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馬散文
馬是我的生肖。
平生愛馬,就收藏了諸多馬的物件——
有漢代的“馬踏飛燕”青銅馬;有流光溢彩、品牌悠久的三彩馬;有晶瑩剔透、現代工藝的水晶馬;有可供素描、模子里制作的石膏馬;有體型健碩、古銅色木框鑲著的印刷馬;也有立軸里筆力遒勁、潑墨淋漓的大寫意馬。
這些馬,有的是從舊貨市場、拍賣會和藏友手中購得;也有的便是好友們饋贈的禮物了。
這些馬,被我置于家中各處——
有的在櫥柜頂上奔騰;有的在書桌一端肅立;有的在墻上揚蹄疾馳;有的在壁爐上方縱身跨越……它們神態各異,或優美健壯,或凜然生威,或激奮昂揚,或深沉內斂。每每欣賞之余,就仿佛聽見了它們的嘯傲,感受到它們的氣息,追隨著它們的節奏,去到了它們的原野。
那馬的聲音總是在寂靜深夜里由遠及近而來,它會令我心跳加速,情緒亢奮。
我同意周濤先生在《鞏乃斯的馬》一文中所闡述的觀點:
“我一直對不愛馬的人懷有一種偏見,那是由于生氣不足和對美的感覺遲鈍所造成的,而且這種缺陷很難彌補……在我眼里,牛總是有點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貧知命的樣子……駱駝卻是沙漠的怪胎……至于毛驢,頂多是個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馬總是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并不懦弱……”
在我看來,馬是所有動物里最藝術化、唯美化的典型代表,它絕非只供人駕馭的坐騎——
如果你在一支交響曲中聽到了它,你一定會產生歡快及振奮的情緒。那傲然的馬蹄,像密集的鼓點,夾雜著銅號般的嘶鳴,漸漸匯成群馬奔馳的壯觀場面。
那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啊!你怎能不熱血沸騰,激情難抑?
如果你在一座雕塑作品中見到了它,你必然會被它優美的形態、健壯的肌體、抖動的長鬃和昂奮的頭顱深深地吸引。它或許是單件作品,亦或是氣勢磅礴的群雕。它甚至作為珍貴的文物(比如秦皇陵出土的挽車陶馬、漢代的黑漆木馬、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墓上馬踏匈奴石雕,及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祭壇區的石刻駿馬等);或作為某種歷史的烙印,被嵌進莊嚴的紀念碑。
順便提一下,我現居住的小區偌大的草坪上,就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馬的雕塑,每每路過,總會下意識地腳步加快,心有悸動,仿佛有什么節奏在耳畔響起,催我前行。這個小區的開發商不會知道,當初我買你的房子,原因之一就是這里有“馬”。
如果你在一幅繪畫作品中欣賞到馬,特別是古往今來大師們筆下的馬,你定然嘆服于他們高超的技能——韓干的肥碩、馬晉的工細、郎世寧的富麗、溥佐的逼真、徐悲鴻的剛烈、老甲的狂放……它們有的帶有皇家貴族氣質;有的像榮辱與共的生死弟兄;有的好似結下深厚情誼的親密戰友,無不賦予獨特、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的精神。
雖然我也是畫畫的,二十多年來,畫過無數飛禽走獸,卻從未對馬輕易下筆。好在還有一支詩筆,可供描繪馬的畫面——
它們的鬃毛,輕煙般升起
又瀑布般落下
它們站著就是一幅圖畫
裸足細瘦,風采畢現
——《八駿圖》
蹄子的鼓點,擊在流水上
又擊在流水上
當太陽,這頭金色的巨獸
旋轉出一道道光波
馬騰空直立
被突來的大風塑成了火把
——《一匹瘦馬》
馬是多面的——
