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詩詞的婉約詞風的形成
在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女性作家中,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著“千古第一才女”、“婉約之宗”之譽。李清照的婉約之風的形成,與她豐富跌宕的人生際遇是分不開的,她把女性獨特的柔美溫婉和她飽受磨難的一生融合在一起,形成其獨特的婉約詞風。
一.良好的出身――幸福的少女時期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世家。其父親李格非,是北宋“后四學士”之一,學士淵博,家中藏書豐富。其母親王氏,是狀元的孫女,知書達理、善文通音律。良好的家庭環境,特別是來自于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便工于詩詞,這為其后期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未完全被封建社會所束縛、相對自由的少女時期,被記錄在李清照早期清新空靈的創作中。
例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正是16歲的少女時期,清純可愛的李清照用她還未被憂愁侵染的雙眼,感受著大自然的絕妙景色,即使惜春也不傷春,此時的創作洋溢著青春與美好。
二.跌宕的人生――國難家愁帶來的婉約詞風
1.婚后的甜美與憂愁
從安逸美好和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甜美幸福和琴棋書畫的新婚時期過渡到丈夫外出后的離愁以及丈夫納妾對李清照婚姻帶來的打擊,從“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到“惜別傷離方寸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詞風從輕快甜美,到委婉曲折、纏綿惆悵。這個時期,典型的代表作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丈夫趙明誠遠赴外地,李清照的詞句也不再輕快,充滿著離別的愁思。
2.喪夫之痛、亡國之恨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家中房屋以及屋內所存古玩書畫全被焚毀。1129年,在李清照45歲時,丈夫趙明誠病死。此時,國家破滅、家中敗落再加上失去丈夫,接踵不斷的痛苦和磨難折磨著孤苦飄零的李清照,國家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這個曾經幸福無比的女人承受著難以負荷的悲切。從詩情畫意到顛沛流離,從家族盛世到孤苦破敗,安定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美滿的婚姻隨著國家的破敗而破碎,無依無靠無權無貴的她只能用創作來表達自己無限的愁思。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七組疊詞,動態的展現出此時精神恍惚的李清照凄苦難耐,本是借酒消愁,聽到深秋的寂寞中傳來大雁的哀鳴,想到曾與亡夫趙明誠一起設想用大雁傳書,如今大雁還在,而趙明誠卻不在了,黃昏點點滴滴的細雨更加重了此時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思念之情。
53歲時,李清照寫下了沉重的《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用優美的語言抒寫著內心的悲痛,對生命流逝的惋惜,對生活磨難的嘆息。在封建社會中,這個曾經生活在書香門第、享受安逸生活的女人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又要經歷喪失親人、家族、國家的磨難,甚至在經歷這些磨難的同時,還承受著被誣陷、入牢獄的多重痛苦,這樣的境遇,不得不讓李清照的創作中充滿著愁緒與嘆息。那溫婉的一句“怎一個愁字了得”含蓄而真切的嘆息了李清照的一生。
三.結語
良好的家庭背景,隨著國家衰敗而跌宕的一生,讓這個才華橫溢、精通音律而又善作書畫的女人終其一生都沉浸在悲苦之情中。可以說,是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封建社會中開明的父母、曾經充滿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國家衰敗后家破人亡和顛沛流離的晚年,造就了女詞人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李清照詩詞的婉約詞風的形成】相關文章:
李清照的婉約詞集錦09-02
李清照詩詞的婉約之美08-17
李清照的婉約含蓄抒情詞06-15
李清照前后期詩詞詞風對比05-13
李清照,婉約的“女漢子”03-20
李清照詞風的變化11-10
淺析婉約派代表李清照的詩詞人生04-24
精選婉約詩詞09-24
歸來堂,李清照婉約風姿08-05
歸來堂-李清照婉約風姿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