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索成功散文
汗青素記,功昭天地。史不絕書,凌煙閣屹。達窮塵世,兼獨物欲。
——題記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然而真想在歷史上留下成功的一筆,卻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固然有些人說: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遺臭萬年。這雖然體現出他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可壞名聲自古就不討人喜歡。孔圣人教導我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信”,而有損于社會的事不知要超過“非禮”多少倍。現在社會上有為古代的不太光彩的人翻案的潮流,究竟能不能成為主流,我不知道,但我卻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現象。如果,前人對某些人的看法有偏頗的話,我們大可以糾正說法,而要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確乎需要慎重再慎重,倒不是我們的祖先沒有不對的地方,常言還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但我們過于急切地改變也許正體現出我們的淺薄。記得以前看報紙,見到有幾個地方為了爭奪“西門慶故里”爭到面紅耳赤。看到這里,我的心情實在很復雜。西門慶固然也算個“歷史名人”,但他承載的是怎樣的文化?我們大肆地宣傳他,又是為了表達怎樣的思想?我們的世界觀又放到了怎樣的高度?我想,即使在美國這樣自詡開放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西門慶這樣為富不仁而又恃強凌弱的人恐怕也會遭到世人的唾罵。但愿這就像九十多年前張勛擁戴溥儀復位一樣只是個鬧劇而已吧,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雖然奇,卻終究奪不了世人心中對仁善的追求。
能經歷史考驗的,還是于國有功的人,比如光武帝的云臺二十八將,比如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由于階級的局限,他們固然充當了鎮壓農民起義的角色,但對于封建國家的一統和穩定卻是功不可沒。一千多年過去了,但這些人名有的叫起來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人,那種親近感不是誰刻意宣傳就可以產生的感覺。
我的建功立業的愿望由來已久。也許是讀古代英雄人物故事的緣故,總覺得衛青出塞破擊匈奴是很讓人澎湃激昂的事。所以我寫詩的時候,常用“勒石燕然”。可現實中的事總是想起來容易,況且如今的情況和古代大有不同。除了清朝,古代社會人口最鼎盛的時候也就是六千多萬,而現在卻是十幾億。在幾千萬中脫穎而出和在十幾億中出類拔萃的難度應該是不一樣的。再者古代的讀書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遠沒有今天高。古代是讀書人的天下,沒有聽說哪個正經做官的不是讀書人,即便駐守邊關的大將,盡管不一定是文學家,也應該看懂來往的公文。這樣想來,還是古代成功容易些。可是忽然又想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那時沒有關系想要成功也是不容易。我們只知道衛青、霍去病追擊匈奴的豐功偉績,卻常常忽視衛青是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則是衛青的外甥。我們的確常犯一個錯誤:事情總是在別人身上容易,等我們到了別人的位置才發現原來處境并沒有想像中的稱心如愿。因此《論語》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所以,還是沉下心來,認清自己的能力和處境,一切從實際出發。
對于理想中的事,世人總是太過于急切地想要得到,而現實中的進度又實在不能滿足人們的愿望。也許努力拼搏之后,所得只是所想的幾分之幾,甚至幾十分之幾。這樣的情景難免讓人心灰意冷。于是不得志時的想法擋也擋不住地襲來。像張繼落榜之后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時的心情,是想睡也睡不著的,只有面對著孤獨和愁悶。這讓我想到儒家講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史冊中記錄的成功人士終究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心有壯志而徘徊于現實的磨難之間,頭腦清醒而能力有限。前人已經為我們鋪好了道路,就看我們愿不愿意踏著前進了。雖然一時難以達到理想中的成功,但也絕不能一蹶不振。況且世事變化,誰也不能準確地預料未來,倘使曾國藩在遭到石達開的湖口大捷后就投江殉國,歷史上估計也就不會有“曾文正公”了。有些成功就是要考察世人的耐性,所以才有“小不忍則亂大謀”,古人的每一句流傳下來的話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教訓,這也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并不是其他民族想吸收就吸收的。這就是一個民族內在的認同感,即使遠在臺灣,也還是祖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因為骨子里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遵從的是祖國的傳統文化。成功的時候,多看看前人謙遜的態度;失意的時候,多看看前人百折不撓的精神。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并不單是我們驕傲的資本,更是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利用并創造完美生活的源泉。這樣的環境不是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祖先將文明傳承有序地交給我們,是希望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承擔的義務,不要覺得自己是歷史中無足輕重的人物,我們都在書寫著自己的命運,只有每個人都有復興的強烈渴望,民族才真的有希望。這不是空喊口號說大話。我有一個同事,先前有句口頭禪——煩死了。有時,大早起剛到學校就能聽到這句讓人不舒心的話,于是每次聽到她說,我都會及時勸諫她改掉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因為以前我也這樣說過。并不見得心情就一定不好,只是時間長了習慣而已。我們個人可能感覺不很明顯,但聽見的人有的心情會受到影響。畢竟周圍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營造的。
生活中的確有太多不如愿的事,所以才有同樣多因不能實現而轉化成語言的牢騷。其實,這些語言完全可以轉化為通向成功道路的行動,之所以牢騷太盛,不是我們不想成功,而是我們的心境不夠開闊。
【思索成功散文】相關文章:
思索現代散文08-27
在秋夜里思索散文08-29
坐在生活的閑云里思索的散文08-13
散文《成功與幸福》10-16
成功的滋味散文08-22
論成功的散文09-20
成功的快樂散文11-02
成功的訣竅散文08-13
拾起生命的尊嚴路乞者給予的思索散文10-02
散文《用一朵花兒的開放思索人生》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