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大山獨木橋走出的作家散文
今年中秋佳節,我的一位在網上認識的文友A從陜西山區隨旅行社來上海游覽。那天傍晚他突然來了個電話,告訴我他在上海。我十分驚喜,趕忙驅車去賓館會見了他,并以東道主的身份請他到一家餐館就餐。小酒加幾個炒菜,兩人談得甚歡。
文友A三十多歲,在談到艱苦的網絡文學創作時,他告訴我,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加入地市級作協,而且又出版了二部反映山區農民生活題材的中篇小說。我聽了這個消息為他祝賀,希望他再跳一跳,爭取加入省的作協。
向他敬酒之后,他忽然又大談在上海看到的南浦和楊浦的跨江斜拉索大橋,還有凌空橫跨馬路的天橋和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等,談的都是橋。他十分羨慕地說:“這上海的路都是水泥和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沒泥濘的地方,一雙皮鞋可以雨瞔兩用。如果把蘇州河上任何一座橋搬放到咱們秦嶺的山里,山、水、橋相融,肯定是最好最漂亮的,可以是一道人間的仙境。”文友把橋說得神采飛揚,似乎對上海現代化的橋特別鐘情。聽了文友的話,八年前的回憶便像幕布一樣拉開了。
【一】
記得那年我們驅車前往四川巴中,采訪那里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赴巴中的路必須穿越秦嶺山脈。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緩緩行走,進秦嶺山脈,路面不平,車顛簸而行。下午,天就下起雨來,我們的車在經過一段拐彎山道后司機突然剎車。好險哪,原來前面的路坍塌了,有車堵在那兒,懸崖峭壁,險峻不可收。我們的車和其他車十余輛車一起,被圍困在荒涼的山道中。沒有其他路可行,只能等待修路搶險的隊伍趕到,大家趕緊撥手機告急。等到搶險隊伍一到,才知道搶修還要調動車輛和機械設備,至少要花一天時間。好在山路不遠的樹林一側有一個村莊,算是定了一下心,我們根據搶險隊的要求,從車上拿下貴重物品,然后鎖上車,在當地搶險人員的安排下,由當地村民帶著繞道進村避險。
幫我背東西的是一位二十五六歲的小伙子,長得一米七十左右高,清瘦的臉上劃過一陣笑意,右眼角上有一顆小小的黑痣,與其他老鄉一起帶著我們開始進村。進村看似很近,其實很艱難。沿途要經過二道溪河,每條溪河雖然只二丈余寬,但都漲滿了水,在幾位老鄉的引領下,我們踩著泥濘的山路一腳高一腳底的蹣跚著走,路狹窄的地方幾乎是爬行的,手上腿上沾滿了泥巴。
最艱難的是過橋,說是橋,其實就是用山上的松木擱在兩岸的石塊上,它們大都只是獨根老樹橫跨溪河。這獨木橋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上面還爬滿了各種爬行的蟲子,看上去有點嚇人。我是有恐高癥的,看到這獨木橋下的水,心就發跳,腳就發抖,生怕走在上面突然掉下去會被滾滾的洪水沖走。而帶頭的青年卻一點也不怕,他把鞋子一脫,赤著腳就往小橋上就走,他知道我們膽小,來回幫我們拎著東西,臉上淌滿了汗珠。
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車上幾位同事和其他車上的人都壯著膽走過去了,惟我仍站著沒動。青年走過來說:“沒關系的,你來吧,我牽著你的手。”但我仍然不敢。眼看后面的避險隊伍又要趕來,當時,我的心情十分復雜,真不知道是如何想的,腳都發抖了。小青年忽然從對岸甩來一根紗繩,高喊著:“綁在腰間!”說著,他把手中的繩在木橋上轉了二圈后說:“過來。”我知道這繩就是保險,如果人掉下也不會掉進溪河的,最多懸掛在木橋上。那一刻我咬著牙說:“拼了。”不知道哪來的一股勁,我一口氣走上了橋,雙眼不敢看下面,腳有點晃動。小青年站在木橋一頭,伸出了他的手。也就在我快走到對岸的時候,一只溫暖的手牽住了我冰冷的手。當掌聲陣陣在我面前響起的時候,我的眼睛里滿含了感動的淚水。
【二】
一路上,青年很是熱情,村民們告訴我,旁邊的青年就是村里有文化的隊長。一路上,青年隊長十分健談,從他的談話中,我知道他是高中畢業生,回山里勞動已經三年多。沿著溪邊的路,他開始向我介紹山區的獨木橋:“在我們秦嶺山區,用一根木棍搭設的簡易小橋處處可見,如果沒有這樣的橋,在山區深處居住幾乎是寸步難行。這獨木橋別看他色澤黝黑得難看,但它的優點就是結實耐用,無論風吹雨打都不變形。村里人進進出出,全靠它們哩。把它架在小溪上就是山里的橋。橋是山的命脈,是交通要道的嫁接手,山里人離不開它。
他說:“兒時的我們幾乎天天從這座獨木橋上經過,村山坡的對岸就是小學校,每天早晨去上學,傍晚放學都從獨木橋上過。有時下雨刮風,家長和老師不放心,總是接在橋的兩頭,這橋是家和學校的交通紐帶。夏天,橋被雨水沖刷得打滑了,我們就小心翼翼一個個從橋上走過;冬天,橋上由于下雪結了冰,我們大一點的孩子又會勇敢地用石塊在獨木橋上敲掉積雪,又在小木橋上綁上干柴草,讓大家順順利利的通過。”他一邊講一邊笑。
