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寒冬散文
聽堂哥們說,我們帶著小刀、小丁鉤鋤上山都是禁止的,我想也有道理:因用小鋤挖山上的枯樹蔸時,會挖到長在一起的其他樹的生根,并且將土挖松了,到下雨時,會引起水土的流失。所以巡山員見到了會沒收工具,還會罰款,但我們為了要將米飯煮熟,而去挖些枯死的小樹頭,也不理那么多了,但要時時提高警惕,不讓巡山員逮到了。
在大哥哥們的帶領下,我們首先經過高高的山嶺,站在高處巡視四周有沒巡山員的影子,然后再下到半山腰去,在樹叢中低頭尋找枯樹頭,發現后心情很高興,動作快而輕,拿出小丁鋤銷土,斷側根,再用腳踢倒,搬出來放到籃底下,再用枯葉蓋好。我們相互也不說話,沒多久我們又到另一山崗,又要巡視四周有沒新的情況,確認安全了,又下到另一個山坡去。我們像水上一群野鴨,一時潛入水里去找吃的,不見蹤影,一時又在水塘的另一處鉆出來,口里還叼著小魚,只是鴨子出水后喜歡叫嚷,而我們是想唱而不敢張口的。
有了一些收獲后,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回去的路線也是有考慮的,不能經過我們后山的山崗,只能走多樹遮掩的山腰,因為巡山員就住我們“隔壁”的塘底村,他在村前能遠望到我們的.后山嶺。只要跟著大哥哥們去干事,一定比都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孩一起去要安全得多。
天天背著書包上學,對書包有了感情,天天上山扒柴,對竹扒子有了依賴性,走陡峭的路,可以當拐杖用,走過密林時,先用它來探路,捕打前面的樹枝,如有蛇也可以將其嚇跑,也可將前面攔路的樹枝叉開。如果籃里的柴過重,即將竹扒子桿繞到籃繩上,“背”改成“扛”,又輕松一些。竹扒常在我們的手上,像是孫悟空常玩弄的“金箍棒”,我們也是沒事時將其放在手上轉悠,桿子被我們的小手摩得光滑透亮,它怎么也不會被竹蟲蛀壞,長年累月總是那么結實受力。
我們常常站在灌木叢的邊上,將竹扒伸到密集的灌木叢里,將枯葉鉤出來,反反復復,并且頻率還很快,扒齒也會受到各種樹桿、樹蔸、或石頭的阻礙,有時用力過猛,彎彎的竹扒齒就斷了,整個排列整齊、扒開的扒子有個缺口,我們形容它像斷了牙齒,講話因漏風而不清晰的老婆婆。斷了一個齒,扒柴效率會低了,斷了兩個已很不好用了,事倍功半了。回去后,晚上要修理了,或是重做一個。因為經常使用,竹扒齒會一天天磨損,越來越短,每次從灌木叢里、或蕨里面帶出來的枯葉也更少了。
要做一個竹扒也不難,首先準備竹片,長八十公分左右,寬一公分,需要九根,一樣長,在其底端鉆一個孔,用鐵線穿過,另一段用火來“燂”出一深八公分左右的彎鉤,燂竹片是有講究的,用火烤竹肉的一邊,乘熱用水去搽青篾和白肉兩邊,往白肉那邊彎曲,燂好一齒后要用繩子套住,一段時間不讓它恢復伸直,整個九片竹篾都燂好了,即擺在地上,一頭攤開,另一頭是靠一鐵線穿在一起的,齒要對地面,最先穿入鐵線的竹片要擺在正中間,接著穿入的兩片擺在中間一片的兩邊,依次類推。
擺好后,扒子的雉形就出來了,像一把扇子,并且窄的一頭兩邊高,中間低,到了有齒的地方又是一樣高了,按照這個順序,在竹片的中部位置,用土茯苓藤來編織了,織到了邊上,藤條要回頭時,需要紐碎藤線,使其一根變很多根纖維狀,這樣藤線像繩子一樣,接近急轉三百六十度的彎也不會斷,織夠兩寸的厚度也差不多了。
茯苓藤在彎處不斷,在中間穿走時又硬挺,也使竹扒很結實,不會變形。最后一步是取來兩米左右長的竹棍子,在粗的一頭的尾端打一個直孔,在離尾端四十公分左右處,鉆一垂直孔,讓扒子的正中的竹片穿過竹棍尾段的直孔,讓穿竹扒的鐵線穿過竹棍的垂直孔,并將其扎緊,這樣一個漂亮又實用的新扒子已竣工了。它將“伴隨”我,從春天到寒冬的很長一段時間不分離。
【春天到寒冬散文】相關文章:
寒冬冷雨夜歸人散文12-14
林清玄散文《月到天心》09-08
林清玄春天散文01-10
到愛的距離散文10-05
描寫春天的精選散文12-07
到莫言的老家去領獎散文10-14
描寫寒冬的好句摘抄11-24
描寫寒冬景色的段落07-17
春天散文隨筆300字08-03
春天散文隨筆500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