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精選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1
夏日的午后,拎著剛剛采摘還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兩大包蔬菜登上了回城的客車,與岳母一家揮手作別。車在崎嶇的鄉間道路上顛簸前行,燥熱的車廂內,暢快過后的妻兒疲態盡顯,相靠著進入夢鄉,只有自己依然沉浸于亢奮之中,兀自回味著剛剛經歷的美好的菜園旅程。
伴著暖暖的夏日,從岳母家出發,經過約一刻鐘的繞行來到菜園。菜園地勢隱蔽,從小道上并瞧不見它的影子,繞過一大片整齊的玉米地后,高低起伏、色彩斑斕的菜園方才豁然呈現眼前,讓人頓生別有洞天之感。
菜園面積不大,約有十五米見方,原本是灣邊坡地,被岳母拾來,平整一番,成就了如今菜花飄香的小園。由于近期連降了幾場大雨,灣里水量充沛,綠色的浮萍幾乎將水面全部蓋住,宛如一條綠色的'錦帶將菜園環抱其中。偶有幾處裸露的水面,在陽光照射下,發出點點金光,猶如晶瑩的玉石,鑲嵌其間,甚是美麗。
園中,規整的菜畦上,茄子、西紅柿、黃瓜、辣椒、豆角、蔥、葫蘆……分列其間,錯落有致,將菜園裝點得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看那葫蘆,大大小小隆起的果實上,頂著黃色的花蕾,像極了家中的套娃;那豆角,三三兩兩、或長或短地垂著,仿佛懸掛于空中的綠色竹簾;原本該立架攀爬的黃瓜,卻像依戀母親的嬰兒般隨地匍匐著,綠色的藤蔓交織延展,大小不一的瓜妞隱身其間,若母子相擁,甜蜜中透出溫馨;紅彤彤的柿子、紫瑩瑩的茄子、翠生生的辣椒,或長或圓,或大或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黃色的、紫色的花朵,在風中搖曳,豐盈而厚重,樸實得讓人生出親近的想法,引得一些蝴蝶、蜜蜂流連其間,盤旋飛舞。菜園邊緣的幾棵楊樹、棗樹枝繁葉茂,知了在樹上吮足了甜汁蜜露,一個勁地狂歡猛叫,仿佛在訴說著今夏的趣聞軼事。
面對這繽紛的色彩,成熟的誘惑,心底涌起了陣陣收獲的沖動,忙著俯下身子搜索著枝杈交錯、藤蔓遮掩下的成熟的果實。采摘一遍,回頭細細尋覓,又會有所收獲,驚喜不斷。一會兒工夫,帶來的所有袋子已被塞得滿滿當當。坐下來,擦把汗水,挑上幾個紅透的柿子,在園邊的灣水中一蕩,剝去表皮,便成了犒勞的美食。回頭望望兒子大口吞咽、滿腮菜汁的滑稽吃相,讓人忍俊不禁。
方寸的菜園,宛如一座寶庫、一個樂園,透出了情趣無限,送出了驚喜連連,讓人流連其間,忘掉了瑣事的煩擾,世事的羈絆,只顧自我地品味這自然的本真、土地的恩典,盡情地揮灑著無盡的感慨與眷戀。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2
企盼著,企盼著,雨終于停了,天空放晴了。
一切經過雨水的洗禮,變得清清爽爽的。小小菜園中散發著泥土的清新芬芳,園中蔥,菠菜,韭菜和黃瓜經過雨水的清洗顯得更加嫩綠了。小草也跟著瘋狂地長起來了,隨手拔起一片一片的雜草弄得滿手都是濕漉漉的,手中還伴隨著草的清新氣味。可我沒有一點惱意,心里卻是滿滿的欣喜,看著這滿園的.綠色中還夾雜著點點黃黃的菜花和幾朵粉粉,藍藍的野花煞是好看,看著眼前小園的如幻美景心情格外的舒暢。
小小菜園中植物下的泥土,經過一夜雨水的沁潤變得松松軟軟,顯示著泥土的溫柔。泥土如同母親柔柔而慈愛的懷抱,包容著植物的生長。把自己的養分如同乳汁般無私地用來滋養著蔬菜,瓜果和各類植物,忽然發現泥土上有一群小黑點在移動,原來是一群螞蟻。那里都少不了它們,這些可愛又可恨的小小精靈們。它們爬來爬去忙碌著,為了自己的生存奮斗者,我不忍心責備你們,雖然你們把玉米葉子咬得千瘡百孔,但你們的存在給小小的菜園帶來了靈動的生機。
