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牛散文
小時候,家里養牛。養牛,不是為了出售賣錢,而是為了耕田。家里田多,沒有牛這些田是不可能翻完的。農村的耕牛就是主要勞動力,是不能隨便外借的,借的人也不好意思,所以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牛,或一戶一牛,或兩三戶一牛。
養牛,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牛。很小的時候,那時還沒上學,爺爺就帶我到天井山去看牛,這是難得的爺爺和我之間的尚有的。爺爺在我印象中,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也很少帶我們玩,我們幾兄弟都不記得爺爺和我們的故事,全只有奶奶和我們的親密。那時還是集體,六十歲以上老人就分配看牛,爺爺就看著生產隊的幾頭牛,好像有五六頭。
我們早上出發,我也手里拿一根鞭子,替爺爺趕牛,哪一只牛不走在隊伍里,我就去在牛的屁股后面一鞭子。現在想來,當時我們農村娃膽子真大,現在我兒子十多歲了,每次看到牛,都只能遠遠的看著,不敢近身,牛被趕到天井山下水庫附近,才到達目的地。我就在山上瘋玩,爺爺坐在樹蔭下乘涼,牛兒的吃著草,是一幅非常的油畫。中午我們在三舅姥爺家吃飯,別的事都不記得了。
接下來的故事可能發生在剛剛分田到戶,大姐和隊里的春丫頭,大蘭子她們帶著我到季個門豬場附近放牛。她們將牛放在山上,任由牛自由的吃草,她們幾個就在一邊采豬菜,我就幫她們看牛,不讓牛跑了或是害了人家的禾。有時怕牛找不到好草,負責人的看牛人會主動幫牛找,或是看到別處有一叢茂盛的草,就扯下來送到牛的嘴巴跟前讓牛吃。大姐她們采豬草時,扯了一把牛最愛吃的嫩草,要我送給牛吃。
我將草送到大牯牛時,它頭都不抬起來看一下,撲哧撲哧的只顧埋頭狠吃草,我就提醒它我給你送草來了,它還是不理我。我將草丟到它頭旁邊,它都不理,只當沒看見,我急了,就撿起草送到它嘴邊。哪知大牯牛突然眼一瞪,頭一歪,猛的一下撞向我,我騰云駕霧般的不知怎么就掉進了兩三米遠的渠道里。渠道有一米多深,幸好里面沒有水,長了很厚的雜草,我在里面“哇”的一聲大哭嚇壞了大姐。
大姐她們丟下豬草籃子跑過來,又沒見我人,嚇得大姐魂飛魄散的喊我的名字,直到發現我在渠道里,才急忙將我拉上來。大姐她們將我渾身上下檢查一遍,看我是否受傷,確良寸衫我背部被牛角撕開尺來長的兩條口子,除此外,沒有看到明傷。大姐反復問我是否哪里痛,在我一再說沒有哪里不舒服后大姐才放心,她們幾個看到我的囧樣又哈哈大笑起來。大姐將我送回家,遭到母親的一頓斥罵,從此母親在不讓大姐帶我看牛了,說這個丫頭玩心大,不放心,大姐其實還高興些,沒有我累贅在旁邊,她們可以沒有負擔的玩耍。
再后來,我們大了,看牛就成了我的主要工作,我成了家里專職的放牛娃。看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是我們小時候最最不愿意做又偏偏做的最多的事。在平原地區,牛可以放,在我們那里,牛只能看。一個人牽著牛在田埂上,眼睛要盯著牛嘴,稍不注意,牛就將田里的稻禾吃一兜,又不注意,牛又吃一兜。如一條田埂上稻子連續被牛吃了幾兜,每天傍晚農人都要到田埂上去檢查,被發現后是要追責的,第二天要找你算賬,并且以后他家田埂上你看牛是不能去了。
所以我們看牛是格外的小心,不敢稍微分神,以免牛吃別人的稻子。牛爺很乖,它在邊吃草邊不時用牛眼睛觀察你,只要你稍不注意,它嘴一歪,就吃了一兜禾,隨之我就“啪”的一聲一鞭子過去。牛也覺得做了錯事,默默的讓你打一下,自顧吃它的草。有的人家怕牛吃他家的禾,將田埂休得很窄,讓牛通不過,但往往這樣的田埂上草很茂盛,有的看牛的人偏偏要將牛牽過去看,結果將那家田埂踩塌,第二天又可看農人和看牛人相罵,甚至打架的事都可能發生。有時兩個看牛人碰到了一起,遠遠的就問你家的牛是牯牛還是沙牛,如兩牛都是牯牛,則要遠遠的分開,以防打架。這樣在夏天秋天的田野上,零星的帶著斗笠或打著遮陽傘的看牛人,便成了鄉間的一道風景。
