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非野生動物園印象散文
到東非的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去,看野生動物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坦桑尼亞有12個國家公園、17個野生動物保護區、50個野生動物控制區,總面積占國土的1/4(坦桑的總面積是96萬平方公里)。而國土面積相當于中國四川省的肯尼亞(56.26萬平方公里),有大約60個野生動物園,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1%。在所有這些野生動物生活的地方,最大最著名的是賽倫蓋蒂大草原(“賽倫蓋蒂”在馬賽語中的意思就是“無邊的草原”),從坦桑尼亞北部延伸到肯尼亞境內,幾乎所有關于非洲動物的電視片都是在這里取的景。
我到東非去,分別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兩次進入野生動物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塵土飛揚的“搓板路”
到了野生動物園,換乘了那種專供游客乘坐的越野車,就發現公園外面那種平坦的柏油馬路已經戛然而止。汽車行駛在土路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什么都修好了,只有路還沒有修。開始覺得挺納悶的,這么著名的旅游勝地,路怎么會這么差呢?!后來才知道,這是為了保護環境、保護動物而有意為之的。當地有關保護野生動物的條例非常嚴格,比如說,路的左邊有一塊石頭,都不準把它拿到右邊去,而如果在野生動物園內修柏油路,修路的過程會改變很多地方的地層,柏油會散發出有毒的物質,而且,如果修了柏油路,車速會比現在快得多,這些,都會極大地影響動物的活動和生活環境,所以,所有的野生動物園里都只準修這樣的土路。
人們把這種路叫作“搓板路”。這“搓板路”有幾大特點,第一是顛簸,坐在里面,如同在不停地感受強烈的地震。第二,灰塵極大,和對面的來車相遇時,從擋風玻璃看出去,就只見塵土在翻滾。所以,一看到對面有車來了,我們都趕緊用披巾把頭和臉包起來,把照相機藏在衣服下面,就是這樣,一天下來,一個個仍然灰頭土臉的。可以想象,如果遇到下雨,車就只能在泥濘中艱難地顛簸了。第三是極其狹窄,只有兩車道,有的地方錯車的時候,車身甚至需要稍稍地傾斜。動物園有關部門一兩個月會維修一下路面,也就是用工具把路平整平整。在動物園里開車的都是些有經驗的司機,因為,一般人在這種路上開車,一是不習慣那極其不平的路面,二是不知道路面有一層很厚的浮土,如果剎車使用不當,就會翻車。
雖然在“搓板路”上坐車很不舒服,但是,由此看到了當地人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良苦用心,覺得什么都是可以忍受的了。
那些怡然自得的動物
廣闊的草原出現在視野里,隨處可見那種典型的非洲景色,一大片草地上有幾棵巨大的傘樹。一望無際的枯黃的草地,遠遠看去就像是沒有收割的莊稼地,一片秋天的顏色,但樹木卻又是夏天的狀態,枝葉繁茂,綠葉葳蕤。哦,因為現在是旱季(5—10月),缺水,如果是雨季,看到的就會是綠色的草原。當地人說,雨季來臨的時候,也就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草就會返青,各種花也就爭相開放了。真想看到那樣的場景。
遠遠地,看到了長頸鹿,大家都驚叫起來,司機兼導游急忙制止我們。他說那樣會使動物受驚的。當然,他對這里的一切,早都見慣不驚了,也包括初來咋到的人們的驚訝。漸漸地,什么都看到了,斑馬、長頸鹿、大象、野牛、河馬,還有獵豹和獅子!前方的路上出現了一群角馬,它們擁擠著,形成一支隊伍,正在經過車道,司機把車停下來,等待它們過去。它們行進的速度很快,基本上是在奔跑,大概有十分鐘的時間,才陸陸續續地過完。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角馬的大遷徙,每年的6、7月間,因為旱季來臨,上百萬頭的角馬和牛羚就會從坦桑尼亞北上,向著肯尼亞的方向進發,尋找更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到11月再從那邊返回。那種場景有時候會持續幾個小時,游客的車也就只能停留在那里,觀賞那壯觀的場面。
