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轉燈經典散文

時間:2022-05-09 05:52:37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轉燈經典散文

  “轉燈”,也叫“轉九曲”,這是很早以前就流傳在陜北春節時的一種古老的習俗。一般來說,大多數村子莊鎮皆要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轉燈,也有些村莊會另擇吉日進行的,不盡相同。每到元宵節前后,甚至直至“二月二,龍抬頭”前后,在整個蒼涼的陜北黃土高原上,這里哪里的,幾乎晝夜都能夠看到那粗狂奔放的大秧歌,不是歡天喜地盡情舞蹈在大街小巷,就是如游龍飛鳳似的帶著一長串轉燈的民眾,在那五光十色的九曲十八彎的燈陣里威風闖關。俗話說:“轉九曲,驅病災,八十不老還自在。”又說:“轉九曲,活九十。”轉九曲,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幼競相參與,誰都不愿意耽誤的。

轉燈經典散文

  那么,這“轉九曲”的古老習俗究竟又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封神榜》中的殷紂時期,三仙島的三位云女娘娘——云霄、碧霄、瓊霄,為報殺兄之仇,費盡了心思,用母親河布下“九曲黃河陣”,緝殺闡教門徒。元始天尊聞知門徒被困,便下凡解救,破了“三霄”的黃河陣,致“三霄”陣破身亡。因此,后世道教徒為了紀念教祖的豐功偉績,就用燈盞鏈接出象征黃河陣的九曲圖景,載歌載舞,歡騰其中,以示慶賀。其實,“九曲黃河陣”是道教陰陽太極圖的變陣形式,即一個大的太極圖當中包括了9個小太極圖。如此,燈場的布局縱橫各設19排361根桿子作為燈位,再加4根彩門柱,共裝365盞彩燈,組成9個方陣,一陣一曲,一曲一門,記有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中方、太陽、太陰、羅睺、計都9道門;一曲一星宿神位,即金、木、水、火、土、日、月、羅睺、計都。其實,說到底是一種尊崇信仰老子的民間祭祀活動。人們為了在一年內求得神靈保佑、祛除邪魔、消災免難、人畜平安、五谷豐登、安寧健康、幸福美滿。

  有些地方轉燈歷來多有講究,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很遠古的禮儀程序。如子洲縣三川口鎮曹河村一帶的鄉村,在轉燈當日的白天,至今還要舉行隆重而盛大的“打蘸”祭祀活動。即在白天要進行“跑馬迎佛”、秧歌隊“朝拜佛祖”、敬請法師誦經“超度眾生”、“升佛塔”、“轉幡”、“抬樓子”等復雜議程。首先,人們要將燈場的進出門裝扮得宏威壯觀有氣勢,除了在整個門上挽上充滿生機的松柏枝,插上一桿桿獵獵招展飄揚的五彩旗幟外,還要粘吊子、貼對聯、掛紅燈,并要在東、西、南、北、中貼出醒目的五方貼,另外還要在燈場一側用一塊席子圍成房子形的模樣,里邊放上桌子,桌子上放上一只盛滿谷米的插香斗,把各路諸神的神位寫在紙牌上,插其中,兩邊再備放好香、黃裱、酒盅器皿、各類祭品等。這就是轉燈時被拜請來的各路神仙就位的地方,俗稱“神臺”,也叫“神堂”,而在燈場的另一側則要安放一張四方高桌,高桌上放上炕桌,炕桌上扣上斗,斗上扣上升子,升子上再扣上半升,半升上再扣上各子,然后,在每層的四角都放上式樣精美的面燈。這便是所謂的燈山,專供各路神仙觀賞。

  當轉燈開始時,首先要去謁廟(祭廟)。謁廟,即由本村的廟會會長或一年老長者提著燈籠拿著黃香、黃裱及面卷、白面圪塔、撈飯等祭品在前引路,隨后在鑼鼓家什的伴奏下,由傘頭領著秧歌隊到廟門前載歌載舞,虔誠祭拜。謁廟完畢,秧歌隊來到燈場后,傘頭便要用唱秧歌的形式在神堂前安神,請先生念祭文,背燈山圍風,然后,轉燈開始。在整個燈場燈火璀璨、焰火通天、鞭炮齊鳴、煙花競飛時,傘頭帶著龍飛鳳舞的秧歌隊,在鑼鼓家什的助威下唱一曲進門秧歌,以求來年消災免難、四季平安。然后,男女老少手拿黃香依次進城,同游共轉九曲燈陣。轉罷燈,出燈場后,傘頭又要用唱秧歌的形式來到神堂前進行送神。隨后,人們便開始偷燈。

  我的故鄉四旗里的轉燈比較簡單,除了必要的謁廟、安神儀式外,沒有什么過多的講究。日子就在正月初九,且一直轉的是低燈。而燈場也擇其平整、寬敞、避風、離村子較近的場地,將溝岔上前的園頭子定為轉燈的地方。早年間,每到正月初九的前一天,村里就有人家自愿用黃蘿卜做“燈碗”,即選擇較粗的黃蘿卜切下根部一頭2寸多長的一節,挖空切面的中間部分即可。次日一大早,負責轉燈事務的組織者會派出專人擔著筐擔挨門逐戶吆喝著去收燈碗,然后將一個個燈碗安放在登場中早已就圍好的將近1尺多高的小土堆上,再逐一倒入清油,布好棉花捻子。

  故鄉四旗里也有偷燈的習慣,因民間有偷燈是偷福之說,而偷燈又是在默許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每在轉燈快要結束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偷燈。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孩子的小夫妻偷得最勤、最歡。據說偷了綠燈可生女子,偷了紅燈可生小子,如此,每人最多可偷一兩只燈,回家后放在財神灶君前或者門楣上,一愿沒能來轉燈的家人共享快樂、一年平安,二愿自己的心愿成真、幸福美滿。

  我們四旗里的村人總覺得轉低燈不太好,總認為低燈沒氣勢少派頭,還是高燈大氣受看。因此,每年每在臨近轉燈的時候,大家都會聚一起,為此爭吵不休,可就是誰也不敢站出來做主將轉低燈改為轉高燈。據說好久以前祖輩們手上為了燈場的寬敞壯觀,就將燈場從溝岔上移到了碑路前的大川道上,結果,當年的六七月間一場雹災便將滿山滿川茁壯成長的莊稼打得七零八落地趴在了地皮上,嚇得一莊子的老少欲哭無淚,誰也不敢再說什么了,乖乖地于次年轉燈的時候又將燈場放在了溝岔上。村人們都記得,二十多年前因人們實在想轉高燈,所以到轉燈的時候,經大家商議后就歡天喜地將低燈改轉了高燈,結果,當年到的六七月間又遇一場雹災,將滿山滿川的莊稼打得鋪了一地。村人們經歷了燈場一移(燈場)一改(高燈)的兩次慘痛教訓之后,再也沒誰敢輕易提出改變本村轉燈的習慣了。

  獨特的古老習俗,千百年延續下來,人們通過轉燈的活動來紀念先祖,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轉燈是人們心中永遠不滅的燈,祈愿人們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轉燈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6-27

優秀散文:愛上散文06-28

經典散文精選06-28

散文:品散文要成新常態06-27

浩瀚散文07-05

冬雨散文07-05

漂泊散文07-05

茅屋散文07-05

朝圣散文07-05

等你-散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