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菜園唯美散文
一
云給天空做了厚厚的棉襖,風停了,樹靜默著,寒冷的村莊有了些暖意。母親說,這是要下雪,要下大雪。
家家都忙著從地窖里往出掏洋芋蘿卜。小時候村子里的冬天,只有洋芋蘿卜、酸菜和咸菜,一旦地窖被大雪壓了,就只能天天吃酸菜吃咸菜了。
晌午過后,下雪了,大片的雪花像碎棉絮一樣撒落下來,不一會,狗的眉毛上,雞的脊背上都沾了雪花。我懷疑老天爺的棉襖破了,抬頭望,云的衣裳依然厚重。
我跑到后院,側身鉆進斷墻邊的玉米桿里,潮濕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小心翼翼地蹲下,看到腳邊碧綠碧綠的小白菜已有碗口大小,不禁滿心喜悅。
雪越下越大,雞腦殼似的雪花砸在干燥的玉米桿上,沙沙沙響成一片。蜷縮在幽暗的菜園里,溫暖又神秘,外面的枯藤老樹、皚皚白雪仿佛成了另一個世界。
這里原來是一排舊房子,屋頂已經坍塌,房子的木頭當柴禾燒掉了,只剩下一截被歲月熏得黑魆魆的斷墻。母親清理掉斷墻內的木頭瓦片,平整好土地,撒上菜籽,又給斷墻蓋上一層層玉米桿,把它苫被成棚。眼下,秋天撒下的菜籽就已經是碗口大的小白菜了。
我喜歡這個菜園。小時候,七十年代的西北農村,在大家都吃著咸菜、酸菜、白菜蘿卜度過寒冬的年代,這個菜園是方圓幾十里唯一的一片綠色。我是在喜歡著蕭瑟冬天的里的那片綠!
那時候,在大房子里人們做針線、打牌聊天很熱鬧的時候,我就揣一本書,踩著積雪鉆進玉米桿,坐在斷墻根的小板凳上,伴著菜園看書。享受菜園春天般的氣息,也享受菜園世外桃源般的幽靜,直至凍得手腳麻木,才青紫著臉跑回房里的熱炕上去。
小白菜在冬意最濃的時候就可以吃了。母親把白菜一瓣一瓣掰開,洗凈了用開水燙熟,加上火紅的辣椒絲,潔白的蔥絲,澆上麻油潑好的蒜泥醋汁,鮮艷奪目,香氣四溢,再配以金黃的玉米糝,吃一口,頓時覺得整個世界都美好起來。我知道,這美好是緣于冬天里餐桌上的這盆綠色!
我多么留戀這綠色啊!每次吃完飯我都會去蹲在菜園里一棵一棵地數白菜,計算著還可以吃多少頓。但有一天母親卻把白菜全部拔了,綁成小捆,差我和哥哥送給鄰居們。我們自然是極不情愿的,一路上我憤憤地踢著厚厚的積雪,哥哥猛踹路邊的白楊樹,樹掛落下來,裝了我一脖領子,我一個激靈,趕忙抱緊手里的白菜。鄉親們看到碧綠的白菜,驚喜道:“哎呀!咱們這么冷的地方,冬天也能長出這么好的白菜啊?”那個時候,我們的不快就像被春風吹盡,心里生出無限的自豪來:能把這么珍貴的東西分享給別人,我們覺得自己也很高尚、很了不起。回家的路上,我們昂首挺胸,兩頰緋紅,滿面喜悅,早把失去白菜時垂頭喪氣的樣子忘得一干二凈。
現在想來,母親的那個玉米桿菜棚,要比后來的塑料蔬菜大棚早了好些年呢!