看牛看久了,站的腰酸背痛,看的兩眼發黑,是非常辛苦的,于是我們就常常偷懶,將牛放進港坡下面不管,只在坡上遠遠的看著,可坐可躺,只牛不上岸就不會害人。這個時候是我們最輕松的時候,躺在港邊的草地上,望著蔚藍的天空中飄過的白云,將它想象成各種動物形態,幻想各種有趣的故事;或是哼歌,將所有能唱的歌反反復復的唱,以牛繩做麥克風,自娛自樂;或是品嘗地上的`各種野草,摘酸酸子吃,這些是當時放牛唯一的樂趣!或是將牛牽到后山,將牛系在艾蒿上,自己和幾個放牛娃一起玩各種游戲,過十幾分鐘去瞧一下,給牛換個地方。但如牛繩脫套跑了,害了人家的禾或菜園,別人上門告狀了,我們是要挨打的。
我們挨了打,第二天就將牛系在后山書上用艾蒿抽打一頓解恨。但無論是港里還是山里,由于找懶辦法的人較多,牛吃的多,已經沒有什么草了,地皮都快啃光,牛吃一天都吃不飽,所以是不能天天將牛放在這兩個地方的。牛有沒有吃飽,就看牛肚,牛的后腹部與牛屁股之間,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凹陷的地方,我們叫它牛肚,左邊的是草肚,裝草的,右邊的是水肚,裝水的。
左邊的凹變的差不多平了,就說牛吃飽了,右邊的凹式無論如何都填不平的。我每次看牛回家的標準就是要將牛的草肚填平,但我無論怎么努力,好像總有那么一點欠缺。有次我看牛回來走季方心家的田埂上,方心在田里扯草,他看到牛的肚子快平了,就拿我開心:“小文啦,你不把你家的牛看的脹死了,脹死了你爹沒牛耕田找你的。我知道他逗我玩,自顧牽牛走了,但我想牛應該是吃飽了。”現在想來,看牛留給我的精神財富就是責任感和耐心,確實一點沒錯的。
晚稻收割后,天氣漸漸變冷,地上的草漸漸枯萎,牛也就不再看了,牛開始吃枯草。早稻的稻秸農人都將捆成一捆一捆的,一層一層的做成一個草垛,草垛像一間房子,大人說是防雨。這是牛的秋冬糧食,是不能馬虎的。秋冬季節,每天早晚給一捆給牛,牛就關在牛屋里安詳的度過漫長的冬天。但有幾件事是每天都要做得,一是早晚要將牛牽出來屙屎屙尿喝水,有的還要將牛趕進積肥池屙屎;二要將牛屋里的牛糞清理,衛生打掃干凈。第二年春天來了,春種完后,就開始看牛了。
春種和雙搶是牛最幸苦的時候,養牛千日,用牛一時。牛開始耕田耙田,成為田里勞作的主力軍。尤其是雙搶時節,牛可以說沒日沒夜的勞動,一頭牛往往負責四五十畝田的耕作任務,在十天半月的時間里就要完成,還要拉石磙攆谷子拉車等。這時的牛呀,沒有半點怨恨之情,全力配合主人的口令,進行各種勞作,有時動作慢了,主人還揮鞭打向牛的屁股。我記得我家的沙牛剛成年,力氣不是很足,有時拉不動犁耙,爹在后舞動鞭子,使勁的吆喝,牛直著脖子,身體前傾的樣子永遠定格在我記憶的深處。
85年我家做老房子時,爹用牛去拉樹,滿滿的一車樹,在8隊的高坡上牛怎么也拉不上來,天又下起了雨,我們在后面推,牛在前面拉,車子總是不得動,爹一鞭一鞭的揮向牛,最后牛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無論怎樣打都不起來了。我和哥哭著說:“爹,牛已經沒力氣了,讓它休息會兒。”爹沒法,只好到別人家去求助,借別人的牛過來,兩條牛一起才將車拉過來。事情已過去快三十年,想起來我心里還有愧疚感,對不住我家的老牛。
現在農村大都實現了機械耕田,牛也越來越少了,關于人與牛的故事和,也會隨著時間的流失也會越來越少吧!
【人與牛散文】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散文讀書筆記09-10
張愛玲寫人散文11-30
滄海與秋水散文12-06
落葉與情緒散文02-24
屈原與離騷散文09-28
親情與責任的散文02-14
與心靈的對話散文11-05
《前世與今生》林清玄散文08-02
我與季羨林的散文09-29
屈原與離騷唯美散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