疆場上的馬,被血雨腥風所籠罩。刀光下的引頸長嘶,炮火里的沖鋒陷陣;或凝立于硝煙仍未散盡的殘陽之下,或行進在將士們凱旋的隊列之中;多少英雄為頹然倒下的馬失聲痛哭;多少勇士在槍林彈雨中被自己的馬救出險境;尤其是仗打到糧草無援不得不啃樹皮果腹的嚴酷階段,殺馬就成了必然的痛苦選擇,那種場面確乎是催人淚下的:勞苦功高鮮血淋漓的馬啊!你又以生命的剩余價值成全了戰爭的需要、人的生存需要——這是戰馬。
草原上的馬,是牧民們的良伴和不可分割的家庭成員。在風吹草低、寥廓無際的茫茫綠原之上,它抒發高邁的豪情,展現矯健的身姿,蓬勃如朝日,迅猛如閃電,和翱翔天宇的雄鷹遙相呼應。這種場景中的馬是雄性和野性的象征;是行者和漫游者們的坐騎;是廣闊無垠天地間的'縱橫馳騁者和夢想的載體——啊!牧馬。
競技場上的馬,要么比速度,要么比風度。
比速度的話就撒開四蹄狂奔,就像運動員百米沖刺,人人奮勇爭先,隨著看臺上陡然激起的山呼海嘯聲沖過終點,決出勝負,或者說決出輸贏(賭馬);比風度的話,那就看馬術。它們步態輕盈優雅,儀態端莊矜持,像打小就受過良好訓練、有著高貴血統的“紳士”,和盛裝的騎手默契配合,投入表演,與對手以宮廷般高貴和傳統的方式比出高低(奧運會上的頂級賽馬身價動輒高達數百萬美元)——這是賽馬。
馬是吉祥的!否則不會有那么多中外企業以它冠名;
馬是浪漫的!否則少女們的心扉怎會闖入“白馬王子”;
馬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否則干嘛把但凡不被看好、出乎意料、脫穎而出的一些事物和人物稱為“黑馬”,且往往以“殺出一匹”來形容?
馬是關乎重要禮儀的,英國女王迎接國賓的最高規格就是在自己陪同下由皇家馬車接入白金漢宮。
古人說: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
——馬是有精神的,否則何必以虛擬的龍和實體的馬組成所謂的“龍馬精神”?
雖然馬作為騎乘、挽車、載重的實用功能已隨現代交通的發展而淡化了,但馬的審美功能卻大大加強。我堅持認為:馬和藝術相通(甚至它本身就是藝術品);和人類的積極進取精神相通;和我們的生命力、創造力以及內在情感相通。
每當我聽見電視里傳出的烈馬的悲嘶,我就忍不住傷感、情緒低沉;每當我看見馬在主人面前流淚的畫面,我也止不住濕了眼眶;而每當我吟誦古代詩人寫馬的詩句——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杜甫《后出塞》)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李白《送友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
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那一幅幅雄渾、悲壯和蒼涼的畫面……
甚至我每在深夜寫作、作畫時,周遭萬籟俱寂,只剩下我那一盞臺燈和秒針滴嗒作響的陪伴。我擱筆站到陽臺上吸煙,悵望著黑茫茫的一片高矮錯落的樓群,又隱約聽到了從廣袤深邃處傳來的嘚嘚的馬蹄聲,它震蕩著我的胸腔,壓迫著我的喉嚨,抵近我的靈魂,驅使我返身回屋,一寫就寫到天明,一畫就畫個通宵。
仿佛激情的火焰在燃燒,盎然的詩意在噴涌。
天地——自由——生命的吶喊——心靈的圣歌。
我屬馬,時常感到胸中藏有一匹馬——
那馬的聲音總是在寂靜深夜里由遠及近而來,它越跑越快,并且飛了起來……
美石
時下收藏界藏石者甚眾,有些藏家不惜血本,不遠千里、萬里遠赴各地甚至各國覓石,真可謂覓石有道,藏石成癖。
那么,就讓我說說我的這件藏石吧!
此石石質堅硬,手感細膩,色澤橙黃,形狀長方直立,重約七公斤。既非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三峽石,更非來自天外的隕石,而是一塊我至今未知的、暫且無名之石。
若細察便可見自然紋理現于石身;若置于光線直射的位置則效果更為出奇:玉般的清潤、嬰兒肌膚般的鮮亮透澈;并且按光線距離的遠近可使石頭內部現出明暗的過渡,近者,如月輪,冰清玉潔;遠者,似星暈,幽邃朦朧。在我看來,它真是一件似玉非玉的美石呢!
