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通用1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1
幼兒園時,愛看的《上錯花轎嫁對郎》轉眼快過去20年了,我也從傻傻的、可愛的小女孩兒長成了天真的宅女。片尾曲《煙雨蒙蒙唱揚州》帶動了揚州旅游經濟的發展,我也依然對這首歌耳熟能詳。“揚州自古出美女”,也是通過這部電視劇知道的,難怪拍攝電視劇《紅樓夢》時到揚州去選演員。
春暖花開的暮春三月,使我想起了小學五年級課本上的一篇李白送別孟浩然的文包詩的文章,那首《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古詩,勝過了送別時千言萬語的話語,感悟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境界。我也好想去那楊柳依水的揚州,絕景佳色的'瘦西湖,二十四橋、豆蔻少女和揚州八怪。我愿變作嬌俏的揚州少女,醉倒在這個湖堤楊柳、草長鶯飛、桃紅柳綠、春意盎然的淮左名都中,一邊吟唱《煙雨蒙蒙唱揚州》,一邊用柳枝舞劍。到了晚上,我就是月亮女神,因為揚州被譽為“揚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譽。
封建社會,維揚是出了名的富可敵國的鹽商城市,竹西佳處、繁華旖旎,讓人欲罷不能。隋煬帝為了觀瓊花,開鑿了一條大運河;乾隆數下揚州;唐宋八大家都被揚州的景色所吸引,吟誦了首首動人的詩篇······
我決定了,在“五月煙雨蒙蒙唱揚州”的時節,和佳人一起去揚州聆聽這山好、水好的江南風光,作為與《上錯花轎嫁對郎》劇中人物一樣的年齡,去身臨其境一把“揚州美女做新娘”的歡喜冤家的離譜歡笑。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2
揚州城內外桃花正艷,三月天前后春色未減。
我牽著馬走過你的窗前,你梳著妝回我一朵笑臉。
你用像飛花的視線,落滿我內心的眷戀。
你用像藤蔓的誓言,今生糾纏了前世的相約。
你用如水的素顏,流過我期待的畫面。
我在窗口等雨天,
等夜漏更深露洗芭蕉葉,等殘云破曉轉身又遇見。
提筆揮毫在指間,款款寫下相思玦,一段一段的綣繾。
你說愛我猶如花戀蝶,素帕上刺繡著三生姻緣。
追尋你不惜山高水遠,伴隨你不論秋霜冬雪。
手心次第打開誓言,那承諾必須比永遠更遠。
你眉清目透之間,紙傘掩蓋了所有情節,只有折扇的`落款被翻閱。
你是水墨畫上我無意遺留的墨點,慢慢還原成瀲滟。
挑燈夜讀我無眠,你的笑在我字里行間,若隱若現。
一枕煙雨落盡嫣然,半硯新墨難解塵緣。
暖花一半,涼夢一半,珠簾隔著雕窗委婉,聲聲深深嘆。
一別染了相思疾名喚望眼欲穿,我對你還是極小心地喜歡。
清風佐酒明月為餐,你嘆君子此去人未還,人未還,空憑欄。
策馬而來踏碎時間,無怨無悔不顧一切與你相戀。
你是詩人筆下的睡蓮,靜靜地綻放出遲來的夏天。
荷葉下錦鯉吐出個幾個圈,蜻蜓點水后離開畫卷。
池塘邊楊柳藏著多雨時節,飛絮如雪飄過誰家后院。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3
記憶中揚州大概去過五六次,第一次去是上中學,當時我的一位同學父親是鎮江到瓜州這班船船長,我們一行五人早早地把自行車放到船上,然后搭船到瓜州,上岸后再一路騎行直至揚州。
第一次,印象已不深。后幾次都是在揚州開會,可謂匆匆而來,急急而去,沒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次,我攜“同學少年"共游揚州,感覺頗佳頗深。
盡管行程倥傯,兩個知名景點瘦西湖和平山堂都沒去,僅在運河岸邊和一個開放式公園轉了轉,覺得揚州確實很美,街面整潔干凈,城市布局緊湊合理,運河逶迤曲折,穿城而過,亭臺樓閣掩映在高樓大廈之間,更增添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一抹古典的美。那天煙雨濛濛,視野不甚清晰,無意中也給這次行程和揚州城增加了幾分詩意和朦朧。
揚州在隋唐時期已是中國經濟、商業中心,地位相當今天的上海,當年揚廣開鑿大運河,三下揚州,最后一次把命都丟在這片繁華之地。歷史上有很多文學大家都在揚州做過官,如杜牧、歐陽修、蘇軾,留下了許多傳誦千古詩詞文章,其中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以及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奈是揚州。”最為著名。天下總共三分明月,二分被揚州獨占。可見揚州當年的繁榮富庶程度。迨至明清,揚州的鹽商更是遠近聞名,一次導游告訴我們:有一個鹽商(名字記不清)吃一碗蛋炒飯需糜費白銀一百兩,其豪闊奢侈程度令人咋舌。清中葉,以金農、鄭板橋、汪士慎等為代表八位畫家結集揚州,他們畫風接近,風格相似,形成一個對后世畫壇影響深遠的一個畫派,俗稱“揚州八怪"。
揚州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底蘊的城市,值得我們去走一走,看一看,探尋千年古城的歷史發展脈絡,享受傳統文明帶來的心靈洗禮。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4
又是一個釀雪的早晨,天空灰蒙蒙的,像郁結著漫天化不開的惆悵。風一遍遍地掠過光禿禿的樹梢,在空曠的街道兩邊嗚嗚地低鳴,像是誰的手,輕輕地撥動了離愁的弦,一聲一聲,敲在寒冬的心上。
忽然聽到路邊的面包房里傳來暖暖的歌聲,透過橘黃色的玻璃窗,唱的正是林俊杰的那首《江南》:風到這里就是粘,粘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里纏成線,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
江南?這樣默念一句,我卻莫名地想起“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漫天的陰郁里,便突然有了江南的韻致。
我心中的江南,在揚州。
其實,我并不曾到過揚州,只是無端地認為,那是一個滋生愛情,又不斷制造離愁的地方。
