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印象之供奉祖先散文
在東北過年的時候,歷來都有供奉祖先的風俗。
供奉祖先,在東北多稱為供奉老祖宗,是對于緬懷祖先、孝敬至親的天性所使然。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一代一代就流傳下來。
在平常日子里,一個家族不供奉祖先大家并不奇怪,但是在過年的時候如果不供奉祖先,很容易被鄉親鄰里指責,因為東北的鄉村很少有祠堂,所以一般供奉祖先都在自己家的住所進行。
到臘月二十三以后,多數人家便開始準備供奉祖先的事情,不論貧窮富有這樣的大事情誰都不能馬虎。
供奉講究很大,承裝供品的碗取單不取雙,有的做五碗或者七碗,老人們都講說是逢單是陰間的吉祥數,逢雙是陽間的吉祥數,真假莫議。不論供奉多少佳肴,滿族人基本上講究全素,漢族人則葷素搭配。
不過相同的是必須有一碗是粉條子,做法是將粉條子挽成八尺長的把子,用麻匹扎住一頭,放油鍋里面炸,因為那時候沒有色拉油,只有笨榨大豆油,所以炸過得粉條膨脹的金黃锃亮。烙豆腐干、烀五花肉方等等,反正都是過年必備的好嚼咕。一般還要供奉一碗發芽的小蔥,不僅僅看著白綠相間的新鮮,更有兒孫聰明的深刻含義。而用白面和豆腐渣混合的肉丸子用竹簽子穿起來搭配組合,更像是一件件藝術品。
挑供碗也是一件大事,選擇全新不說,對待顏色和花型也有要求,而作為男主人要準備好正月初二以前用的劈材和用水,不送走年是不準做這些事情,衣服再怎么臟也得正月初六放水日去清洗,否則是對于祖宗的大不敬。
等供碗和菜肴做好,當家人要把頂棚上的長匣子請下來,為什么說請而不說拿呢?這里面含著尊重的意思。輕輕撣去灰塵,請出‘家譜掛圖’也叫宗譜,掛在外屋地【或者單間】的后墻上。
通常掛宗譜之前要把家中常用的長方形地桌擺在墻下,掛好宗譜再把坐姿擦拭干凈并鋪上沒有打鑿的黃色燒紙將10個饅頭和供品依次擺上,最后在饅頭前面擺上2摞10個蘋果,前面再放上兩根粗大的紅蠟燭。擺完供品以后一般還要擺上無五雙或者七雙紅色筷子或者七個小酒盅。
擺放供碗有絕對的規矩,絕對不允許外人動手,即使出嫁的姑娘也不可以。說是外人擺放供碗就把外人的祖先招來了,自己的祖先就上不了桌,在外面受氣,唯有自己的婆婆、媳婦、丈夫、兒子或者未出嫁的姑娘才可以動手。
這些布置完畢以后,還要貼上五彩對聯、宗旗,加上明亮高大的蠟燭和色彩造型各異的供品,有著莊重的氛圍和說不清的敬畏和親切。
到了除夕這一晚子時,財神接回來,把接財神用的燈籠放在一角,這個時候全家上下老小都能夠感受到莊嚴、神圣和神秘的氛圍,這個時候誰也不許高聲說話,怕驚擾了祖先和財神爺。
過了大半夜就是初一,要到全村各家各戶去拜年,進屋要是看見供奉著祖先,趕緊跪下磕三個頭。而東北對于家族里面出的不忠不孝的人就不允許進墳塋地和上族譜。
一般情況下宗譜都在長房老大家,長房為大,有擔負繼承祖先的責任。
而我們家因為家族大,幾個家族分支都不同供奉著宗譜,沒有宗譜的要用紅紙寫下家族一些事宜,被稱為‘保家仙’。
記得很小的時候去大爺家拜年,通常要先拜祖宗,然后才拜大爺、大娘,而大爺大娘在欣然接受的同時不忘記給予紅包,這也是一種禮尚往來、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農村中很少有年輕人供奉祖先宗譜,一方面是因為年代久遠宗譜遺失,另外一方面這些民俗沒有很好的繼承,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和缺失。
盡管供奉祖先從某些方面講似乎有著迷信色彩,但是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看似微小,但是卻包含著做人與道德的探索和警醒,到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
【春節印象之供奉祖先散文】相關文章:
老街印象的散文06-30
祖父印象散文07-06
回家印象散文07-06
印象旬陽抒情散文07-05
我的杭州印象散文06-30
天之素散文07-04
雪之韻散文07-01
雪之韻(散文)07-01
夢之碎片散文07-05
古人之韻散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