二
屋后崖上的松鼠探頭探腦地從窩里爬出來,在太陽底下撓著癢癢,核桃樹上的喜鵲夫妻銜來樹枝,嘰嘰喳喳地吵嚷著修補房子,準備孕育下一代,母親的老母雞雙眼迷離,步履蹣跚,翅膀耷拉著,嗓子沙啞著,似要抱窩的樣子,這便是春天來了。
斷墻上的玉米桿揭去了,露出它包公似的臉。我用一把圓頭鐵锨在斷墻里翻地,撿掉冬天白菜留下的枯葉和根莖,母親砍下柳條,要給所有的園子栽上籬笆。
新翻的泥土踩上去棉花一樣松軟,我和母親在園子里培起一個個小畦子,畦子里要分門別類的種上蔥蒜韭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畦塄上的'一窩種的是水蘿卜,水蘿卜的旁邊是向日葵,向日葵的旁邊是豆角,這樣,它們長起來,水蘿卜往土里長,向日葵向太陽,結實的桿兒給豆角搭架,互不影響,還互相幫襯著和睦相處。籬笆下是牽牛花,每個小畦子里也點上一兩顆花籽,母親一邊播種一邊給我講:到時候菜園里花紅柳綠,種菜有菜吃,種花賞美景,兩全其美!這是童年,我的母親給我的最原始、也是至真至美的教育。直到今天,我喜歡一切真善美的東西,大多源于母親菜園的啟迪。
三
播下種子便是種下了希望。
西北大地在陡峭的春風里萬物復蘇,也是農村餐桌上青黃不接的時候。母親菜園里的大蒜頭冒出了尖尖的芽,向日葵頂破了地皮,豆角鉆出兩片新葉,小蔥像細細的頭發,黃瓜茄子西紅柿都趔趔趄趄地出來的時候,在母親給做的“棉被”里養精蓄銳一個冬天、絨毛般的韭菜,已經向我們扭動著纖纖細腰、刺激我們的味蕾了。但母親說,要等韭菜葉子長了尖尖兒才能割,要是割早了,韭菜會氣死!
春韭之后,園子里的蒜苗小蔥白菜菠菜也生機勃勃地長起來了,緊接著,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爭先恐后地開花結果。我們的餐桌上從此就有吃不完的新鮮菜,鄰居們,甚至幾里之外的親戚要招待客人,都會喚來娃娃說:去,到坪上李家要一把菜來待客,而母親永遠是有求必應。
很多個早晨,我們睜開眼睛趴在窗戶上,就看見母親兩腿露水,一手泥巴,滿面喜悅地走進院子,“給東莊的李媽摘了幾根黃瓜,給下院的王奶奶拔了一把芫荽,她們沒種下這個……”從春到秋,母親的菜園姹紫嫣紅,我們的餐桌也色彩斑斕。金燦燦的向日葵,胖胖的豆角,綠油油的菠菜,讓母親的菜園生機勃勃,讓我們貧瘠匱乏的生活多姿多彩,讓鄰里鄉親之間多了一份友愛和諧,更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很多年過去了,只要想到母親,眼前依然會出現她在菜園里那親切的身影:她在給菠菜除草,給黃瓜搭架,給西紅柿掐尖,給大蔥壅土;天剛蒙蒙亮她在澆水,月光下她在施肥;還有籬笆上的牽牛花在清晨里為她吹響的紫色的小喇叭。
四
改革開放后,母親要把她的菜園拓展到大田里去。父親是地道的莊稼人,他認為大田只能種糧食,種了菜影響糧食的收成,所以堅決反對。
“種點菜換錢讓娃娃們上學!”母親和父親的斗爭中占不了上風,她就在糧食下種的時候悄悄地在犁溝里點上豆角、南瓜、瓠子,再滿地里撒上麻籽(一種油料作物)。但很快,菜苗一出土母親的“陰謀”便暴露無遺。父親大發雷霆,鋤草的時候,不管菜苗長得多么茁壯喜人,只要碰到父親鋤下,必定被毫不憐惜地斬草除根:“種上這么多的豆角,那蔓不把玉米全都拉倒!麻籽長得高,壓住玉米長不起來!”父親氣急敗壞地挖,母親在一旁冷眼旁觀,她撒的種子多,父親是挖不完的。父親挖掉的越多,母親鋤下留的菜苗和麻籽就越多。