還在和孩子們一起讀書時,讀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煙花三月”,讓我的眼前突然驚艷起來。
是怎樣的三月呢?我說不出來,每每凝神,仿佛總有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于江邊的綠柳中站立,任憑春深似海,任憑桃紅柳醉,她的眼底,總蕩漾著江南那抹淡淡的憂愁,那一江的綠,都淹沒在她無邊的柔情里。于是,更加想念揚州,想念那個姑娘,想要在綠柳拂堤的.春與她邂逅,在那漫天的雨絲里,與她結一場情緣。
關于揚州,一直有太多的傳說,但我最心儀的,當屬瘦西湖。
喜歡它,更多的是因為這個”瘦“字。一個 “瘦”字,流瀉出了太多的相思,讓你牽腸掛肚。記得《煙花三月》里唱道: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聽著,心里便生生地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份消瘦里,可也是因了徹骨的思念?再想起揚州,便多了一份難言的牽掛。
比起杭州西湖,楊洲瘦西湖應該是少了些渾然天成的圓潤,但那份弱弱的纖柔,一定是最撩動你心弦的音符。若是去揚州,一定去瘦西湖,搖一艘烏篷的船,伴著河岸靜靜的柳,劃出滿河的春意闌珊。
說到揚州,不由得你不提二十四橋。
因為從不曾去過,我不知那橋生的是哪般模樣,想起姜夔的那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心中便莫名地悲涼起來。
任何一種繁華,都經不住世事滄桑的浸染,只愿如今的揚州,早已是“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若是真去揚州,我一定去那橋下坐坐,不知月下的姑娘,會不會捧著洞簫,與我和一曲《揚州慢》。
希望我去時,揚州正好落著細細的雨,柔柔的,輕輕的,剛好夠打濕我的前額和我的眉眼,使得我不敢貪戀,卻又不舍得離開。那雨中的姑娘,正好撐著油紙傘,你不必擔心淋濕了她傘下的溫柔。那沿河的綠柳,在煙雨中輕舞,整個三月,便融化在這漫天的煙雨中。
等到春暖花開,陰雨繾綣,我們一起去揚州吧。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5
自吳晉后特別是唐宋,直到現代,多少文人墨客齊聚揚州,賦詩作畫、觀景賞月,與歌女一同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留下了無數的千古絕唱和美麗傳說。后因海道開通,津浦路成,太平軍幾度進退,才一度荒涼衰落,但游人依然絡繹不絕。一首《煙花三月》曾感動了多少歌迷,我也是這首歌的鐘情者,走到哪唱到哪。盛傳揚州出美女,又不知牽掛了多少人的心。
百聞不如一見,在涼爽的中伏到此一游。處處湖水蕩漾,塔寺林立,古木參天,亭橋如畫,山環水抱,船在湖中游,人在畫中走。瘦西湖的標志建筑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橋上建有五座亭子,亭亭相連,偎依一起,故名五亭橋。重建的五亭橋造型別具特色,黃瓦朱柱,玉石欄桿,彩繪繽紛,與瘦西湖交相輝映。瘦西湖的自然之美,恬靜澄澈,情景交融,游客如潮,正如歐陽修的'詞:“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二十四橋”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傳說千年之前的一個明月之夜,曾有歌女在這座橋上吹拉彈唱,緩歌曼舞,傳花飲酒。古老的二十四橋已不復存在,重建的二十四橋又再現了她的建筑風格和古老風韻。初秋時節,雖不像春天那般蔥郁翠綠,但依然風華正茂,輕風拂面,倒影飄飄,格外宜人,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
來到平山堂,更令我情趣頓生,因“平山堂”的來歷和匾額題字,均來自歐陽修的手筆,“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歐陽修被貶滁州,寫完《醉翁亭記》后,便赴揚州任職,在揚州僅一年時間。在這歷史長河中的短暫一瞬,歐陽修除了繼續寫抒發戀情相思、離愁別恨、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的詞章外,沒有驚天動地的政績,但揚州人記住了他。因他勤政廉潔、不圖名利,使百姓安居樂業。歐陽修認為,治理天下蒼生,就像醫生治病一樣,不在乎圍觀者捧場,不在于自我吹噓,關鍵在于結果———把病治愈。他為官,不擾民,讓百姓休養生息,但又與民同樂,同甘共苦,博得百姓的擁戴。
東關街,可謂是古樸典雅,是工藝美術、小吃一條街。在那里參觀了“個園”,看到了安徽含山人耿氏于光緒二十八年創辦的“董(仲舒)學堂”,嘉靖三十四年創辦的“武當行宮”。“街南書屋”由安徽祁門人馬曰、馬日璐兄弟兩創辦,同時經營“業鹽揚州”,還藏書10多萬卷,成立了“邗江詩社”。乾嘉年間,皇上特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袁牧為此題詩:“山館玲瓏水石清,邗江此處最知名。”何園,原主人是我們安慶望江縣人,影視界先后曾在此拍攝了《青青河邊草》和《紅樓夢》。園內的對聯全是勤奮、讀書、行善,如“幾百年人家無非行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行善、讀書后繼有人,一些書畫把揚州裝點得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使文化古城散發著濃墨芳香,五彩繽紛。在“個園”認識了烙畫師朱老先生,為他的烙畫驚嘆不已。他曾獲得省級烙畫金獎、國家二級畫師稱號。尋訪了舊書商,收獲頗豐。導游的話常繞耳邊,揚州方言:“乖乖弄的弄,韭菜炒大蔥。”“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為“早上愛飲茶,晚上愛泡澡”。)還有揚州“三把刀”,揚州美女,都盛傳已久。在何園相遇的導游,一個個光彩照人,給何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面對一張張合影,何園,何園,與皖江血脈相連,那情那景那人,怎不令人常思念。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6