不遠處幾朵菜花上有一群蜜蜂嗡嗡著輕盈飛舞,如同彈著吉他輕歌曼舞的流行歌手,在演奏著自己拿手的自然清新的音樂。還有幾只蝴蝶在翩翩地為他們伴舞,這美妙的音符引來了地底下辛勤勞作的蚯蚓跑到地面上來聆聽。就連那不受歡迎的蒼蠅也跑來湊熱鬧,這里的熱鬧引來了遠處柳樹上蟬們的不快,他們不樂意了,也敞開喉嚨引吭高歌似乎要與這園中的歌聲一爭高下。就這樣在我的眼前呈現出一副自然和諧的小小菜園美景。
一陣微風過后,遠處飛來了幾只麻雀。剛剛還在得意地引吭高歌的蟬們,都不敢出聲了,歌聲也戛然而止。可蜜蜂們無所畏懼地依然忙碌著,似乎沒有看見這些不速之客,麻雀們好像以前被教訓過一樣不敢打擾蜜蜂們。旁邊園子中傳來貓的叫聲,麻雀們驚慌地飛走了,園中又恢復了平靜。
就這樣靜靜地坐在小菜園的角落里,欣賞著夏日很美很美的菜園,讓我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它就是我現實版的“桃花源”,我在其中偷得浮生半日閑。恍然間不由讓我想到了陶淵明老先生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你心中想感悟寧靜和自在,你可以在平凡中隨處都能發現你心中的樂園。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3
1982年,村里落實了土地承包責任制政策后,家里就有了菜園。那時起,父母不僅忙碌著田地里的活兒,更主要的是辛勤耕耘著家中的菜園。菜園子也成了我們全家唯一的經濟源泉。
家中的第一塊菜地是在村東頭路南不遠,老107國道旁邊,離家有三百多米遠。那時,哥哥剛剛考上大學在鄭州學建筑,弟弟、妹妹都在家上學。我呢剛上高中,天天奔波于學校和家之間。因而很少去過菜地。隨著村里人口的不斷增加,1984年村里有人辦造紙廠,菜地被占用。1985年調了菜地之后,那時我家的菜地在村南頭,離家二百多米。那片菜地的西北角有一眼二百四十多米深的水井,供村里各家各戶生活用水。隨后生產隊里用青磚和水泥灰建了一個不足十平米的井房,井房西面是一個大水池子。因而,沒分到各家各戶之前,那片菜地曾是一片稻田,隨后變成了藕池。
家里有了菜地之后,父母實時種些時令蔬菜,或是黃瓜番茄,或是茄子、冬瓜、南瓜豆角,或是菠菜、白菜、蘿卜,或是韭菜、玉米菜,拉倒城里沿街叫賣。家里有了經濟來源。姊妹幾個上學的花銷也有了保障。只是父母更加辛苦了。種菜是很需要工夫的。翻地、平整、扒埂、踩畦,菜種上以后還要施肥、澆水、除草、施肥、松土、殺蟲,苗稠了還要剔苗。菜長成時收獲以后還要擇菜、捆整齊。青菜一類的為了保鮮還要一捆捆放置有少許水的水盆里。種菜最辛苦的是要澆地。
夜里澆地離不開手燈,尤其是冬天就離不開膠鞋。澆地時,一會要看看水到頭了沒有,一會還要看看哪兒跑水了沒有,最主要的是不要讓水跑到別人家的菜地。2009年以前,每次澆菜地的頭天晚上,父親就會對我和弟弟交代一聲:“明天早上起來早一點兒,一塊兒把水泵下到井里”。雖然如此第二天早上,父親還是早早地喊醒我們。因為去得晚了,別的人家就會早早占著井,不僅影響澆地,輪到晚上澆地,還會澆個通宵。那時我和弟弟也都會陪著父親一塊兒澆地。每次晚上和父親一起澆地時,總覺得夜不是那么漫長,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因為澆地的時候父親會給我們說一些種菜的學問。或許多做人的道理。諸如啥節氣種啥菜,哪幾樣菜套種既能增產又不相互影響,啥菜喜歡啥肥料,哪些菜種時要注意啥問題才能苗齊苗壯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蘊藏著許多農時、種子肥料管理等豐富的科學知識。土豆要在出九前種還要適度深些,土豆間可以套種茼蒿、小白菜等葉類蔬菜;灌水多少,灌水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土豆的長勢。