“那時我們村里的每一個孩子經過鍛煉,都能在獨木橋上行走,不費任何氣力,即使手中提著東西,身上背著書包也毫不害怕。我們回家上山打豬草和羊草,都在肩頭上背十多斤的草;農忙季節,我們常常回家幫大人上山搬玉米什么的,總是飛快地來來往往過橋。我們從來不緊張,有時候,有的木橋經雨沖刷后兩頭沒擺穩,人站在橋中間突然搖搖擺擺,晃晃悠悠的。但我們都能調整姿勢。嘿,這過獨木橋能鍛煉人。瞧你們這批城里來的人,一開始朝橋上跨就臉色發白、頭上流汗。但只要經過鍛煉,不就可以獨立行走了。”他微微地笑著,臉上泛著大山人自豪的神色。
望著溪水上的那些獨木橋,我的眼前似乎看到了當年的孩子們在一起歡樂地走上獨木橋的情景。我想:要走出山外的世界,這些孩子們不知道要走多少這樣的獨木橋,在這大山通往山外的路上,肯定留有他們的希冀和愿望,他們用自己的腳步踏出了一個個屬于他們最美好的憧憬和夢想……
【三】
在進村的斜對面,我又看到了一座很長的獨木橋,足有二、三十余米長,橋是由五六根大樹合成一體的圓形的橋身做成,一根接一根地枕在石頭壘起的石墩上。唷,走這橋真是要有勇氣的。我看到幾個小女孩,正背著草籮在對岸走過來呢,這么長的獨木橋連小女孩也不怕……獨木橋呀,你就是山里的精靈,沒有你,真是有路不能走呵,我心中發出陣陣感嘆。
那天夜里,我們和那輛河南車上的十幾個人被安排住在小青年的家里住宿,他和家人都熱情接待,晚飯是熱情的,地瓜、玉米;土雞、烤肉,還有山里的菜,都是純天然的鮮美無比。飯后又倒茶敬酒的,弄得我們很不好意思。
夜里,在微弱的燈光下,我和小青年又聊了起來,對于我,興趣最大的就是這山中的獨木橋。小青年告訴我:“這獨木橋除了木頭、樹做成外,還有石條壘成的,這橋就是山里人的生命道……”
談著談著,又談到了他的高中畢業那事。他說:“如果形象地比喻,這高中畢業的高考就像山里人走的獨木橋,千軍萬馬要擠過去,我就是不幸被擠倒在溪流中的一個山里的孩子。那天高考,我突然發高燒,頭腦昏沉得雙眼迷糊,在縣城夜間打了吊針,白天再參考……后來當我知道上大學只差一分與我擦肩而過的那一刻,我曾經哭得很傷心。要知道高考對山里的孩子是多么重要,這一考也許一輩子能擺脫這窮山里的獨木橋,從而走進城里,徹底改變人生的命運。如果再回山走那些獨木橋是要被笑話的,所以大病一場……”
稍息他又說:“后來我在老師的勸慰下,我發誓不再后悔……老師說:‘你是學校文學社的社長,山里需要這樣的人才,大山需要有人來寫寫他,大家都想走出大山,山里祖祖輩輩的故事等你寫著呢?’所以我從此發誓立足山村,我一氣之下扔了書包,發誓扎根山區,和老鄉們一起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當然,家里的父母還想讓我復讀,他們勒緊褲帶也要把我送進大學。但我不充,我立下志向走上業余文學創作的路,不達目的不敗休……”
那一夜我被這山里的獨木橋振動心靈,久久沒有睡著,一直到天亮。第二天下午他又來送我們。沒想到那天臨走時,我竟然忘記留下他的通訊地址……
【四】
我和文友一邊喝酒,一邊講起當年穿行秦嶺山脈的事情,講起了當年走秦嶺的歷險和回憶。誰知話剛落音,文友突然朗聲大笑:“我的文友,我記起來了,你就是……那年你遇到的青年就是我呀”!
“你—我心中的山里英雄—一個大山走獨木橋的青年!”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是楞楞地盯著他的臉,我終于看到了他臉上的那顆眉痣。
真是他,當年帶我走獨木橋的那個青年。他就是當年幫我背東西的小青年。
我站起來,握住文友的手說:“這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呵!想不到網絡的橋又把我們連在一起。”我的雙眼又一次濕潤了。
可不是嗎?我們網上交友,平時只交流文學創作的艱苦情況和文學創作的主題和構思等,我們之間只談文學,從來不問及對方的家庭情況。只知網名不問故事呵!上天自有安排,我們終于通過網絡的橋再次相會……”
“真是沒想到,網絡把我們牽在一起,這是網絡文學的橋讓我們走在了一起。”文友也興奮得熱淚盈眶。
望著他,我又回想起那年公路修好通車的一幕,是他幫我把行李背到了車上,我們還一起握手擁抱……
“現在山里還好在?”我問。
“山里許多地方都通了公路,筑了水泥橋,但還有不少地方留著獨木橋。”文友說。
“你寫寫這些橋吧,你會寫出它們的遙遠的歷史和故事,這些都是大山人生活的故事。”
他點點頭:“我已經準備寫了”。
呵,山里的獨木橋,那窄長的橋面,矮矮的橋身……那個當年健步如飛行走在獨木橋上的青年如今馬上要變成了中年,他就是我的文友A——一個從獨木橋上走出的作家!
【從大山獨木橋走出的作家散文】相關文章:
作家春天散文07-23
大山給予的厚愛散文10-22
現代散文作家作品10-08
走出校園-散文10-21
名作家寫的春天的散文07-02
大山風景散文(精選13篇)09-23
走出憂傷,讓溫暖明媚散文07-30
現代散文作家排行榜08-30
中國議論性散文作家05-13
近代浪漫散文游記作家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