揚州,坐落在浩浩長江與千年運河的交匯處,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悠悠歷史,璀璨文化,賦予了這座2500年歷史古城的厚重、繁榮、精致與儒雅。“煙花三月下揚州”,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多少仁人志士,在這里流連忘返,在這里奮力打拼,創造了幾度輝煌,激起后人無數向往。
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揚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把握城市發展規律,挖掘城市內涵,以打造精致揚州為目標,彰顯“人文、生態、宜居、和諧”的鮮明特色,不和其他城市比規模、比高樓、比洋氣,而是比特色、比秀氣、比大氣、比文氣,“古城要古的經典,新區要新的現代”,著力推進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精致產業,以打造文化博覽城為目標的精致文化,以建設生態綠楊城郭為特征的精致人居。今天,站在長江岸邊,沿江開發的強音,融入歷史與現實交織的雄壯樂曲,響徹天地;站在運河岸畔,400公里市域環路產業帶錯落分明,一股大開發開放的激情點燃區域經濟騰飛的新希望。2007年,揚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1億元,財政收入21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580億元,小康綜合得分96分,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市”等一串串閃光的榮譽。
“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揚州”。讓城市更精致,讓民生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460萬揚州人民以心血、汗水、智慧,以創業創新創優的故事,續寫揚州新的篇章。
“煙花三月,精致揚州。”在發展的熱土上,揚州像一顆明珠,在長江之畔,運河之岸,熠熠生輝,再鑄輝煌!
又好又快運河聽潮
“廣陵自古繁華地”。歷史上揚州即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州郡,興盛于漢,繁盛于唐,鼎盛于清,屢衰屢興,綿延不絕,成就了其屹立千年的財富神話。今日,一度藉藉無響的揚州再度發出騰飛的強音,新鳳清于老鳳聲,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互齊鳴。
從運河走來,向長江奔去。沿江沿河大開發,激勵著揚州人暢想更加顯赫的“掘金”夢想,以創造見證未來。揚州科學把握城市發展規律,科學策劃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強勢發展以環境保護為前提,打造精致產業,規劃經濟質態,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大力推進工業技術創新和企業二次創業,支持重要產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建設與發展。著力引導資源要素向汽車、船舶、化工、電工電纜、電子信息及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中。
在發展的過程中,揚州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并進,相與取利,避免無序開發,減少遺憾工程,科學規劃,步步為營,精心打造產業載體,要求2011年前所有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先后建立完善“八區二園”,成為孵化企業的優良平臺。近幾年來揚州老城區共關停、搬遷58家企業;化工園移至下風口儀征,不僅避免污染城區,且與南京化工園形成規模效應;為避免各鄉鎮“村村點火、家家冒煙”的紛亂格局,要求鄉鎮工業集中區統一規劃、合作共建,凡鄰近省級開發區的鄉鎮一律不得單獨建園、自鳴鑼鼓。
自古以來,從吳王邗溝的折戟沉沙,到煬帝運河上遮天蔽日的錦帆龍舟,從漢代封都的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到大唐帝國的國際港口海上通衢,從寧啟鐵路鋼鐵巨龍一朝騰躍,到潤揚雙塔凌空江天飛虹,實現千年跨越,“公、鐵、水”的三維網絡,構建起經濟發展的.快速通道。今天的揚州人終于有膽氣地說:“揚一益二”說明過去我們在“運河時代”的“龍頭”地位,當“長江時代”來臨時,成為“龍頸”的揚州必會隨“龍頭”上海一起率先騰飛。
生生不息古城流香
2500年通史性的文化積淀,東西通衢、南北要沖的絕佳地形,構成揚州的時間與空間之軸,鑄就了其空前絕后、熠熠生輝的獨特文化形象,漢代厚重博大、隋唐文采風流、康乾富甲天下,清脈長流,步步行至今日。近幾年來,揚州著力推進文化揚州建設,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弘揚傳統、融通現代的文化工程,堪比春秋筆法之恢宏氣度。
厚重的歷史文脈和通史式的人文景觀,有理由讓揚州人對文化產生少有的執著。打造文化博覽城是文化揚州建設的神來之筆。揚州是“中國運河第一城”,古邗溝是中國大運河的起源。揚州成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牽頭城市。現在,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是國內歷史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近年來,市里出臺了文化博覽城建設規劃綱要,計劃到2020年建成100多座博物館,目前建成揚州雙博館、揚州工藝美術館、揚州剪紙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近30座。如今站在蜀岡之上,鑒真和崔致遠這兩位文化先賢正遙相呼應,彼此訴說著揚州文化建設的新傳奇。