土豆秧剛出來,大量灌水,會把秧苗催得太旺,結果會是光長秧不長果。農諺說“土豆開花,壟溝摸蝦”,也就是說土豆開花時節,水灌得越多越好。栽西紅柿秧,要像架豆角秧那么高高地架起來,不掐尖不打蔓,任西紅柿秧隨意生長。種冬瓜要壓枝。芹菜、黃瓜喜水;芫荽黃瓜最怕重茬;2009年以后,生產隊隊長把菜地里的每一眼井都下了水泵,并且用鋼管接出了井口。人們再不用幾個人一起每次拉著水泵去澆地了,只需拉著水管,到地之后,把水管對接好就可以輕松澆地了。隨后雖然多年不與父親一塊兒澆地了,但忘不了與父親一塊兒澆地的時光。
1983年上半年,妹妹看看父母每天忙里忙外,不要說田地里的活兒,就是菜地里的活兒,父母二人都忙不過來。因而和父母商量輟學,首先是父親不同意,父親吃過沒文化的虧,因而再苦再累也支持我們姊妹幾個多讀書,多學些知識。隨后父親對妹妹說:“你不上學也中,到時候你會不會埋怨我們。”妹妹說:“大,哥哥弟弟都比我學習好,家里的活俺媽恁倆也忙不過來,就讓我回來幫恁吧。你放心吧,不上學是我自愿的,我啥時候也不會埋怨你們。”就這樣才十五歲的妹妹為了父母,更為了哥哥、弟弟我們幾個好好學習,主動承擔了家中的農活兒。每天和父母一起早起晚歸,風里來,雨里去。收拾地里的菜,和父親一起拉著菜去城里沿街叫賣。
父親每次去趕集賣菜,只要差不多就賣了。賣完之后趕緊回來忙菜地或是田地里的活兒:或是背著鋤頭鋤玉米地里的草;或是給蔬菜或麥子打農藥;或是晾曬麥子或玉米。而母親去賣菜,總是想著多賣幾個錢。反而往往是賣個倒上橋。老到天黑才回來。地里一有空白地,父親就不失時機地往地里推些人糞尿。又因為父親舍得投資,種番茄時每年都會買些芝麻餅上地里,因而我家的番茄每年都是個兒大、味美。每年那段時間,中午回到家中找些不好的或是沒賣完的番茄,洗洗切到碗里,再加些白糖,猛吃一頓。真是唯美可口、涼甜解渴。傍晚到菜地摘番茄時,看到紅得熟透的番茄時,不由得摘下一個在衣服上胡亂擦一下就猛咬一口,又沙又甜。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
1984年7月初,我放假后也每天幫著父母去菜地,擓著籃子穿梭于一畦畦黃瓜番茄地,幫父母摘黃瓜番茄,摘滿一籃擓到地頭,把崩口的番茄另外放一邊,(拉回來后或是自己吃,或是給鄰居。)沒崩口的一個個放到鋪有軟布、有擋板兒的架子車上。第二天早上四點多被父親叫醒,洗把臉就和父親一起拉著一架子車黃瓜番茄或是去城里賣,或是跑近二十里地到鄉下賣。那時鄉里人家家戶戶還不是多有錢,有的是麥子或包谷。因而他們用包谷來換我們拉去的菜。記得那時的包谷是九分錢一斤。番茄呢也是那個價。我們拉一車番茄,跑二十里地,換回一車包谷,然后再跑十幾里地把包谷拉到收糧食的地方賣了換成錢。從那之后的多少年里,每年冬天父親都會忙著在用泥巴剁成的菜棚里育一些番茄、辣椒、茄子等小苗。育苗也是要工夫的要,那時候沒有什么草苫,給菜棚保溫全靠在四周壓好的農膜上鋪一層厚厚的麥秸。麥秸上再蓋一層農膜并用木棍等壓好,防止起風把麥秸刮跑。天好的時候要天天早上把麥秸挑了,好讓菜苗見見陽光。傍晚時候再把麥秸鋪在農膜上,再在麥秸上蓋一層農膜,并壓好農膜。到來年清明節以后開始把育好的苗子一锨锨鏟起,裝到架子車上拉倒地里開始栽種。剛開始種時,不知道種之前先壓一層薄膜,這樣可以防止雜草把菜苗給“吃了”因為野草的生命力旺盛于菜苗、莊家苗。隨后壓了膜后,不經蔬菜長得好了,也少了除草的工序。