菜苗兒到了大田里便撒著歡兒地瘋長,麻籽一朵一朵漸漸高過了玉米苗,豆角纏著近旁的玉米一天一節往上躥,只有瓠子和南瓜老老實實爬在玉米腳下俯首稱臣。如果麻籽寬闊茂盛的葉子連接成林,遮擋了玉米的陽光,如果兩三棵豆角一起纏住一株玉米,玉米將不堪重負,匍匐在地,就真的要影響玉米的收成了,父親慶幸自己早早挖掉了好多小苗。
夏天,粉綠修長的豆角一抓一抓的掛在玉米桿上,母親每天傍晚從玉米地里摘來一大背篼豆角,倒在地上分揀,把品相好的裝起來和南瓜白菜一起拿到集市上去賣,賣回來的錢給我們交學費買作業本。從糧食短缺年代過來的農民是舍不得用糧食去換錢的,盡管生產承包責任制之后,勤勞的父親已經讓家里有吃不完的糧食,可是我們依然沒有足夠的錢去學校的食堂吃飯,母親只能在她的大菜園里為我們想辦法了。
秋天,玉米收過,玉米桿一砍,顯現出大田里金燦燦的的南瓜和瓠子,仿佛童話里的情景:滿頭銀發的老婆婆用手里的金簪一指,滿地里長出了金元寶。瓜蔓早已干枯不見,“金元寶”一個個擺在眼前,一彎腰拾起一個,一彎腰拾起一個。我們扛著枕頭一樣的瓠子,抬著磨盤一樣的南瓜,裝上架子車拉回家去,碼在屋檐下的石階上,輝煌燦爛,煞是壯觀。
母親的大菜園里最值錢的就是那些麻籽了。成熟后麻籽水分稍干一點也要趕緊拉回家去,否則一天時間就會被成群結隊的麻雀嗑去大半。(那時候麻雀很多,我至今都很驚異麻雀那小而尖的嘴,怎么就能把光滑溜圓的麻籽整整齊齊地嗑成兩半,把里面的瓤吃得干干凈凈!)三百斤麻籽榨了一百多斤清油裝在大缸里,在我們上學需要錢的時候拿出來賣,用多少錢賣多少油,以防上學的錢被挪用。廚房的房梁上吊起幾個大盤籠,里面分別裝著辣椒、大蒜、洋蔥頭干豆角、干瓜條,還有母親做的豆豉。瓠子和南瓜地窖里裝不下,大部分都放在屋里,因為體積龐大,運輸不便,沒有人把它們拉到集市上去賣,人也吃不了多少,就剁開了掏瓜籽,瓜籽曬干母親便炒熟了去賣掉。剁開的瓜是豬的美食,一頭大肥豬賣掉是我們學費的主要來源。在我的記憶里,我們兄妹幾個上學的費用差不多都是母親這樣一點一點從她的大菜園里刨出來的。是母親用她的菜園讓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畢業,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
五
今天的故鄉,母親的菜園已不在,敬愛的母親離開我們也已經十二年了,而我們,都幸福地生活在城市里。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源母親那無私的愛,源于母親菜園里為我們播種的對幸福生活的希望:小菜園為我們播下了在寒冬中面對困難,依然追求真善美的種子;大菜園讓我們在知識的殿堂里有了取之不盡的營養。母親的菜園,是在看過了千山萬水之后,我心中依然最美的風景;母親的菜園,在我對母親的懷念中定格到永遠……
【母親的菜園唯美散文】相關文章:
冬至唯美散文12-22
席慕容的唯美散文10-30
老舍我的母親散文07-26
母親的心經典散文10-15
汪曾祺我的母親散文01-23
汪曾祺關于母親的散文01-09
唯美的秋散文06-25
林清玄唯美的散文10-23
老舍《我的母親》經典散文06-16
賈平凹的母親散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