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聽廣播的記憶散文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東北一個偏僻的山村度過的,那時候還是煤油燈時代,物質生活普遍匱乏,文化生活更是單調。童年印象中村里和文化挨邊的事情,只有鄉郵政員騎自行車隔好幾天來村里送一趟報紙,放映隊要隔兩個月才來村里演一場露天電影。
每逢放映隊來到村里時,那種熱鬧氣氛就如過年或者辦喜事一樣,特別是我們這些半大孩子,電影在本村看完后還要跟隨放映隊到外村去看。就是在文化生活如此落后的背景下,第一個有線廣播悄然出現在村子里了。
我們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其封閉狀態如同一個獨立王國,不要說縣里、省里乃至全國各地發生的新聞,就是十里八村外發生的奇聞異事我們也不知道。
某日吃午飯時,爸爸一臉的喜色,親昵地摸著我的頭說:“兒子,爸爸今晚領你去聽廣播!”
我立即瞪大了眼睛看著爸爸問:“廣播?什么是廣播?”
爸爸用手比劃著說:“廣播就是一種喇叭,它可以發音說話……”
盡管爸爸連比帶劃地說了一番,可第一次聽說“廣播”這個詞,廣播究竟為何物,我最終也沒聽明白,爸爸看著我疑惑的眼神,說道:“咋說你也不明白,晚間去聽聽就知道了。”
村里第一個安裝廣播的當然是村長家了,他是在村里安裝電話時順便把廣播線扯進了自己家里。
我和爸爸到村長家時屋子里已經擠滿了人,大家圍坐在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下,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地等著收聽節目,用玻璃瓶做的煤油燈被一根鐵絲拴著懸吊在天棚中央,煤油燈昏暗的火苗如同花生米粒大小,被風一吹搖曳不定,忽明忽暗,人影被照射在四周墻壁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而且隨著燈光搖曳每個人影都不停地擺動著,那晃晃悠悠的樣子如同鬼魅一般,看著令我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廣播的形狀真如爸爸所說的,看上去和喇叭差不多大小,掛在他家的東墻上,一根鐵絲由窗外伸入后接在廣播背面做天線,另一根鐵絲引出插入地下做導線,這些就是廣播的全部播音設施了。
廣播節目分早中晚三個時間段播報,我們到村長家時還沒到播報時間,人們一個個望眼欲穿地看著墻壁上的廣播,雖然在閑聊著,卻期盼著節目盡快播報。
就在大家急得抓耳撓腮時,墻壁上的廣播陡然發出了一陣吱吱的沙啞聲。人們見廣播有了聲音就如聽到命令一樣,都停止了閑聊,一個個瞪大眼神看著廣播,村長看著大家高興地說:“誰也別吵吵了啊!節目馬上就要開始播報了!”
可是墻上的廣播并不給主人長臉,它只是一個勁兒響著就是不說話,屋子里依然靜悄悄的,人們雖然很急躁,卻都耐心地等待著,而廣播卻像專門和大家憋象眼似的,那沙啞的吱吱聲連續不斷,卻一直不播音。
人們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相互對望著開始騷動起來,小聲議論的,大聲詢問的,責怪聲、埋怨聲充滿了屋子每一個角落。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瞎猜測時,廣播沙啞的吱吱聲戛然而止,緊接著一位鄉土味十足的女廣播員聲音從廣播里傳出:“社員同志們,小南公社(鄉)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了,下面播報節目預告……”
廣播員的聲音一出現,滿屋子的議論聲頓時消失了,節目預告完畢,廣播員播報道:“下面請聽女聲獨唱《一條大河》,演唱者……”
廣播員的聲音剛一結束,歡快悠揚的前奏便在廣播里傳出來了,緊接著一曲美妙動聽的女聲獨唱便從喇叭里流淌了出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那時候偏僻山區的人們何曾聽過如此優美的歌曲啊,一個個被動美妙聽的音樂征服得五體投地,忘情地陶醉在歌曲旋律里,人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墻上的廣播,盡管都不會唱也伴隨旋律小聲哼哼著,有人甚至還配合節奏輕輕敲擊著桌子。
一曲《一條大河》播放完畢,廣播員可能調換節目,墻上廣播暫停播報了,發出蜜蜂一般嗡嗡聲。眾人見廣播不說話了又焦急不安了,眼睛盯著廣播交頭接耳談著剛才播放的歌曲,詢問歌詞內容,猜測下面將要播報的節目……
片刻之后,喇叭里又傳出了廣播員的聲音:“社員同志們,下面請聽評書《金光大道》,由馬超播講……”
人們聽說要播講評書了,屋子里的嗡嗡聲立刻戛然而止了,整個屋子鴉雀無聲。
評書講完后節目一個接一個,一會兒新聞聯播,一會兒少兒節目、革命樣板戲、東北二人轉……
人們全神貫注地聽著,直至聽到廣播員甜甜的聲音說:“社員同志們,今天的廣播節目全部播報完了,各位聽眾,再見!”