1985年夏,不到十五歲的弟弟放假后也幫著父母收拾菜,每天也會拉著一架子車菜去城里賣。記得那年的8月24日早上五點弟弟和往日一樣拉著一架子車冬瓜去城里賣。不想早上八點多,二叔看到了村東頭路邊的溝里的一輛架子車很像是我家的。并且溝里還有爛的、沒爛的冬瓜。到家問了我父親后,才知道那車確實是我家的,隨后趕緊找賣菜的弟弟。市里的各大醫院幾乎跑了個遍,都沒找到賣菜的弟弟。十點左右才聽說弟弟早上拉著一車菜剛走到新修的107國道,就被一輛大卡車撞了。隨后,那司機把車輪也撞到了車上,拉著弟弟在市里轉了一圈,隨后把受傷的弟弟丟在了西大街的一個醫院門口就跑了。弟弟八點多清醒后捂著傷口、忍著疼痛從清虛街一步步走了回來。快到縣衛校時,被鄰居嬸嬸看到。隨后嬸嬸領著弟弟去縣衛校找醫生給弟弟看病。弟弟的這次車禍,讓我對社會有了看法,也改變了我的人生目標,讓我立志學好文學。
1988年后,生產隊里的菜地做了調整。我家的菜園也從南頭挪到了北地,離家有一里多地。菜園東南角是一個土墻的破舊井房。菜地南邊是一個東西向的長一百米的水渠。地里仍是一些時令蔬菜。兩年后菜地又做了調整,我家的菜園離那井房有了距離。那時每個人有兩分半菜地。有妹妹的、父母、奶奶的、加上弟弟和沒過門的弟媳的一共一畝半。這之后二十多年來,菜地就沒再做過調整。父母那時也種過幾年葡萄,一夏天在地頭搭上了一個棚子讓舅爺(舅爺是個五保戶,在離我們家東十六里的于莊住。1980年冬天,因烤火不慎燒毀了自己的房子。隨后父母把舅爺接到我家。)在地里看管葡萄。只是那時沒有現在的網可以遮擋鳥兒的啄食。因而每次和父母一塊去菜地時,總會聽到母親響亮的吆喝聲或是啪啪啪的拍巴掌的聲響,借以驅趕地里的鳥兒。1993年舅爺去世后,父母也不再種葡萄了,仍舊是時令蔬菜。
菜園不僅成了我們一家經濟來源的支柱,也成了一種四時不同變換的風景。春天里走進菜園,可以看到滿樹的杏花,幼小的蔥苗、剛發丫的韭菜,長勢喜人的菠菜、青青的蒜苗、父親深翻的土壤,地頭的.香椿樹上發的幼芽。剛開始時,母親不知道香椿葉是越嫩越好吃,越受人喜愛,直到有一年母親給表姐送了些長大的香椿葉時,表姐給母親說了這道理后母親才不再怪我們說:“不等香椿葉長大就摘,那是害性命啊”。夏天走進菜園,可以看到滿樹的黃杏,綠油油的韭菜、掛滿指頭的拳頭大紅紅的番茄,翠綠的黃瓜、長長的豇豆角,黃瓜、番茄豆角都是要搭架子的,每年父親都會買幾捆竹竿,或是砍些樹枝來搭架子。父親摘蔬菜時也會留一些健壯的果實做種子,有時因為不知道而誤摘了做種子的果實,也少不來聽幾句父親的埋怨。秋天菜園里剛發丫的蒜苗、一個個碩大的冬瓜、黑瓜、滿樹的漸黃的柿子,一畦畦碧綠的菠菜、長得勻稱的青青的蒜苗還有蒜地里間或種的一棵棵芫荽。以前種大白菜,入冬前人們都會用紅薯梗或是草繩等把白菜包起來,這樣白菜才會包心,長得瓷實。隨后的白菜不用用繩子捆綁會自動包心,也省卻了菜農的一道工序。冬天里,白菜收完之后。父母除了收拾菠菜,就是忙著深翻土壤,未來年的蔬菜備好耕地。
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我們做兒女的也心疼父親,不想讓父母這么辛苦地勞作。但是父母卻說:“我們閑著也沒啥事,種種菜不僅能供一家人吃菜,還能多些收入,再者種地的同時我們也鍛煉了身體,也覺得活得有意思。種菜的過程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用鐵鍬翻地,聞著泥土的清香,心里是快樂的;把菜籽撒向菜園,播種著希望時是快樂的;汗流夾背地鋤完雜草是快樂的;給蔬菜澆水、施肥是快樂的;收獲的時候更是快樂的。當你把種地當做一種生活的樂趣時,你就不會覺得勞累,種地的種種快樂其實是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因而,我打工之余,偶爾的也會去菜地幫父母干些活兒,或是剔剔草,或是盡情呼吸夾著泥土氣息的蔬菜花香,享受著或是粉紅、或是潔白、或是淡紫、或是淡黃的菜花繽紛絢麗,小黃瓜頂花帶刺,白色的辣椒花,黃色的西紅柿花吐露著芬芳,與紫色的茄子花競相開放,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加上如詩行般顯示生命底色的翠綠,從而忘卻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更體驗著與父母一起像陶淵明那樣“晨星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勞作的快樂。更體驗到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
