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鄉(xiāng)下熱鬧的村戲散文
又逢歲末。窗外雪花紛飛,西北風卷著大雪發(fā)瘋般地呼嘯;嗚嗚的風聲,似乎在使勁撕扯著樓頂墻角,簡直有點像動物的叫聲;時而還呼轟——呼轟——幾聲,像風暴抱成團在空中翻卷、打滾兒,猛烈撞擊著樓體或其他物什。在這冰天雪地,在天地大舞臺上,也不知肆虐的狂風在表演什么節(jié)目?可惜,風兒來無形去無影,看不清它的亮相和真面目。
屋里呢,卻溫暖如春。身在城市,觸景生情,忽而聞到童年時、古老遙遠故鄉(xiāng)的“年味”。不禁想起村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山東煙臺牟平老家,不少鄉(xiāng)村年底都要排戲,春節(jié)期間為社員演出。
記得,我村每年都要排演大戲。當秋收秋種完畢,山里農(nóng)活收拾利索了,鄉(xiāng)下便進入一年一度的冬閑。恰好,春節(jié)不遠了,也有工夫、精力排練,村戲就列入議事日程。村部組織一幫人,到處找借譜子,打聽什么戲時興好看,組織寫字好的人,分工抄寫劇本曲譜。接著開始在村民中選拔角色。導演也是本村社員,選擇演員主要由他負責。等演員湊齊,草臺班子便可啟動運轉(zhuǎn)。大家先在自家或村里閑房中熟悉劇本,琢磨體會劇情、唱腔、臺詞。等村小學放年假,就轉(zhuǎn)到教室繼續(xù)排練,民樂隊如墜琴二胡揚琴笛子小鼓等,也一遍遍練習演奏。
教室里面的學生桌凳,搬到左右后三面墻邊摞起來,留一些桌子靠邊,給不排戲的演員坐下休息或觀摩,教室中間的場地用于排戲。前面講臺空出來,如此一來教室像個小劇場。大家實際上都隨意亂坐,有坐凳子有坐桌子的,高低參差不齊。里面成天絲弦吱呀、說笑彈唱,透過古舊發(fā)黑的木欞窗戶上、冬天才裝的塑料紙傳出來,大老遠都能聽見。
寒假閑著沒事,我還曾和小伙伴循聲前去,在教室門邊拱著頭、溜門縫看彩排呢。只見導演不時指點說戲,或近前手把手糾正動作、示范一遍表情或眼神,諸如亮相、臺步走法、手臂的擺姿、眼睛如何傳神等。男女角色在屋里走來轉(zhuǎn)去、一遍遍說唱比劃,當時覺得真沒意思。
村戲一般春節(jié)前后晚上正式演出。多是正月初五六。約摸這時候,大家伙走親訪友差不多了、有工夫坐下來靜心看戲了;而演員,過年的酒也喝得可以了,空撈撈干靠一年的饞蟲,也叫好飯好菜喂飽了,不至于因為饞酒喝多、醉醺醺地上臺演出。哪年劇目精彩或社員沒看夠,正月會演出兩次以上。劇目有《墻頭記》《李二嫂改嫁》《小姑賢》等傳統(tǒng)呂劇,后來有《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等新劇目?傮w是選擇比較有趣逗樂,打打殺殺、且表演動作唱腔不太難的劇目,演員都是村民,演技不高,難了演不了。
首次正式演出那天,演職員一白天搭臺布置、裝飾背景,不少孩子在戲臺上跑來躥去看熱鬧,又蹦又喊、探頭探腦。臺下也是滿院子瘋跑玩耍、嘰哇亂叫和占場兒的小孩子。
有趣的是,村戲演出還有人提示臺詞,躲在幕后舞臺一角,在昏黃的燈光下,用不大不小的聲音照本宣讀。演員說上句,他緊接著念下句。由于各種原因,演員總有忘詞兒、聽錯或聽不清的時候,雙方不協(xié)調(diào)便出現(xiàn)失誤、演錯。這時就有“好戲”看了:或演員停擺,演不下去;腦瓜靈的,能馬上編些臺詞、動作敷衍過關(guān);有的忘記表演,只得塑在臺上;有的演員呆立半天,繃不住自己就笑場了;提詞的也有出錯時,舞臺燈光比較暗,比如讀錯行了,演員就被引上歧路,與場上相關(guān)演員配不到一塊兒。無形中隨機創(chuàng)作演出一幕幕戲中戲。很有意思。
有時,演員之間,演員與提詞人之間,還會互相埋怨爭爭講講,甚至吵起來。每當此時,總會引發(fā)臺下觀眾善意的大笑,或口哨、拍巴掌鼓倒彩。給演出憑添不少歡樂與趣味。
鄉(xiāng)民看戲可歡氣了!演出場面之宏偉熱烈,恐怕是城市人永遠無法想象的。有不少人還捎信叫附近的親戚朋友來看。其實,不傳信周圍許多村莊都知道,當時的鄉(xiāng)戲?qū)λ修r(nóng)民都是大事,一年才有一次,自然時時留心、互相串通報信。所以早就知道了。因此,外村總有許多人來;我們也常到十里八鄉(xiāng)去看戲。
無事的孩子老人,常會在中午到天黑前,早早搬來石頭瓦塊或大小板凳占場兒,胡亂擺放一地。都想占舞臺近前中部的好位置。有時難免為此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吵架。有的還在地上畫線寫字簽名、圈定領(lǐng)地。
戲院,就是村小學與村委村部共用的露天大院,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村戲就在西邊的矩形磚石舞臺上演出。舞臺照明,60年代是汽(油)燈,戲臺兩邊左右前角的電線桿上,高處各掛一盞始終呲呲響的汽燈,臺下觀眾席院子不照明。70年代中期村里買來發(fā)電機、安了電燈,臺上臺下才亮堂起來。汽燈亮是亮,但容易壞、發(fā)生堵塞油管等毛病,還要經(jīng)常降取下來打氣,需不時中斷演出排除故障。每當這時,觀眾只得眼巴巴地等著,燈修好了亮了,才繼續(xù)演出觀看。