滿屋子的人正聽到興頭上,廣播員卻告訴大家節目播報完畢了,余興未盡的人們紛紛埋怨起廣播員來,“只播報這么一小會兒咋就結束了,還沒聽過癮……”
無論大家多么惋惜如何不過癮,廣播員說完再見之后喇叭里就不再說話了,片刻之后連吱吱的沙啞聲也沒有了。
節目廣播員播報完畢,可是大家聽廣播余興未盡誰也不愿意離去,一會兒抬頭看著墻上廣播,一會兒扭頭看一眼炕頭坐著的村長,有人憋不住詢問村長廣播會不會再來?村長見社員們久久不愿散去,于是一臉不悅的樣子催促道:“都回去睡覺吧,剛才廣播員不是說了嗎,今天的節目內容已經全部播報完畢,誰想聽明晚再來吧!”
大家見隊長下了逐客令,雖滿心的不情愿,也只好起身告辭了,回家的路上七言八語地議論著剛才的廣播,贊嘆著節目的精彩,感嘆著廣播的神奇……
那時候實行集體管理模式,社員們白天都在生產隊干活沒時間,傍晚收工后一個個在家草草吃完晚飯,之后便不約而同地集聚到了村長家里,圍坐在煤油燈下耐心地等待著聽廣播,屋子里里外外都擠滿了人。
聽過幾次廣播之后,村民們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難以抗拒廣播神奇的誘惑力,很快就有人去縣里買回來了廣播,緊接著張三李四也買回來了廣播。幾天工夫,村里近一半的人家都安裝上了廣播。
安裝廣播的村民多了,聽廣播的人自然就分流到新安裝廣播的人家去了,再到村長家聽廣播時就不再那么擁擠了。
見廣播如此神奇,年逾六旬的爺爺坐不住炕了,催促爸爸趕快去縣城買廣播,爸爸一是被爺爺逼迫,二是自己聽廣播心切,轉天便騎著我家那輛老掉牙的自行車往返一百多里路特意到縣城買回了一個廣播。從此,我和爸爸再也不用去村長家里聽廣播了。
我家安裝廣播后沒過多久,村里所有人家全部安裝上了,都可以在自己家躺著聽“戲”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有廣播的伴隨,不知不覺間時光很快便流淌到一九七二年,此時我早已成為了生產隊里的`一名勞動力,春節前夕家里買了第一部收音機,直到這時才把聽了多年的廣播喇叭從墻壁上摘了下來。
那時候物質生活依然是很匱乏,收音機并不是每戶人家都可以擁有的,因此買了收音機的家庭都如寶貝似的擺在顯眼的地方,并且用絲綢、布簾之類的物品蓋在上面,就如供奉神靈一般呵護著。記得我們生產隊那時候買了一部紅燈牌收音機(當時為名牌),隊長指派專人管理,每逢開會、記工分時就給社員們打開播放一段節目,之后便鎖入了木匠專門為它做的木匣子里。
匆匆歲月流淌到八十年代中期時,黑白電視機開始走進了農村,人們的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收音機已不再時髦了,各種款式的收錄機已遍及城鄉家家戶戶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技術日新月異,幾年之后收錄機就不再流行了,黑白電視也退出了市場,彩電更新之快令人無法想象。社會發展如此之快,我有時就想,時下如果把廣播擺在柜臺上銷售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曉得廣播為何物?
對于我來說,不管現在的文化生活有多么的豐富多彩,童年時期的廣播,給我帶來的那種快樂,永遠也無法忘記;廣播播報的那些故事,深深地銘刻在了我的童年記憶里。如今我已年逾花甲,每每聽著收音機時,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廣播,那個掛在墻上的神奇的喇叭,它播報的那些故事,依然清晰如昨……
【童年聽廣播的記憶散文】相關文章:
來自童年記憶里的美妙味道散文12-12
聽雨,聽心經典散文11-13
聽雨聽心經典散文09-17
記憶中的暑假-散文10-06
畫船聽雨眠散文10-04
聽雨季羨林經典散文11-25
季羨林散文《聽雨》教案01-28
雨巷聽雨散文08-14
聽莫言講寫作的散文09-27
大班散文詩:聽雨01-08