揚州堅持保護與利用、改造與復興并舉,遵循國際上古城保護的成功經驗,跳出古城建新城,書寫傳統與現代的“雙城記”。實踐中,堅持做到“五個保護”,保護古城的街巷體系,保護古城建筑風貌,保護古宅名園,保護古街古巷古井古樹,保護非物質形態文化;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保持古城原汁原味的“歷史形態”。目前,僅市區就有484處歷史建筑,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48處,其中國家級9處、省級16處。“雙東”街區(東圈門,東關街)是揚州古城改造的成功典范、精華之筆,2008年一年一度的“中國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主會場將設置在此,屆時向中外來賓展示揚州古城改造的杰出成果。
揚州古代商業經濟的繁榮興盛,造就了揚州種類繁多的民俗文化。揚州通過文化項目建設和文化活動舉辦,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在北護城河建設“綠色文化休閑長廊”,展示揚州漆器、玉雕及剪紙、刺繡、樂器、木偶制作等民間工藝;在教場地區建設“商貿民俗文化街區”,恢復一批“老字號”酒樓、茶肆、旅館,重現揚州的民俗風情和市井文化;加強對揚劇、清曲等口頭藝術的傳承與現代性改造。揚劇、清曲、漆器和玉雕等7個項目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綠楊城郭詩意棲居
“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綠楊城郭是揚州”,歷代文人墨客對揚州傳頌不絕的褒揚,正是揚州生態秀美、環境寧靜、精致典雅的城市個性的真實寫照。現代揚州建設抓準了城市氣質,沒有走上建造“千城一面”的發展誤區,著力打造“人文、生態、宜居”的綠楊勝地。
近年來,揚州以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為新起點,在拓寬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在這座2500年的古城里,彰顯出古今輝映、水綠相依、精致寧靜的城市個性。一水、一路、一街、一景……傳統與現代、新城與古城、人與自然在這里和諧共生,藍天碧水與城市神韻在這里和諧相應,保護與建設完美兼顧。
揚州尊重自然條件和城市基礎,把生態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再現“夾岸垂柳桃花”的優美畫卷。重點做好“水”和“綠”的文章。揚州之名即源自“州界多水,水揚波”。水是城市的眼睛,眼睛亮了,城市才靈動起來。揚州先后投入330多億元,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強化水環境治理,加快水污染整治;在“綠”方面,全面實施“綠楊城郭新揚州”工程,打造沿路、濱河、環城400多公里的市區綠化長廊和城區東西南北五大“綠肺”系統。每年,揚州新增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了200多個公共“小游園”,市區綠化總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米。環抱碧水藍天,棲居于此的揚州人在都市的喧囂中重拾一份難得的詩意。
揚州高度重視人居建設,突出加強住房保障,建立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拆遷安置房、解危安置房、解困定銷房、補貼市民購房等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滿足不同群體的居住需求。針對特殊困難居民,實施“831”安居工程,對人均住房面積8平米以下、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居住揚州10年以上的困難家庭,政府建房以低于成本價定向銷售,有3000戶特困居民、近2000戶老房戶住上新房。
綠楊城郭、維揚風情、小橋流水……如今,一個既有現代氣息又有古城風格,既有南方清麗又有北方雄健的揚州在世人面前展現出她美麗的容顏。老祖宗留下的白墻黛瓦、小橋流水和揚州人用雙手創造的新城如此合拍地融合在了一起。東有廣陵新城,老城新城相得益彰;西有新城西區,高檔住宅錯落有致,城市行政商務副中心浮出水面;北有蜀岡生態城,風景如畫,生機盎然,宜居宜業;南有“揚州第二城”和“臨港新城”,揚州從“運河時代”走向“長江時代”的主戰場和承載平臺初露端倪。
“綠楊城郭新揚州”,已成為揚州市向世界推介的一張亮麗“名片”。“愜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已經成為當代揚州人現實生活的寫照。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7
說起揚州,人們自然會想到隋煬帝的揚州夢,聯想到唐宋那些雅士筆下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綺羅春未歇,絲竹韻猶遲”。我一直把揚州和蘇、杭并列,去之前也研究了幾番攻略,作為華東之行的壓軸,有多向往可想而知了。
那年春節過后的不久,我們一家興致勃勃從上海趕往揚州。沿路都是煙雨蒙蒙,使我不自覺遐想這樣細雨綿綿泛舟湖上,也不失江南情調。然而天公不作美,剛進市區竟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溫度也降下來。孩子興致不減,我們依然決定冒雪游覽瘦西湖。
