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飄香散文
每年歲末年冬,家鄉新鮮茶油的香味,從榨油坊到廚房、餐桌,處處飄溢。年后,游子把它們帶到四面八方,于是茶油的香味就飄溢到四面八方了。
查《百度百科》知道:油茶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具有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等特點,是優質食用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茶籽粕、茶籽殼都有廣泛用途。
總之,油茶一身都是寶。
然而在老家,多數人們只是知道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冬季一個重要的農事,是全年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霜降來臨,就到了家鄉農民采油茶的時候。
準確地說,人們把霜降前一天定為油茶開始采摘的日子。我的家鄉葛源鎮霜降前一天采油茶的盛況,足可與上海人元宵逛廟會,廣州人看花市媲美,家家戶戶傾巢出動,不過前者為充滿閑情逸致的休閑,后者為喜悅而又辛苦的勞作。這天村莊、街上幾乎一天見不到什么人影,聽不到什么人聲,只為人都往山上去采油茶了。老人,只要走路的腳步還沒有蹣跚,手和肩還有把力氣,小孩,只要能走穩山路,拎得起個小籃子,他們都會二話不說,去幫大人摘茶子。老人,可以此證明自己未老;小孩,更可炫耀自己已經長大,又能隨父母一起去較遠的山地“踏秋”,來到野外呼吸清新的空氣,追逐翻飛的蝴蝶,采摘不知名的野花和紅通的晶瑩剔透了的山楂、山棗等等,或還可走在狹窄陡峭的山路上冒一冒險,這一切都使他們把這一天當作一年中難得的節日。
家鄉人把油茶開始采摘定在霜降前一天,是因為采油茶收獲油茶與收獲水稻不同,水稻雖然也要趕時間,尤其是夏季為趕農時要搶收搶種,但因插秧早晚有別,稻種有異,水質,光照不同,所以總不能定在一時,而油茶采摘卻必須定在霜降頭一天,是因為摘早了,果實不成熟,出油率不高,有“早一天摘,少出一滴油”之說;采晚了,又會從樹上掉落,增加了采集的難度。
霜降這天,人們照例都起得很早,三四點鐘就有人出發,到了五六點鐘都已上了山,趁著初冬蒙蒙的亮光開摘了。家鄉的.地形是個大盆地,四周的連綿的山半坡上,大多種著油茶樹。勤勞的戶主平時鏟山,砍挖掉一些野生的灌木、荊棘、雜草等。沒有料理過的山,這天早已是雜草叢生,荊棘密布,難以下腳了。只好帶上砍柴的刀,摘到哪里,就砍到哪里,從草莽中劈開一條臨時的路。鐵芒箕長得異常猖獗,處處萌生,就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有一尺來高,本是農戶燒木柴時點燃的好引媒,現在燒木柴的人少,都改為燒煤氣或煤球了。平時沒砍,摘茶子時砍不完,腳踩進去,淹沒了膝蓋。有荊棘不經意地掛在你衣褲上或戳進皮膚,真讓人感到舉步維艱了。其實鏟過的山,不但采摘起來方便得多,而且可以增加油茶樹對陽光與養料的吸收,結果率往往成倍增加。許多人沒砍,只能靠天吃油,產量較低。有人承包幾塊油茶山,開墾、施肥、修剪、補種一番,收入頗為可觀。現在這種粗放經營的背后,有著極大的開發潛力。油茶墾復不失為農民增收的一條簡便易行的方法。
油茶一年一熟,但采摘時,是花果同樹的,這不能不說是比較特殊的情況。果實農歷九月左右成熟,花期也在差不多時候,只不過根據時令的早晚,有的年份采茶子時是花滿枝頭,有時是枝頭頂著花蕾,它的花比觀賞茶花稍小、單瓣,潔白的瓣,金黃的蕊,在綠油油的葉子陪襯下顯得很精神。常常在花蕊中,由露水和花粉形成甜的像糖水一樣的蜜,還帶些清香,孩提時我們折斷鐵芒箕桿,抽去中間的芯,做成空心管去吸這甜水,真是一種獨特有趣的體驗。
采摘的時候,每人帶個籃子或腰間圍個布兜,雙手不停地摘下往里放。樹一般兩米高,伸手都可摘到,有樹齡長的,大概可長到三米左右高,就需要爬樹或帶個小鉤才能摘到。勞動過程很單調,據上一輩人講,他們年青時有人邊采茶邊唱著山歌,可使單調的乏味的時光變得浪漫鮮活。現在這種古風難覓,倒可聽到年青人的流行歌和小學生的校園歌謠,打破山野寧靜與乏味勞動帶來的沉悶。漸漸兜滿了裝進編織袋,搬下山路用板車、摩托車、三輪車等拉回家,多的就用拖拉機運,比以前用籮筐裝著挑容易多了。要知道剛摘下的茶子是很重的,籮滿滿一擔足有二百來斤。
采油茶,是收獲的喜悅,是辛苦勞動的體驗,也是近距離認識自然的好機會。
油茶采回來后,稍經晾曬,茶殼裂開,鄉親們剝出油茶子,曬干后挑去榨油,那時,家鄉葛源鎮十幾個油廠同時開工,與是茶油開始滿鎮飄香了。
【茶油飄香散文】相關文章:
果味飄香的秋季手抄報10-27
飄香四溢的端午手抄報10-25
端午粽葉飄香的日子手抄報10-29
季羨林散文欣賞之漫談散文01-30
黑與白散文08-21
心境散文03-26
《莊子》散文11-26
散文:父愛03-03
雨天_散文03-02
等你散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