司機不斷地在用無線電和別的司機聯系,詢問什么地方有什么動物出現……忽然,他把車開得很快,邊開邊說,前面有個地方有一群大象在喝水。我們的車趕到了那里,可惜已經有幾輛車在那兒,我們停車的地方只能拍到象群的屁股。
看到的動物多了,拍得多了,才知道開始看見的那些場面真不算什么。我們和大象最接近的距離,是僅僅隔著車窗的玻璃,導游要大家不要出聲,他說,如果看見大象扇動耳朵,那就可能是它們要發怒了,一旦發怒,認為我們擋了它們的路,是可能把車掀翻的。在另一個地方,我們看見了罕見的白犀牛,那是一家三口,犀牛爸爸看見了汽車,就走到路當中擋住汽車,讓犀牛媽媽和它們的孩子過去,然后,自己才慢慢地跟著它們,向草原的深處走去。
在納庫魯湖畔,我們看到了數千只聚集在一起的火烈鳥,像一道淡淡的玫瑰紅的大壩在水中映出倒影,不時有一些鳥飛起來,伸展開鮮艷的粉色大羽在空中翱翔,像一串串活動的鏈子在移動,美得像滑過水面的詩行……
不斷有一些饒有趣味的場面映入眼簾,豹子、斑馬、鴕鳥和一些小動物,在同一片草地上各自悠閑地漫步,大象和小鹿的隊伍互不干擾地行進,小鳥停在斑馬、角馬的背上……它們和諧相處,怡然自得。動物們對每天都能看到的汽車和車里的人,都是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也許,在它們的眼里,這些車也就是另一種大型動物吧。看慣了,也就熟視無睹了。這些在大自然中自由生存著的生靈,才是這里的主人。人類想盡辦法,到這里來偷窺動物,只是匆匆的過客。
那些看不見的賓館
天色越來越晚了,我們的車還在荒原上轉悠,想到那些野性十足的動物,還是多少有些害怕。司機說,快了快了,就要到我們預定的賓館了。印象中的賓館,肯定是一座宏大的建筑,而且燈火通明,金碧輝煌,何況是在如此遼闊的大草原中,應該很遠就能看得見。可是,四下環顧,極目遠眺,仍然是樹林、草叢、茫茫的荒原,塵土飛揚的土路向著前方延伸,似乎沒有盡頭……哪里有一絲絲不遠處有賓館的跡象?聽到司機說已經到了的時候,我才看到前方似乎有幾點昏黃的燈光,而且還在樹叢的搖晃中時有時無。一直到了跟前,我才敢相信這真的就是我們將要住宿的洛博賓館,它整個地被樹叢和石頭包裹著,有一個極其簡單的門框。沒有門板的大門,小得僅能開進一輛車。沿著小路進去,幾棟房屋坐落在幾處樹林和巨石之間的空地上。
賓館里的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結構的,這些看起來結構簡單的房屋里面非常舒適,走進去,你會忘了外面是荒原。有一面墻那么大、十二毫米厚的玻璃窗,可以讓你一覽無余地看到外面的景色。
賓館的大堂、餐廳和茶樓都連在一起,順著地勢依次而上,每個地方都會讓你感到驚訝,不是它的裝修風格,就是它的布局,不是獨特的燈具,就是看起來像古董的家具。晚餐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自發地組織了一場舞會,一位男性黑人擊鼓而歌,唱的是那首著名的歌曲《將博》(你好),我們在路上剛剛學會這首歌,忍不住和他一起唱起來。一個中東姑娘翩翩起舞,妙曼的舞姿贏得人們的一片喝彩……夜深了,服務員告訴大家,夜里最好不要到院子里去,可能會遭遇動物。有人說,我們就是想看到動物。那就請留下房間號,如果有動物進來,我們給你打電話。有的賓館是采取拉鈴的方法通知客人,有鹿來,拉一下,有豹子來,拉兩下,有獅子來了,就拉三下……整個晚上,外面的風吹得樹葉嘩嘩作響,不知名的鳥在嘀咕,渴望能聽到獅子的怒吼和狼的長嘯,一直都沒能真正地入睡。聽說曾經發生那樣的情況,一頭獅子慢慢地走進大門,在大堂里臥下來,人們只能悄悄地看著它,等著它歇夠了,自己走出去;還有的客人早上起來打開房門,看見幾只貓鼬靠著門在酣睡……
天還沒亮,幾個搞攝影的專業人士要去拍攝日出。跟著他們到賓館最高處的觀景臺上,眼前是望不到邊的大草原,覺得自己是在一個從天而降的平臺上,靜觀動物的生活。
我們一共在野生動物園里的三個賓館里逗留和住宿過,每個賓館都與周圍的環境極其自然地融為一體,從遠處都是只能看到樹林和石頭,幾乎看不到建筑。有個叫色若勒拉的賓館,又被稱為“石頭賓館”,那個地方原來堆積著很多大石頭,修建賓館的時候,因地制宜,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很多石頭,賓館的大堂、餐廳,墻面就是幾塊巨石,桌子和沙發邊上,大大小小的石頭觸手可及,有的石頭一半在屋里,一半在窗外。而廚房,則是利用石頭之間的縫隙修的。另外還有一個帳篷旅館,就像一頂一頂的帳篷,有的賓館,屋頂是具有非洲特色的草棚頂……但是,所有這些建在荒野里的賓館的設施和管理,都完全是按照星級酒店的標準來做的,每一個都以自己獨特的風格讓人贊嘆不已,印象深刻。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在坦桑尼亞境內的野生動物園里數量不多的賓館中,有四個是中國四川人修的,它們是馬尼亞拉湖旅館、恩果洛恩果洛火山口旅館、賽倫蓋蒂旅館和克拉威娜帳篷旅館,他們修建這些賓館的艱辛而感人的故事可以寫成幾本書。