直到2010年12月16日,妹妹出了車禍后,沒法幫父母干活兒后父母種的番茄也少了。弟弟考慮到父母的辛苦,也要回了他們的半畝菜地。剩的一畝菜地,父親種了一半比較省力的韭菜。2012年10月,表姐不幸病逝后,父母就不再種番茄了。去年這時候,父親對我和弟弟說:“菜地我也種不了了,你們弟兄兩個看看種啥請種了。”盡管如此,父親還是每天都拖著年邁的身軀辛勤勞作著,直到今年(2016年9月2日早上突發腦梗暈倒在菜市場)。我的父親!我的受苦受累為兒女操勞一生沒享過一天清福的父親!
種菜每年都有最忙的兩個時候。一個是夏天收拾番茄、豆角、黃瓜,一個是立冬過后的蘿卜白菜的收獲。好在表姐每年可以幫助父母銷一部分蔬菜。因為表姐是物資局一個下屬門店的頭頭,因而父母種的蔬菜每年都可以賣給她單位里的員工一大部分。夏天往單位里送黃瓜番茄、茄子豆角,冬天呢又可往單位里送蘿卜、白菜、菠菜等,表姐呢就權當是把這些蔬菜給員工們發福利了。每次往表姐那兒送菜,表姐給的價格不僅比市場價高,并且還都會多給一些,之后或是領我們去單位食堂或是附近的的飯店吃些飯。俗話說:“小雪收蘿卜,大雪收白菜”。每年冬天的蘿卜白菜的收獲時節,妹妹沒出車禍前,每年都會幫著父母出白菜,弟弟和我也會去幫忙。妹妹出了車禍后,弟弟也忙,因而每年只有我和父母一起出白菜。偶爾的,哥哥也會回來幫忙。那時,也會想起多年之后和哥哥、父母一起出白菜會是個奢望。因為城市在發展,我們的菜園不久的將來也會被占用。沒想到還沒兩年,這奢望就真的成了奢望。因為做夢也不會想到八十二歲的父親會在今年中秋節被意外的腦梗奪去了生命。父親永遠離開了我們。留下了沒人管理的一畝多菜園。
父親從突發腦梗,到永遠地離開我們不到半個月。半個多月里,菜地沒人管理,雜草叢生,還沒長大的蘿卜白菜被菜青蟲啃食得不成樣子,父母與往年一樣適時種的蒜苗也被玉米菜遮得看不見影子。直到有一天問起母親,時才開始動手除掉玉米菜。父親不在了,母親讓弟弟和我平分了那一畝菜地。也許父親生前就為我們安排好了,本來我和弟弟也想著把菜地種成麥子。但母親說:東頭的韭菜還是別動,也不費啥功夫,只是韭菜該收割時忙些。國慶節時我騎行出去了,是妻子在家忙著打踩畦,種菠菜種蔥。割韭菜那幾天,剛好趕上陰雨綿綿,因而第一次看到妻子冒著雨推回一車割了的韭菜時,我很感動。我何德何能遇到一位這么勤勞能干賢惠的妻子,我又怎么不心疼這樣的妻子呢?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家就往地里趕。那也是我多年來第一次與妻子一起在雨中收獲父母給我們留下的蔬菜。
我家的菜園,給了我們全家人生活必須的蔬菜的同時,也成了全家的經濟支柱,而這支柱的支撐點卻是勤勞善良養活我們全家的父母。眼下又快到收獲白菜的時節了,只是父親不在了,看不到了像往年一樣的又大又瓷實的白菜了,我再也不能和父親一起收獲白菜了!菜園給了我太多的營養,也給了我太多的記憶。父親,我和弟弟會管理好您留給我們的菜園的,也會照顧好疼我們愛我們為我們操勞一生的母親的!我們會用豐碩的果蔬告慰您的在天之靈!爸爸!我愛您!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4
去年寒假,在瑞安老家的一天中午,我午覺睡得正香,忽然一陣急促的叫喊聲和敲門聲竟把我從甜美的夢鄉中驚醒過來,原來是三嬸叫我趕緊去菜園給我母親送把傘。
