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是手段志是目的經(jīng)典散文
生活離不開人際交往,離不開紛繁的事情。我們很容易為了交往而交往,為了做事而做事。
把做事看成手段,把目標(biāo)看成目的,這樣才不容易陷入片面與局促中。
本著這個原則,我們大可不必跟一些人、一些事過不去,只要我們確立了志向--不管是快樂享受人生,還是精彩證明自我,都不允許這樣的耗費時光。
并且,如果真的有了超越平凡的目標(biāo),我們也會少許多因驕傲、緊張、氣憤等等而致的對別人的傷害力與力的反彈。有句話叫“批評就像家鴿,總是會飛回來的”--傷害也如家鴿,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傷害,都會收到同等甚至加倍的反擊。而如果在目標(biāo)的`指引下,能量會更有序有方向的釋放,傷害便會減小到最低程度。
壞情緒就是鉆了思維混亂的空子,在一團亂麻、滿眼霧障的情況下,我們分不清哪是坦途、哪是陷阱,我們不知道何時轉(zhuǎn)彎、何時止步,只一味的亂沖亂撞,這樣,按下葫蘆起來瓢是常有的事。
激情缺失也源自沒有目標(biāo)。在單調(diào)重復(fù)的生活中,單調(diào)重復(fù)著那些事,周而復(fù)始;時光流逝,卻發(fā)覺沒有更多新體驗;這樣的人生,乏味而無聊。
當(dāng)我們一旦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適合做什么、怎么去做時,便會被這股源自心靈的力量吸引著、奔跑著、快樂著、苦惱著,所有那些說不出意義的心思與手段,都會黯然失色。
舉凡心胸寬廣者,一定是抱負(fù)不淺者。他們有的對生命有了較為透徹的理解,成為平淡生活中不露相的智者,爭一步、退一著都無所謂,只看重生命本真的快樂;或者心懷廣博,情系一方,依托了愛與奉獻(xiàn)的力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自信著、堅強著、快樂著。
心中有丘壑者,不會在同情或計較之間輾轉(zhuǎn)反側(cè),因為他要的不是一個合理的行為評判,而是自己所追求的大方向能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xiàn)。
所有與沾沾自喜、耿耿于懷相似的淺層次心境,都會在志向的映照下煙消云散,取代之的是對事理的研究,對未來的把握與對過去的總結(jié)。也許仍舊不會盡如人意,但已然真正做到了無愧我心。
這是很奇妙也很脆弱的體驗過程,奇妙在只要這樣的生活著,你便會將以往的毀譽拋在腦后;脆弱的是,如果稍有懈怠,便會失去自我追求的指引,重新迷失在難斷的是是非非中。
何去何從,仁智互見了。
【事是手段志是目的經(jīng)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是距離還是心經(jīng)典散文09-18
不是錢是心經(jīng)典散文10-13
月是故鄉(xiāng)明季羨林經(jīng)典散文11-13
我是誰散文08-22
我是漂流散文10-01
月是故鄉(xiāng)明季羨林散文10-19
我是李白散文隨筆10-23
老舍是齊白石的粉絲散文07-25
柳永是別離的笙簫散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