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鮮血染紅的創業路現代散文
創辦企業,談何容易?一切從零開始。
回民村黨支部確定依靠民族特點和民族習慣特點,發展清真肉類加工的路子具有很強生命力;以肉類加工為龍頭可以進一步發展牛血、牛骨、牛皮的系列加工,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帶動交通、勞務、餐飲業,生命力很活躍。楊俊峰他們把黨支部的決心變成村民的共識,變成村民共同事業。這是一種難以估量力量。從零開始,就是從村民的信心中開始。
零線,就是起跑線。有了零線,才有回民村的起步,才有楊俊崢和他一班人的艱苦創業。
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是資金。萬事開頭難,難在資金上。村里沒有積累。但在農機二廠院內有座小房。他們賣了五萬元。籌建加工廠需要多少錢?50萬元。5萬元恰好是50萬元的十分之一,似乎超過鳳毛鱗角的范圍,但和50萬元比較,相差甚遠。他們又動員村民集資。那時,回民村很困難。有的人家過冬把菜根子當燒柴,以牛代替豆油,沒錢啊,買不起煤買不起豆油。集資談何容易!但終究又匯集資金5萬元。他們以兩個5萬元起步了。
楊俊峰和施工隊談判了。他大大方方地預付5萬元。似乎兜里裝著百萬富翁,裝著錢匣子。施工75天。他吃住在工地,和施工隊一起跑料,一塊施工。75個日日夜夜,啊,建起了屠宰廠的“第一期工程”。占地萬米,加工規模萬頭,年利潤30萬元以上。那是令人喜悅的時刻,令人吹呼的時刻。他們推出了“嫩江縣清真肉類加工廠”的牌子。他們有加工業了,他們邁出了第一步。
楊俊峰的創業從此有了步。有了肉類加工廠就要生產,就要屠宰牛羊,就要有貨源和市場。這時的屠宰形態是亂殺濫宰的形勢。隨便誰家都可以屠牛殺羊。這種格局既不符合國家政策,又不合民族習慣,也直接影響屠宰廠的生產,甚至生存,他奔走呼吁,建議整頓市場,規范市場。
縣政府有關部門支持他,邀他參加整頓活動。他認真起來。整頓過程,是對市場調查研究過程,認識市場過程,構思清真肉類加工廠復蓋市場的過程。整頓又談何容易?整頓誰?整頓就是揭開矛盾,按政策的規范過程。被整頓的一方,多是矛盾的另一方,違反政策獲得利益的另一方。利益的驅使,他們堂而皇之地我行我素,公然不顧市場秩序,不把國家政策放在眼里,甚至欺行霸市。市場整頓受到極大地挑戰。
楊俊峰隨縣肉類市場辦公室同志走遍了城鄉所有屠宰加工點。他說,整頓過程、清理私屠濫宰過程最讓他頭疼,比建廠沒有資金還頭疼。清理對象中,大多數是回民,“自家兄弟”,有時開不得口,動不得手,但為了執行政策,為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了清真加工廠的活力,他排除一切雜念,認真了。這其中自然有傷情不傷理的種種事端,發生了多次對抗檢查的問題,最為嚴重的一次是1999年5月1日。那天,是一個晴朗的天氣。他和辦公室同志在大市場逐攤床檢查。那里有幾戶家“堡壘戶”,“釘子戶”,拒不接受檢查。檢查和被檢查一直是一對矛盾的雙方。這種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永恒的。一方是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一方是個人利益,違反政策的私利。矛盾雙方經常統一在政策之中,但也有特例。有一家嚴重自屠自宰自銷的亂屠濫宰專業戶,無視任何勸告,追打楊俊崢,連砍6刀,砸一板凳。楊俊峰鮮血流灑在現場。當時,流血過多,生命垂危。醫院曾暗示準備后事。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搶救、治療,才脫離危險。
6刀中最嚴重一刀是右大腿根部。據大夫講,那一刀刺進去,離股動脈和膀胱只有一韭菜葉的“距離”,縫了13針,里外三層。我見到他時,請他“亮相”。如今已經六、七年了,傷疤還深深地“鑲嵌”在那里,線條十分清晰。我知道點醫療常識。那一刀如果略略偏一點,破壞了股動脈,鮮血該是何等地噴泉一樣灑向市場!想起來是何等地殘忍!又何等的可怕!
楊俊峰真是一條漢子,在這件事上,他沒有私利,沒有私情,沒有私心。他的鮮血灑在創業的路上。我曾經聽過這個“故事”,為之動容。如今,我應邀采訪楊俊峰,更為之動情。
鮮血沒有白流。這件事喚起了全社會對私屠濫宰問題的關注。縣政府加大清理力度。從此私屠濫宰、出售病死肉和注水肉等市場頑疾得到了較好地遏制。群眾真正吃上“放心肉”。清真肉類加工廠有了政策性的市場,發展有了保證。“清真肉”成為一種品牌叫響嫩江市場,叫響縣域周邊市場。
楊俊峰可貴之處還在于他面對現實,面對事業,面對群眾。他沒有被六刀捅倒。人生里程記下了他的輝煌,記下了他從血流中戰起來的堅強,站起來的腳步。2000年,他當選為支部書記,他帶領一班人,謀劃屠宰廠的發展,謀劃回民村的未來,他在全村開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換掉舊思想”的大討論。思想先行,理論先行,更新觀念先行。提出“跳出小圈子,開辟大戰場,實現大發展”的創業口號,提出“創建黑河市少數民族第一村”的口號,為回民村定位,為回民村提出理想的目標。
在以后的日子里,楊俊峰和他的同志們對加工廠進行了擴建,先后投入30萬元,興建了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雞、羊屠宰車間,又從山東引進一套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加工設備。同時,還建設了一系列儲備等相應設施。設計能力,年加工雞50萬只,獲得30余萬元:羊5萬只,獲得40余萬元。這樣,經過三期建設,加工廠已經為牛、羊、禽定點加工企業,成為黑河市規模最大的少數民族村辦企業,形成養殖、加工、儲存、銷售一條龍的生產鏈。實際生產規模達到年加工肉牛0.6萬頭,羊2萬只,雞20萬只。他們占領了嫩江市場,又幅射到加格達奇,遠銷河北、北京等地,辟建了外埠市場。近兩年,僅向北京銷售白條羊達6萬余只。
2005年,楊俊峰又籌措資金150萬元,建起400平方米的冷庫,設計能力為400噸。以出租費用計,年凈收入在6萬元以上。這樣,經過幾年的漚心瀝血,回民村的經濟走上以肉類加工業為主線發展的地方工業,步入規模化生產軌道,產生了清真肉類品牌效應和經濟效益。加工廠成為黑河市少數民族村辦企業的佼佼者,企業連續五年被省貿易局、市經貿委評為先進企業,成為全省縣級同行排頭兵。訥河、依安、莫旗及黑河市的六個縣市曾多次到這里參觀學習。2000年,中央電視臺七頻道還曾訪問這里,向全國播放他們的業績。
回民村走了一條“無工不富”之路,走了一條經濟規律的路,走了一條落實中央精神之路,他們正在這條路上奮發疾進,正在這條路上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康社會。
【鮮血染紅的創業路現代散文】相關文章:
來時路羽化成蝶現代散文10-16
終是紅塵人 亦染紅塵事散文07-23
現代經典散文07-09
現代散文05-26
路·人生散文10-29
生命--現代散文09-28
山色的現代散文09-13
現代散文憐憫07-11
現代散文:蓮心10-13
練習現代散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