我聽后不禁疑惑不解,因為幾年前就聽說老家的莊稼地除了部分被拋荒外,其余大部分早就被村委會統一承包給外地的商人了,哪還有屬于自家的菜園。但眼看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我就顧不得細問三嬸,趕緊加快步伐,沿著那條既熟悉又陌生的山路,飛快地跑向母親所在的菜園。
那是一條我再熟悉不過的山路。記得,小時候就讀鄉里小學、初中,每天都要步行經過此路。沿途到底有多少級上下的石階,我都幾乎爛熟于心。而從那條山路的一個分岔口右轉,再上坡步行百余米就可望見母親的菜園。而這條分岔路也曾是我小時候跟隨大人們去山地勞作的必經之路。但如今,這條通往母親菜園的山路,竟變得如此的陌生。道路兩旁大樹參天,枯枝遍地,半身高的灌木叢處處可見,雜草和苔蘚更是長滿層層臺階,這一切又仿佛在時刻提醒著我要小心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我不曾料到,這里的山地竟荒蕪到如此境地,而母親卻在這荒蕪的地方開辟出一塊嶄新的菜園。
一路上,記憶的`閘門被用力地拉起,過去許多老舊的事情歷歷在目,如潮水般涌入我的大腦,久久不能平靜。然而,比較起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我小時候跟隨母親一起勞作的情景。母親出身在貧民的家庭,從未上過一天學,從小就開始幫外公外婆干農活、做家務。在她看來,人唯有拼命勞作才能賴以生存,勞作仿佛成為她的天職和生命。母親平時在家休息時話不多,我從未見她嚴厲訓誡過我;但一到勞作時,她就會先讓我在旁邊觀摩她怎樣勞作,凡是我還沒學會的,她會不厭其煩地教導我,怎樣鋤草,怎樣培土,怎樣起壟,怎樣拔秧,怎樣插秧,怎樣耘田,恨不得把勞作的所有知識都傳授給我。我小時候,母親還沒有指望我將來靠讀書吃飯,她只希望我將來能通過勞作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后來,母親才慢慢懂得讀書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故逐漸讓我多讀書少干活。但我至今還對兒時的勞作記憶猶新。
不出幾分鐘,我就一眼看見一塊菜園,它雖然總面積不過30平米,但是卻格外光彩奪目,整個園地被分成一壟一壟,像列隊士兵整齊地排列著,每一壟都間種著芥菜和蘿卜。在那塊菜園里,我完全不見冬天那寒氣肅殺的氣象,只見母親正彎腰給菜園施肥。于是,我大踏步地走到母親的身邊,為她打傘遮雨。對于我的突然到來,母親又驚又喜。
我說:“媽,下雨了,我們趕緊回家吧!”母親抬頭望了望天,回應道:“孩子,你先回去。媽沒關系的,過會兒雨就會停了。”剛說完,她又低頭彎腰,邁著勻稱的腳步,一手用鏟子在菜苗旁邊輕輕地挖一個小坑,另一手拿著摻和肥料的水壺往小坑里澆灌了一兩下,接著她不慌不忙地從一壟走到另一壟,繼續心無旁騖地給菜園施肥。在一旁的我,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勸解她明日再來,但她卻說明天沒有時間,因為今天下午就要回城里的大哥家,幫正在上初中的侄兒侄女燒飯吃。果然不出母親所料,沒多久雨就不下了。隨后,在我陪同母親去不遠處的山溝里舀水的途中,母親跟我聊起了為什么決定今年開始在老家重新開辟一塊菜園的緣故,以及為什么選擇這塊土地作為菜園的緣由。此外,母親還跟我談起了明年她將打算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菜園。對于未來,母親總是懷抱夢想,從她的身上我永遠能找到信心。