想象中的瘦西湖,像一位面貌嬌俏的江南妙齡女子,輕盈地漫步在綠柳成蔭的長堤上;消瘦的身形似微風擺柳,憂郁的眼神如碧波輕漾,是個滿是詩情畫意的地方。斜穿徐園,邁過小紅橋,覺得滿目蒼翠被白雪淺藏,那“嬌俏女子”已芳華不再。等到了四面環水的小金山,瀏覽了風亭,琴室,書屋,身在月觀,漸漸被她的內涵吸引。能在這里倚欄望月,撫琴聽風是何等的優雅;倘若在燭光下手捧古卷,提鼻輕嗅園里隱隱的花香;再沒閑暇唏噓人生苦短,風雪連綿也不會放在心上。看著湖中倒影的二十四橋,的確沒有月光浮動來的浪漫。再細細看片片敗絮似的雪花掠過橋洞,悄無聲息地融入水中,橋和水的色調,水對雪的包容,縱然沒有詩情卻有濃濃畫意。這種寂靜的唯美,比綠柳青堤更有味道。
黃昏,雪越來越大,我們吃過晚飯驅車來的古運河。夜幕中一片燈影綽綽的建筑群特別顯眼,再看不遠處還有掛紅燈籠的古城樓,走進看到拱門上“盛世巖關”幾個字,才知道這這是著名的東關街。由于天氣原因大多數店鋪都關著門,幾個景點、遺址也早已經閉館,游人更是寥寥無幾。踏著薄雪走進街道,腳下的青條石有些滑,好在每家門前都掛著大紅燈籠。仔細看,青磚,綠瓦,漆字招牌,還有寫滿歷史年輪的古屋,似乎在訴說著昔日的.沉浮。那深居陋巷的逸圃,深刻淺琢著多少典故;還有街南的玲瓏館外,難保沒有才子約會過名伶。
第二天早上離開揚州,地上的積雪超過三寸,車子緩緩地在雪中爬行,心里還有淡淡的遺憾。后來細想多虧這場風雪,雖然無緣揚州的嬌媚,卻真切感受了她的靜美,這比濃妝艷抹更貼近心靈。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8
在古代詩人眼中,揚州是慢的,不然不會有“揚州慢”的詞牌,也不會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這樣甜絲絲的詞句,慢口吻的清揚。
在我的印象中揚州也是慢的,公交車不急不擠,自行車不追不趕。
自揚州火車站走出的那一刻,我就下意識放慢了“腳步”。
看慣了南京的熙熙攘攘,一入揚州便是舒緩清閑。
揚州是慢的,雖然不復“萬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風酒并壚。”的繁榮,卻依舊是“春燈如雪浸蘭舟,不載江南半點愁。”一樣的悠閑。城市的性格可能會影響到居民的性格,揚州人,喜歡泡茶館,喜歡一遍又一遍的沏茶打發時光,喜歡優哉游哉地過日子。有一句俗語專門用來形容揚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泡茶館和泡澡堂,似乎是揚州人一天中頂重要的兩件事。(引自王軍《名城記憶》)
如今外地人知名的茶社屬富春,冶春,早上九點到茶社,坐到十一點離開;下午三點又來,直到天墨,一天的閑暇都在茶中度過。富春茶社,茶是龍井、珠蘭、魁針三種茶葉參合起來的,茶點屬三丁包、翡翠燒麥、千層糕最為出名,再配上一份蟹粉獅子頭,就可體驗揚州人慢的生活態度,慢的精致人生。
東關街鋪著石板甬路,兩旁是復古建筑,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古時繁榮的揚州。貫穿東西的街很長,需要慢慢游走。喝一口吳鉤酒,嘗一嘴鹽水鵝,品一壺綠陽春,擦一臉謝馥春,揚州人的生活慢的好。
揚州人喜歡賞月,不然不會有“二十四橋明月夜(二十四橋代表一天中的24個時辰)”,更不會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走在廣陵路,隨意間可見賈氏老宅的“二分明月樓”一樓為賞月,一樓賞黃昏,多么的`百無聊賴。
一壺泡好的綠陽春,使我成為了詩人,仿佛重回揚州的茶館里,品茶寫詩。這兩樣都需要慢的,低斟淺酌。夢想的誕生需要慢慢的呵護,因為它是易碎的。杜牧說:十年一覺揚州夢,一個圓潤的夢,做的再慢也是好的。
我漸漸愛上了揚州的慢。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9
幼時離家,跟隨父母到遙遠的北方打拼生活,年幼的我第一次體會到“鄉愁”的苦澀。北方的城市總是干燥又荒蕪,黃河水裹挾著一路泥沙,一片渾濁中,揚州的楊柳堆煙,綠水人家便成了心中最柔軟的想念。家鄉的河流總是溫柔而綿長,長江水清澈明亮,碧波蕩漾中倒映著拂堤垂柳,亦或是那比水更纏綿的月色,山隱水迢,波光粼粼,煙波浩渺,于夢中輕易撫平我鄉愁的燒痛。給我一瓢家鄉水,便有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在普通話普及的今天,我從未放棄使用鄉音的權利。自呀呀學語到年少青春,與摯親的親人朋友間的交流都是純粹的揚州話:兼有吳越地區呢儂軟語的軟糯和北方方言的大氣豪邁,傳達的是彼此間最深厚的親近。偶爾聽一曲揚州清曲評話或是 老人們最愛的揚劇,那總是略微上揚的語調訴說著昔時今日,經久不息。鄉音就像是清遠的笛聲,一直縈繞在夢中,是嬰孩時期母親的搖籃曲,是一生無法割舍的鄉愁。
猶記那年回到揚州,即使多年未見,撲面而來的也是熟悉的味道。周圍的人說著熟悉的語音,熱情又善良,從陌生人的熱心指路到鄰居阿婆的主動收拾家什,一切都銘刻在我的記憶中,那是渴望多年的溫暖的真正的“家的感覺”。兼容并蓄,繼往開來的揚州城也完美地詮釋著她的博大情懷。新區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都市建設,老城區數年如一日的古老滄桑,是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心靈永遠的棲息地。偶然瞥見“揚州三把刀”的老店,恍然大悟:正是這千年流傳的勤勞善良的精神,使得一代又一代揚州人不斷造就歷史,創造輝煌。揚州情懷,融于骨血,世代傳承。
數不清多少次與外地朋友驕傲地介紹:“我是揚州人,就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那個揚州!到2015年,她就2500歲了!”2500年的'沉淀,使得揚州早已超越了普通城市的發展,而轉向更加別致的“精致”。從吳楚開邗溝建廣陵,到如今邗江邗城的盛世繁榮,京杭運河流淌千年,揚城美名名滿天下,經過歲月滄桑,血淚洗禮,茉莉花永遠盛開在美麗枝椏上。清香芬芳盈于空氣,縈于鼻息。她是每個揚州人的自豪,每個揚州人的幸福。
