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條,是一種很性感的食物散文
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深以為然,而且我認為這兩件事在很多層面道理是相通的。如果這個女孩子吃相很難看,哪怕妝容再精致,我恐怕也敬而遠之。我喜歡好吃的,也喜歡漂亮姑娘,最喜歡的是會吃的漂亮姑娘。
一個女孩可以迷倒眾生,食物同樣可以讓許多人日思夜想,比如,面條。
相比米飯,面條顯然更性感。米飯像一位飽讀詩書的乖乖女,什么都懂,和誰都聊得來,卻難以讓人魂牽夢縈。面條則像一位百變女郎,讓你永遠有新鮮感,每每饑餓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它泛著油光,晶瑩剔透的樣子。
山東人嗜面,山東姑娘不止高大,而且美。你看林青霞和鞏俐。山東面食傳到高麗,所以韓國美女多過日本人。你去首爾,一個小時之內可以看到三個美女;你到東京,三個小時也看不到一個。他們的明星,像松坂慶子等的太少,韓國的明星則居多。
煮米飯很容易,把米放進電飯鍋,加水,然后等著電飯鍋上的指示燈顯示飯已煮熟。但是就算是最簡單的面條也有技術含量,和面的時候,手臂、手腕和手指需要協調一致,揉、搓、拉、扯,弄得人直冒汗。
這就像追女孩子,唯有千辛萬苦得到的,才倍加珍惜。而我吃過的每一種面,似乎都可以聯想到遇到過的某個女孩,讓人念念不忘。
作為北京人,從小吃到大的一定炸醬面。對于炸醬面,我的描述太蒼白,來看梁實秋寫他心目中地道的炸醬面:“面一定是抻的,從來不用切面……四色面碼,一樣也少不得,掐菜、黃瓜絲、蘿卜纓、芹菜末……我們家里曾得高人指點,醬炸到八成之后加茄子丁,或是最后加切成塊的攤雞蛋,其妙處在于盡量在面上澆醬而不虞太咸。這是饞人想出來的法子。”當然,這種奢華吃法,也只有這種雇得起私人廚師的殷實家庭能夠承受。
梁實秋自己就見過很多警察午間靠在街邊吃炸醬面,一邊“呼嚕嚕”吃面,一邊“咔嚓咔嚓”啃大蒜。對于老北京的窮人來說,最簡單的炸醬面不過是黃瓜絲、醬、白面條拌在一起,類似于今天的泡面、盒飯一樣的方便食品。
吃炸醬面長大的北京丫頭也是這樣,宜室宜家,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可以陪你歷盡繁華,也可和你粗茶淡飯。她們爽朗的笑聲,不拘一格的性子,讓她們幾乎沒有人會討厭的起來。
北方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獨家面條。而除了炸醬面,我最喜歡新疆拌面,俗稱“拉條子”。拌面是面和配菜在制作過程中分別獨立完成。拌面分很多種,過油肉拌面、辣子雞拌面、大盤雞拌面、西紅柿雞蛋拌面、土豆絲拌面、韭菜雞蛋拌面、酸菜拌面等,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拌面面條過硬,但這種硬朗的作風恰恰是符合新疆人硬朗的性格。
拌面的豐富多彩主要在于配菜的千變萬化,菜碼是時令葷素菜。最常見的過油肉,將切好的羊肉片在熱油中滑一下撈出,然后放入蒜薹、西紅柿片、洋蔥、白菜嫩葉子、青燈籠椒、紅燈籠椒,加入調料翻炒即可。吃的時候,把菜倒入面碗中,根據個人口味還可以加辣椒、醋,倒上一碗面湯,再剝上幾瓣生蒜配著吃。
我一直認為,不愛吃拌面的人,是不會有新疆人真心和你交朋友的。
有人說南方人不愛吃面,這話是胡扯。江南人吃面就像江南人的性格,表面含蓄,內容豐富。江南的朋友總故作謙虛地說:“我來碗面就好。”殊不知,大多江南人吃面,并非真心只吃那樸素的一碗面,其實是貪戀面上的澆頭。所以最后到了面館,只見那一桌子的小盤小碗的澆頭,燜肉、炒肉、肉絲、爆魚、塊魚、爆鱔、鱔糊、蝦仁、三蝦、鹵鴨、腰花、三鮮等,簇擁著清湯寡水的一碗面,只能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面癡之意不在面。
在上海的朱鴻興,這澆頭有家常的燜肉燜蹄,也有極其金貴又富時令氣息的三蝦爆鱔。不僅如此,就連食器都要與澆頭搭配得宜。比如蹄膀面就要用紅花大碗,燜肉面則用青邊大碗,蝦仁面是金邊大碗,除此以外,一般的面就是普通青花碗。吃面不只是吃素面,配上澆頭一樣是大快朵頤的一餐,蘇州人有詩為證:“時新細點夠肥腸,本色陽春煮白湯。今日屠門須大嚼,銀絲細面拌蹄膀。”寫得饞趣盡出,一派天真無邪愛吃肉的童真,讓人忍俊不禁。
中國的面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而對于大多數人,在我們記憶中恐怕都有兩碗面:一是媽媽做的面,無論走到哪里,這碗面才是最正宗的面。另一碗是熬夜加班點的那份夜宵,漫漫長夜中的饑腸轆轆,那碗面就是雪中送炭,多少次的寂寞和惆悵,都是被它撫慰的。
山珍海味算什么,讓我牽腸掛肚的,永遠是那碗面條。
【面條,是一種很性感的食物散文】相關文章:
食物經典散文07-11
吃面條的人生哲理散文10-11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食物》07-15
汪曾祺《故鄉的食物》散文08-31
一種幻想散文07-18
一種人散文10-30
一種心情散文10-26
一種愛的散文08-12
一種風景一種心情-散文09-01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面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