也許是母親的辛勤勞作感動了天、地、物,連那些經常出沒在山地里的野豬和野兔竟也沒有來破壞母親的菜園,結果母親菜園里的芥菜和蘿卜都長勢喜人,甚至連雜草也幾乎找不出來,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氣象。當母親即將離開而回望著自己的菜園時,她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然而,我沒有等得及芥菜和蘿卜的成熟,就匆匆忙忙地告別了我的母親和母親的菜園,回到自己已經安家定居多年的無錫。今日又恰逢母親節,我不禁想起遠在故鄉的母親和母親的菜園,但愿母親健康長壽,但愿母親的菜園生機勃勃!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5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不管是山上人還是川里人,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有個菜園的,至于這個園子的規模,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在我的印象里,韭菜是必不可少的了。韭菜的香味,平時是不顯現的,一簇一簇的長在那,如果不是個徹頭徹尾的鄉下人,還真有點分不清哪是草哪是韭菜了呢。土壤肥沃的田埂地頭,韭菜的長勢自然很好,葉子寬而長,綠油油的一大片,在太陽的照耀下更是綠的發亮。北方人以面食為主,如果讓一個北方人吃一半載的面,我估計也不是什么難事,但是讓他們連續吃幾個禮拜的大米飯,我猜想是沒有幾個人是受得了的。吃面,如果想吃出個味,韭菜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油炒的韭菜,不管是哪種面,都是好吃的要緊了,尤其是漿水面。我甚至覺得吃漿水面,如果沒有韭菜,那它的美味至少得大減一大半的。白凈的面條,翠綠的油炒韭菜,飄著油花的'漿水,盛夏的時日,吃上一碗,真的是解饞的不行了。
說到漿水面,我又想到了黃花菜,吃長面如果沒有這個菜,那長面的檔次是要掉好多的。黃花不但好吃,它還好看,黃色的花兒,綠色的葉兒,看起來顯眼的很,吃長面的時候,那怕是在里面少放點黃花,它的味道就不一樣了。黃花更難得可貴的是它太容易存活了,墻腳跟,地角頭,只要有點土壤.少許的雨露風水,它就活的特別的好。
家里有點閑置的地角,不大,開墾了出來,離家也比較近,索性就當成了菜園子。
北方農村的種菜,它是一茬一茬的。冬天種點香菜、菠菜,等天稍加地暖和,嫩草初醒,河水翻漲,菠菜與香菜就恢復了精神頭,嫩綠的葉瓣綻了開來,田家小舍、河水繞田,在暖洋洋的春光下,菠菜與香菜綠油油的一片。這時的菠菜,嫩嫩的,做飯的時候,只需將它放在熱水里稍微的燙一下,再拌點醋汁,如果喜歡辣椒,也不妨加點,甚者,北方人很是鐘情于大蒜,搗碎了,和菠菜拌在一起,那就味道更佳了。當然,香菜的吃法程序就沒那么的復雜了,更多的人還是喜歡生吃,稍加的刀工,丟在面條上,白面綠菜,別有一番味道。我受了母親的影像,喜歡將香菜剁碎點,放在鍋里,油水稍加的爆炒,有股焦熟的問道,和在面上,喜歡的不行。
母親是個喜歡動的人,一輩子都是個閑不住的命,一有時間就去搭理自己的菜園,夏天來臨的時候,他更是忙的不停,從市場買來的菜籽,選好了位置,一顆顆的撒了下去。微雨蒙蒙,我似乎聽到有個勞苦了一輩子的北方的農村女人,指揮著一顆顆蔬菜瓜果的住所。茄子那是你的地,不要當了辣椒的道;西瓜,你最是霸道了,老是將蔓藤伸到了旁邊人家的地,這可不好啊;西紅柿,我知道你勞苦功高,那么細的桿腰,卻要拓展如燈籠的果實,我支個樁子,你來休息會吧。
菜園雖小,母親卻總能將它搭理的花樣齊全,這段記憶,任憑風浪起,任憑地覆山翻,也很難消融。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 篇6
這塊地在村子的前面,就緊挨著村子,豬拱羊啃的也種不成個莊稼,叢生的雜草比人都高,一年年的就這么荒蕪著。這樣的廢地幾乎哪個村都有,公社的李書記發了話,說這地荒著也是荒著,分給社員們做自留地吧,隨便種點啥不比閑著強?