十年一覺揚州夢。人在揚州,那些鄉愁早已埋在心底化作年輪。流動的江水,呢喃的鄉音,勤勞善良的品質,茉莉的清香...是我心靈深處難以忘懷的“鄉愁四韻”。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10
花一開,就出發吧;風一吹,就奔跑吧;若喜歡,就大聲說吧!趁陽光正好,微風不躁
——題記
最美不過春天。春風十里,鶯飛草長,繁花盛開,朵朵嬌艷。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我像一朵向日葵,努力的將我的臉朝向太陽,吸取著它的能量,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煙花三月,據說該下一趟揚州呢。于是,兩張火車票,一個郵差包,一雙帆布鞋,一頂遮陽帽,就這樣,一個人的旅行,開始了。經過幾個小時的旅程,就到了火車站。我選擇了坐公交車,也欣賞了一路的風景。
旅行,是個心靈舒適的過程。如果,你覺得很累,可以,那必定得是身體,絕不是心靈。在東關街逛了許久許久,只是簡簡單單地喜歡這種灰白相間的格調。是的,有點像老照片,或者是古代畫家手下的點點筆墨暈染。
唯美食和風景不可辜負。風景固然美,但是美食也是一種美。嘗了陽春面,吃了三丁包,蟹黃包以及千層油糕。當然還有甜蜜蜜的酥糖,甜到心坎,心里美滋滋的。此季節,也正是荸薺上市的時候,自然是少不了,要嘗嘗的。沒錯,還有聞名全國的揚州炒飯,等等。
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座園子,其中又含有多少故事呢。經過歲月洗滌的,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我想,何園就是這樣一座有故事的園子吧。我驚訝于它的大面積,但是我卻更敬佩它的沉淀。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瘦西湖,也是這樣的'一個西子吧。雖然瘦西湖,并不如我腦海中那么仙逸,但這樣也更真實。漫步在湖岸,岸邊垂柳,風吹桃花十里香。我用眼睛拍下了瘦西湖,我以為我拍下了整個春天,偷偷藏在了心里。
風景美,人更美,生活最美。許許多多的游客,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同一個地方,只因了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天是美的,春天的揚州更美。有美景,有美食,當然還有美人。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必定是幸福的。沒有過快的生活節奏,大家和和氣氣,互幫互助,悠閑而舒適。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紀,擇這樣一所城市,以終老,也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你說呢?
旅行,也是一場修行,溫柔了歲月。或許,歲月的美,就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但是,唯有我們的記憶,不會流逝,或者說,流逝的不那么快
花都開好了,青春在路上,滿目都是風景,你,準備好了嗎?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11
提起揚州,我的眼前就會浮起這樣一幅畫面:暮春三月,楊柳依依,微風拂過,瘦西湖的柔波泛起層層漣漪,湖畔的石凳上,一群文人雅士或是賞柳,或是賦詩,偶爾飄起蒙蒙細雨,就更有意境了。所以,揚州在我的印象中主要就是水,楊柳以及文人詩作。
揚州依于海,成于江,興于河,美于湖。東海的波濤,長江的巨浪,運河的碧水,瘦西湖的柔波。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揚州,所以水是揚州的底色。然而對于揚州,水之美又大都集中在瘦西湖一隅。瘦西湖位于揚州的西北郊,原名保障河,湖身清瘦狹長,雖不及杭州西湖那么寬闊,但卻以獨特的秀美聞名于世。湖光水色之美,淡雅而又濃烈,溫柔而又任性,清澈而又深沉,令人傾倒與癡迷。又有虹橋,長堤,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等名勝的映襯,更是增添了瘦西湖的韻味兒。所以古往今來,一些文人騷客喜歡追尋瘦西湖美的足跡,行吟澤畔,留下了許多墨寶遺跡,詩文詞賦,楹聯碑刻,神話傳說等。
揚州地處江北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然而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一個“江南古鎮”。所以揚州之水美亦表現在雨水之美。特別是在這樣的季節,小橋流水,煙雨蒙蒙,撐一把油紙傘,獨自走在江南的雨巷,也許在驀然回首的瞬間就遇見了丁香一樣的姑娘,何其浪漫啊!真的,揚州的雨細如絲,輕如絮,不像北方暴雨的雷電交加,只是綿綿的,細細的,長長的雨絲,像一層煙霧籠罩著整個城鎮,一切都虛無縹緲,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朦朧美”吧。
在這樣一個由水滋潤的城市,歷經千年,揚州人也不知不覺地具有了水性。他們許是看過了城市的繁華凋零;許是看過了財富的過眼煙云;又許是看穿了人生的流星一現。他們心靜如水地過著閑適舒雅的生活,淡化了物欲,揚州人如水的虛靜與從容也許就是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超然。
說完揚州的水,不得不讓人想起揚州的柳,因為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柳。很多時候,人們常把楊和柳并稱為“楊柳”,因而根據揚州的地理特性,許多學者認為“揚州”應為“楊州”。其實古代確實有“楊州”一說,只是隨著歷史的變遷,不知何時,“揚州”演變成了“楊州”。姑且不對此作考究,只說說揚州的楊柳吧。柳樹是一種怕旱喜水的植物,因此非常適合在水源充足的揚州生長。在揚州,城里城外都是柳,所以一直流傳一句“街垂千步柳”的說法,清朝詩人王士禎亦寫過“綠楊城郭是揚州”的名句。城里的柳樹大都為垂楊柳,那路旁水邊隨風搖曳的柳枝,像極了舞臺上的飄飄水袖,綿綿柳腰,它婀娜柔曲的優美形態,又與蜿蜒曲折的湖面,與輕盈的亭,拱曲的橋,逶迤的廊那么的協調和諧。所以人們都認為瘦西湖的靈氣主要就是湖岸上的十里春柳。