那些孤獨的馬賽人
在野生動物園出出進進,都能看到馬賽人,有的三三兩兩在趕路,更多的是在大草原上,像漫步似地放牧著他們瘦骨嶙峋的牛羊。牛和羊排成隊,慢慢地行走,和它們的主人一起成為一道風景。看著他們,覺得天地是如此的廣大,人是多么的渺小。
馬賽人一般都很瘦,頭比較小,高高的個子,細細的腿,身上披著大紅色和黑色相間的格子布,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桿子,桿頭上有一塊金屬,特別堅硬,曾經有人試圖用電鉆鉆都鉆不動。而且,那上面有毒,是他們用祖傳的方法煉出來的,可以毒死動物、毒死人。在非洲的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有馬賽人的形象,這之前看到那些形象覺得有點夸張和變形,看到真正的馬賽人,就覺得那些形象是相當逼真的。
馬賽人是至今生活在野生動物保護區里的游牧民族,分布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草原地帶。仍然堅守著以放牧牛羊作為主要的生活方式,有的部落還保留著與獅子搏斗的“成年禮”以及有幾近殘酷的“割禮”。他們的耳朵很大,有的甚至垂到肩上,女孩生下來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漸加大飾物的重量,耳朵越拉越長,洞也越來越大。我親眼看見有個人的耳朵上有三、四個洞,每個都大得能穿過手指頭,看起來覺得那已經不是耳朵了。
我們還看到了馬賽人的村莊,用帶刺的灌木圍成一圈很大的園形籬笆,里面是一些用泥土堆砌成的屋子,像一個個倒扣著的缸,門很小,人彎著腰才能進去。一個村莊一般住著4~8個家庭和他們的牲畜,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在廣闊的大草原上,顯得極其孤單。
馬賽人鄙視農耕生活,認為耕作使大地變得骯臟。認為牛群是神的賜予,幾乎全部依靠牲畜的肉、血和奶為生,口干了就拔出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吸血喝,就像我們喝飲料。每個家族都飼養了幾十頭牛,專供平時吸允鮮血之用。
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政府都鼓勵馬賽人定居務農,接受正規教育。近年來,定居的馬賽兒童開始上學,已出現少數馬賽人知識分子。也有馬賽人進城打工,當保安之類的。另外,旅游業的發展也對馬賽人的生活方式以極大的沖擊,有的馬賽人村莊成為了旅游景點,打開大門迎接客人。我們曾經在一棵大樹下看到一群馬賽人,臉上涂著白色的顏料,身穿黑色的長袍,猛一看,嚇了一大跳,以為遇到了魔鬼。那是他們在招攬生意,希望有人和他們一起拍照,然后收一些小費。
然而,更多的馬賽人還堅守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悠哉游哉地放牧著牛羊。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看到了一種真正的原始狀態的生存方式,看到大自然中人和動物相處的情景。看著天地間馬賽人孤獨的身影,會使人產生無限的感慨。
離開野生動物園,穿過馬賽人居住的地段,汽車重新行駛在平坦的柏油馬路上……恍惚間,像穿過了一段長長的時間隧道,歷經原始洪荒時代、人類的初期社會狀態,再回到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其間的沖擊和體味,絕不僅僅是野生動物帶給人們的感觸。
【東非野生動物園印象散文】相關文章:
老街印象的散文05-28
印象烏鎮散文05-23
柳永印象散文10-29
朦朧印象經典情感散文08-09
印象黃山優美散文10-28
祖父印象散文11-01
回家印象散文09-30
我的杭州印象散文06-29
北海印象散文08-04
青海印象寫景散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