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遠嫁的路,離家情戚戚,歸鄉路漫漫的散文
1.
我在伯父的葬禮上見到了我的堂姐,自打她結婚,十年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
她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加上我在外地讀書,所以,看到她,我幾乎認不出來。如果是在大街上遇見,很有可能會漠然路過。
她披麻戴孝,守在棺材旁,眼睛紅腫,頭發凌亂,早已哭不出聲音,除了悲傷,我看到更多的愧疚和遺憾。
因為遠嫁,她錯過太多。父母的情緒,她永遠不能察覺;父母的衰老,她全程沒有參與;連父母的最后一面,她都沒有見上,只留下一具冷冰冰的身體,任憑她呼喊多少聲,都不會再醒來了。
她后悔,她遺憾,可卻誰都不能怨,因為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在親情和遙遠的愛情之間,她輕易地選擇了愛情,在愛情的沖動下,她倔強地把父母血緣生生隔離了,越來越遠。
起初的她,為自己的勝利感到驕傲,她覺得自己贏了,贏啦,成功對抗了父母的反對,嫁給了她想嫁的人。
一襲婚紗,一輛婚車,她只顧著做新娘的開心,卻沒看到她離家時,父親的不舍,母親的眼淚,他們養大的女兒啊,就這樣飛遠了。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家人,陌生的習俗,很快磨滅了新婚的喜悅。她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聽不懂當地方言,吃不慣當地食物,一個人悠悠蕩蕩地站在院子里,想念的是遠方的家。
還能回頭嗎?她摸著已經隆起的肚子,心里一陣酸澀。
開弓沒有回頭箭,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她做夢都想回家,可是,路太遠,孩子太小,家里事情太多,每一次都阻擋了她回家的計劃。從半年一次,到一年一次,到兩年一次,這個她心心念念,從小長大的家,竟成了到不了的遠方。
她總覺得日子還長,等條件好了,等孩子大了,等有時間了,就回家住上一段時間,好好陪陪父母?蓻]有等到那一天,卻等到了家里的噩耗。
她再也沒有機會,在父母身邊撒著嬌,做他們的小棉襖了。
葬禮結束后,她跪在墓地里,久久不愿起身,她錯過了太多,對父母太多愧疚。
我至今還記得她離開時對我說的話:小妹啊,千萬別嫁太遠了,如果能重來,我不會嫁那么遠了,一定要記著啊。
可人生沒有重來,一次選擇就是一生。
2.
也許長大,就是一個離開的過程。
龍應臺曾說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長大本身就是別離,更何況遠嫁呢?
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大學舍友,在臨畢業的時候和相戀三年的男友分了手。郎才女貌的一對,一分開就引起來軒然大波,連同一個宿舍的我們,都怪她太過狠心。
后來,才知道,她不是心狠,而是做出了艱難的選擇。
她說她是家里的獨生女,母親身體不好,常年靠藥維持著。如果畢業跟著男友去了他的家鄉,離家幾千里,她的父母怎么辦?
我們也說了,你可以讓他跟著你回你家鄉啊。
她無奈地說,他也有父母啊,我不想看著他為難。
畢業之后,她就回到父母身邊,做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遇見了一個溫暖的老公,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生活平淡而真實。
可能再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走兩步就到了父母的家,每天都能吃到母親的拿手菜,還能和父親一起下棋殺兩盤,她見證著父母的衰老,陪伴在他們身邊。真正實現了“我養你長大,你陪我變老!钡拿篮闷谕。
什么是好的日子?不過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守著自己愛的那些人。
而遠嫁的女兒,就像是一只斷了線的風箏,風箏已飄遠了,線還緊緊被攥在父母的手中,那根沒有終點的線,仍然是父母最大的牽掛,是永久的惦念。
03
我參加過很多婚禮,新娘新郎的誓言往往不會讓我落淚。讓我落淚的,每一次都是新娘的父母,那種依依不舍,那種眼神里透出的別離之情,觸動著我的內心。
我記得有一次,新娘是外地的,提前把父母接到了新郎當地的酒店。第二天新郎來接新娘的時候,眾人都樂呵呵地起哄,氛圍一片歡樂,他們在房間里鬧著,笑著,要新郎唱歌,讓他找到新娘的婚鞋,歡笑聲一波勝過一波。
唯獨新娘的父母,呆呆的坐在沙發上,一片落寞。父親神情嚴肅,見不到一絲笑意,母親低著頭搓著衣角,眼淚早已縱橫。
來的時候,一家歡喜,離開的時候,只剩兩位老人,他們的閨女,不能再跟著一起踏上歸程。
遠嫁的女兒,注定是父母手中斷了線的風箏…...
更是飛鳥離巢,飛向了無際的天邊。
誰能想象,這條遠嫁的路,承載了多少淚水。
誰能想象,路的兩頭,一頭是思念成疾,一頭是身不由己……
【遠嫁的路,離家情戚戚,歸鄉路漫漫的散文】相關文章:
《人生漫漫路漫漫》抒情散文11-09
雪無邊,路漫漫散文10-29
琴路漫漫散文隨筆11-25
長路漫漫,人生苦短散文07-12
不懼路遠唯恐心迷散文08-28
路遠詩歌10-04
遠嫁并非不可網絡散文08-14
天涯路遠年華嫣然度流年隨筆散文10-15
汪國真《山高路遠》11-19
散文欣賞:漫漫考研路,為愛夢一場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