地不多,分下去每家也就一分幾厘的,別看這地在生產隊里不算啥,可到了個人手里那可就成了寶貝,拔去雜草,細細地用鐵锨翻上兩遍,收拾平整,土坷垃打的碎碎的,再把四周用棉花桿扎成個不高的籬笆,一個個小小的園子就有模有樣的了。
這點地種莊稼肯定值不當的,再說壯勞力都在生產隊掙工分,也沒那時間打理,只能種點蔬菜,所以家家的菜園地的活兒差不多都是干不動重活的老年人收拾的,我家的菜園地就有小腳的奶奶打理了,奶奶拍板了:咱家就種南瓜吧,這幾年糧食緊巴,這南瓜又是菜又是糧的。旁邊再種上幾棵茄子,兩溝韭菜,人來客去的也是個招待。
茄子好伺候,茄子苗栽下,澆點水就不用管了,韭菜也省心,菜籽灑在整好的菜畦里,幾天后地上就冒出綠色的芽芽,幾遍水澆過就可以割來吃了。就這南瓜要多操心——首先要把南瓜籽在陶瓷海碗里用開水浸泡上兩天,白布蒙上催芽,待種子上冒出白色的芽孢時,便挖坑,下種,澆水,過兩天再看,鵝黃色的嫩芽就鉆出了土層,怯生生的抽枝長葉,這時候奶奶總是每天天不亮就早早的起來,在南瓜苗的根部培土,壓秧,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不幾天菜園里就綠油油黃燦燦的一大片,綠的是葉,黃的是喇叭狀的南瓜花,成群的蜜蜂出出進進的,嚶嚶嗡嗡的采集著花蜜。南瓜花是單生的,雌雄同株。雌花下面連著一個紐扣大小的綠點,花謝了以后,那小綠點兒就漸漸長大,這就是南瓜妞兒。這些帶把兒的'花是奶奶心目中的寶貝疙瘩,碰也不讓碰的。說是用手指碰過后花朵就會掉,花朵下面的南瓜也會掉。而那些謊花(雄花)因為不能結果便成了一道可口的農家小吃,哪天沒有菜,奶奶就會采一大把南瓜花,花柄去皮,花托去表,花冠去蕊,兩只紅辣椒切成絲,放點菜油一炒,金黃襯著碧綠再點綴上零星的鮮紅,澆在涼水濾過的雜面條上,看一眼就讓人饞涎欲滴。
南瓜產量高生長快,幾場雨過后地里一看,不大的菜園地里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小小的南瓜,煞是喜人。但結果過多肯定會影響成熟后南瓜的個頭和品質,這時就需要疏果了。那段時間奶奶幾乎每天都要扭著小腳到菜園摘幾個小南瓜回來,切成絲,滾水淖過,拌上咸鹽,再滴上幾滴芝麻油,就成了味美可口的佐餐小菜,沒成熟的南瓜絲嚼起來脆生生的,別有一番風味。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菜園里的南瓜在奶奶的呵護下也一天天長大了,立秋過后,南瓜根部的幾片老葉逐漸枯黃了,奶奶剪掉老葉,三五天澆一次水,南瓜一天一個樣,成了金燦燦的黃色,南瓜的顏色是秋天的顏色,南瓜的成熟預示著一個季節的結束。一個個南瓜圓滾滾的,大的都有十幾斤重。奶奶把南瓜一個個摘下,一分多地的南瓜,竟收了整整五架子車,那時家家糧食都不夠吃,這收獲的南瓜就成了家里的寶貝,熟透了的南瓜面甜面甜的,切塊熬稀飯,不放糖都能甜掉牙。奶奶把南瓜仔細選過,特意挑出了幾個大的,對我說:這年頭咱家人能夠填飽肚子,多虧了李書記分下的這點菜園地,人家瞞著上頭私分土地他自個兒可擔著風險呢,咱得送兩個讓老李嘗嘗鮮,這南瓜不是啥主貴東西,也就是咱的一點心意。還有,還得記掛著咱那幾家窮親戚呢,段莊你二舅家,楊集你姨家,他們家家糧食都不寬裕,明天你給各家送一個,劉營你姑家孩子多,又都趕在能吃能喝長個子的年歲,這兩個大的給她家留著。
缺吃少穿的那幾年,因為有了李書記私分下來的自留地,因為有了這菜園地里的老南瓜,不但我家人沒挨餓,也救濟了揭不開鍋的窮親戚。
【菜園情趣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余光中散文的語言情趣06-14
魯迅的生活情趣01-04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父親的菜園》原文欣賞06-14
散文07-19
經典散文(精選)07-26
經典散文07-01
《父親的菜園》課文原文及反思06-08
經典的哲理散文09-01
廬山散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