然而,楊柳對于揚州居民來說遠不止風景,揚州人愛柳、種柳,同時也用柳,比如柳器,柳茶,柳餅,柳鞭,柳花等等。穿梭在揚州的大街小巷,我們會發現揚州人的生活已經與柳緊密聯系起來了。正是這種與柳朝夕相處的生活,使揚州人漸漸具有了柳的品格。楊柳不擇土壤,因而有句俗語“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許多人認為楊柳太賤,但他們卻不曾想到楊柳的這種“賤”實則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一種文靜柔弱外表下的剛強之性。柳枝輕柔卻不易折斷,這也就像揚州人外柔內剛的品性。
揚州之秀水佳柳吸引了歷朝歷代許多文人的駐足流連,從而留下了許多詩文書畫。比如漢代的枚乘,唐代的駱賓王、張若虛、李白、杜牧等,宋代的蘇軾以及元明清的許多文人,他們所留下的作品就更數不勝數了。如果說唐朝是詩的鼎盛時期,那么揚州一定就是這一時期最絢爛的一筆。初唐時期,“吳中四士”之一的揚州人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一篇壓倒全唐,留給了后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千古名句。晚唐詩人杜牧在揚州做官時,也留下許多詩章。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等。清代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在我國文學書畫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們的畫風沖破了時弊,別具一格,把理念轉向大眾化,通俗化,使揚州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在揚州城一直流傳一句俗語“堂前無字畫,不是舊人家”,所以正是揚州這種崇文的傳統鑄就了今天揚州人的詩性。
沒有揚州的水就沒有揚州的柳,沒有揚州的水和柳,就不會有揚州的詩詞文學,不會有揚州的古典文化,因此這三者是息息相關的。時代在變,揚州城也在變,歷經了2500多年的滄桑變化,揚州人正以他們閑適從容的水性和柔中帶剛的柳性來弘揚揚州的詩性,揚州人的詩性。
在當今的打舞臺上,揚州正發揮著它的文化和生態兩大優勢,不斷前行……我看到了曙光。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12
國人自古,對揚州有一種不可言傳的向往。古有李白,對煙花三月的揚州念念不忘,今有,朱自清,沐浴著揚州,如水般的月光長大。
因偶然的一次機會,去了一趟揚州。縱橫古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從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共赴揚州,去趕著,一場春的盛宴。因此,我更珍惜,這次可遇不可求的緣分,想去賞賞,這一場盛大的花事,想去聽聽,這座古城的風流韻事,想去切身融入這座古城。
正值言語濛濛,目光所及之處,便是一派,江南小城的腔調,飛檐翹角,粉墻黛瓦。
自古就說“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瘦西湖,便就是一個更苗條的西子了。兩岸楊柳依依,柳枝彎得將“秀發”垂進了湖中。夢中的瘦西湖和眼前所見,居然如此相像,仿佛自己曾經來過,是什么時候,是前世,還是今生。微開的桃花,好似這位瘦西子額前的花鈿。春風吹過,他浮動著碧色的水秀,婀娜倩影,風韻萬千。都說瘦西湖是借著西湖的名氣。可瘦西湖卻因瘦而更美。一個“瘦”字,藏著幾許的精巧,精美,精妙,讓天下人,忍不住去猜想她的風流往事。
揚州也以園林著名,而其中就屬個園最清雅。個園,以竹石取勝,就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去了竹的半邊,應合了庭院里的各色竹子。可見,個園主人的情趣和心智,全都在里面了。個園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石景與竹景,相映成趣。春景,門外的兩大片竹林中,插植著石綠斑駁的石筍,好一個“雨后春筍”之意;夏景,利用青色太湖石凹凸,透,露,皺的特性,多而不亂,頓覺清爽,目不暇接;秋景,黃山石與翠竹,堆疊成一座大山,蒼茫之感,頓然而生;冬景,終年不見太陽的`墻之下,宣石堆疊,石質晶瑩雪白,好似覆蓋著,一層未消的殘雪,散出逼人的寒光。真真是個“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景致。
生活在這個城市,必定是幸福的,然而旅人的記憶,更是為她添上了,幾分歲月,幾分溫潤。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 篇13
今天一早就去上班。軍弟打來電話,問我到家沒有,很驚訝我竟然上班了,而沒有請半天假休息一下。我只能在心底苦笑。他怎么能夠知道我生活在怎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中?我又如何向別人訴苦,告訴別人我工作上的壓抑?不過不要緊,生活原本就是這樣,沒有勞累,只單單享受或許也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忙碌了才能豐富。
可是,體力還有不支的時候。一上午一直頭重腳輕。早晨上課,竟然迷迷糊糊要睡著了的樣子,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看到學生的笑臉,我的臉也就紅了。呵呵……下課時候,學生看了手機上的圖片,看到雄偉的長江大橋,看到他們的老師站在渡輪上,江風吹拂著她的頭發,他們羨慕地向老師嘰嘰喳喳問個不停。我完全沉醉在對揚州的回憶中了。