我為它配了紅木座底,放它在進家門即可一眼瞥見的玄關凹部的臺面上,想到時常有客來訪,黃山不是有“迎客松”嗎?那就姑且稱之為“迎客石”吧!
后來由于惜石使然,常拿了細棉布擦撫石身,除卻灰塵。日子一久,便發現此石隨著季節變化,而有些不盡相同的“品相”——
盛夏時節,此石通體透徹,紋理清晰,光可鑒人。更意想不到的是:其表竟滲出一層蛋清般的油性物,像抹了“防曬霜”或“護膚乳液”似的,手感滑爽而潤澤;而一入隆冬,氣溫驟降,那層油性物也隨之褪去,代之以干澀、毛糙了,紋理也往了深處去,看不確切了。
我心知這并非“包漿”,不禁納悶:莫非此石夏天也會出汗、散熱?入冬它也覺著寒冷?毛孔收縮?皮膚干燥?呼喚著溫暖與關懷?你看它“知冷又知熱”的,豈非靈性之物?
如此想來,我倒真有些疼它了!
有位金石篆刻家光臨寒舍,見了此石,便提議無償為我刻個名章,被我一口婉謝了!這頗拂他的美意,他平素代人治印可是按字收費的。我解釋道:在下人微“名”輕,怎當得如此巨印?其次我于心何忍?如此靈慧之物,若對它操刀,不啻是殘暴行徑!好在彼此頗有些交情,聽我這般說,他便釋然了;還有人提出要花錢買下它,出價可不低,是我當時買價的雙倍呢!我是當即回絕了的。理由就一條:心愛之物,概不出售也!還有一位收藏界的朋友,見我不肯出讓,便提出“以物易物”,即以他收藏之物件換我收藏之此件。這在收藏界是常有的事,我還是沒能接受。
說到底,石頭是件“死物”,但若以情感論,則又不盡然。
此石相伴我冬去春來十余載,須臾未曾離開家門。除去我每年幾次出國、出差外,平日里我回到家一邊換拖鞋,一邊就能瞥見它,在于別人它是“迎客石”,在于我它就是“迎主石”啊!還有一樣,嚷嚷且跳躍著迎接我的便是愛犬“歷歷”了。這一靜一動的迎候,常一掃我滿身的疲憊,欣欣然就進屋去了。
它倆都可算作我的“寵物”,愛犬自然是活物,而石頭之于我也必然不是“死物”。雖未曾見它改變過模樣,釋放過熱情,表達過思想,但它卻見過我多少次的歡暢悲傷,離家回家。正所謂物是人非——從當初購得它時的風華正茂,如今也已人到中年。雖說它總是默然地守候在門前,但足可成為我這一段歲月和歷史的見證!
它當然是有知的:摩挲在手,把玩良久,它便溫潤;棄之不顧,擱之有年,它便暗沉。多給它點光,它便通透可人;角落里呆著,它便塵埃蒙身。
它實在是喜歡熱騰的夏天的,你看它一副神采煥發、乍上新妝的模樣。而現在卻是隆冬撲面的寒冷,妻提醒我,該給它曬曬太陽了。
于是便捧它上正午的陽臺——
多么溫暖的陽光啊!我搬出椅凳陪坐一旁,點上一支煙,再泡上一壺茶,“歷歷”猛不丁竄上陽臺撒歡來了……這冬日里溫暖而片刻的閑暇。
——我、石頭、歡快的小狗,還有忙忙碌碌的妻!
【說馬散文】相關文章:
韓愈的《馬說》09-04
韓愈《馬說》習題03-23
韓愈馬說課件02-22
蟬說散文10-02
韓愈《馬說》教學設計03-17
馬說千里之馬閱讀答案03-19
韓愈《馬說》(節選)和岳飛《論馬》閱讀03-24
課文理解之馬說06-12
韓愈《馬說》教案設計03-17
馬說韓愈譯文與注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