之所以“空”,是因為杳無人跡。“不見人”三字,將“空”具體化。次句“但聞人語響”,以局部的有聲反襯整體的寂靜。通常情況下,山中盡管無人,但不會無聲。“但聞”二字將瑟瑟風聲、潺潺水聲、唧唧蟲聲、啾啾鳥聲統(tǒng)統(tǒng)排除開,只聽見偶爾傳來的幾聲“人語響”。表面上看,這幾聲“人語響”似乎打破了寂靜,其實,一陣人語響過以后,空山又回到了萬籟俱寂的境界之中。

  三、四兩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用夕陽返照來反襯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說,要描寫幽暗的境界應回避光亮,詩人卻偏偏寫“返景入深林”。猛一看,這一抹微弱的斜暉似乎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了一絲光亮,其實恰恰相反。當“返景”的余暉透過斑駁的樹影照在青苔上時,那一小塊光亮與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況且,那“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余暉轉(zhuǎn)瞬逝去之后,接踵而來的便是更漫長的幽暗。

  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酬張少府》)。《輞川集》中的作品,大多著力描寫自然景色的靜美境界,前人認為這些詩不談禪機而深得禪理,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絕。這反映了王維晚年對現(xiàn)實冷漠的消極思想,但這些詩“詩中有畫”的表現(xiàn)手法卻具有不朽的美學價值。

  16.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注釋]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長嘯:撮口出聲叫嘯。嘯聲清越而舒長,所以叫長嘯。

  [今譯]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邊彈著琴一邊又長嘯。

  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

  皎潔的月亮從空中映照。

  [解說]

  這首詩同樣表現(xiàn)了一種清靜安詳?shù)木辰纭G皟删鋵懺娙霜氉砸蝗俗谟纳蠲艿闹窳种校贿厪椫傧遥贿呌职l(fā)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4.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濕。

  7.客舍:旅店。

  8.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賞析】

  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tǒng)轄西域地區(qū)而設(shè)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朝雨”在這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而現(xiàn)在,朝雨乍停,天氣清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guān)合送別。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而呈現(xiàn)出黯然銷魂的情調(diào)。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總之,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gòu)成了一幅色調(diào)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調(diào)。“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shè)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jié)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guān),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象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鏡頭。宴席已經(jīng)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jīng)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jīng)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guān)”。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guān),和它北面的玉門關(guān)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nèi)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盛,內(nèi)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guān)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guān)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nèi)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guān)”,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jīng)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對于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之感,又何嘗只屬于行者呢?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xiàn)無言相對的沉默,“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此刻豐富復雜感情的方式。詩人沒有說出的比已經(jīng)說出的要豐富得多。總之,三四兩句所剪取的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shù)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1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xiāng)蒲州。

  4.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

  5.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

  9.茱萸(zhūy):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jié)人們插戴茱萸,據(jù)說可以避邪。

  【譯文】

  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外鄉(xiāng)客,每逢佳節(jié)到來就不禁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個人。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這首詩抒發(fā)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適逢佳節(jié)對故鄉(xiāng)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們的心聲,引起人們的共鳴。全詩樸素無華,蘊藉深厚,用詞精練,曲折有致,堪稱千古絕唱。

  19.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diào)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20.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注釋]

  1.靜夜思: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懷疑,以為。

  3.舉頭:抬頭。

  [簡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quán)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xiāng)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xiāng)的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chǎn)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xiāng)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xiāng)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jié)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xiāng)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后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則是通過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深化思鄉(xiāng)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zhuǎn)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xiāng)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xiāng)”的結(jié)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xiāng)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nèi)容實在太豐富了。

  這首五言絕句從“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詩人的內(nèi)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鄉(xiāng)圖。詩歌的語言清新樸素,明白如話;表達上隨口吟出,一氣呵成。但構(gòu)思上卻是曲折深細的。詩歌的內(nèi)容容易理解,但詩意卻體味不盡。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nèi)編》)。這首《靜夜思》可以說是李白詩歌的“自然”和“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藝術(shù)特色的極好說明。

  21.古朗月行(節(jié)選)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注釋]

  瑤臺:假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今譯]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解說]

  《古朗月行》是樂府古題,這里只節(jié)選了詩的前四句。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xiàn)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詩人以“白玉盤”和“瑤臺鏡”作比,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嘆的稚氣。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兒童的天真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四句詩,恰似一首完美的絕句,語言質(zhì)樸,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22.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23.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jié)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tài)。“將欲”,正是小舟待發(fā)之時;“忽聞”,說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shè)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xiàn)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么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于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diào)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shù)摹?/p>

  24.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原名昭亭山,風景幽靜秀麗。山上舊有敬亭,為南齊謝眺吟詠處。

  2.閑:安靜。

  [簡析]