觀眾組成不規(guī)則的大型盆地:中部觀眾是盆底,席地而坐的,蹲的跪的,坐磚頭瓦塊木板或小板凳的;往外,觀眾一圈圈大致越來越高,依次是坐椅子、站著、腳踏磚石或凳子的;再往外就是房子院墻了,由于大院人滿為患,晚去的沒處站立或高度不夠的觀眾,只好爬到南北房屋的窗臺上看,狹窄的窗臺自然蹲不開人,便如猴子般手抓木頭窗欞,整個身體斜吊在窗外半空,這造型特累,一會兒便四肢麻痛疲憊不堪;也有坐蹲或站在院東邊墻頭上的;有人嫌遠,干脆爬到臨近舞臺的南北房坡上,從高處俯瞰;還有小青年或孩子,爬上戲臺兩旁的大柳樹、楊樹上,蹲、騎或站在樹杈樹枝上看。觀眾多時足有兩三千人。該場景形象地演示了農(nóng)家文化生活與精神的饑渴。
雖然表演水平不高,但是社員都愛看?粗綍r熟悉的街坊鄰居親眷好友、抑或家人在臺上演唱,情感很切近,看起來格外親切、格外高興;臺上不少演員是觀眾的好友或家人,他上場時,臺下就有人指指點點或指名道姓、邊觀邊評演得好壞;特別是演員的孩子,有時還會突然喊叫臺上出場的爸爸媽媽;有些演員與臺下親朋,還有眼神表情的交流。實現(xiàn)了臺上臺下的互動,鄉(xiāng)俗民情親情也得以凸現(xiàn)。頗為有趣迷人,全村在此像個和睦溫馨的大家庭!
那些年,冬天特別冷,房前屋后房檐掛的冰錐一冬天不化。貧苦的農(nóng)家吃不飽穿不暖,每次看戲簡直凍個半死,渾身冷得發(fā)抖、四肢凍僵疼痛難忍也堅持看完;有時下雪也舍不得退場,冒著滿臉滿身的冰雪嚴寒,堅持看下去。
與自然“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戲“熱”。不僅場面壯觀,氣氛亦熱烈非凡。演出其實并不好看,若用現(xiàn)在的標準衡量,簡直可謂糟透了。但大家卻看得專心投入津津有味、笑聲不斷掌聲頻起、喝彩此起彼伏。
春節(jié),過大年,農(nóng)家操勞忙累一年了,早就盼著這一出大戲樂呵樂呵,圖的就是休閑熱鬧、喜慶氣氛!熬一年才有這么個好時候歇下來,不用累死累活了,還能無憂輕松地看戲,心里當然興奮快活。所以,無論水平高低好不好看,都看得盡興過癮;不管節(jié)目好笑不好笑,都能引發(fā)哄堂大笑;因為,苦難日子里那顆淳樸善良、憧憬幸福的心想笑!只要有節(jié)目可看,不用餓著“精神”,就很知足了。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把這一貧如洗的物質(zhì)窮年,過成有滋有味的精神富年、福年、歡樂年!以苦為樂、苦中尋歡,為自己找樂子,是鄉(xiāng)民所能尋到的最多最大樂趣!如此水準的演出,能看得這般紅火、熱鬧,恰恰反觀出鄉(xiāng)下物質(zhì)文化生活的貧瘠、枯燥、寂寞!
村戲演出花絮無窮。記得演《白毛女》時,扮黃世仁的紀培侯故意拿腔拿調(diào)、越出劇本格外添枝加葉,故意刁難戲耍楊白勞,任憑楊好話說盡就是不松口。很是滑稽幽默,演得有滋有味頗有戲份,他長相也似富人,把楊白勞逼得走投無路欲死覓活,逗得大家頻頻捧腹。而演《智取威虎山》,當藍平叛變露餡后,楊子榮踢他,每個演員也都想起哄、隨份子踹他一腳。藍平也很配合這些份外的枝蔓、面部故作痛苦不堪滿臺亂滾,有時雙方?jīng)]配合好或演過頭了,沒踢到他他也在熟練輕松地翻滾,滾得積極主動、忘我入境、心甘情愿。下面的觀眾都笑躺了。
村戲,是彼時鄉(xiāng)民過春節(jié)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年夜飯。有點像現(xiàn)時CCTV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之于全國億萬觀眾。至后來廣播網(wǎng)開播,收音機、錄音機、黑白彩色電視機先后在農(nóng)家登臺,農(nóng)村業(yè)余文化生活有了徹底改觀。村戲才光榮退出鄉(xiāng)村大舞臺。
。2015.11。17—2016.12.09定稿)
【鄉(xiāng)下熱鬧的村戲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戲語花-散文11-07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散文范文09-25
人生如戲的散文范文08-21
村戀散文07-15
悟道禪村散文05-18
人生如棋亦如戲短篇散文10-09
城里人與鄉(xiāng)下人散文08-05
我村商店1000字散文08-20
以不熱鬧的我為題的散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