對自己的體力已經很佩服了。沒想到居然這么能熬。三十多度的高溫,在烈日下暴曬了幾天,除了皮膚黑了一層外,其他毛發無損。呵呵……心情真是大好。當然,也許是因為心情好,所以才能克服諸多困難,才能堅持在高溫下游玩吧。不過,真的苦了老二和軍弟以及讓人疼愛的小外女。因為有了他們的陪伴,所以揚州對于我來說成了可愛的地方,溫馨的地方。
“五一”下午我們到達揚州。對于一個從沒有出過遠門的人來說,無疑是到了天堂一樣,暈乎乎不知道東南西北。軍弟自我到鎮江開始便不停地打我電話,向我指引著方向。下火車,右轉,買回去的火車票,左轉,買鎮江——揚州的車票,揚州西站下車,左轉,19路公交車,揚大農學院……一路上有他的指點,我也很順利到達揚大農學院公交站臺。還沒下車便看到老二帶著舒欣和軍弟等候在那里。心頭猛地一熱,溫暖霎時涌遍全身。我知道他們一定等急了!車上我的笑容就綻放開來,我向他們揮揮手。那時那地,真的長吐一口氣,終于到了!很順利地到了!看到了幾年不見的老二,比起上學的時候更有女性味道了,看到舒欣也長高了很多,軍弟依然和幾年前見到的時候一樣帥氣。那些笑臉迎著我們,旅途中所有的勞累霎時都煙消云散了。老二忙著將我行李提著向住處走去。軍弟到揚大寢室中拿來洗干凈的被罩和床單讓我們帶到宿舍。看到他們這樣盛情,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晚飯過后,軍弟上課去了,我和老二來到揚州大學的廣場上。廣場上,銀白的路燈朦朧地照著。早已有一群散步的人們在閑適中快樂地聊天了。廣場邊上有幾排石凳,橢圓形的,隨意地、散亂地擺放著。我們帶著孩子坐在石凳上,涼風習習,隱隱有花的芬芳飄來,所有的植物都隱約在月色中,很清幽很空曠的感覺。白日里的燥熱這時候也涼爽了許多。兩個孩子在石凳上走八卦步,有時候又跑到遠遠的偏僻的角落藏貓貓,快樂的笑語灑落在腳下的草坪上。我和老二敘敘往事,說說現在,想想未來,或許,明年,后年我們還會有再聚的時候,或許又不知何年何月了,這樣想著不免有一種傷感和不舍,但是不管怎樣,心中牽掛著,叨念著就不會被時空阻隔我們的感情。
我們說到曾經的每一個小妹妹們,說到她們的生活,突然就很想很想再次聚集在一起,再次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再次親熱的勾肩搭背走街串巷。可是,明明知道生活是不停地向前發展的,日子是不停地向前流逝的。眼前的相聚已經很不易,怎敢奢望更多?
軍弟下課回來,看到疲倦的我們,于是又騎著車兒將我和兒子送到揚大農學院中休息。臨走交代好夜間注意的`一切,起漱衛生等等。我和兒子住在這個靜謐的小屋里,渾身像散架似的,但是卻很開心。很久都沒有這樣開心了。這些天來一直被一些事情困惑著,鉆牛角尖不得解。揚州之行,我希望是重生的開始,是找回快樂的開始。現在看來出來走走是正確的了,大自然的一切都那么讓人心動。
第二天我們一起去辦游園卡,到何園和個園游玩。軍弟跑前跑后,將我們四個照顧好,然后又忙著去上課。江南的“五一”,天氣晴朗的讓人有點不知所措,陽光白花花的令人害怕,太陽仿佛將所有的熱量都釋放在“五一”出游的行人身上,絲毫不會顧及我們這些江北來的游客受不了這毒辣辣的日光。老二肩上背著重重的背包,里面裝滿了零食和茶水。老二體貼我腳掌磨破了,那么重的背包一路上就伏在她肩上幾乎沒有去掉過。因為穿著高跟鞋,我的腳趾已經起泡,再也沒有力氣行走,我磨磨蹭蹭跟在后面,齜牙咧嘴,但是心情一直很好!我聽到揚州的大街小巷飄來我熟悉的歌曲“……無論風雨中,無論網絡多冰冷,我的心中早已把你深種,我問問雨,我問問風,我是否也在你心中……”這樣的音樂雖然很凄迷,但是旋律挺好,柔和。于是,溫柔的音樂便伴著我們來到每一個極富個性的園林中。我們相互看著彼此滿臉的汗水,再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再累也覺得值得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三號下午我便要和他們分別了。心中有萬千不舍,但是很無奈!軍弟本來下午有課,可是因為我要回去,所以,請同學代替他去了。中午,我們幾個相聚在一家大排檔中,軍弟點了十來個菜算是為我餞行吧!中午沒有喝酒,但是卻感覺自己有點醉意。我們慢騰騰地吃飯,慢騰騰地離去。時間并不以我們的不舍而停滯。來到揚州兩天時間了,還沒有好好逛逛揚州的商場,怎么說也得買一樣物品回家作為紀念。于是,我們讓兩個孩子呆在旅館里。老二和軍弟陪我到商場買東西。老二和軍弟為我長眼,買了一件連衣裙,一個白色的小挎包,給Y和兒子各買了一件襯衫,給舒欣買了一件短裙和一雙小涼鞋。雖然這些東西并不貴,但是,看到它們,就會想到揚州之行,想到老二和軍弟在揚州這個地方對我的呵護,想到我三十年來第一次遠行所感受到的快樂。
人是感情動物,在不斷地聯系中,我和老二依然如當初上學時候一樣,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訴與對方,或許這是因為一種叫做“緣分”的東西的存在。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有老二這個妹妹,感覺足矣。記得三妹說過這樣的話:有些人只能陪伴你走過生命的一段旅程。相聚,別離,別離,相聚。想起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這樣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于別離我能夠坦然接受,而且,感到幸福的是,因為有他們的陪伴,我的這一段人生之途多了些許溫馨與快樂。
【醉美揚州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醉美貴州詩歌05-13
秋日之美散文隨筆09-17
經典散文:醉春風09-16
巴金的散文隨筆10-28
期許散文隨筆09-16
憤怒的散文隨筆08-18
曹操散文隨筆08-02
優美散文隨筆精選06-17
美食散文隨筆05-05
旅行散文隨筆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