  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經(jīng)過了長達十年的漫游,來到宣城時所寫。在長期的飄泊生活中,他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的滋味,增添了孤獨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游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nèi)心情感的詩。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狀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獨之感。天上眾多的鳥兒高飛遠去,無影無蹤了;連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駐片刻,獨自遠遠地飄走了,山中顯得格外幽靜。在詩人看來,世間萬物都厭棄他,離他而去。“盡”“孤”“獨”“閑”等詞,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的孤獨感。這正是封建社會中許許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云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兩不厭”,表現(xiàn)了詩人與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著太少,而是一種“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驕傲與滿足。

  2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6.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7.盡:消失。

  8.唯見:只見。

  9.天際:天邊。

  [簡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guān)系。“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jié)。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lián)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么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diào)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余音裊裊。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tài)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shù)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

  26.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1.白帝:四川省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處長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縣,處長江中游。  3.啼:叫。

  [簡析]

  這是一首傳誦千古的七言絕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寫下了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愉悅的心情。

  “朝辭白帝彩云間”,首句寫詩人的回想,點出開船的時間是早晨,地點是白帝城。“彩云間”是寫白帝城的高。彩云繚繞與詩人遇赦的喜悅之情十分和諧。 “千里江陵一日還”,次句寫詩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達。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了長江一瀉千里之勢,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繪輕舟快駛的情形。“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猿猴的叫聲還沒停止,可那輕快的小船已經(jīng)駛過了千山萬嶺。這兩句詩人先寫猿聲,繼寫輕舟,用一個“已”字把“啼不住”和“過萬重山”聯(lián)結(jié)起來,借猿聲回響襯托輕舟的快捷,這種修辭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詩人急欲東歸的心情,洋溢于詩的明快的節(jié)奏之中。

  全詩寫景抒情,寫的是輕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輕快愉悅之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7.秋浦歌

  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注釋]

  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時作的組詩,共十七首,這是第十五首。

  2.緣:因為。

  3.個:這樣。

  4.秋霜:指白發(fā)。

  [簡析]

  這首詩采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發(fā)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張,似乎不近情理,一個人七尺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發(fā),根本不可能。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才豁然明白,因為愁思像這樣長。“緣”,因為;“個長”,這么長。白發(fā)因愁而生,因愁而長。這三千丈的白發(fā),是內(nèi)心愁緒的象征。詩中有形的白發(fā)被無形的愁緒所替換,于是這三千丈的白發(fā)很自然地被理解為藝術(shù)的夸張。

  后兩句“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是說:照著清亮的銅鏡,看到自己蕭蕭白發(fā),簡直沒法知道自己的頭發(fā)怎么會變得這樣的白。通過向自己的提問,進一步加強對“愁”字的刻畫,抒寫了詩人愁腸百結(jié)難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發(fā),具有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政治腐敗,詩人對整個局勢深感憂慮。此時,李白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理想不能實現(xiàn),反而受到壓抑和排擠。這怎不使詩人愁生白發(fā),鬢染秋霜呢?

  28.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賞析】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shè)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于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guān)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zhuǎn)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xiàn)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盤渦轂轉(zhuǎn)”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xiàn)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chǎn)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tài)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于看見了你。

  由于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2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釋]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jù)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復。

  2.劍外:劍門關(guān)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3.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隨便卷起。

  5.白日:白天。縱酒:縱情喝酒。

  6.青春:綠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峽:當在嘉陵江上游。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8.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

  [解說]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lǐng)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過著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詩下自注:“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xiàn)了捷報的突然。“劍外”乃詩人所在之地,“薊北”乃安史叛軍的老巢,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艱苦備嘗,想回故鄉(xiāng)而不可能,就由于“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真如春雷乍響,山洪突發(fā),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濤翻浪涌。“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個浪頭。

  “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xiàn)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xiàn)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fā)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xiàn)。“薊北”已收,戰(zhàn)亂將息,乾坤瘡痍、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個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來的重重苦難是怎樣熬過來的,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于象惡夢一般過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轉(zhuǎn)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lián)以轉(zhuǎn)作承,落腳于“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xù)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guān)系。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么,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么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zhuǎn)來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一聯(lián),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首”,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xiàn)。這句寫“狂”態(tài),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jīng)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xiāng)”。想到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lián)寫“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狂想鼓翼而飛,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xiāng)。驚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連天高潮,全詩也至此結(jié)束。這一聯(lián),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nèi)對),又前后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tài)與兩“峽”兩“陽”的重復,文勢、音調(diào),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xiàn)了想象的飛馳。試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xiàn)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這首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余各句,都是抒發(fā)忽聞勝利消息之后的驚喜之情。萬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引王嗣奭的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后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贊其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也”(浦起龍《讀杜心解》)。

  30.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注釋]

  1.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2.西嶺:指岷山。

  3.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4.泊:停靠。

  [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zhuǎn)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xiàn),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鑒賞03-06

韓翃《寒食》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02-20

必背古詩詞05-23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02-19

小學生必背的古詩詞04-24

有關(guān)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江畔獨步尋花08-26

北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03-28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名句05-14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集錦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